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答題技巧(實例)


高中政治答題技巧(實例)

高中政治答題技巧+例題實解 1. 選擇題的做法 (1)選擇題的構成 隨著考試製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綜合政治部分選擇題 , 從類型上看大多以 "組題" 的形式出現 , 即一個材料設計多個試題 , 最多可達到 5 個試 題;從形式上看有兩部分構成:題幹、題肢;從內容上看有三部分構成: 立意、情 景、問題設置。 (2)具體做法 ①抓住立意。每個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 , 即一箇中心思想。因而 , 看到試題後 , 認真閱讀 , 並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 , 最好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後 , 再看題肢的設問 , 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當然 , 對於簡單的試題來講 , 讀完也就應該做完。 ②找關鍵詞。一般來說。每個選擇題的關鍵詞大多在題乾的最後一句話中 , 如 "範圍關鍵詞" :經濟學道理……、哲學道理……等。"內容關鍵詞": 措施 是……、制度是……等。 "形容詞關鍵詞":根本……、主要……等。 "動詞關鍵詞" :表明……、說明 " …·、體現……等。立意和關鍵詞相結合 , 對做難度稍大的題目有較大的幫助。 ③排查誤項。高考試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 , 甚至有些題肢的設置一時難以理解 , 在這種情況下 , 最好用排查法 , 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 , 然後進一步縮小範圍。 ④不得已 , 猜。對於實在拿不準的題目 , 千萬不要放棄猜答案的機會 , 可 用猜測法。如果此題大多數人都不會 , 每一個人都有猜測得分的機遇。先用 排除法排除能確認的干擾項 , 如果能排除兩個 , 其餘兩項肯定有一個正確答案 , 再隨意選其中一項 , 這就意味著你答對的概率為 50%, 如果放棄就等於放棄了這 50% 的得分機遇。即使一個干擾項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棄。四個選項中隨便選一個 , 得分的機遇率仍有 25%, 若每名考生對自己不能肯定答對的題目都猜一下 , 那麼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 , 考試對所有的考生仍是公平的。 2. 非選擇題解題的思路及步驟 (1)非選擇題的構成 高考政治單科卷非選擇題一般包括簡答、辨析、論述三類; 文科綜合政治部分非選擇題總稱為問答題; 部分省市試卷還包括分析說明題、研究性學習試題等。 (2)具體做法 ①認真讀題 , 弄清題意 , 明確中心及分論點 , 確定論據在讀題時 , 先要抓住試題提供的解題要求和條件 , 必須明確 , 答案不是憑空想出來的 , 而是從試題的文字中分析出來的。其次要明確中心 , 只有圍繞中 心答題 , 才能與題意的口徑相符。再次將中心論點按題意分成幾個有機聯繫 的分論點。最後要確定用來分析說明中心論點或是分論點的根據 , 包括政策 根據、事實根據和數字根據。這是解題的鑰匙。 ②歸類對號 , 落實課、節、框 試題雖然千變萬化 , 但都離不開用教材的內容來解答。讀題時 , 必須判明答題要用教材哪些章、節、框的內容。這樣就縮小了思考範圍 , 然後胸有成竹 , 根據題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 ③規範化答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 :先歸納題目觀點 , 表明自己的態度。 第二步 :講清有關的理論觀點 , 即講清分析說明問題的理論依據。 第三步: 運用概念、原理、觀點分析問題。這是答案的主體 , 理論聯繫實際 , 分析闡明問題的能力在這一步得到體現。這一寸步的層次由理論依據的層 次而定。要遵循由遠及近 , 由表及裡。由共性到個性 , 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 ,層層剖析。 第四步: 聯繫重大時事。主要是聯繫黨的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 聯繫一年來國內國際發生的重大時事加以說明 , 主要是指黨代會、人代會通過的決議 , 重要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等等。 第五步: 用事實證明(包括史實、事實、數據等等)。答題不僅要有理 , 而且要有據。新教材特別注重由基本事實引出基本觀點。不論是正面論述還是駁斥題都要用"事實(實踐)證明" 。 "事實證明" 往往和作用、意義、結論緊密相連。 第六步 : 反面論證。在正面論述之後 , 一般還應聯繫反面觀點 , 指出觀點的錯誤所在 , 以加深對正面的理解。這一步通常用"如果說……""假如……"這樣的句式來展開。 第七步 : 表明態度或簡述自己的認識體會。在論述題答案中這一步是不可少的。在教材中多處可以看到在闡述了一個觀點後對青年學生(我們) 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表態既要聯繫實際 ,又要扣緊題意 , 不要空喊。 在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主觀題中,材料題是最常見的題型。因此能否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就成了提高高考文科綜合成績的關鍵之一。 那麼如何解答好材料型主觀題呢?要求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否正確審題,通過審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則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打個比方說,如果把材料主觀題比作一棟房子,那麼科學、正確的審題方法就是進入房子的一把鑰匙。 不同的高考試題有不同的特點和解法。 對待材料題,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掌握審題方法。 首先是粗讀材料,細審設問。 材料題試題的問題有一個也有多個,或明確或隱蔽,也有問題中套問題。但不管怎樣,問題都是針對材料提出來的,它包含了對材料的理解。可以說,問題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材料內容,體現命題者的意圖。因而明確問題往往是解答問題的良好開端。面對試題,我們首先要認真閱讀、分析問題。 第一確定問題是從經濟、哲學還是政常角度提出的。這一點比較簡單,但不能馬虎。如果搞錯將一分不得。 第二要確定問題是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這一環如果搞錯,也將失分很多。 第三要明確問題的各種限制性條件。這些限制性條件為考生提示了正確的思維方向,使考生能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指向。通過這三步搞清問題到底問的是什麼,並藉助問題的啟發,把握閱讀材料的方向。 其次是推敲材料,把握"有效信息"。 離開了對材料的理解,就談不上理解題意。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材料加以推敲,以便把握材料的真實內涵。其一是時間。任何政治、經濟和社會現象的產生、發展都有一個前後相繼的過程,而時間則是事物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標誌。注意時間就能把材料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加以考查。其二是總結性語句。即點明材料的中心的語句。就表格類材料而言,其表格上的標題往往點明表格所反映內容的中心。其三是材料中出現的概念、名稱。它揭示了材料與教材的關係。通過上述三方面的推敲並藉助從問題中得到的啟示,一般能把握材料的中心論點、真實含義,從而明確題意。 再次是"書"題結合,確立論點論據 材料類試題的特點之一就是"題在書外"但解決問題需藉助書本知識,也就是說,對試題的分析,離不開書本知識。只有將試題中的"有效信息"同書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也可以在分析、把握材料內涵時進行。在明確題意後更需要應用書本知識加深對試題的理解並組織答案。 下面 例題實講 2002年一高考材料題為例說明如何通過審題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材料 (2002年全國文綜高考題)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感嘆道:"餘觀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歷史上,洞庭湖的面積曾達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來,由於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洞庭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積,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近年來,該地區逐步退耕還湖,尤其是1998年以來,政府投資70億元,進行綜合治理,洞庭湖面積擴大了1/5,湖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等,湖區居民收入明顯提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區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2分) (2) 在上述變化中,政府是怎樣履行其管理經濟職能的?(9分) (3) 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轉變,給我們什麼哲學啟示?(12分) 先來看第一問。 按照審題的一般方法,應首先粗讀材料細審問題。 第一問肯定是從經濟角度提出的。 第二確定問題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 雖然這一設問中有"怎樣"兩個字,但問題仍是從"是什麼"這個角度提出來的。 事實上我們可以把問題直接變換為"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區經濟發生了什麼變化?" 第三明確問題的限制性條件。 通過審閱問題不難發現第一問的限制性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材料中反映出的變化,因而不能脫離材料;二是洞庭湖區經濟上的變化,而非其他變化。 對問題的正確分析為閱讀材料明確了方向,即在閱讀材料時要把握兩方面的有效信息,一是有關變化的描述,如反映時間先後的名詞,反映事物變化過程的動詞,反映事物性質變化的形容詞等。二是有關經濟活動或關係的描述。 然後帶著問題提供的方向細讀材料。從"變化"的角度看,變化過程總是有個時間上的先後,時間是事物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標誌。所以我們首先找出材料中反映時間先後階段的名詞。通過分析,洞庭湖區在"歷史上"、"多年來"、"近年來""尤其是1998年以來"三個階段的情況及先後變化。再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可以發現"歷史上"這一階段只描述了洞庭湖區的自然風光,沒有經濟上的變化。因而其與"多年來"變化的關係是命題者設置的小小陷井。"多年來"與"近年來"都有關注經濟的描述且存在變化關係。此時可以將第一問具體為"洞庭湖區經濟上從'多年來'到'近年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接下來從材料中獲取"多年來"到"近年來"的有效信息。"多年來"有三條信息: ①片面強調糧食生產 ②圍湖造田; ③泥沙淤積,洞庭湖面積縮小;"近年來"有 ④退耕還湖; ⑤政府投資進行綜合治理; ⑥湖區面積擴大,生態環境改善; ⑦除傳統種植業外,還發展了養殖業、加工業; ⑧湖區居民收入提高 這樣分析後就可直接從有效信息中獲取答案了。 根據①②→④⑧得出農業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或農業經營方式發生的變化: (1)洞庭湖區人民農業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片面強調糧食生產的、從事傳統種植業的單一經營到多種經營。 根據③→④⑤⑥⑦得出在經濟發展與自然的關係上發生的變化: (2)政府制定退耕還湖政策並加大投資,使洞庭湖區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使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直接根據⑧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上發生的變化: (3)湖區居民從多種經營中提高了收入。 第二問,通過審題首先明確這是用政治常識中國家的對內職能的知識來回答,其次要明確這一問題究竟是問題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角度中的哪個角度提出來的。通過審題我們明確這一問題是從"怎麼樣"這一角度提出來的。如果在這一方面發生偏差,錯把這一問回答成"上述材料說明國家履行了哪些職能",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一問題已經把職能侷限在"管理經濟的職能"即我國對內職能的第二個職能——經濟職能上。題目要求回答的是政府怎樣履行這一職能,而不是問履行了什麼職能。教材P18頁講到"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我們也就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通過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來進行的。 根據教材這一知識,結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我們可組織以下答案: 根據①②③⑦可得出答案 (1)政府針對片面發展糧食生產,圍湖造田,造成環境破壞等問題,制定了退耕還湖的政策①②③和多種經營並舉的方針⑦,以統籌規劃湖區農業發展,從而對經濟進行了調節。 根據⑤得出答案 (2)政府加強了社會管理,對湖區進行了綜合治理。 根據④⑥⑧得出答案 (3)政府努力搞好公共服務,直接進行了鉅額投資④,改善了生態環境⑥,也促進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此問標準答案是:統籌規劃、進行政策調節;直接投資,實施經濟調節;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 第三問的哲學啟示單純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是很難看出其哲學啟示的,如果說變化本身的啟示也只表明"一切事物是變化發展,人的認識也有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哲學上冊P 頁)因此要堅持發展的觀點,但這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哲學啟示。這就需要我們圍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細讀材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從"變化"的原因、變化的經過、變化的結果等找出對應的哲學啟示。 (1) 從"變化"的原因看 ①圍湖造田是在錯誤意識指導下的消極行為,退耕還湖是在正確意識指導下的積極行為,於是可以得出唯物論方面的啟示: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錯誤的意識通過人的活動消極地影響和反作用於自然界;正確的意識積極地影響和反作用於自然界,因此必須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意識。 ②圍湖造田是割裂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係,退湖還耕是看到了二者之間聯繫。於是得出辯證法方面的啟示:事物是普遍聯繫的,必須堅持聯繫的觀點,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③圍湖造田說明當時湖區政府和人民只注重經濟發展,忽視環境保護,退耕還湖表明湖區政府和人民既重視經濟發展也注意環境保護,從而可得出辯證法的另一啟示:必須堅持全面地看問題的觀點,既要發展經濟也要注意保護環境。 ④圍湖造田是在錯誤的社會意識指導、錯誤價值觀導向下的錯誤做法,而退耕還湖則是在正確的社會意識、正確價值觀導向下的正確做法。於是得出價值觀方面的啟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不同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因此必須堅持科學的社會意識,樹立和堅持正確的生態價值觀,維護人類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 (2) 從"變化"的過程和結果看 ①多年來,片面強調糧食生產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以致圍湖造田,造成洞庭湖面積不斷縮小。這些年在實踐中糾正並形成了正確的認識,退耕還湖。於是可得出這一哲學啟示: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②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的變化經過還說明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實踐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化、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一哲學啟示: ③圍湖造田造成環境惡化,退耕還湖改善了環境,說明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違背客觀規律必然受到懲罰。 在解答材料型主觀題時,有的考生答題時感覺很好,一對答案才發現"離題千里",這主要是審題不清"惹的禍"。在平時複習中,尤其是在高三複習階段,掌握正確的審題方法,不僅有利於克服審題不清的問題,還有利於提高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審題過程中,以下幾點必須特別要注意克服: 一是急躁冒進。面對陌生的材料,許多考生彷彿進入迷宮,往往會產生一種急躁情緒,企圖在較短時間內明確題意,解答問題。事實上,審題的過程是一個運用知識對試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的過程,需要我們冷靜思考,仔細推敲。而急躁冒進往往閱讀分析不細,結果或是經偏蓋全,偏離題意,或是掛一漏十,一知半解,或是思維混亂,羅列知識,最終是欲速則不達。 二是脫離材料。試題的材料和問題是統一的,兩者有機結合共同反映了命題者的意圖。但許多考生審題時將兩者割裂開來,不懂得藉助問題分析材料,把握材料內涵,不善於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辨清設問方向, 把握材料內涵,更懂得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以明確題意。於是對題意的理解只能是既費勁又不能切中肯綮。 例如: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隨著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許多企業都十分重視創名優產品,更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轉換經營機制,以便適應市場,在競爭中取勝。運用商品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麼企業要採取上述措施? 分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弄清企業究竟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與經濟常識的哪些知識是相聯繫的,然後再運用所學知識對企業的行為進行分析說明。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名牌;二是改進技術,降低成本;三是轉換經營機制,加強管理,以適應市場的要求。根據所學知識我們可以知道,第一點是從商品的使用價值角度講的,第二點是從商品的價值角度講的,第三點是從市場的要求方面講的。把握了以上三個角度,也就明確了答題的方向,然後再按著規範的答題思路逐層解析即可。 答案:(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是沒有價值的。(理論依據)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就必須重視商品的質量,創出自己的名優產品,才能在競爭中佔據主動。(現實意義)(2)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理論依據)商品生產者只有不斷地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意義)(3)商品生產其實質是為消費者進行的生產,商品生產必須面向市場進行。(理論依據)企業只有轉換經營機制,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名優產品,才能實現企業生產的目的,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意義) 注意:回答此題切忌把所學知識羅列為一點,把對企業行為的分析也並列為一點,這樣的答題不具有針對性,盲目羅列視同對知識的不理解,一般是不給分的。因此對於這種包含多層內容的題目必須層層展開,一一說明。當然,如果所給材料比較簡單,只包含一個層面的問題,那就另當別論了。總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便是。 在政治學科的非選擇題中,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題目:要求學生針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現實問題談一談自己的認識,類似的問法還有"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對……進行論述""說說你的看法""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等等。 這類題從答題的要求上似乎沒什麼特定的指向性,但答題的要求則更加全面,既需要學生有對知識的準確把握,又需要學生有對這一社會問題的全面深刻的認識。一般而言,這類題答題的思路需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所給的材料入手,弄清材料所講的問題"是什麼",二是結合所學知識在對材料所述問題明確是非的基礎上說明"為什麼",三是針對上述問題說明應該"怎樣做"(這一點有時需因題而異,比方說題中講述的就是一種正確的做法,那麼只需說明為什麼也就可以了。總之不可僵化教條,不可生搬硬套)。 例如:2000年夏季,我國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結成"價格聯盟",達成了限制大幅度降價的銷售協議。然後,協議墨跡未乾,參加協議的廠家便紛紛"跳水"降價,限價銷售宣告失敗。如何正確認識這一現象? 分析:此題是一道經濟常識知識的綜合考察題,主要考查價值規律、市場經濟、價格與價值的關係及公平競爭等內容。解答此題的正確的思路是:首先對材料所述的現象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就是"價格聯盟以失敗而告終"(是什麼?);再次在對這種現象的是非作出正確判斷(價格聯盟的失敗是必然的)的基礎上分析說明"為什麼"(規範的答題思路是兩個方面,一是理論的依據,二是這樣做的現實原因,這在上面第二點已有說明),這也是答題的重點所在;最後,既然這種作法是錯誤的,那麼企業到底應該"怎樣做",指出企業發展的出路,為企業開出擺脫困境的良方,這是本題的能力立意之處,也是畫龍點睛之筆,不可或缺。 答案:(1)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價值量決定的,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必然會降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同時商品的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供過於求,商品的價格必然下降。(為何會失敗的理論依據)(2)企業人為地採取"價格聯盟"的方式限價,違背了市場競爭的原則,屬於不正當競爭。這種做法不利於市場競爭的正常進行,也不利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錯誤的實質及其危害)(3)企業應遵循市場規則,開展正當競爭;企業要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荊恢鞫 注意:在企業應該怎樣做這一點上,此題帶有發散性思維的特點,從材料中、從答題要求上沒有限制性要求,因此也可以從"依靠科技,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勞動者的素質""採用科學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來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為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有一種常見的題型,它一般是以這樣的形式來設問: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知識的?要答好此類問題,首先必須對題目所要求的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然後再結合材料具體分析所述材料中是如何體現這一知識的。一般而言,這種題型涉及到的知識點不會是簡單的一個層面的內容,因此必須把知識點層層展開,與材料逐一對照,有則析之,無則棄之,非是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如:南沙群島歷來屬於中國。鑑於周邊國家對該領域提出的不同領土要求,中國政府在不放棄主權的前提下,從尊重現實出發,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解決原則。2003年11月11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勘探公司簽署了共同開發南海石油資源的合作意向,這被看作是實施上述原則的良好開端。"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是如何體現我國的外交政策的? 分析:回答這一問題,首先必須確切地掌握我國的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有哪些,然後再具體地分析在這一原則中究竟體現了哪一點。 答案:(1)堅持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決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主權歸我"就是這一立場的體現。(基本點之一)(2)我國實行和平外交,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促進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之一。"擱置爭議"就體現了這一點。(基本點之二)(3)堅持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共同開發"就體現了我國加強對外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基本點之五) 注意:從上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個基本點在這一原則中只包含了三點,其餘的兩個方面無從體現,因此只需要對這三點一一說明即可。在這樣的題型中切忌的一種錯誤的答題方式是:先把我國外交政策的五個基本點全部羅列出來,然後把材料照抄一遍,最後得出結論,"這就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如此答題是學生此種題型中常見的錯誤類型,按著高考的閱卷規則,這樣的答題邏輯是不得分的。 還有一種與這種題相類似的題型,一般的設問是這樣的:根據上述材料分析我們應該怎樣做到……(某個知識點,比如按規律辦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等)。這類題的答題思路與"如何體現"這種題有相通之處,不同之處在於回答這類題的關鍵是說明"怎樣做到",而且要求必須從所學的理論(題中要求的知識點)出發,從中引出其方法論式的做法,結合材料予以分析說明。 政治學科的主觀題中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題型,一般它是這樣要求的: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經濟學道理(或是哲學道理、或是政治學道理)?回答這一類的問題,一是要求對材料進行全面的分析,分析材料共包括幾個層面的內容;二是從每一個層面入手,分析其主要反映的道理是什麼,切記要抓主要舍次要。總之,要依據所給的分值,既要全面反映材料,又要抓住重點,不要捨本求末,重複囉嗦。 從總的原則而言,答好主觀題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認真審材料,找出中心思想:把材料通讀,並分層次細讀,分析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其中心思想,切忌斷章取義,從個別詞句出發就下結論,以致於下筆千言,謬之萬里。 第二,認真審問題,弄清答題要求:一是要弄清答題的限制性要求。如:從經濟學角度說明……、從政治學角度說明……、從哲學常識角度說明……(哲學又可分為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部分),切忌張冠李戴,文不對題。二是要審清答題的方向,問原因不答措施,問措施無需要講原因,忌不管要求自圓其說。 第三,理論聯繫實際:答題時一定要把理論(所學知識)和材料密切聯繫起來進行說明,切忌離開材料,漫天撒網,理論與材料形成兩張皮,費時費力不得分。 第四,規範思路,準確用語:動手答題前,先規範答題思路,明確答題的方向,然後用規範性的政治書面用語,進行準確、簡潔、科學的表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