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6小時!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緊急集結出徵

2月15日上午9時許,我院收到馳援湖北的緊急通知。此時,距離隊員集合出發僅剩6個小時。

一聲號令,出征在即,刻不容緩。本次我院共派出4名隊員出征,分別來自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ICU,他們都是黨員。接到通知後,大家火速收拾行囊、交接工作、與家人告別……

“收到通知時,我還在科室,便立馬回家準備。”本次出征隊員、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三病區的總住院醫師韋旋說。自疫情開始,該病區就成了防控新冠肺炎第一線,負責疑似病例的觀察、治療等工作。從農曆二十九起,她便常常穿著防護服守在病區,今天也依舊如此。

韋旋是主動請纓馳援湖北的黨員之一,早早被列入隊員名單,參與防護培訓等出征準工作。然而,她一直沒把即將出徵的相關信息告訴家人。“我女兒不黏我,走的時候再說。”韋旋話不多,語速快,從容而自信。這次,她帶的行李中,四分之三是物資,只有四分之一是個人物品,簡單而純粹。

韋旋的丈夫是一名耳鼻喉科醫師,對於她的出征給予全力支持。“媽媽出差,打敗打敗打敗病毒,必勝!”他和4歲的女兒給韋旋加油鼓勁。其實,對韋旋來說,無論是在武漢還是在廣西,變的是病患,不變的是黨員責任和醫生專業。

隊員黃安石是我院NICU護師,也是一名呼吸治療師。報名之初,科室護長詢問他意見:“重症也許需要專業的呼吸治療師,我們科派你,你願不願意?”黃安石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我希望我的專業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呼吸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才救人!”據瞭解,我院神經內科黨支部共有64人報名出征,黃安石看到通知時便立即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排在接龍名單的第六個。

黃安石是個新手爸爸,孩子剛1歲,妻子是我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的一名護士,如今還是個奶媽。大疫當前,夫妻二人雙雙報名出征。黃安石說,她千叮嚀萬囑咐我要做好防護,還說會照顧好寶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家在打一場艱難的、無硝煙的戰爭,需要我們的時候到了,我會義無反顧衝在前線,不退縮。我有信心打贏這場硬戰,抗擊新型病毒,我們一直都在!”黃安石說道。

作為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支委,也是這次醫療隊隊長,重症醫學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胡杰妤說,早在大年三十那天,她就已經做好了出征準備,內心激動。“在電視上看到有其他地區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我就知道,早晚有一天我會上戰場。”

隊員、我院重症醫學科二病區巫雪花說,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希望我早日平安歸來。出征在即,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就是隊員們勇敢逆行的最大動力。

第二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出發時,原本這四名隊員就在名單之上,這一次,武漢,他們真的來了。

6個小時,對出征的隊員來說頗顯倉促,而對醫院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好在醫院後勤保障部門早已經驗豐富、做好準備,短時間內為隊員準備好防護用品、生活用品及食品,口罩、酒精、衛生巾、紙尿褲、一次性內褲、安素、辣椒醬……多個部門分頭行動,進行點數、分發、打包、標籤、裝車等工作。

下午3時許,物資準備完畢,隊員們也匆匆趕來。我院舉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

我院黨委書記洪堅善說,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抗疫鬥爭越是膠著,越需要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站出來、頂上去。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認識,團結奮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也要切實增強防護意識,在救助他人的同時切實保護好自己。

我院院長陳俊強說,從自治區衛健委發出號令到整裝出發,不過短短几個小時,你們能夠順利集結很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夠牢記醫者使命,永遠把病人放在心目中最重要位置,達到前線後,要相互幫助、相互協助,與前兩批隊員加強溝通交流,最後切記要做好防護工作,注意自身安全,做到“零感染”。

截至目前,我院已派出28名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仅6小时!我院第三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