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楷如何破?如何立?

南宫云青


楷书是最能被大众所接受一种书体,主要因为它有宁静端庄之美,点画之间没有牵丝引带,并且点画独立,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识别度高。但是写小楷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破?如何立?俗话说不破不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端正自己态度,正确认识楷书。

不管学习什么书法,首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问题,也就是要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先正确认识楷书,从字形上具体把握,客观理性的分析楷书的特点。

第二,学会读帖,增强自己读帖认帖的能力。

学习书法,尤其是楷书等,一定要学会读帖。所谓读帖,也就是认识自己所临帖的书法,是什么时候,以及所形成的历史和代表人物,这样我们可以掌握其特点,了解点画之间的联系,便于更好的起笔和收笔。

第三,理性的分析,掌握每个字的点画特点。

弄清楚如何取势,弄清楚是方笔还是圆笔,对于这些内容,可以依次采用单字分析进而多字对比分析,最后再整体分析,单字分析涉及到藏锋、露锋以及逆锋问题,同时也会涉及到起笔行笔收笔的问题。

第四,平时多加练习,尤其是对笔势的把握。

我们知道了每个字的写作特点,也分析了它写作时会遇到的问题,就要开始平时多加练习,楷书并不是单纯的横平竖直,而是有其倾斜度的,就是所谓的笔势,总之这些内容需要在学习中慢慢悟道。

结语:综上所述,写小楷要想破和立,必须端正自己学习态度,正确认识楷书的每个字的写作特点,以及分析会遇到的问题,然后加上长时间的练习,肯定可以把楷书写活起来。


许家那个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从一家之中的禁锢中走出去才能“破”,不断博采众家之长,做到融汇贯通,为已所用才能“立”。

既然你问到写小楷,如何“破”和如何“立”的问题,这说明你的小楷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已经到了想打破禁锢,寻求突破的水准高度。这就汲及到为何要“破”的问题。

那为什么要破呢?

我们学习小楷或其它书法书体,都是学习古代名家的经典作品,靠模仿和临习来提高书法水平。

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后,已经能很好的模仿出所学帖的风格和特点,但这时我们处于学习书法的较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已的风格。这时我们就想像那些古代名家一样在书法上有自已的特点,想将自已对艺术的观点和对艺术的理解加入到作品中,形成自已的风格。

这时,我们就要从熟悉的,舒适的书写状态下走出去,从所学帖的禁锢中走出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破”的原因。

这个走出去的过程就是“破”。


·国展入选小楷作品

在书法艺术上要想有所突破并不容易,我们经过对古人多年的临习,在书法艺术学习上已经小有成绩,已经形成了书写习惯,形成了自已在书法艺术上的舒适区,这时我们要从这之中走出来,去学习陌生的,全新的知识,去接触不同的风格,这对我们也是新的考验,也需要勇气。

不过,如果我们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追求,想取得一些成绩,就要勇于去实践,去深入学习领略书法艺术的各种风格,历史上各个时期有成就的书法家们都是如此。

我们下定决心,决定有所突破,那就会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立”的问题。

什么是“立”?

“立”在这里有创新、发展之意,有站稳脚根,获得肯定之意。

那怎么才能“立”呢?

这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去学习新的东西,要博采众家之长,要学会融汇贯通,通过消化吸收,将它们变成自已的东西,才能有希望“立”住。

在“立”的过程中,要抛弃一些原有的艺术实践成果,还要增添新的技法和风格,对传统经典的精华要有所取舍。

“立”的过程还是对自己书法综合水平的考核,对自身综合文化素养也有较高要求,立的过程就是涅槃重生,打碎旧我,重塑新我。

追求“立”的过程,往往不会很容易,因为你要尝试和别人不同的风格,要闯出一条新路,需要很多的摸索和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被接受认可。

历史上的书家,在“破”和“立”的过程中,也往往受到很多质疑,有人在身后好多年后,艺术实践成就才得到肯定。


·钟繇小楷

可以说,在求新求变的道路上,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之人,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必须对他们大胆实践给予赞扬。

当代书坛,著名书法家周慧珺先生在“破”和“立”上为后人做了很好的典范。

周慧珺在很早以前就以擅写米芾风格行书获得世人广泛赞誉和肯定,获得很多的荣誉,按说她完全可以继续呆在书法艺术的舒适区里,但是她不甘于蛰伏在古人的经典之下,勇于突破禁锢,大胆求变创新,大破大立,将原有帖学和碑学相结合,苦苦求变,尝试走出一条新路。

·周慧珺书法作品

尽管她的艺术实践成果,还尚须时间检验,但她突破自我的勇气和艺术上的创新追求,都令人尊重和钦佩。

小楷是楷书的一种,在魏晋时期就达到了艺术水平的高峰,钟繇和王羲之等人的作品代表了小楷艺术的最高水平,后又经历代书法家的不断创新发展,可以说小楷在技法和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完善,留给后人们变化发展的空间已经很狭小。

·王羲之小楷

小楷讲究法度,又因受书体所限,在创新发展上一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当代人学习小楷,能达到古人的十之八、九的程度和水平,就已经非常之难,如果还想更进一步,要有所发展创新就更是难上加难。

但困难就怕有心人,只要你勇于实践,勇敢探索,说不定就会获得成功,就会走出一条新路,在小楷的风格发展创新上有所成就。

发展和创新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追求,书法这一古老传统艺术也不例外,当代的书者应将这一使命和责任承担起来,寻求大胆突破,因为“不破则不立”。

回答完毕,谢谢。


杉石


退休后我喜欢书法,优喜篆书和小楷。写小楷如何破立?也就是书法练习创作过程中如何破旧立新?我个人体会,初学者谈不上破与立。应该老老实实的学,选一本字帖认真的临摹,体会古人的执筆,结字,笔法,章法,这个过程可能贯穿一个人的终生。即使天赋较高,掌握较快,能够创作了,也还离不了临帖。当然,走到创作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书法也带有自己的印记,体现自己的个性。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破旧立新了。但是,书法艺术的传承,万变不离其宗。形态可变,法度不可变。不然就不叫书法了。现在有些丑书就是破了法度,写出来的字,要么不认识,要么其丑无比,毫无欣赏价值。总之。破与立是对立的统一,不能破坏了法度而标新立异。






金星753


学习书法,一般都从临帖开始,而字一般都是从大逐渐写到小,然后再写到大。小楷要写好很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标题里的如何破?如何立?指的应该是如何通过长期临帖,然后建立自己个性和特色的书体。

我爷爷是写小楷的高手,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老一辈的都说他的字已经接近印刷体,我小的时候,他曾告诉我说,练书法,最好从临隶书开始,因为隶书不仅入门容易,而且最能提现汉字的美感,有一定基础后,再开始临柳体或颜体,最后可再学欧体,这是一个渐进的提高过程。欧体是最难学的,但学会后,字也是最好看的,尤其对小楷来说,因为欧体架构险峻,笔画互为犄角,藏锋不露。爷爷说,到他这个程度,基本可以随心所欲,说到个性,我想肯定有他自己的风格。

现代的很多小楷书写者,基本都趋向实用主义,尤其是现在的小学,都追求速成,几乎与硬笔书法接轨了,我想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吧,因为现在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呲牙][呲牙][呲牙]


智多房贝


我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字体都应该讲究方法,坚持临帖!以帖为师,从中吸取营养



共舞人生999




南宫云青


“不破不立”这种说法用在学习书法上,不太恰当。学习写小揩,就是要老老实实下功夫临帖。不要想着找什么巧门,不要想几天甚至几个月把他练好。经过数年的临帖,在临习中慢慢悟其中的道理。今天的很多习小楷有名气的人,仅仅是写的把哪一家写像了,写的像古人了就获了奖。临过多家的字,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本来是好事,在评委那儿不认可。把古人的章法、字法全“破”了,另“立”门户,神才能做。


古槐散人


“不破不立”这个词最早是毛主席说过的话,没听说过写楷书还要不破不立!

什么叫做楷书?《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可见楷书就是最端正的字体,最标准的正体书写示范。你那么既然选择学习楷书,为什么要破她?而你又要立什么呢?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些人为了出名,博人眼球,看中了书法这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大搞丑书,什么吼书、什么射墨、什么钢丝球书法,一个比一个恶心,他们的确是在破书法体系,立自己的丑恶魂灵,变着法的糟践中国书法!

但是这些个丑书糟践的主要是行草书,到目前为止,楷书还少有人染指,这恐怕是中国书法的最后的一块净土了,也许是因为楷书的世界太安静,实在是安静得让他们没办法瞎折腾。

题主问如何破楷书,而且还要破小楷,难道也要在小楷上做什么博人眼球的事情吗?

楷书讲究的就是点画的规矩,为了体现出一个笔画的美,两千年来一代代书法家总结出许多书写法则,我们不去学习,却想着怎么破,怎么立,难道你要自创一个什么字体?

书法不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我们应该坐下来,认真学习、传承这门艺术,才无愧于祖先,无愧于时代,因为书法本身就是一个师古的独特艺术,这一点与电影艺术、表演艺术、歌唱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甚至绘画艺术等等都是截然不同的艺术品类,就好比科学需要越年轻越好,而科学家则是越老越好!


永书101


最好的办法每天临帖,因为熟能生巧嘛,多去看多研究,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再有天赋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会把书法练好,艺术嘛,永无止境,学无止境,给你参考一下我爸爸的书法,整整写了40年[害羞]同时他也是影视演员,也是艺术家[可爱][可爱][可爱]






润欣画锦鲤


首先是临摹,然后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