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首不合平仄的诗词有时候也可以被人们认可和传颂呢?

依蒙小诗


作者一首诗词的写作、创作,在平仄上不合,是指诗词作者在创作、写作上不符合诗词文学作品写作、创作的学术规则和规律。

为什么一首不合平仄的诗词,有时候也被人们认可和传颂?是因为作者的文才、文风、文彩的水平、水准都写得很好、很高,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价值取向、思想内容、品质意义、情境内涵等堪称“经典”,所以一首不合平仄的诗词人们可忽略不计,或者说原谅、淡忘,被人们认可和传颂。


袁聪


首先要说到诗歌的用韵,王力先生认为:

诗歌及其他韵文的用韵标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唐以前为第一期。在此时期中,完全依照口语而押韵。

唐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为第二期。在此时期中,除了词曲及俗文学之外,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

五四运动以后为第三期。在此时期中,除了旧体诗之外,又回到第一期的风气,完全以口语为标准。

第一期是完全依照口语来押韵,自然是以当时的口语为标准。古今语音的不同,是清代以后的音韵学家所公认的。所以咱们读上古的诗歌的时候,必须先假定每字的古音。

其次说到平仄和对仗

1.平仄和对仗,是近体诗中最讲究的两件事;古体诗中,也不能完全不讲究它们。新诗虽然是一切都解放了,但是就汉语来说,有了字音就不可能没有平仄,单音词多了也很容易形成整齐的对仗。新诗虽然不受它们的约束,却也还有许多诗人灵活地运用它们。

2.平仄是一种声调的关系。相传沈约最初发现在汉语里共有四个声调,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和人声。又相传“仄声”这个名称也是沈约起的。有人说,“仄”就是“侧”,“侧”就是不平。仄声和平声相对立,换句话说,仄声就是上去人三声的总名。依近体诗的规矩,是以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用。假定一句诗的第一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第四字就应该都是仄声;如果第一第二字都是仄声,第三第四字就应该都是平声。

3.声调,先应知道声调的性质。声调自然是以音高(pich)为主要的特征,但是长短和升降也有关系。依中古声调的情形看来,上古的声调大约只有两大类,就是平声和入声。中古的上声最大部分是平声变来的,极小部分是入声变来的;中古的去声大部分是入声变来的,小部分是平声变来的(或者是由平声经过了上声再转到去声)。等到平入两声演化为平上去入四声这个过程完成了的时候,依我们的设想,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三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这样,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了。“平”字指的是不升不降,“仄”字指的是不平(如山路之险仄),也就是或升或降(“上”字应该指的是升,“去”字应该指的是降,“人”字应该指的是特别短促。古人以为“平、上、去、入”只是代表字,没有意义,现在想来恐不尽然)。如果我们的设想不错,平仄选用也就是长短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

4.声调的和长短递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英语的诗有所谓轻重律和重轻律。英语是以轻重音为要素的语言,自然以轻重递用为诗的节奏。如果像希腊语和拉丁语,以长短音为要素的,诗歌就不讲究轻重律或重轻律,反而讲究短长律或长短律了(希腊人称一短一长律为iambus,一长一短律为 troche,二短一长律为anapest,-长二短律为 dactyl,英国人借用这四个术语来称呼轻重律和重轻律,这是不大合理的)。由此看来,汉语近体诗中的“仄仄平平”乃是一种短长律,“平平仄仄”乃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律和西洋诗律当然不能尽同,但是它们的节奏的原则是一样的

5.五言古诗虽然不很讲究平仄,但五平调或四平调仍是尽可能地避免的,否则就嫌单调了。五仄调或四仄调比较地常见,因为仄声还有上去人的分别,它们或升,或降,或特别短促,就不十分单调。

6.近体诗喜欢用平声做韵脚,因为平声是一个长音,便于曼声歌唱的缘故。这恰像英诗里轻重律多于重轻律,希腊拉丁诗里短长律多于长短律。在英诗或希腊拉丁诗里,有些诗虽然本来是用重轻律或长短律的,也喜欢用重音或长音收尾,叫做不完全律( catalectic),大约也是使它较便于曼声歌唱的缘故。

跟着历史的变迁,近代的声调的实际音高也不能和中古相同,所以人民口头创作只能依据实际语音,不能再沿用中古的平仄。现代新诗如果要运用平仄,自然也只能以现代的实际语音为标准,例如北京语音里没有入声,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又有一种轻声,是否仍应该另行发现节奏的规律,这却是现代诗人所应研究的了。

所以说一首不合平仄的诗词也能让人传颂的根本原因是它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婉转有味。这样才会受到广大平民百姓的认可,口语化更利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传颂,广为流传。



谢谢给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

唐诗宋词已经不可质疑被世人承认是文学史是的精粹。从诗三百到现代诗的演变,无论如何变革改进,格律诗词的美一直无可超越。

既然是格律诗,那么平仄的要求就不应该那么随意。平仄要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诗词的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美。

但也有不少古体诗,虽然平仄作的没有格律要求的那么到位,但是因为体裁需要,比如歌行之类的,但字字珠玑,一字千金,掷地有声。

如李白的许多歌行体的诗,如《行路难》《将进酒》到现在还脍炙人口。

再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古体诗与近体诗比起来,有些句子的平仄没有格律诗看起来那么标准,但这多出现在唐以前的古诗,还有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也比近体诗自由。平仄与否当然不能用格律诗要求去挑剔了。就像我们现代人不能用古代的法律约束一样。

所以,对于前人留下的精华作品,是经过历史沉淀了的精华,当然被后人接受和传颂。因为标准不同。

但现代有些朋友标着律诗,却不按照格律要求去做,更不按照起承转合的章法写,只是字数与律诗一样,韵脚啥的都不管。更别说承转对偶,先物后感了。

不过,也奇怪,这样四不像的律诗,甚至连打油都跟不上,竟然还有不少鲜花和掌声。为此我也曾大惑不解了。


把酒沐唐风


不能完全局限于所谓的平平仄仄,写出脍炙人口、意境哲理绝佳的诗词才是重点。我一直猜想,平仄是后人琢磨出来的,好比彩民琢磨臆猜彩票中奖的规矩似的,也许古时诗词作者没有顾及(顾忌)那么多,仅仅是尽情发挥“才情”而已。如同很多诗友所说,若作诗填词的时候(灵感涌现或即景生情)总想着平仄,也就乱了思路,写出来的作品只能算作“强词夺理”了。再说押韵,依据行文,自然押韵就好,被平水韵或中华新韵套上紧箍咒就头痛了。

总之,反过来问:被认可和传颂,是因为不守“规矩”吗?


诗哥杜士成


最近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喜欢在头条上玩对对联,对联的词和意都好说,就是在平仄上老是对不好。为此,我把少儿版带拼音的《唐诗三百首》看了一遍,我也发现有好多著名诗人作的诗也不全是平仄格律对应的,拍了一首如下: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读了一遍《香菱学诗》,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讲出了作诗的妙处:格调规矩是末事,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我又查了一下对对联和作诗词的差别,对联就是要求对仗、格律规范工整,而作诗就比对联灵活一些,虽然也有多种讲究。

想想李白借兴赋诗的名作《将进酒》,气势恢宏,直抒胸臆,不加雕琢,浑然天成,还有多少人去推敲它的平仄格律?这应该就是好诗词得以传颂的典范吧。


一梅君


平仄是什么?平仄是唐以后的文痞制定出来,给诗词套的牢笼!唐及唐以前的诗人不知平仄为何物!唐诗有许多都是不乎合平仄的佳篇!如崔颢的《黄鹤楼》、柳宗元的《江雪》…等等,自文痞强定平仄和现代普通话强推行后,古诗词文化日渐式微,所以鲁迅说唐朝把诗吟完了!为什么鲁迅这么说?因为现代的普通话新韵平仄格律诗永远也超越不了古诗词的意境和音韵的美妙!


八叔186873828


平仄只是读起来语句上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很多人看重格律的条条框框。如果按其格式而失去了"诗"的内涵,味同嚼蜡,我想是没人喜欢的。当然即合格律又有诗言诗语哪是最好的。

掌握格律比不掌握好,但也不要被套住为好。很多大诗人不合平仄的诗的占比要比合律的多的多,你不能说不好吧?

我看到很多人出个联句什么的标上平平仄仄,是不是有点多余,一般都懂。标注的不一定就比别人高。参与是学习的最好方法,写不好也沒关系,高手也是一步一步上来的。


云鹤166082174


为什么一首不合平仄的诗词会被人认可,传诵?这就象一盘菜,一盘不按程序做的,胡乱放佐料的菜,但吃着却很合口味!让人记住了它,它能让人回味悠长!这样的诗词虽然不合平仄,但有意境,有故事,有情感!这样就是好的东西!让人永远记住!做事也是这样!要的不是程序,要的是结果!有好的结果就是成功!


一绺春风79682225


个人认为:也许是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缘故……

古体诗词里,比较有名的有两类,一类属于打油诗;一类属于敦煌曲子词。从流传下来的这两类诗词来看,基本上符合你所说的情况。

至于现代自由诗吗,更是和平仄格律不沾边了……


云卷云舒152754837


平仄是前人定下的框,内容才是诗词的魂,平仄只是诗歌表现形式的外延,诗歌形式次之,内容为君。形式为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