刘备托孤时跟孔明说儿若有不才汝当成都之主,试探还是真诚?

伟堡主


刘备白帝城托孤,名为托孤、实为禅让,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刘备能从一个织蓆小儿混到汉中王,体现出他那坦诚的胸襟、深奥的城府、以及高度的政治智慧。有人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已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之说;这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刘备是个聪明绝顶的,善于变通权术之人,他能与关、张结为生死兄弟,又能让“得一人者可得天下”的卧龙、雏凤死心塌地的听命于自己,这是连曹操、孙权都不能相及的。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年仅27岁的诸葛亮为其当军师,直到(公元223年),章武三年三月,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他,一共跟随了刘备十六年,这十六年期间,诸葛亮为刘备献计献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对诸葛亮的为人、性格已了如指掌。所以,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对诸葛亮越是坦诚相待,诸葛亮越会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辅助刘禅,这也许是刘备使用的另一种激将法。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结果被陆逊巧施计策火烧连营,损失七十五万大军,后来,幸亏赵云及时赶到杀退吴兵救出刘备,逃入白帝城。经过军事重创和路途颠簸,病重的刘备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便召唤诸葛亮、赵云等人依次进屋托孤后事。

人之将死,其言以善,知道自己为给关羽报仇重创了军队,甚至动摇了蜀汉根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更担心对蜀汉一直虎视眈眈的北魏联吴趁机打落水狗,让自己辛辛苦苦、耗尽毕生精力打下的江山付之东流。所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既是试探性的,已是真诚禅让的,他相信诸葛亮的为人和能力。

通过自己的激将和对人性的施压,他终于在听到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力辅助刘禅的誓言后,才满意的闭眼离世。


M易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经写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的是刘备驾崩于白帝城,后来各路演绎这一段“白帝城托孤”,闻名于世。

刘备知自己大限将至,把军师诸葛亮招在近身,叮嘱后事,《三国志》云: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题主也是针对这句话,提出的疑问,这是试探还是真心相托?

历史的真相已经真假难辨,即使当事人本人,不同的心境却是不一样的解读。针对此事,诸葛亮本人倒是肝脑涂地,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理解,却有不一样的况味。有人认为这是政治人物的机心,一是试探诸葛是否有夺位之心,二是为了让诸葛感激之心更好的辅佐刘禅。

答主却不认为,刘备者,何许人也?南征北战东奔西跑多年,尚未有一根据地,但其仍然意气风发坚持到底,直到在荆州投靠刘表后得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点,三顾草庐请的诸葛亮出山,才有改观其处境。刘备恢复汉室之心可彰日月,且在这一旗帜下招揽一匹英雄豪杰。但多年的争斗刘备认识到,是谁入主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安国,谁能领导下实现复国之梦想,延续汉室国祚才是根本。所以才有了“若嗣子不才,汝可取而代之”之意。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刘禅不才是刘备了解的,如果他能察纳雅言还是好的,若昏聩无知反倒是加速这么多年的心血,甚至自己身后事不保。万不得已下诸葛取而代之,最起码还能保持着一点香火之情。

而刘禅,不能胜任一国之主,做一个太平王安乐一生也是好的,父母之爱子女,为之计深远!


北望大坡滩


《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记载白帝城托孤: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真的想让贤还是怀疑试探?

个人觉得让贤的可能性不大,刘备姓刘,是皇室宗亲,正因为这样的身份,刘备才有了便捷的当皇帝的前提条件。从青梅煮酒的典故中也知道,曹操说了那句天下名言"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刘备是当时的英雄,为世人熟知,这样的一个想统一天下的英雄,怎么会会把到手的三分天下拱手让人?

为什么又要说这句话呢?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天下已经三分,蜀国在益州,人口少,地处偏僻,要统一中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法正早年已经去世,就军事才能和管理才能来说,诸葛亮是最合适的,在取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就给刘备出了不少主意,也深得刘备的信赖。所以刘备托孤时这样和诸葛亮交代,一方面是诸葛有这个能力,能撑起蜀国的天空,一方面是给世人以柄,也就是彻底封死了诸葛亮的代取之心。

另外也不排除刘备有如此博大的胸襟,说的这番话就是肺腑之言。不过从刘备过往委曲求全,各种投奔来说,这个猜测就只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





米爸Derek


永安托孤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一桩疑案,它没有魏延案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吉本案的暗流涌动,可它却是足足影响了蜀汉未来四十年的政治走向,同时也是评论两极分化最严重的一桩。

《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上面这段原文,有人看出了君臣相知,有人看出了暗藏刀斧,三国演义就说得更直白了:

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那刘备的永安托孤,到底是哪一种,或者说是偏向于哪一种呢?


三国演义里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赵云,而正史中记载,刘备其实托孤诸葛亮和李严

蜀汉章武二年,刘备在夷陵战败后意志消沉,蜗居在鱼复县,在荆州丢失后,此地则升级为为蜀汉和东吴的前线阵地,刘备此举既是为了防备陆逊的追兵,也是因为他实在没脸回成都了。不久后,刘备患上了痢疾,病情越来越严重,所以他在次年春天就把远在成都的丞相诸葛亮召来了永安,托付临终大事。

奇怪的是,李严传里明确地表明:在这场托孤大戏中,李严是比诸葛亮还要早就召到永安的,诸葛亮在章武三年春天才来,可李严却是章武二年,也就是刘备兵败那一年就来到了永安,并升迁为尚书令。东汉末年,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位在三公之上,蜀汉的第一任尚书令是法正,第二任就是李严了,可见在法正去世后,刘备其实最看重的其实是李严,而不是诸葛亮。

刘备托孤后,又破格提升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诸军事,这两个职位是武将的最高职位,刘备的托孤安排应该是:诸葛亮为丞相,负责政事,李严为中都护,负责征伐,其职责和张昭、周瑜一样。

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可是从李严受命领军以来,他就一直被闲置在永安之地,美其名曰镇守蜀吴前线,可实际上是完全被架空了,诸葛亮南征北伐似乎都没有得到过李严的同意,也没和他商量过,为此还被李严恶心了几次:

  1. 第一次北伐时,李严在给孟达的书信里就话里话外地说不满诸葛亮;
  2. 曹真征蜀的时候,李严被诸葛亮调动前去汉中驻防,李严却公开和诸葛亮要官,要儿子李丰做了江州都督后才带兵去汉中;
  3. 以及我们所熟知的第四次北伐,李严故意以军粮不足让诸葛亮退兵,不过这一次李严玩脱了,被诸葛亮以延误战机的罪名罢掉官职,贬为庶人,去梓潼种田。

很明显,刘备的托孤失败了,诸葛亮通过各种手段把李严这个托孤大臣给排挤出了权力中心,实现了自己一家独大的“野心”。



刘备为什么选择托孤诸葛亮,而不是直接托孤李严?

自建立蜀汉政权以来,刘备就一直在极力平衡荆州和东州两大派系的势力,而在关羽北伐失败,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后,整个蜀汉政权就全部挤在益州一地,荆州、东州、益州三大派系全部都要来争益州这块大蛋糕,这一切刘备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本来他最看重的人是东州派系的领导法正,《三国志》记载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是内事外事的一把手。无奈法正死得太早,东州势力出现了空窗期,所以刘备火速提拔才能、功绩都不在法正之下的李严,让他取代法正领导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平衡发展。

可刘备虽然看重李严,但他也不能让他作为第一托孤大臣,而是把他安排做了诸葛亮副手,原因无他,就是刘备要保证刘禅能够顺利登基,坐稳他的皇位:我们知道,刘备是有三个儿子一个养子的,为了让刘禅能够顺理成章登基,刘备不惜和诸葛亮唱了一出“斩刘封”的大戏,把拦在刘禅前面的拦路虎给铲除了。

而剩下来的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虽然他们在刘备去世时,一个九岁,一个才十岁,可是他们背后的实力却不简单:他们都是吴皇后所生,而刘禅只是妾室甘夫人所生,刘永和刘理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而且他们的舅舅吴懿,乃蜀汉车骑将军,县侯,掌握着军队。

吴懿本来是刘禅的亲家,在刘备入蜀之前就和李严是同事关系,比诸葛亮要亲近多,同时也是东州派系的主心骨之一。如果刘备把李严安排做了第一托孤大臣,以他掌管内外军事的权力,加上吴懿的势力,两人联手很容易就把诸葛亮给排挤掉,到时他们或许架空刘禅,或许另立刘永,这对本来就不安稳的蜀汉来说无疑是自取灭亡。

而且刘永年少,大权很容易就落入外戚手里,这是刘备最不愿见到的,他对东汉末年的外戚干政情况痛恨着呢!所以刘备在托孤临终前,特意把刘禅最大的威胁:鲁王刘永召到床前,要他和弟弟刘理一起,以父事诸葛亮,和丞相一起处理国事。这即是安慰刘永和刘理,又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他们:不要有什么不臣之心。

也就是因为这样,刘备才会把第一托孤大臣选为诸葛亮,留给李严副手的位置,因为诸葛亮需要依托刘禅才能生存,可李严却不需要,他的选择可比诸葛亮要多上一倍。

最后,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君可自取”,是真心话还是试探话?

可以肯定的是,刘备是不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国家交给诸葛亮的:

  1. 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唯一的后代是个傻子,家主也不可能把偌大的家财交给管家,最多是给管家一点好处,让他好好辅佐少主人;
  2. 前面说过,刘备最器重的人始终是法正、李严之流,就连被刘备多讨厌的许靖、刘巴,他们的地位也在诸葛亮之上。在荆州丢失之前,诸葛亮一直都是后勤部长,负责提供军粮和武器的,真的在前头立功的是庞统、法正等人,即使是到了汉中之战时,诸葛亮依旧留守后方,“足兵足食”,他的地位是刘备提拔的,一旦离开了刘备的支持,诸葛亮在益州是站不住脚的;
  3. 就算交给诸葛亮他也坐不长,汉高祖刘邦曾立下盟誓:“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两汉四百多年,唯一一个异姓称王没事的只有曹操,不过他也被骂得体无完肤,诸葛亮一个这么注重名声的人,他是做不到抛下荣誉来“取而代之”的,同时他也没这个力量,李严就是一个监视诸葛亮的最好人选;
  4. 刘禅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愚蠢,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只是为了拔高诸葛亮的地位而已。

所以刘备的那句话,名为托孤,实为试探,他既然害怕东州会乘机夺权,自然也害怕荆州派系尾大不掉,所以他才能假意“让蜀汉”,将以前刘表试他的那一套用在诸葛亮身上,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样的反应,果不其然,一向以忠臣自诩的诸葛亮立刻眼泪鼻涕一块来,向刘备一再保证自己的忠诚,刘备才能安心地闭上眼。

可惜的是刘备最后还是失算了,东州自李严被废后就逐渐式微,荆州派系还是坐大了,连最后连救国之战这样的大战,也只能交给毫无军事经验的诸葛瞻去办,把蜀汉最后的家底给打空了。

总结:刘备是不可能甘心让出国家给诸葛亮的,一切都只是这位枭雄最后的试探,要为儿子刘禅的帝位寻求一个最可靠、最安全的解决方法而已,而诸葛亮虽然有“野心”,但他的野心是做千古名臣,而不是千古罪人,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会学曹操大权独揽,可却不会学曹操夺权乱政。

不过诸葛亮事必躬亲,什么都亲力亲为,这事遇到一个小领导那是美德和才干,比如刚做了耒阳县令的庞统,可诸葛亮是大领导,就算是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连续二十四个小时开工也处理不了,而他所任命的人也多是“萧规曹随”的蒋琬、费祎、董允等人,而把益州派系和东州派排挤在外,到最后甚至连姜维、王平、夏侯霸这样的降将都能领军出征,怪不得陈寿也说他“识治之才可媲美管萧,可应变将略却非其所长”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我个人觉得都占有成分在里面。刘备很清楚自己儿子的为人,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以及谋略上等,刘备的儿子没有哪一个能及诸葛亮。这是刘备心理很明白的事实。再者,刘备打下蜀汉帝国时已经是五十多岁,在那个时代,都是古稀之年啦,不容易啊,才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和军队。刘备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怎么会拱手相让呢,所以说又存在试探。


你莫几道啊我机道啊


首先很高兴回答楼主这个问题!

诸葛亮主要的功绩,几乎都是在刘备死之后才做的。刘备死时,遗诏刘禅:“汝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取之。”

这话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刘备的虚伪之词,其实不然。当时刘备兵败,忧郁成疾,一直在白帝城养病。当时病危,诸葛亮是连夜从成都赶过来看他,永安宫外全是将军级别的人,却只有诸葛亮一人能入帘幕后去探望刘备,这些话可是当着帘幕外满堂文武说的。无异于是授予诸葛亮刘备军团的领导权,其中意思再明白不过:“你若篡位,别杀我的孩子。”后人纷纷说当时诸葛亮要是答应了,就会有刀斧手出现之类的话。这不是废话吗,换你你敢答应吗?当然是说不敢了。等权力到手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事实上确实是如此,诸葛亮当政期间,刘禅就没敢说一个不字。哪像后来姜维当政,一出征黄皓这阉人就跳出来上蹿下跳、搞风搞雨。


壹个人的视频日记


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曾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成都之主。对于刘备这番话的用意,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备是有心贤让,有人以为刘备是疑心太大,要试探一下诸葛亮。那么,刘备的话究竟是在试探诸葛亮,还是真的有意让他取而代之呢?

诸葛亮听完刘备的话后,他汗流浃背,手足无措。刘备说出这样的话,他十分震惊。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从诸葛亮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将匡扶汉室当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取而代之呢。诸葛亮听懂了刘备的话,刘备是把蜀汉的将来都交给自己。

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诸葛亮在遇到刘备前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若是他的能力已经展现出来,应该早就被别人请走了。诸葛亮确实是个能人,可是他没有找到一个让他发光发亮的舞台。而刘备就是那个给他舞台的人,让他得以施展所长。刘备从来没有怀疑过诸葛亮的才能和人品,对他是绝对的信任。

其实,诸葛亮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并不具备取而代之的条件。古代人十分重视血脉的正统,这也是蜀汉建立的一张王牌。刘备之所以能够在益州称帝,就是靠着这张王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看中了这张王牌。蜀汉能存活,就是因为这个刘氏政权。如果把刘氏变成诸葛亮,就等于放弃了这张王牌。即使诸葛亮有再大的本事,最多也只能让蜀汉苟延残喘几年。

刘备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趁机交待后事。刘备的“君可自取”,并不是真的要诸葛亮自取,而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即使诸葛亮要取而代之,也是刘备允许的,谁也不能质疑他的权利。这句话也是说给刘禅听的,让刘禅重视诸葛亮。诸葛亮和刘禅并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诸葛亮尽自己的能力辅佐刘禅,而刘禅也是“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爱丽说史


白帝城中刘备弥留之际对诸葛亮说:“要是阿斗可以辅助就辅助,要是没有治国的才能,你可以自己当成都的主人。”这一番话把诸葛亮吓了一身的冷汗,那么刘备是试探还是真诚的呢?我认为他是真诚说这句话的。

此时的刘备心灰意冷,无心国事。刘备为了关羽报仇讨伐东吴,兴兵七十多万,还没有出征又死了张飞,两重打击之下,刘备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最后夷陵之战七百里连营被陆逊烧了个精光,七十多万人归者十不足一,刘备败退回白帝城。在这种打击下刘备被压垮了,染病不起,又思念关、张二人,最后病越来越重,连人都不想见了。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呢?因为没有脸回。出兵东吴,蜀汉上下多数人是反对的,因为刘备是为了报私仇,况且还要御驾亲征。大败的结果让刘备没脸回成都,选择在白帝城驻扎。这种心灰意冷的情况,加上自己不久人世,刘备说出若是子嗣无才,可以自己为成都之主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刘备无才。刘备托孤白帝城的直接原因是夷陵之败,这次战争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都是错的,而且都是刘备自己定的战略战术。战略上诸葛亮、赵云等人主张先图中原再伐东吴,因为曹丕刚逼迫汉帝让位与自己,人心不稳,是北伐最佳时机,但是刘备坚持要先为关羽报仇,讨伐东吴。战术上选择在地形复杂的山林连营驻扎,被陆逊火烧连营。《三国演义》里面写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诸葛亮才华在三国里体现的淋淋尽致,刘备自己无才,阿斗有没有才这时候是未知的,想要蜀国在两国间立足,诸葛亮是最佳的选择。何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最后遗言也是最真实的想法。

《三国演义》是属于小说的范畴,和历史上的刘备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不管是小说还是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大一统,结束三国混战年代,骨子里都有中国人统一的信念。


上游的小石头


刘备白帝城托孤,有史料可证。陈寿《三国志》中刘备说的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要知道《三国志》是史书,其真实性比《三国演义》强了太多。

至于“儿若有不才汝当成都之主”一语,出自《三国演义》,这个说法与“君可自取”是有一定区别的。其中包含了演义作者对刘备的贬损。但这不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的问题是,刘备托孤,到底是内心的真诚,还是出于对孔明的试探?

自古至今,绝大多数的史学家都认为,刘备是真诚的,并非刺探。

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刘备对蜀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他首要考虑的,当然是国家的存亡,政权的延续。刘备临死前,一把好牌在其手里打得稀烂,蜀国正处于危难关口。这个时候,他不可能把国家的命运弃之不顾,而去关心诸葛亮是否有异心这等次要的事情。

第二,刘备对自己儿子十分了解。如果刘禅十分能干,刘备有信心,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且刘备说“君可自取”这个话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刘禅“如其不才”,诸葛亮才能够取而代之。这也首先保证了刘家的利益。

第三,诸葛亮的忠心和才能,刘备内心相当清楚。刘备不算高智商的人,但是作为一方霸主,沉沉浮浮,经历坎坷,看人的本领自然不会太差。诸葛亮跟他出生入死,鞍前马后,从无二心,而又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他的心里,与其在自己儿子手里亡国,不如让蜀国在孔明手上壮大富强,这样的思维是非常自然的。

第四,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已经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再玩小聪明,试探手下是否真心,实无必要,也有违常理。说的难听一点,就算试探出来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又能奈孔明何?

所以,陈寿将刘备白帝城托孤,赞美为“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评价极高。实际上也是完全否定了刘备利用托孤一事,刺探诸葛亮的不正确说法和猜测。





笑谈古和今


以刘备一生的性格,足以见得他的胸有城府,这样的一个假惺惺一辈子的君主怎么可能是真诚的,只是试探诸葛亮无疑。

虽然正史的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那么妖智过人,但在政绩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为刘备的蜀汉大后方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就是这么一个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刘备临死还假惺惺的试探他的忠心,可想而知,当时听到刘备的话的诸葛亮心里是多么都得沮丧,立马白干交集,老泪纵横,深表忠心。

也许没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的大战略部署,刘备可能不会有后来的蜀汉根基,不知道是否在一顿逃跑中迷失了自我,刘备试孔明实在是愚蠢至极,多此一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