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金融政策組合拳助力恢復秩序

聚焦疫情阻擊戰 本報記者 劉慧

2020年,面對複雜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財政優先保障疫情防控經費。截至2月14日,各級財政已安排疫情防控補助資金901.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252.9億元。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對媒體表示,各級財政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財政部還出臺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措施,加強重點防控物資保障供應,強化醫務人員激勵保障,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和個人給予稅收優惠,支持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如何打好財稅金融政策組合拳以恢復正常秩序?中航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忠雲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為應對疫情的衝擊,財政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央和地方都可以考慮加大政府債券發行規模,2020年的政府赤字率目標可以適當上調,以提升政府階段性的財政支出能力,通過重大基建項目等方式,直接帶動生產建設需求,一定程度上對沖第三產業下滑的影響。

董忠雲表示,對於疫情的行業重災區,如餐飲、旅遊等服務業領域,當務之急是幫助大量中小企業生存下來,防止出現大面積失業。這就需要對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可以通過財政上減稅、降費、補貼等形式減輕企業人工、房租等開支壓力,同時利用金融支持手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除銀行信貸渠道外,還應重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渠道。證監會近日已放寬再融資監管要求,期待後續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出臺。

絲路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張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應當關注線下服務行業收入流失、歸零、裁員、減薪等帶來的連鎖反應,一家銀行的低息貼息再貸款發放應設定單筆金額上限和企業數量下限,確保更多中小微企業得到“滴灌輸血”資金,減少“現金斷流”引發中小微企業倒閉潮流。在非常時期,中小微企業對利率並不敏感,關鍵是快速拿到“救命錢”。要強化政府擔保基金功能,擴大信用貸款範圍,簡化貸款審批程序。要讓金融資產管理機構迴歸本質屬性,啟動疫情期不良資產處置預案,發行疫情期信貸資產專項ABS計劃。

張湧特別強調,要關注部分中小微企業現金斷流後可能無力繳納上年所得稅等問題,是否能在彙算清繳時實施減免措施。許多企業收入流失後就沒有稅收,僅僅對當期稅收實施減免可能是“有情”而“無感”。應當切實加大對政府擔保、再擔保基金的財政投入力度,擴大擔保範圍,免收擔保費用,解決中小微企業無人擔保、無資產抵押等困難。對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免收物業租金等混合所有制企業給予專項補助,避免“政府做好人、企業來買單”“一邊減負、一邊增負”的尷尬局面。

歐文漢表示,在貸款貼息方面,財政部增加貼息資金規模,加大對重點保障企業專項貸款財政貼息的支持力度,按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確保這些企業融資成本不高於1.6%,為企業擴大產能、保障供給提供動力。

張湧告訴記者,還要關注中西部縣級財政因中小微企業和線下服務行業稅收大幅減少帶來的財政運轉困難問題,發行疫情時期特別國債,實施並擴大疫情時期中央專項轉移支付,確保群眾基本民生需求不受大的影響,確保“戰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教師、公務人員等工資及時發放,以穩定隊伍、穩定人心。

在資本市場方面,張湧認為,要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受疫情影響的動態變化,處理好質押融資與銀行風險之間的關係,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股票交易稅費,防範風險從實體經濟向資本市場傳遞和轉移。同時關注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二手房市場的穩定運行,高度警惕因失業潮帶來的按揭斷供、房產拋售、疫情期無成交、房價下跌、抵押物減值、銀行要求追加擔保等連鎖反應,以至於局部地區發生“類次貸危機”的可能性。央行可增加部分專項再貸款,支持商業銀行做好部分按揭貸款在疫情期出現違約、逾期、斷供等極端情況的應對。

中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表示,疫情沒有改變經濟下行、政策放鬆的方向,改變的只是經濟下行的斜率和政策放鬆的速度而已,中國的降息週期會繼續,預計財政仍會發力支撐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