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谁取经更困难,受苦更多?

楼外残月


东晋高僧法显,雁影想来知道的人应该不多,那就先来介绍一下这位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特别题注:法显是在65岁高龄才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去取经。

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与他同行的僧人或死或留天竺,法显乃取海路单身回国。
法显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之德姆卢克)乘商船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留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中途经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的崂山附近登陆,转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到达建康(今南京)。义熙十年(414年),他写出历时15年远赴天竺的旅行经过,两年后增补为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藏本。

唐三藏法师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玄奘西行路线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线 :

从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葱岭(帕米尔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长安;

现在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谁取经更困难,受苦更多?”

二者相较的话,要说困难,雁影觉得法显以65岁高龄前去印度取经,法显的困难要更甚一些。要说受苦,雁影觉得二者皆苦也不苦,苦是说因当时的交通和环境所限,需要自己有坚定的信心。不苦则是所谓“心有阳光,不畏黑暗”,二位高僧是“求取佛法的初心不变,这苦也就不苦了”。

以上是雁影的一点私见,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雁影归零


谈到前往“西天”取经,也许人们第一反应会是“唐僧”,或者是玄奘。其实,远在玄奘西行的两百多年前,就有一位中国的高僧历经艰险,前往印度取经,他就是法显法师。法显、玄奘都曾徒步南亚数万公里,玄奘翻越帕米尔高原时是30岁,而法显当时已经60多岁了。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诠释旅者为:“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地方,谓之旅。”下面介绍两位与众人游山玩水所不同的特殊的“旅者”,他们的游历不是寄情于山水,而是为了信仰跋山涉水,深入异国他乡,求取真经,获取心灵的超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位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法显;一位是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的玄奘。

法显,天竺的取经第一人高僧,用生命去换经书,比玄奘还早两百多年

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长治县襄垣县)人,家中三个哥哥都早早夭亡,父母担心他也步后尘,三岁时就把他送到家附近的仙堂寺度为沙弥,十岁左右父母先后去世,二十岁正式受具足戒。

前秦国主苻坚崇尚佛教,一代高僧道安法师在长安讲经弘法。一心渴慕佛法的法显在知天命的年纪来到长安,遍访高僧大德,研习佛教经典,十年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僧人成为一位闻名长安的有德高僧。

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法显常慨叹困惑于中土佛法戒律不全,希望能够获得佛法律藏的真谛。东晋隆安三年,62岁的僧人法显和同学慧景等,由长安出发,开始了一段前路茫茫的求经旅程。

依赖地图APP导航和便捷交通工具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战火纷飞、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一群布衣僧人仅仅依凭自己手中的手杖,用双脚丈量着遥远未知的路途,只为求得心中的佛法真谛。

是信仰带给他们的坚定心志和无畏勇气。<strong>

一路上,沙漠热浪炙烤着他们,万刃雪山阻拦着他们、葱岭强盗惦记着他们。同伴或畏惧前途选择离开,或被路上的其他佛教国家吸引选择留下,或无法抵御恶略的环境因病亡故,十余人的西行取经队伍,在终于抵达天竺时,只剩下了法显和道整两人。此时距离从长安出发已过去了6年,法显也已年逾古稀。到达佛教的发源地中印度,六年间法显刻苦研读佛经,终于觅得真经戒律(得《摩诃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方等般泥洹经》、《綖经》、《摩诃僧祗阿毗昙》等六部),但他始终不忘渴盼精进修为的中原僧众,已近耄耋的法显决定取道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故土。

回国路上,法显经过有“佛法之岛”之称的狮子国,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他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佛法典籍,为了将这些珍贵的典籍教义带回中原,他又在此停留了两年。其间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和抄写佛经,又为中原带回了《弥沙塞律藏本》、《长阿含经》、《杂阿含经》,以及《杂藏》。

西行十余载,对故国的思念,让从未惧怕过艰难险阻的法显,却对着一把中土客商供奉在佛祖前的白绢团扇,流下了泪水。

是该回家了。

在惊涛骇浪中,历经三年,九死一生,法显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成就一段不朽的传奇,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到海外求经的僧人。

回到故国的法显来到东晋都城建康,也就是现在江苏南京,与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一道,在道场寺翻译佛经。他知道,佛法的传承,需要依靠更准确的原典,和生生不息的一代代僧人,所以,纵然年事已高,可一心弘法的法显不知疲倦地翻译佛经,并为僧众讲学,他期盼着上天能给他多一点时间,为弘扬佛法做更多的事情。法显译出《摩诃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藏经》、《杂阿毘昙心论》等,洋洋洒洒百余万言。

年过八旬的法显从建康来到荆州,后卒于荆州辛寺,年八十六。

我们来看一下法显的行动轨迹:

长安——河西走廊——焉夷国(今新疆的焉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于阗国(今新疆的和田)——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键陀罗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天竺国(今印度)——尼泊尔——东天竺国——摩竭提国——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搭船北上至山东的崂山,归国。

法显译出的《大泥洹经》当时广为流传。据说南京朱雀门一户世代信佛的人家,抄写了一部《大泥洹经》,读诵供奉。后来遭遇火灾,家中物品全部烧光,唯这部《大泥洹经》,连封面都没有烧坏。此事在京城广传,人人感叹经书的神奇。

法显西行取经重要影响

法显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佛国记》,别名《法显行传》,首次实录了自陆路游历古印度,再由斯里兰卡经南洋群岛航归的行程。它不仅是一部传记文学,而且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

《佛国记》还详细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后来被作为佛学典籍着录引用。一位印度史学家曾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唐代名僧义净说:“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法)显法师则他辟荒途,(玄)奘法师乃中开正路。”

法显之前,中国真正到印度的求法僧人几乎没有。留学天竺携经而返者,法显为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把梵文经典带回国内并直接翻译成汉文的人。

法显一生处事平淡,西行途中没有像玄奘那样获得高昌王的鼎力支持,归国后也没有受到朝廷礼遇,但他早玄奘二百多年,就成就了西行取经的壮举,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到印度求法的僧人。

央视三集大型佛教史诗纪录片《佛国记——法显西行》,无论从纪录片的角度去评价,还是重拾高僧法显的记忆,它实在太精彩了,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纪录片中不可多得的佳品。《佛国记——法显西行》,“西行”的不只是佛国,更是一种舍身求法的精神。

古往今来,不断有大家们在自己身处的时代对高僧法显的仰望——1983年荣获联合国和平奖的日本学者、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赞曰:“《佛国记——法显西行》和翻译的这两种律典,在具有长达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是首次完成了足以留存史册的大长征。无论是玄奘还是义净,对于其它许多求法僧来说,《佛国记》已成他们去天竺的路标。”199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惊呼:“《佛国记》照亮了印度。”著名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把舍身求法者统称为“中国的脊梁”……

玄奘西行取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西元六0一年)。河南陈留人,俗姓陈氏,幼年即有过人的智慧,七岁开始读五经,在十三岁那年,随其二兄长捷法师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诵习经典。隋朝制度,凡是出家修道之人,必须经过考试合格,颁发证书(度牒),才有资格作为沙弥。此时,正逢洛阳度僧,玄奘法师年幼,不能参加考试。他在考场门前徘徊,望之兴叹!而被主考官郑善果发现,认为是佛教龙象,破例特取度之。

玄奘法师在二十岁,受具足戒之后,到处参访善知识,发现众师所说,与经典颇有歧异,令人无所适从。尤其《十七地论》,见解不同。乃发愿到天竺(即今日印度)研究,以解其惑。

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先是到了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之后过了兰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到达了唐代玉门关,之后又绕过白墩子、红柳园、星星峡等地,终于走出了唐朝的边境。

  他一直向西北而行走进沙漠到达伊吾,之后又到了白力城、高昌王城、无半城、阿父师泉等地,走到了今天天山南边,之后又进入阿耆尼国、王城这两个国家。随后玄奘又度过孔雀河进入屈支国。他又向西走了六百多里,到达跋禄迦国,接着又向西北走三百里到达凌山。翻越了七天七夜的冰山,到达大清池,今天这个地方在吉尔吉斯斯坦。之后玄奘再沿着湖西北方向走了500里到达碎叶城,之后他经过了逻斯城、沛汗国、堵利瑟那国、飒秣建国、喝捍国、捕喝国、伐那国、羯霜那国、梵衍那国、迦毕试国、揭罗喝国等十多个国家,翻越了帕米尔高原等许多高原,可谓是爬山涉水,困难重重。历史十几年终于到达了佛教圣地天竺国,也就是今天的印度。

西行求法的那一年,他二十九岁。整整花了四年时光,玄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38个国家,终于来到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最有名的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经过17年的艰辛学习,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了长安,受到数十万人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当时在东都洛阳行宫,在官员的安排下,玄奘转赴洛阳,受到太宗的接见,随即安排在长安弘福寺(现西安大雁塔景区)里翻译带回的佛经。玄奘除去翻译了大量佛经外,还口述成了十二卷史地著作——《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玄奘法师在西行期间所经过的山川、城邑、特产、习俗等见闻趣事,不仅为以前所有著作所未载,也为朝野人士所未闻。

【玄奘西行路线】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逯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回程路线】

从今巴基斯坦北上——阿富汗——葱岭(帕米尔高原)——大流沙(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长安;

【途经国家】

中国——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

玄奘返国后,请求唐太宗支持他翻译佛经的弘法心愿,开始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译经计划,不仅参与人员众多,且内容繁浩。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重要经论,就在玄奘优美信达的译笔下逐步翻译完成,比如至今大家都知道的《心经》,就是他的杰作。而且他也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过程写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成为后来明朝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灵感来源。

在译经过程中,玄奘每天五更起,三更眠,黄昏给僧众讲经,寒来暑往,从无间断。繁重的工作加上原来西行时留下的旧疾复发,进一步伤害了他的身体,公元664年春二月,玄奘圆寂,终年65岁。他对于佛学的贡献,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在关于玄奘取经的艺术作品里,无论是小说《西游记》,还是基于史实的玄奘取经记,都把西行之路描写的异常坎坷艰苦,玄奘就像个苦行僧一样,只有一个人或只有寥寥数个随从。但事实上,玄奘不仅有四个徒弟,还有二十多个随从跟着。银钱充足,再走20年都够用了。

玄奘西行取经影响

玄奘的一生,波澜壮阔,奇异不凡,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仍然震撼。历史之间,他走在辽阔西行路上的身影,是天地间大写的人。满载荣誉,德彪千古,生前身后名,对玄奘而言,又有何足论,在踏上向世界发问的旅行之中,他已经完成天地间最美的修行。

两位不同时代的高僧,凭借自己对于佛法的虔诚以及超人的毅力、过人的胆识,前往从未涉足、一无所知的异域寻求佛法,去之前他们也无法确定历程是否顺畅,是否就一定能求取真经。我们有必要比较他们谁取经更困难,受苦更多?不管如何,也正因此,他们名垂千古,成为他们时代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公元399年,法显大师连同一起修行的僧人慧景、慧应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公元402年,到达了北印度边境内,

法显历经十五年,终于回到了汉地。回到中原后,法显开始在寺庙专心翻译经文,译出了上百万的字的经卷,《大泥洹经》在社会上广为流布教化。

后来法显来到荆州(今湖北江陵)辛寺,卒于元熙二年(公元420),终年86岁。

玄奘所在时代,佛教盛行 教派众多,争议比较激烈。玄奘为了解答这些争论,寻找能正确解读佛经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佛教理论,开始向西取经。

玄奘一路远行,也是经历许多磨难,到达佛教圣地,获得了许多真正的教义经卷。回来后,他通过学习和翻译经卷,创立了新的法相宗派,还把翻译的经文提高给各派修行者参阅,让他们通过经文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法显区别最大的就是,玄奘的佛教研究和学习得到了当朝统治者的赏识和肯定,当朝皇帝大力宣扬佛教,使得佛教发展在当代达到了顶峰。

玄奘,精通佛教经、律、论(三藏),学界尊称为三藏法师。又因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御笔褒扬的高僧,民间直呼唐僧。

褪去笼罩在玄奘身上的神化色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躬行实践、求知务实、严谨治学的高僧。他是世界上杰出的佛学家、宗教活动家、探险家、翻译家,他的取经译经活动,是人类求索知识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他以卓越的努力,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上架起了一座彩桥。

法显和玄奘这两位西行者都将经历写成了文字,一个是佛国记,一个是大唐西域记。他们的记载都为后人去往印度等国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同时也为印度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的参考资料。

总之两位大德是千百年来学者的楷模,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留学生。两位大德的西行求法的事迹以及留给我们后人的佛典。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


潮哥1495582530712


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西行取经,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都很困难,都吃了很多苦。相比起来,法显显然更困难,更苦。法显取经在前,玄奘取经在后。

后秦时期,法显等五人矢志寻求天竺戒律,于弘始三年(399年)自长安西行,涉流沙,逾葱岭,备经艰险,终于到达北天竺,中天竺等地。法显在天竺得到了不少经典,并学会了梵书梵语。他又到狮子国(今锡兰)搜求典籍,然后从海道归国。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法显返抵青州,第二年到达建康。法显译出所获经典百余万言,还把亲身经历三十余国的见闻写成《佛国记》(又称《法显传》)。《佛国记》是一部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法显所历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兰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唐朝初年,玄奘(596,一说602年一664年)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僧人,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为了解决“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的佛性问题,毅然西行求法。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往印度取经。回国后,译成经论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和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所亲历一百一十一国及得之传闻的二十八国的山川,风俗,宗教传说,是关于西南亚及中亚等地的历史,地理重要文献。

总之,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西行取经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一方面,他们除了翻译佛教经文,传播教义。另一方面,还带来了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中亚等地的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关于医学,音韵学,逻辑学的知识,还留下了哲学著作和大量的艺术遗产,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










皖北隐士


引言: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去哪里都是一场跋涉,更何谈是没有多少人走过的路,可能以我们现在的想象很难get到古人出行的困难,但是从古代的诗词里,道路艰难,出行的不易,还是可以管中窥豹的。比如《蜀道难》里描述蜀道的艰辛: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就是古人的交通状况,一个蜀道已经让李白举步维艰,更何况少有人走的路了,法显和玄奘一样从长安出发(今西安市),一路往西,经过沙漠,进入印度境内,法显比玄奘更早走了这条路,那么就是说,真正的西行鼻祖应该是他,总体来说,开拓者总是肩负更多的东西,毕竟没有前人做榜样,一切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在不停向前。

一、法显的西行路

法显的西行并不算寂寞,他和几位僧人结伴而行,从长安一路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经今巴基斯坦入阿富汗境,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达天竺(今印度)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即摩揭陀)首都巴达弗邑(今巴特那)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

法显西行之路

虽然我短短几句就把他的西行路叙述完了,但是其艰辛可以想象,不说其他的,光是一个帕米尔高原就会让人望而生畏,此处地形非常复杂,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鲜有人居住,只是在一些河谷平地中居住着一些牧民,在这里过着放牧生活,人迹罕至的地方,加上没有任何现代防护的情况下,要走这一段路,说起来就是短短一句话,可是当时的情况肯定不会简单。

《祐录》里记载:西度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耳。屡有热风、恶鬼,遇之必死。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种雪,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梯,又蹑悬絙过河数十余处。仍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云:“吾其死矣,卿可时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之号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至北天竺。

这是记载法显西行路的艰险,“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这是何等境地,连野兽鸟儿都不愿意长久栖息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路标指示,如此境地,他的队友慧景没有扛过这种险境,死于中途,到最终还是法显独自而行追求理想,然而他的队友或死或留在异国他乡,只有他在理想完成之时,仍然心念故国,乃取海路单身回国。

此时的法显并不年轻,已经到了六十花甲之时,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路向西,历经十五年之久,途经三十个国家,取得了百万字词的经卷,这份毅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也许玄奘西行时,就是看到了偶像的力量,从而踏着先贤的步伐,克服路途遥远和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心中的圣土,法显是一个开拓者,他开创了东晋以来僧人向西求学的风气。

二、玄奘的西行路

为什么玄奘西行为大家所熟悉呢?笔者认为和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有莫大的关系,但是玄奘的西行路肯定比《西游记》艰辛,因为他是一个人出去,而且并没有通关文牒,拿现在的话说是偷渡,并不合法。

偷偷跑出去的玄奘还没有出国门就要经历很多东西,怎么逃过守城大将的眼睛,怎么不被遣送回去,还没有出国门,玄奘就需要斗智斗勇。一开始他是向唐太宗请求过出国去印度的,但是并没有得到皇帝的首肯,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二十六岁的玄奘,打算追求理想去印度求取大乘佛教。

看看玄奘西行之路:

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行程13800余里。

玄奘在迎湿弥罗国,学习梵文经典,后又到达今巴基斯坦境内。一年里亲历四国,所到之处,都停留学习佛法。在31岁那年,玄奘边学边行,始进入中印度。此后,玄奘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先后经历翠禄勒那、袜底补罗、揭若鞠阁等十多个国家,始至那烂陀寺留学,玄奘在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

虽然叙述得这么简单,但是西行路上,那些艰难险阻,八百里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的情况还是很让人绝望的,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总之,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

玄奘西行路

三、法显与玄奘

法显所在的时代,并没有玄奘时代那样的繁盛昌盛,他是在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发愿西行的,此时的法显并不年轻了,东晋时佛教没有统一的戒律,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扬,当时的社会环境,杀戮与战乱并存,所以法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漫长追寻真理的过程,更像是黑夜的明灯,指引人们迷惘的心灵。

他西行印度经历了许多国家,当然也经历更多的艰辛,首先社会环境并不好。他出去时,语言不通,他去到遥远的异国他乡还要学习语言,以六十的高龄一路奔波,带回来了以戒律为主的经卷,法显翻译的经卷传播中原,使后世的影响深刻。

玄奘所处的时代比法显强盛,但是佛教的派别很多,对佛教的理解也产生了很多偏差。玄奘为了解答这些争论,寻找能正确解读佛经的知识,获得更多的佛教理论,于是他一路向西,经历诸多磨难到达心中圣地,回国后认真翻译,而且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认可,使佛教传播得到了很大的理论支持。

如果非要说谁艰辛,其实路都差不多,艰难险阻,寂寞苦恨,没有谁比谁更加轻松。但是法显早于玄奘,而且他年龄更大,回国后他开启了佛家子弟西向学习的风气,他解决了僧侣们学习佛教的约束和教义条律。玄奘的社会环境比法显更好,大唐的繁荣昌盛,使得他的学术问题得到了当局的支持,使得佛教在他的身体力行下得以广泛传播。法显和玄奘这两位西行者都将经历写成了文字,一个是佛国记,一个是大唐西域记。两位伟大的佛教先驱,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的美好品质,拿他们经历的艰辛比较,其实是不妥当的,借用一首歌曲里的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逆风解语


应该是法显更难一点。

第一 自身条件

法显只是一个普通和尚,没有玄奘什么大唐御弟的殊荣,如果说玄奘是官方代表,法显就是民间的代表。他是一心一意的想要把西方的佛法弘扬到中国的土地上,不为名利,毕竟自己都66岁了,相比而言,他比20对的玄奘更加不容易,

第二 时代条件

法显处于东晋动乱时期,西域对中原的认可程度不高,更没有啥官方的通关牒文,所过地区战乱,匪徒等都是非常大的问题。

玄奘贞观清明之世,无论其沿途附送还是取得经书回国后,,为其提供优越的译经条件,成就弘扬佛法的伟大事业。也法显是民间行为,得到的政府支持有限

第三 法显是第一个真正到达天竺的中原人士,玄奘是后来者,所走路途都是参考法显。

所以法显明显是前无古人的事情。

但后来玄奘名气更大,原因有几:

第一 玄奘是官方行为,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当政者的大力扶持,所以流传更广,以至后来变成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西游记》

第二 玄奘在天竺呆了十七年,在取经同时也大力宣扬了中原文化,受到了天竺国王的接待。产生了深远的文化交流。为两国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 玄奘取回的经书比较多,翻译工作也到位,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更好到的作用


航拍小乌



天天归零


晉僧法显辛苦,唐玄奘徒弟厉害一点,会好很多


粤北少华


应唐僧师徒路途艰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