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筆者認為,認識自己的過程總是痛苦而自責,看穿真相的眼睛總是乾澀而閃躲。在市場裡摸爬滾打併非易事,只有深刻認識自己才能規避錯誤,收穫利潤。筆者接觸過眾多股民投資者,新晉股民,資深股民都有,虧損被套的不在少數。多少真金白銀血汗錢一去無回,禁不住讓人扼腕嘆息。從年輕的90後到86歲的長者,他們的心理上都有一些共同點。筆者之前也是投資者,筆者將結合自己和眾多投資者的心理做一次總結,把最終的感悟和體會一一分享給大家。各位投資者和筆者一起認識人性,認識自己,認識市場。以下心理誤區,各位投資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切記!!!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一、迷戀消息:信息迷戀症。

由於大部分投資者消息渠道權威性不足,自身專業能力投資能力有限,所以特別迷戀消息,尤其重視那些所謂的小道消息,典型的信息迷戀症,單純地聽消息交易,結果高位站崗一路跑步下山,一蹶不振。其實市場里根本沒有小道消息,這些消息並不是有價值的一手消息,而是被機構和大部分投資者已經消化的滯後消息,多手信息,並無價值而言。大家都知道的是新聞,幾個人知道的才是消息。我們聽到所謂的消息之後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些消息?誰公佈的消息?為什麼公佈?這些滯後消息只會擾亂我們的理性思考,違反自己的投資體系以及交易紀律,增加交易的風險,減少投資的利潤。

二、貪心:想賺更多,想賣在最高點。

每個人都會貪心,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貪心是大多數投資者交易時出現的心理。投資者有時想降低幾分幾毛的成本,目的是將來賺更多,因為貪心結果沒有買進,最終錯失相對有確定性的一些利潤。有時因為多賺幾分幾毛的利潤,想賣在最高點,結果坐了電梯,利潤大部分回吐。筆者前面的文章特意說過交易紀律,大家可以回頭看看。我們投資者交易一定要及時止盈止損,當機立斷,雷厲風行,切忌貪心,切忌猶豫,切忌拖泥帶水。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三、過度恐懼:目光停留在短期盤面變化,過於悲觀,最終成了恐懼。

盤中時間一直盯盤看K線圖分時圖,總覺得股價要開始跌,過於悲觀,尤其出現大陰線之後特別恐懼,不想做高風險的事,不想面對這些恐懼,所以提前賣掉好公司,過一段時間回頭才發現,自己賣掉的公司一直在漲。於是感嘆,真背,運氣真差,為什麼偏偏自己賣掉的股票還在漲,買的股票一直跌。毋庸置疑,原因當然是自己。總之,價值投資者在交易中更應該重視企業的成長、行業的發展、政策的導向,絕非盤面的短期變化。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四、事後聰明式偏差:經常假設,經常後悔。

自己的股票被套,就會說如果當時賣掉就好了就不會虧了,很是後悔自責。自己的賣掉的股票漲了,就說那時候沒賣掉就好,同樣會懊悔不已。這種假設沒有意義,只是增加心裡的負擔和愧疚。投資者要勇於忘記過去,再放下過去,用心地把握機會。向後看,都是影子。向前看,都是陽光。把握當下,把握未來才是重中之重。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五、稟賦效應:對自己和市場過分樂觀,過於自信甚至自負。

有時候投資者對市場很樂觀,對自己買的企業也很有信心,對自己的投資能力也特別肯定,但是樂觀和信心只是自己以為的而已,並沒有專業深度的研究和分析。自信過了頭就是自負,自負過了頭就會遭殃。理性的價值投資者對市場和企業的信心來源於大方向的準確把握以及企業優質的基本面狀況。做價值投資一定要記得,我們對投資的信心和邏輯一定要有根有據,要數據化量化,不能憑藉感覺和感性。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市場的本質是人性,資金博弈的背後是人性。我們投資者交易中的缺點和誤區正是別人可以利用的人性,所以各位投資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堅信很多投資者都買過好公司,都賺過錢,但就是因為買錯了時間,賣錯了位置,結果產生虧損,最終無奈割肉出局。不妨我們現在回想一下,交易的從始至終,自己都是怎樣的心理變化?到底哪些心理影響了交易?認識自己,認識企業,認識市場,選擇正確的方向,堅定地持有,做到這些之後,我相信各位投資者都會走向價值投資的光明大道,都將成為市場裡的佼佼者。

本文是投資者心理分析上篇,筆者明天將繼續分享投資者心理(下篇)。

這是最全面的投資者心理分析!機構已經看穿我們的心理!(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