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隊二戰單兵伙食怎麼樣?

Veteran丶老詹


日本軍隊二戰單兵伙食怎麼樣? 可能是受影視作品影響,人們普遍認為日本士兵只需要很少的食物就能活下去,或者乾脆僅有大米就夠了。為了明確這種想法背後的真實情況,我們有必要研究日本士兵在軍營裡和在戰鬥中的真實日常生活,以及應用於不同戰場環境的軍方規定。 訓練期間,新徵入伍的人員和新兵在理論與實踐上並沒有什麼不同,雖然新兵訓練對新入伍者來說是一場艱苦的考驗。在新兵訓練的幾個月時間裡,士兵的伙食非常的差,且根本吃不飽,但這比起他們未來在戰場上所要面對的實際條件而言可能並不算什麼。 日本士兵在戰場上經常使用挎包,攜帶文件、口糧和用餐器具,這些都是在前線戰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品。通常配發供兩天食用的肉或魚罐頭,以及供5名士兵食用的大米。 日本士兵總喜歡吃得飽飽的,飲食比例也相對較均衡以滿足熱量消耗,其標準比國內家庭要高得多,幾乎是家庭攝入熱量的兩倍。日本軍人享受著一日三餐的待遇,但很多時候並不如意。軍營並沒有食堂,晚飯和早飯直接從大鋁鍋中取得,在宿舍床鋪間的木椅和桌子上用餐,午飯直接在露天的訓練場上解決。



伙食用二輪車運送或由野戰廚房提供。部隊行軍期間,普通日軍士兵需要攜帶6天的口糧。這6天的口糧包括:3天的精米(2610克), 1天的餅乾(690克),2天的壓縮乾糧(1380克),1天的罐頭肉(180克),6天的乾肉(720克),6天的乾魚肉(540 克),6天的味噌粉(180克),6天的味噌(450克),6天的砂糖(120克),6天的鹽(30克),6天的營養口糧(270 克)。這些總重量已經接近7公斤了。 可以說,日本戰時的飲食水平相當高,不但主食定量很高,而且有大量肉類作為副食,同時還提供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醃菜、味噌、甜食等各種食物,基本兼顧了日常行軍和戰鬥期間人體所必需的熱量、維生素、蛋白質,更接近於日本人平時的飲食習慣。一名日軍士兵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午餐總是同樣的湯,今天只吃了兩頓,軍用餅乾用於早晨,小米西瓜湯用於晚上。”日軍僅在結束艱苦的戰役後才會添加大米,額外的例如啤酒或玉米也很受歡迎。

發動侵華戰爭後,日本陷入了長期爭戰的泥潭,出於減少糧食運輸補給量的考慮,日本陸軍經理本部在侵華日軍中發起了“現地自活”(戰場就地自給)的運動,例如種植蔬菜,飼養豬雞鴨,捕撈魚介類,製作味噌、醬油等。除此之外,日軍在戰場上往往“就地取食”,搶掠當地居民的糧食、家畜、果園和菜地。日本士兵在穿過城鎮、田野、村莊、山地、海濱等地的時候,都會“發現”一些食物,並將這些食物添加到他們的口糧中。從對手手中繳獲的一些補給,如鹹牛肉、煉乳、巧克力和香菸,日本士兵會大加讚賞,尤其是英國和美國製造的產品,而當時中國軍隊這樣的補給卻少得可憐。日本士兵也可以通過來自國內的家人和各個不同協會的慰問袋來獲得給養,這種慰問袋對提升士氣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進入1942年之後,經過一系列的戰事,日本海軍逐漸喪失了太平洋戰場的制空權和制海權,船隻的運輸能力下降,來自日本國內的糧食配給不斷減少,因此一個士兵的真正口糧遠遠達不到規定標準。在戰鬥地區,補給減少到了原來的一半,有時甚至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在太平洋一些地區,補給達到了最低點,有的部隊甚至根本就沒有補給,饑荒開始在部隊中蔓延。在太平洋許多島嶼上,這種情況從1944年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為了解決補給問題,日軍在戰區開展了糧食自給運動,例如在新不列顛島,駐於當地的日軍和日僑種植了旱稻和甘薯,以及茄子、南瓜、大豆、白蘿蔔、油菜、木瓜、香蕉等,到1944年2月同日本聯繫完全斷絕時,當地日軍基本實現了完全自給。就地自給也取決於所在地域的客觀條件,例如在帝汶島,由於當地土地貧瘠、瘴氣肆虐,就地獲取給養的計劃一開始就遭到了失敗,當從爪哇島運送補給的路線被切斷後,當地的日本佔領軍和島民一起陷入了營養不良、飽受瘧疾折磨的狀態,到最後連棕櫚芯和番木瓜樹幹都被日軍吃光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二戰日軍是一支規範的工業化時代軍隊,伙食後勤供應強於當時的中國軍隊。

日軍伙食比較不錯,食品體系形成規範,日軍所到之處專門設有“後勤經理部”,保證伙食來源。

日本兵夏天有水果供應,沒事還有多餘彈藥弄一點野味。

這張讓中國人看了就生氣的照片,反映的就是日本兵到中國的村莊搶奪老百姓的家禽,作為自己的加餐。

日本的軍糧主要是稻米,以及味噌、鹽,通常在打仗時每人每天的食糧是米四合五勺到六合、鹽一勺、味噌二勺,以及水一升。

味噌湯,日本“和食”料理中的必備品之一。基本原料包括味噌、柴魚粉、豆腐海帶這幾樣東西。韓國菜裡面的“大醬湯”乍看上去與其相似,但原料不一樣。

味增湯

日本的軍人野戰食品被稱作“陣中食”,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預先大量加工好、可攜帶的即食食品(攜行食),主食有握飯糰和曬乾的米飯,以及各種餅類。

做飯糰的日軍

“陣中食”的第二類是作為輔料的各種乾製調味品和醃漬品,包括味噌玉(幹味噌塊)、豆腐乾、高野豆腐(凍豆腐)、千切大根(幹蘿蔔絲)、柴魚、芋莖,以及醬、酢(醋)、辛子(芥末)、醬油、砂糖、蜂蜜、麥芽糖、酒糟等調味品。

“陣中食”的第二類是作為輔料的各種乾製調味品和醃漬品,包括味噌玉(幹味噌塊)、豆腐乾、高野豆腐(凍豆腐)、千切大根(幹蘿蔔絲)、柴魚、芋莖,以及醬、酢(醋)、辛子(芥末)、醬油、砂糖、蜂蜜、麥芽糖、酒糟等調味品。

“陣中食”的第三類是經現場烹調後食用的食品(調理食)。

日本軍隊的軍糧,比較著名的還有以下幾種:

牛缶,即牛肉罐頭,平時作為儲備物資,戰時作為口糧的一部分發放。

大和煮罐頭

加砂糖、醬油和姜烹調後的罐頭,是日軍常帶的野戰口糧之一。

還有一種常帶的野戰口糧是各種餅乾。

基本上,日軍部隊士兵每天都可以保證有兩餐吃到肉、魚或者雞蛋,而後方本土工廠女工在一週中只有4頓飯能夠吃到動物蛋白質,士兵的蛋白質攝入量在理論上為女工的4.5倍,而工廠還被認為是對工人待遇比較好的,來自農村的貧困青年婦女爭相報名。

綜上來看,日軍後勤體系在二戰中已基本完善,而且相當科學規範,各種營養搭配能做的都做到了,士兵平時基本不用餓肚子(困在硫磺島沖繩那樣地方的就另算了)。因此,二戰日軍士兵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中國等國營養不良的士兵,在戰鬥中佔了很大便宜。

雖然勿忘國恥,但更要知道,當初日本人為了侵略他國,都煞費心血做了些什麼。


歡迎關注一個喜歡跟大家聊軍事武器裝備的頭條號:士兵的軍情之翼

士兵的軍情之翼


總體來看,日軍的伙食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但肯定也隨著後期戰局的惡劣變化而降低了標準。

1938年4月5日,日本陸軍發佈了《軍人戰時給予規則細則改正》,最終給出了了二戰時日軍的供給標準。

基本定量:精米660g,精奶210g,鮮肉210g,蔬菜600g,澤醃類漬物60g,醬油0.08L,鹽5g,砂糖20g,茶葉3g,清酒0.4升或甜食120g,煙20支。

可以看出,這兼顧了日本人的口味,比如一定數量的醃菜,甜食,味增,同時也確保了營養均衡。


侵華戰爭爆發後,為了減少糧食運輸補給量,陸軍下達了所謂“現地自活”的運動,例如種植蔬菜,飼養家禽,同時更多的就是劫掠中國居民的糧食和家畜,就是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鬼子進村,而且日軍也可以通過來自國內家人和不同協會的慰問袋獲得給養。

當然進入1942年後,由於日本軍隊對太平洋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的日益喪失,來自國內的補給量當然也隨之下降了。那個時候,很多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只能基本自給自足,比如在新不列顛島,當地的日軍和日僑種植了旱稻和番薯,同時還有茄子,南瓜,大豆,蘿蔔,香蕉等果蔬,所以能夠生存下去。但有的島嶼土壤貧瘠,那就非常慘了。比如帝汶島,當地土地貧瘠,瘴氣肆虐,所以當來自瓜哇島補給路線被切斷後,當地日軍就陷入悲慘境地,將棕櫚芯和樹皮都幾乎吃光了。而在一些被徹底封鎖的島嶼上,不光動物被吃光了,甚至還出現可吃戰俘的現象。

在不同的地區日軍的伙食也不同,因為很多都是因地制宜的。

比如在熱帶地區,他們就會將很多可食用植物塊莖和脫水小米煮成粥,在東南亞戰爭初期,他們就經常用自己手上的餅乾之類的交換當地人的新鮮水果,當然後來更多的是自己種植果園或者直接搶,而在海邊的話,在沒有受到封鎖時,他們也可以從海中捕獲章魚和魷魚。


大唐安西節度使


其實這個東西千萬不要去查資料又什麼大米多少、肉多少、還香菸茶葉的歇歇吧。那只是用來挽回面子的一組數據而已!即便是二戰後勤最給力的美國也經常會出現“斷頓”的情況。

戰爭初期日軍的伙食還是很正規和豐富的

按理來說不管是德國日本這些侵略國家在戰爭之初他們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日本在全面侵華之前,他們佔領的東三省,那時候的日子應該是最美的,後勤充足也能跟的上,即便不是以戰養戰日本國內也能頂得住,那時候的確可以說是吃的好喝的好。

有什麼吃什麼

但是全面開戰尤其是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日軍的日子就開始不好過了,各種資源給養消耗迅速,日軍為了掠奪各種資源不得不在東南亞還有太平洋多個戰場上進行鏖戰,其槍炮都不夠吃的更不用提士兵的了,那時候日本國內的經濟狀況也已經開始糟糕透頂,很多國民都開始在為生計擔憂。

搶老百姓的東西樂壞了

然而日本還是奉行以戰養戰之策,也就是說吃的用的都從百姓口中搶的,搶到什麼吃什麼,有什麼就用什麼。有部劇反應一個情況是比較真實的,就是說日本後期從國內供用的牛肉罐頭,被八路軍打了伏擊,後來打開一看只是一些雜和麵加麩皮跟牛血,然後在攪上一些調味品這就是牛肉罐頭,那時候就說明日本已經無力繼續支持戰爭下去了。

到後期能吃上口飯就不錯了

在東南亞戰場上甚至出現吃戰俘肉,用戰俘肉做罐頭的事情,可見日軍後來的伙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一天不如一天)。


軍武奇兵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二戰中日軍的或是在大多人眼中可能都是非常糟糕,甚至是十分單調的。事實則不然,歷史上日軍在其駐地的伙食還是非常不錯的,日軍還在二戰爆發前在軍隊內發行了《軍隊調理法》。在這本日軍飲食的指導性書籍中,包含了大量不同烹製手法的菜品。同時,裡面的菜品也是“和洋並存”的。

不過日軍有時會故意降低伙食標準,對此,日軍美其名曰:“陣中抗飢餓特訓”,這一點在日軍新兵的伙食中體現的非常明顯。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錯,但實際上後來就變得極為磨鍊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橫濱當造船廠工人的新兵說:“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們吃到了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但是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上司發話說:‘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好飯了,從今之後一切都會變得嚴酷起來。’”後來,陸軍和海軍新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在新兵訓練結束以後,伙食標準立馬就提上來了,一般士兵不像軍官一樣必須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並存,奶油燉雞、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湯、魚、醃醬菜等日式菜。主食是混了大麥的米飯。早餐也以飯、醬菜為主,七點半用早餐,但是在吹起床號前就必須起床值日的時候,為了先填飽肚子,會跑到廚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廚房給他們大麥飯、油豆腐碎片、伴上醬油跟醬菜的雜菜飯。

由於受到傳統飲食的影響,日本的軍事後勤部門一直想盡一切辦法改善飛行員伙食.以執行轟炸重慶任務的飛行員為例,他們的主食是三明治和壽司,喝的是上等茶和葡萄酒,以及在當時最高級的乳酸飲料。此外每個飛行員都另外配發巧克力和優質碳酸飲料。

判任官以下早餐:豬肉丁青菜醬湯,醋拌筍、醃山榆菜、鹹梅子等小菜,白米飯。

判任官以下午餐:豬肉炒花生米,燉豬肉,小菜,水果,白米飯,有時有冷果子。

判任官以下晚餐:生烏賊片,蔥頭炒雞蛋,古老肉,白米飯,甜食,綠茶。

高等官早餐:

  雞蛋豆腐,豬肉丁醬湯,燒柴魚、醃山榆菜、鹹梅子等小菜,水果,白米飯或麵包,咖啡

  高等官午餐:

  湯或橘子汁,扒燒牛肉,炸大蝦,豬肉燉牛蒡,小菜,水果,白米飯或麵包,冷果子,咖啡

  高等官晚餐:

  啤酒或白酒,金槍魚生魚片,蒸豬肉豌豆豆腐,醋拌蘿蔔絲肉絲,小菜,水果,白米飯,甜食,咖啡

  判任官以下早餐:

  豬肉丁青菜醬湯,醋拌筍、醃山榆菜、鹹梅子等小菜,白米飯

  判任官以下午餐:

  豬肉炒花生米,燉豬肉,小菜,水果,白米飯,有時有冷果子

  判任官以下晚餐:

  生烏賊片,蔥頭炒雞蛋,古老肉,白米飯,甜食,綠茶


諸葛小兵兵


很多陳舊的歷史被現今的國人有意或無意的遺忘,在不明就裡中盲目的疑問:“那是的中國那麼多人,三個打一個都打不過嗎?”,但戰爭的確不是人多就能佔得優勢的算術題,也不是當時的中國武裝缺乏戰鬥意志品質,眾多因素決定這一切。

今天,【譚談世界史】就日本侵略軍單兵伙食補給,來分析日寇為什麼能夠具備如此高的戰鬥體能,而這一切,僅旨在還原那段真正的歷史,不吹噓不詭辯的客觀還原一切。

日本自幕府時代開始,單兵食物配給就有了可延續性標準,各個勢力都遵從著這個不成文的統一標準,每個武士每頓一個紫菜葉子包米飯,用味增和鹽作為調味,俗稱飯糰。

直至明治維新,日寇的單兵補給仍然維持著幕府時代的標準,單兵每頓仍然伴隨著大米飯就味增的傳統,但1874年的一場戰爭改變了這一切,日寇藉口牡丹社事件入侵我寶島臺灣,併吞並琉球,由於伙食配給單一,導致士兵營養不良,病死士兵是戰死士兵的32倍。這一情況反饋至日酋大本營時,日寇單兵伙食改善計劃得以制定,新的每餐方案包括“飯糰一個、魚乾、英式餅乾及牛肉罐頭”。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大本營面對中國幅員遼闊並多樣的地緣地貌對單兵體力及身體營養需求,於1938年4月15日發佈了《軍人戰時給予規則細則改正》對軍人在口糧定量標準進行了修正,日本軍方根據近一年以來在中國的實際作戰經驗,提高了日軍士兵伙食和肉類的定量標準,如此制定了日軍之後7年多的標準伙食。

日軍基本伙食定量為:

精米660克(約等於13兩)

精麥210克(約等於4兩)

鮮肉210克

蔬菜600克

澤庵60克

醬油0.08升

味增75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

香菸20支

特殊定量(主要用於戰鬥期間)

精米580克

餅乾或者壓縮乾糧230克

罐頭肉150克或者乾肉60克

乾菜120克

梅乾或福神漬45克

醬油粉30克或者濃縮醬油40克

味增粉30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營養食品45克

清酒,甜食,香菸同上面一致。

而這一標準,日寇大本營一直沿用到了中國抗日戰爭結束。

如果各位仍然覺得日寇的單兵吃食很一般,那麼,【譚談世界史】明天,將為大家帶來同時期中國軍隊單兵伙食配給的詳細標準,各位就能明白,為什麼三對一我們的單兵作戰也未必能打得過矮小的東洋鬼子了。


譚談世界史


理論上,日本陸軍單兵伙食水平在工業化國家中只能說湊合,然而,這個水平通常只有在本土或者物資保障豐富的駐地才有保障,然而日軍的運輸能力完全無法保障部隊在戰地獲得足夠的補給,難得的一點運力還要優先保障彈藥之類作戰物資,食品的優先級非常靠後,日軍吃飯基本都是靠“現地調達”,說得通俗點呢,就是靠搶,搶到啥吃啥,搶不到就餓肚子,實際上在38年之後,在中國作戰的日軍,基本都是靠“現地調達”吃飯,這也是在戰爭後期華南華東日軍往往日子非常好過,華北日軍大面積捱餓,經常要靠賣槍賣彈藥吃飯的原因


DDG的老船塢


相比日本國內的平均食品消耗,二戰日本陸軍單兵伙食的標準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與中國的軍隊相比,能夠提供包括肉食罐頭在內的一系列野戰食品,基本能保證熱量。美軍登陸瓜島,日軍已經建成的就有冷凍廠並存儲了幾百箱啤酒。

後期國力下降之後,變成以當地掠奪為主。日軍最主要的問題是不重視補給,沒兵站等一系列的配套建設,造成前線經常得不到及時的補充。

當然與西方尤其是美軍相比,那是沒法比的,二戰幾個國家加在一起也沒法跟美帝比啊。


塔奇克馬80667869


古代日本武士作戰跟中世紀歐洲騎士一樣,都必須自己攜帶糧食作戰。糧食一般由僕人攜帶,口糧量從維持一週作戰到一個月作戰不等。

大名一般不提供給武士們糧食。除非作戰時間超過之前的預計,大名們才會強制自己領土 內的農民們將糧食送到前線。

好在日本國內領土狹小,大名又多如牛毛,一般戰爭在一週左右 就會 結束,所以軍隊的糧食問題並不嚴重。

這段時期,武士基本自帶什麼就吃什麼,所以 五花八門,什麼都有。貧窮的武士帶雜糧飯,幹蘿蔔和少量肉乾,富裕的武士則帶精米,鮮肉和高檔魚乾。

到了豐成秀吉統一日本以後,國家開始建立正規的軍隊,軍事供給制度也開始 轉變。武士作戰開始不需要自備糧食,糧食全部由大名供應。這樣有助於提高軍隊戰鬥力和補給水平,不至於這個武士還有1個月口糧,而那個武士口糧只有3天了。

豐成秀吉時代,日本武士口糧非常簡單,就是稻米,調味的味增和鹽。武士一天的口糧大概是稻米半升左右(糙米約700克,做成米飯大約1500克,也就是1公斤半) ,一勺鹽,兩勺味增。

由於沒有副食供應,這些稻米 其實是不夠吃的。日本武士由於大部分需要披著鎧甲,拿著各種武器作戰,所以體力消耗很大,一頓吃500克飯根本就是小意思,一頓吃上1公斤米飯的也不稀罕。所以每天的米僅僅滿足武士最基本的需要而已。

隨著日本明治維新的開始,日軍開始向現代化軍隊躍進,不過軍用口糧的變化 還有個漫長的過程。

1874年藉口牡丹社事件出兵臺灣進而吞併琉球,是日本建立新式陸軍以後第一次對外使用武力。當時登陸 臺灣的日軍有3600人。為了這3000多人正常吃飯,負責後勤供應的人員就有2300多人。

當時 日軍的軍用口糧還在初創期,非常簡陋。它們是一個飯糰,加上日式醃菜和其它少許鹽,附使用竹葉包成的一個所謂便當。此時日軍士兵每天的米量還是月700克。大家可以看到 ,其實 這段時期日軍的 口糧同豐成秀吉時期 沒什麼不同 ,唯一區別是採用便當 這種容易 攜帶的方式。

由於口糧單一,缺乏營養以及缺醫少藥 等問題相當嚴重,此次日軍出兵臺灣病死650人,而戰死的僅僅20多人,這為日軍敲響了警鐘!

隨後是日軍口糧迅速發展期。

6年後的西南戰爭,也就是 鎮壓西鄉隆盛為盟主的舊武士叛亂期間,日軍出兵高達6萬人。他們的口糧就出現了現代化的英式餅乾,魚乾和牛肉罐頭。

之後幾十年內,日本軍隊的伙食越來越好。

西南戰爭期間的餅乾,魚乾和牛肉罐頭雖然可以彌補人體的熱量消耗,但口感都不敢恭維。以魚乾為例,採用日本傳統做法,導致高度脫水,堅硬無比。吃的時候要用刀用力 削成一片片,如果軍隊在急行軍中就只能用牙齒硬咬,一般牙齒稍差的人根本是咬不動的。

到了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口糧已經不錯了。士兵攜帶的一天口糧,基本為幹米飯650克或者餅乾600多克,一個250克的牛肉罐頭或者鱒魚罐頭,還有幹蔬菜,醃製的魚肉,魚乾,幹蘿蔔絲,福神漬,幹海帶,醬油,味增,清酒等等。

中國大陸有種錯誤的看法,就是二戰日軍的口糧很差。誠然,日軍在二戰後期因為部分軍隊,尤其是太平洋群島上的日軍補給被切斷,導致出現大量餓死人甚至吃人的情況,口糧自然不可能好。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在整個抗戰中的中國戰場的日軍口糧是相當不錯的。除了少數日軍因為孤軍深入導致後勤極度困難(比如從上海殺到南京),基本 不存在吃喝艱難的情況。

有些文章中列舉如下:

一位入伍前在橫濱當造船廠工人的新兵說:“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們吃到了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但是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上司發話說:‘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好飯了,從今之後一切都會變得嚴酷起來。’”後來,陸軍和海軍新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其實這是將一篇文章斷章取義的結果,以表現日本人吃的也很差,國軍吃的差 也不算什麼。

他們拿這些日軍新兵訓練說事,其實只是看到一個表面。日本士兵進入新兵訓練的幾個月時間,伙食非常差,也吃不飽。這並不是日軍無法以高標準供應新兵,而是主要是日軍因為訓練需要才刻意這麼做。這種目的是為了 鍛鍊日軍士兵的意志和絕對 服從命令 的能力,包括新兵在 這期間 被教官和老兵隨意毆打 也是這個意思。

一旦完成新兵最初的訓練,日軍士兵的口糧立即增加,完全不同了。日軍新兵完成訓練以後,一般會比沒參軍之前強壯很多,體力也有很大提高。

在抗戰之前,其實日本國內並不很富裕,尤其大部分農村地區也比較貧困。普通農民青年平時也就吃吃雜糧飯和蘿蔔,各種節日期間才能吃糙米飯和魚肉,至於鮮肉,雞蛋和精米是很少吃的。

而日本士兵的伙食標準明顯高於普通日本人,基本相當日本國民中小康之家的水平。米飯管夠,每天都有肉吃,副食也相當豐富。

即使在日俄戰爭中作戰的部隊,一天也是早中晚三頓。主食全部是米飯,早飯一般是醃菜,午飯和晚飯則正正經經吃鮮肉,雞蛋或者罐頭肉,也就是每天兩餐必須 有肉吃。

而當時同時期的日本年輕工人很多 也是軍事化管理。他們每天的副食基本就是醃菜,味增,蔬菜。一週僅有四頓飯有葷腥,而這些葷腥不過是 所謂的豆腐豬肉湯,鹹魚,魚乾這類最低層次的副食。而這樣的工廠還是日本國內所謂伙食待遇很好的工廠,很多日本農村青年都搶著報名。

通過這些對比,足可以見在日本軍人被重視的程度。

--------------------日軍的飲食是一個完整而且科學的體系,是經過 半個多世紀的研究 和驗證定下來的,比國軍要先進了幾十年。

抗戰期間日本伙食標準

1938年4月15日,日本陸軍發佈了《軍人戰時給予規則細則改正》,對軍人在 口糧定量標準進行了修正。日本軍方根據近一年以來在中國的實際作戰經驗,提高了日軍士兵伙食和肉類的定量標準,如此制定了日軍之後7年多的標準伙食。

日軍基本伙食定量為:

精米660克(約等於13兩)

精麥210克(約等於4兩)

鮮肉210克

蔬菜600克

澤庵60克

醬油0.08升

味增75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清酒0.4升或者甜食120克

香菸20支

特殊定量(主要用於戰鬥期間)

精米580克

餅乾或者壓縮乾糧230克

罐頭肉150克或者乾肉60克

乾菜120克

梅乾或福神漬45克

醬油粉30克或者濃縮醬油40克

味增粉30克

鹽5克

砂糖20克

茶葉3克

營養食品45克

清酒,甜食,香菸同上面一致

替換定量

另外還有一種替換定量,主要針對戰時物資不足提供上面兩種定量的替換。

以主食為例,精米870克或者 麵包1020克 或者餅乾690克 或者壓縮乾糧60克 或者精穀物900克,也就是說這裡面五種都是可以替換的。

肉類則包括:燻肉80克或者雞蛋180克

醃菜包括:鹽漬或 糠漬醬菜120克

調料類為:味增150克或者鹽0.08升或者調味汁0.08升

可以說,日軍戰時的飲食水平是相當高的,不但主食定量很高,而且有大量肉類作為副食,同時 還 提供了適合日本人口味的醃菜,味增,甜食等各種東西。

日軍戰時的口糧基本兼顧了日常行軍和戰鬥期間人體所必須的熱量,維生素,蛋白質需要 ,更接近於日本人平時的餐飲習慣,同西方軍隊有著極大的不同,在世界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平時精米的運輸通過汽車,輪船,火車,每次運輸量是很大的。對於這種 山地地形,日軍就只能使用馬匹運輸,運輸量就大為減小了。日本士兵用大米飯逗中國的小孩子,當時大米飯對小孩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連中國士兵也吃不上大米。

主食

精米:所謂精米就是精磨後的精白大米,是指去到糠皮和糊粉層的大米。日本古代農業技術是比較落後的,糧食產量也不高。普通農民為了餬口,只能吃舂過一次糙米。糙米的口感和精米有明顯不同,糙米去殼後仍保留存些許外層組織,故而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但比較容易填飽肚子。

在古代日本,能夠吃到加工過2,3次以後的精米的,只有少數貴族,大名以及一等武士(大名身邊的親信內臣)。

直到18世紀,由於日本國內稻米連續豐收,人口又不多,導致糧食過剩。此時日本人敢於浪費一些糧食,普遍將糙米精加工搞成精米,連普通的武士和農民也開始吃了。精米的口感很好,一吃就愛吃,越吃越愛吃。不知不覺中,日本國內開始了一個所謂精米熱。老百姓把精米尊稱為銀舍利子。遺憾的是,日本並不是每年都有這樣的豐收,大部分年份普通老百姓只能吃糙米,少量精米只能留在接待客人或者重要宴席的時候吃一下。

精米是貴族和大名的食物,也是身份的象徵。但可笑的是,由於大名們長期吃精米,吃不到糙米的米糠上面富含的許多維他命、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導致普遍出現可怕的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導致)。在不知道維生素為何物的古代,腳氣病是一種無法控制的絕症,一些大名還因此喪命。

日本近代明治維新以後,軍人成為全國最重要的人,自然不能吃農民的糙米,而必須吃最好的精米。這樣一來反而給日軍官兵帶來極大的麻煩。據統計,甲午戰爭中,有百分之二十的日軍死亡病例,是因為腳氣病導致的。

隨後的八國聯軍侵華中,參戰的2萬日軍只有300多人戰死,900多人受傷,但居然有2300多人患上腳氣病不能作戰。

直到西方醫學家在1912年發現了腳氣病致病原因以後,日軍才恍然大悟。他們本來想將精米完全改為糙米,但已經吃慣了口感極佳精米的日軍官兵幾乎全部強烈反對。當時日本農村很多年輕農民尚且不能經常吃到精米,在殘酷的新兵訓練中,他們唯一的樂趣就是吃精米飯。現在如果連這點樂趣也沒有了,那真的只能毫無樂趣,形同苦行僧了。

況且精米做飯還有用水較少,易於長期存放的特點,所以日本官兵們以這兩個藉口去鬧,看起來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軍部無奈,只好下令禁止官兵以精米作為主食,每天吃的精米中,必須加上百分之三四十的糙米或者大麥。

可以看到,日軍一天定量中精米高達13兩,精麥也高達4兩,光是主食就已經有870克,接近一公斤了。這個標準是相當高的!

現在北朝鮮陸軍士兵因為國內嚴重的農業問題,平時吃飯幾乎沒有副食,所以主食量特別高,也不過每天只有800克。二戰中,日軍的標準 比現在的北朝鮮士兵還要高,但日軍 卻有著相當豐富的副食,這些副食本身有著很高的熱量。

精麥

至於精麥,一部分是日本自產的麥子,另一部分則從美國和歐洲進口。當時日本每年和美國有大量的貿易,這也是美國在抗戰開始後,不同意經濟制裁日本的原因之一。

大麥不是單獨吃的,而是混在精米中煮,目的很簡單,就是防止腳氣玻

--------------這種餅乾口感同現在超市出售的餅乾相比,自然要差多了。不過還是很壓餓的,是很實際的食物。但作為日本人,還是很喜歡吃熱飯的。只要有條件,他們儘量還是把米飯燒熟,哪怕 是在泥濘不堪的前線。

餅乾

餅乾,這裡的餅乾不是今天的壓縮餅乾,而是普通的餅乾,類似於今天中國市面上那種餅乾。在918事變之前,日軍的餅乾同美國軍隊的餅乾沒有什麼不同,甚至原料麵粉都是從美國進口的。

可是美軍的作戰區域,卻和日軍有著明顯的不同。日軍當時的作戰區域已經定為中國大陸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北方,東北,華北地區。這些地區水資源不足,很多地方缺水。而美國麵粉的特點是粘性不足,容易吸收水分。所以日軍士兵在日俄戰爭中大量吃這種餅乾的結果就是,非常口渴,但又找不到乾淨的水源,導致戰鬥力大減。

同時,中國的公路水平差,運輸車輛,無論是汽車還是馬車在路上都會劇烈顛簸。這些粘性不足,相對較脆的餅乾很容易在運輸途中就脆裂,導致無法整塊食用。

而且中國東北華北地區秋冬季比較寒冷,華中地區又多陰雨天氣,這種餅乾容易吸水,一旦遭遇雨雪哪怕吸一點水以後也會溶解成麵糰,根本無法食用。

其實這些也都是其次的,日軍官兵在日俄戰爭開始大量食用餅乾,他們最抱怨的是餅乾口感非常不好,吃餅乾如同嚼蠟。日軍官兵普遍厭惡這種美國麵粉製作的餅乾,甚至私下用餅乾向東北的中國老百姓換大米食用。

日俄戰爭結束以後,日本軍方針對這些問題,改為進口粘性高,營養更豐富,口感也比較好的歐洲麵粉。用這種麵粉成的餅乾基本解決了以上的問題,滿足了作戰需要和日本人的口感。

同時,這種餅乾同當時日本民間餅乾也有一定的區別,為了補償士兵消耗的體力,餅乾烤制的時候還加入了芝麻,米粉,土豆粉等材料。

餅乾由於不需要燒煮,也是二戰中日軍士兵作戰時最長吃的主食。日軍制作的餅乾,每塊100克左右,6塊為一天的主食量,戰時包裝為60塊一鐵箱。

---------------------膨化糙米沒有味道,吃它只是為了活命而已。至於營養口糧有很多包裝,下圖就是 其中一種。由於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飲食不像白人那種吃肉吃奶動物那樣高油高脂肪,所以往往需要營養口糧給與補充。

壓縮乾糧

日軍的壓縮乾糧在整個二戰中算是獨樹一幟。

日軍制式壓縮乾糧為1931年正式定型的,研發期間由於遭遇很多技術難題,前後居然用了7年之久。

壓縮乾糧的主要原料是脫水膨化糙米,也就是普通糙米經過壓榨膨化而成。這種膨化糙米易於保存和食用,無需再次燒煮,澱粉含量高,是很好的壓縮食品,在當時世界其他國家是沒有的。

不過,膨化糙米的致命缺點在於根本沒有味道,必須食用各種有味道的副食和甜食調味後才可以吃。

不然,真的只能捏著鼻子往下嚥了。

營養口糧

營養口糧類似於今天解放軍的精力口糧,主要用於彌補體內大量的熱量消耗。根據日軍戰前研究,在極端情況下,日軍普通士兵一天消耗熱量可能超過4000大卡。如果連續持續這樣的消耗,單靠日軍的正常伙食,恐怕無法有效彌補熱量的損失。

這也是營養口糧被日軍發明的原因。

日軍的營養口糧有很多種,但原料大體相同,都是以奶粉,酵母,麥芽糖,葡萄糖壓制而成的高熱量食物。以1號營養口糧為例,它還添加了可可粉,食用椰子油,每塊僅重8克,熱量卻高達600卡,一天吃10塊就足以滿足任何的熱量消耗。

除了1號以外,還有 2號,3號等好幾種。

--------------------日本人也很喜歡鮮肉,他們每到一處就把中國農民的牛,豬,羊,雞,鴨掃蕩一空。日軍相當喜歡吃中國的雞肉,也許是因為中國農民養雞很多的原因。電影《地道戰》中,民兵隊長從地道出來的時候,上面的鬼子正在興沖沖的煮一隻雞。這個鬼子很貪心,讓一個偽軍替他把雞毛拔完以後,就趕偽軍出去,不遠跟他分享雞肉。結果這個偽軍反而因此保住了性命。日本的軍用罐頭都是採用這種大和煮的方法,也就是將肉和土豆,牛蒡,胡蘿蔔一起煮,並且放入少許砂糖,醬油調味。

副食

肉類包括:鮮肉,罐頭肉,乾肉,也包括雞蛋

鮮肉

鮮肉顧名思義是新鮮的肉食,日軍在作戰期間,如果作戰區域比較靠近自己的控制區和補給線,比如短時間的掃蕩戰,控制區內的調動行軍,一般可以 供給新鮮的肉食。

這些新鮮的肉食就五花八門了。由於日本本土遠離中國大陸,所以從國內運送鮮肉顯然不現實,也沒有這個必要。鮮肉基本都在中國大陸本地徵收(也就是搶奪),日本人在汪偽政權控制區主要採用所謂購買的方式,也就是用基本一錢不值的軍票向老百姓,商人,甚至汪偽政權進行購買。在國軍控制區,日軍基本就是赤裸裸的搶劫,一旦遭遇老百姓反抗往往就殺人放火。

東史郎在日記中寫出了一些日本兵的心聲:在我們眼中,中國人還不如一頭豬。殺死一頭豬至少可以吃肉,殺死一箇中國人,有什麼用?

所以日軍的鮮肉種類很多,有中國農民飼養較多的雞魚豬肉,也有隨意殺死中國農民的耕牛得到的牛肉,以及中國北方較多的羊肉,南方較多的鴨肉等等。

總體來說,日軍通過這種手段,在鮮肉供應方面還是問題不大的。

除非他們駐紮的地方實在過於貧窮,比如山西山東的一些山區,河南饑荒區域。當地老百姓連飯也吃不上,吃肉就更不用說了。這樣一來,這些地方的鮮肉多通過兵站從其他臨近的日佔區調運,因為總有比較富裕的地方。

罐頭肉

鮮肉雖好,但真正日軍作戰和在國軍控制區行軍作戰期間,並不容易吃不上鮮肉。因為鮮肉無法長時間保存,也不容易運輸。鮮肉在中國華中華南炎熱的夏季,只需要30分鐘就會開始變質。

那麼罐頭肉就是鮮肉最好的替代品了,他易於保存,易於運輸,雖然口感較差,卻具有很高的熱量和蛋白質。

日軍研發裝備肉罐頭的時間很長。

在西鄉隆盛的西南戰爭結束時期,日軍步兵針對軍用口糧做了若干試驗,最終得出結論是必須立即大量裝備罐頭肉。

日軍高層開始大量購買本國產和外國產的牛肉罐頭。

牛肉罐頭主要進口國還是美國,當時美國對於牛肉罐頭的製作已經非常成熟,逐漸演變為流水線製作。到了二戰爆發前,美國人從殺死一頭牛到製作出牛肉罐頭,僅僅需要不到30分鐘時間。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人緊急 從美國進口了一批牛肉罐頭,一共花費了2.5萬日元。

但是,日軍官兵再一次非常不喜歡美國的牛肉罐頭的口味。因為日本人的口味偏甜,他們更喜歡本國自產的牛肉罐頭。

日本人自己的牛肉罐頭中,除了牛肉以外,還有土豆,牛蒡,胡蘿蔔一起煮,並且放入少許砂糖,醬油調味。

日軍對這種牛肉罐頭極為喜愛,日本平民也很喜歡吃這種罐頭。遺憾的是,罐頭在日本民間銷售的很少,幾乎全部作為軍用品送到前線。

牛肉罐頭是日軍裝備最多的罐頭,而並非是有些書裡說道的魚罐頭。因為牛肉的熱量和蛋白質含量非常高,有利於補充士兵的體力。這點是魚罐頭所辦不到的。

當然,除了牛肉罐頭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罐頭。比如兔肉,馬肉,魚肉(包括各種魚)等等。

一般一個罐頭內容納肉150克,正好是一天的分量。

燻肉乾肉,雞蛋:

燻肉乾肉在日軍中並不罕見,日本陸軍使用的乾肉主要是三種,牛肉,兔肉和馬肉。由於官兵對馬肉口味不滿,在1938年乾脆將馬肉取消,增補了鯨魚肉,沙丁魚肉,鱈魚肉,烏賊肉這四種海味肉,這也是因為日本人很喜歡吃海味。

這些乾肉全部為30克一份,是吃一餐的分量,全部用防水紙包裝,一箱裝460塊。

雞蛋主要也是在中國大陸地區搶奪來的,由於生雞蛋不方便運輸,一般都煮成熟雞蛋,每個士兵攜帶幾個。遺憾的是熟雞蛋也無法保存很長時間,基本要在1,2天內吃完。

-------------------新鮮蔬菜都是在中國當地強行搶來的,就因為農民 有時候 沒有糧食和蔬菜 可交,日軍在中國進行過上千次的掃蕩,殺死了很多無辜的農民。在汪偽政權控制區的城市,日軍不便於直接屠殺,就採用軍票購買的方式。日軍軍票其實並不容易 兌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堆廢紙。據1940年日本正金銀行不完全統計,從日軍1937年杭州灣登陸起到1939年底,僅甲、乙、丙、丁4種軍票的總髮行量已高達34,2959億元。操控這些軍票的日本中國 派遣軍總司令部主計大佐新莊健吉也承認:實質上軍票沒有任何保證。這不過是換一種名目的搶劫。

蔬菜包括:新鮮蔬菜,乾菜,醃菜 ,梅乾等

新鮮蔬菜:

新鮮蔬菜同新鮮肉一樣,作戰時候不容易吃到,主要在駐紮區想用掠奪中國農民的各種蔬菜。在國軍控制區,日軍輜重兵帶一些比較易於保存和運輸的蔬菜,一般最多一週吃完後,下面就 必須依賴後方輜重部隊把新鮮蔬菜送到前線。

蔬菜罐頭:

蔬菜罐頭的技術難度很大,關鍵在於一旦進行高度殺菌處理,蔬菜立即就稀爛,罐頭也就成為蔬菜爛湯。而如果不進行高度殺菌處理,雖然蔬菜不會很爛,而且吃起來口感較好,但保質期就大大縮短,這對於軍用食品來說,是不可取的。

蔬菜罐頭製作問題,解放軍也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大體解決,所以日本在二戰期間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蔬菜罐頭,蔬菜主要以澤庵類醃菜,梅乾或福神漬代替。

乾菜:

乾菜就是完全脫水的蔬菜,它比新鮮蔬菜的體積小,重量輕,是為了運輸和食用的方便,也延長了蔬菜的保存時間。乾菜的又是是保存了一部分蔬菜的營養,缺點是口感太差,跟新鮮蔬菜沒法相比。

日軍的乾菜已經用味增汁經過調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此煮食。乾菜的種類非常多,因為日本人同中國人一樣把蔬菜作為主要的副食。乾菜包括:菠菜,小白菜,蘿蔔,白菜,牛蒡,茄子,馬鈴薯,胡蘿蔔,香菇,藕,裙帶菜,難關,甘薯等等十多種。這種乾菜有些類似於今天方便麵中的那種幹蔬菜。

戰爭爆發以後,又增加了幹蘿蔔絲,幹海帶,幹豆,幹葫蘆絲,幹豆腐等11種之多,這些東西更容易保存。

澤庵:

蘿蔔採用米糖等醃製,其實就是日本民間的醃菜的一種,用大白話說就是醃蘿蔔。其實澤庵是人名,他是江戶時代一位名叫澤庵宗彭的臨濟宗僧侶,曾任京都禪宗寺院大德寺住持。為甚麼漬物的名稱會冠上他的法號?據說“澤庵漬”這種用米糠、鹽水醃成的醬菜製法是他發明的,但這只是一種民間傳說而已。

其實澤庵同中國福建的黃土蘿蔔醃菜非常相似,一般認為是從中國福建傳到日本的。澤庵是用曬乾的白蘿蔔或者黃蘿蔔,加上食鹽與米糖等物醃製的。同中國的醃菜一樣,一般需要3個月才能醃製完成。同中國普遍的醃蘿蔔不同,澤庵中由於使用米糖,所以有一定的甜味,符合日本人的口味。日本人對於澤庵的態度,並不是僅僅當做醃菜而已。在當年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無論是農民工人,還是日本皇室,澤庵或者說醃菜幾乎是必備的餐桌副食品。日本人對醃菜有很深厚的感情,是代表著日本、故鄉及母親的溫暖味道,所以他們拿起一碗熱騰騰的白飯,加一點點醃菜,便是最令人滿足的食物。

福神漬:

福神漬澤庵都屬於日式醃菜的一種同(什錦八寶菜)是在東京上野漬物老鋪“酒悅”第十五代主人於明治十九年發明出的。據說材料使用了蘿蔔、茄子、劈刀豆、藕、瓜、紫蘇、蕪菁七種蔬菜,於是用關谷中七福神的來給它命名了。製作方法是將七種蔬菜切成碎片後,用醬油、砂糖、味醂醃成的大眾醬菜。

福神漬也是日本人極為喜愛的醃菜。

----------------------------澤庵,福神漬用中國話來說都是 小菜,老薩本人也很喜歡吃醃蘿蔔,這也是江南的常見小菜。至於梅乾也是同一個道理,只是梅乾的營養顯然沒有前面幾種醃菜高。日軍在太平洋和緬甸作戰期間,由於糧食緊張,往往只能用梅乾下飯。可笑的是,由於米飯中間放一個梅乾,很像日本的國旗,居然把這種白飯加梅乾的可憐飯食叫做 日之丸快餐。真是辛辣的諷刺。

梅乾:

梅乾 也就是“鹽漬黃梅”是日本傳統的鹹菜食品。對日本人來說,鹹黃梅就像以前中國人過冬必吃的大白菜一樣,是每家必備的東西。到了黃梅雨季節,在各個家庭與食品工廠就開始生產梅乾,當時的外國記者誇張的說:整個日本都瀰漫著一股梅子香味。據說梅樹的原產地是中國長江的中游、湖北省的山嶽地帶。大約一千五百年以前,遣唐使(630-894)從中國把“烏梅”帶回日本來。最初梅子在日本是作為漢方藥物使用,並不是作為食物,傳說村上天皇的病就是用梅乾治好的。

到了江戶時代,日本普通老百姓開始大量製作和使用梅乾。梅乾除了可以調味以外,更有很好的保健和解毒作用,深受日本人的喜愛。

梅乾除了調味以外,還有個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 腳氣病,因為梅乾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

調味料

日本料理雖然清淡,日本人其實還是很喜歡吃 有滋味的東西,所以日軍的調味料是很多的。

味增:

味噌是一種調味品,日式大豆醬,以營養豐富味道獨特而風靡日本。味噌最早發源於中國,它是豆類通過黴菌繁殖發酵而製成的,同中國的豆瓣醬、黃豆醬、豆豉等非常相似。據說,它是由唐朝鑑真和尚傳到日本的。

在日本,主要以味噌湯的方式食用味噌,此外在蒸魚、肉、蔬菜時加入味噌、糖、醋等拌和的調味料,能使菜的味道更鮮美,經常食用有利於身體健康。據說日本人的長壽就與經常食用味噌有關。味噌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鐵、鈣、鋅、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等營養物質。日本人對味噌的喜愛程度可以說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如果缺少味噌,日本料理的風味會遜色不少。日本麵條每年銷售在100億份以上,其中至少有50%是味噌風味。當時日本的調味品市場有著世界各地的調味料,但味噌對日本人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由於味增每天都要消耗不少,日軍野戰部隊一般以70公斤一桶來運輸。在最前線由於方便運輸,則採用15公斤的小桶,一個輜重兵就可以抗動了。

日軍也裝備一些可以速溶的味增粉,以作為一線激戰時候使用。這種粉用防水紙包裝,每包分量為30克,正好是一天的分量,可以由單兵自己帶著,這樣攜帶和煮食都方便的多。

除此以外,還製作了塊狀味增,罐頭裝味增等,總之各種花樣都有,針對各種作戰情況。

醬油:

醬油也是日本人每餐必備的調味料。真正的液體狀的醬油出現在北魏公元220 年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中,稱作“醬清”、“豆醬清”、“醬汁”、“清醬”。

在公元755年以後,中國釀造醬油技術由鑑真大師傳入日本。日本醬油同中國醬油一樣,都是使用大豆(或脫脂大豆),小麥(或麩皮)為原料釀造,是標準的釀造醬油,對人體不但沒有危害,反而會有很多營養補充。

日本釀造醬油的週期比較長,一般在6個月以上。日本人的口味是比較淡的,所以醬油作為日本人主要的調味料之一,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日本戰時醬油使用15.5公斤的大桶裝盛,由於攜帶的原因,醬油也製作出了醬油粉和所謂濃縮醬油。醬油粉又稱粉末醬油,是以鮮醬油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輔料,利用原料風味的相乘作用通過調香、調色、調鮮,噴霧乾燥而成的一種固體醬油。醬油粉採用罐頭包裝,裡面一般裝有4袋750克醬油粉,或者5袋600克醬油粉。

濃縮醬油是固體醬油,也是以罐頭裝盛,每個罐頭重423克,一箱裝32罐。因為罐裝易攜帶,它是一線作戰時候主要使用的醬油。食用時候,只要用水化開就成為液態醬油。

-------------------日本人離不開味增,上圖是味增豆腐湯。因為每個母親製作味增的方法都有少許不同,所以遠在海外的日本人都以懷戀味增的味道來表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醬油也是這樣,日本醬油全部是 釀造醬油,而中國現在則到處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化學醬油。在國外超市,大部分醬油都是 日本的,中國醬油除了中國人以外,老外基本不購買。下圖是日軍的醬油桶。

鹽:

鹽無需多說,人每天都要吃鹽,體內如果缺鹽不要說打仗,就連日常走路也不行的。地五次圍剿期間,蔣介石利用碉堡封鎖線嚴格控制對中央蘇區的鹽的運輸,最終導致蘇區嚴重缺鹽,連周恩來都昏倒過去。

鹽本來是粉末狀,日本人為了運輸,也把鹽製作成方塊狀,每塊重10克。是兩天的用量。

砂糖:

日本人很喜歡吃糖,很多日本兵在吃餅乾的時候都是蘸著砂糖吃的。砂糖自然是方塊狀,每塊4克,4塊一包,是一天的分量。這些包裝在鐵皮方桶中,50包一桶,15桶一大包。

茶葉:

日本人同中國人一樣也有喝茶的習慣,茶葉有幫助消化,解毒的作用。日本軍方經過長年研究,認為戰爭時期喝茶的士兵的得病率明顯低於沒喝茶的士兵。同一時期的蘇軍的結論也是這樣,蘇聯人也給 他們的士兵配給茶葉。

所以日軍也提供茶葉,讓人驚訝的是,他們的茶葉並不是 易於保存的紅茶,而是綠茶。日軍每天茶葉定量是3克,分量很少,一般用滾水沖泡以後,幾口就可以喝完。

---------------日軍還是很喜歡抽菸的,這是日軍和汪偽政權偽軍一起抽菸的場面,被宣傳為所謂中日親善。國軍官兵自然也很喜歡抽菸,但下面 這種三炮臺香菸,可不是普通士兵抽的起的,軍官也許能有錢買幾包。普通士兵能抽抽菸葉子就不錯了。

酒:

雖然日軍每天都有清酒的配給,但除了冬天和少數嚴寒地區(關東軍和朝鮮軍必須需要),顯然作戰時候顯然是不能喝酒的。

酒主要用在日軍平時駐防,尤其是 過節或者慶功的時候。日軍清酒主要是知名品牌月桂冠等,全部從民間直接購買而來。

除了清酒以外,日軍還供應啤酒和威士忌,汽酒,葡萄酒,杜松子酒等,還包括蘋果汁,葡萄汁,桔子汁等飲料。

啤酒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朝日,札幌,惠比壽,三得利,這還是普通士兵可以喝到的。

威士忌則需要自己花錢購買,免費供給的只有日本將校級軍官,一年也不過供應4到5次而已。

香菸:

抽菸對身體不好,卻有助於暫時緩解疲勞,也能夠短時間集中精神。這對於戰場上的士兵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

中越戰爭的老山前線 陣地,解放軍士兵夜大量抽菸,多的一天四五包。

日軍士兵普遍抽菸,軍官也抽。他們每天的配給是一包20支紙菸。這點比蘇聯人要好得多,蘇聯人在 戰爭期間一般乾脆給士兵們發煙草,讓他們自己去捲菸,那麼蘇軍士兵還要滿世界去找紙去。這在前線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讓日軍士兵遺憾的是,配給的香菸往往不能及時送到第一線。所以很多日本士兵乾脆買中國的紙菸來抽,中國紙菸的價格低廉,缺點是煙味較重,日本兵抽起來是很不習慣的。

------------------侵華日軍把大量清酒搬運到前線,他們生活還是很滋潤的。出發 之前每人喝一點酒,作為鼓勵。

甜食

日本民族是喜歡甜食的民族,而甜食中最主要的也是易於攜帶的奶糖和羊羹。

讀了東史郎日記,大家會奇怪的看到東史郎特別喜歡兩種食品,一個就是奶糖,一個就是羊羹。

其實日軍 戰爭中 配給的甜食遠遠不止這兩種。日軍甜食種類眾多,包括奶糖,水果糖,飴糖,巧克力,果凍,柿餅,水果罐頭,煉乳,羊羹等等。

糖果

東史郎在華北曾經看到過一箇中國小孩,他很喜歡這個孩子,就給了他一顆奶糖。

也許我們現在看起來不覺得什麼,其實東史郎是將自己最喜愛的東西讓小孩分享。

當時給日軍提供奶糖的,也就是今天日本糖果製造巨頭森永制果和明治制果。他們在二戰期間為日軍士兵制造了品質不亞於西方人的奶糖。

這種奶糖用最好的奶油,牛奶和糖精心製作而成,還針對東亞氣候添加了不容易受潮溼融化的成分。

其中森永牛奶糖奶香特別濃郁,營養也極為豐富。而森永除了牛奶糖以外,還有水果糖等,都採用易於運輸的鐵盒包裝,每個鐵盒重1斤。後來因為便於分配,乾脆一紙盒包裝,每個士兵拿一盒就是幾天的量。

------------------上圖的明智糖果,下圖的是羊羹,類似於果凍。在這種,果凍都是小孩子吃的,成年人一般不會吃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很有意思。

羊羹

羊羹是以豆類製成的果凍狀食品。其後隨著茶道的發展,羊羹逐漸成為一道著名的茶點。

羊羹起源自中國,其後再傳入日本而成為當地的傳統點心。初期,羊羹的確是一種加入羊肉煮成的羹湯,再冷卻成凍佐餐。後期羊羹傳至日本,但在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佛教的禪宗傳入,由於僧侶戒律不能食葷,故羊羹亦慢慢演化成為一種以豆類製成的果凍形食品。此後,羊羹成為了茶道的其中一種著名茶點,而日本人亦慢慢將羊羹發展和轉化,變成今天多款不同口味的羊羹。

羊羹作為甜食也是日軍的定量配給品,又是果凍一樣易於攜帶,成為戰地日軍士兵的最愛。

蔬果罐頭:

日軍裝備一批水果罐頭作為甜食,但老薩只找到一個糖水蜜桔罐頭,其它罐頭 的資料始終沒有 找到相關資料,遺憾埃

日軍豐富的口糧

------------日軍在抗戰中常用的九二式飯盒,外盒用來煮菜,內盒用來 煮湯或者煮飯,一次性可以煮好飯和菜。使用九二式方和一次可以做出兩天分量的飯,這樣節省了第二天做飯的時間。在1940年之前,日軍煮飯都必須用木材或者各種燃料,也包括圖中的蠟燭。1940年之後,日軍 開始使用便攜式固定酒精染料,每塊染料都可以燒好兩個飯盒的飯。

抗戰期間,從1938年開始,日軍伙食基本是這樣。

在部隊行軍時候,普通日軍士兵需要攜帶6天的口糧。

這6天的口糧包括3天的精米(2610克),1天的餅乾(690克),2天的壓縮乾糧(1380克),1天的罐頭肉(180克),6天的乾肉(720克),6天的味增粉(180克),6天的味增(450克),6天的砂糖(120克),6天的鹽(30克),6天的營養食(270克),這些總重量已經接近 7公斤了。

除了這6天的口糧以外,日軍士兵每個人必須攜帶2天的應急口糧。

應急口糧重量為1700克,主要是不需要燒煮的餅乾(也可以是大米),肉罐頭,鹽和醃菜這類,因為激烈的戰鬥中一般沒有時間做飯。

應急口糧並不是給士兵自己吃不上飯時候應急用的,而是必須在指揮官下令的情況下,才允許使用。不然就算士兵活活餓死,也不允許動用應急口糧,違者會被嚴厲懲處。

應急口糧一般用於日軍作戰的最後關頭。以在抗戰的作戰來說,一旦指揮官下令使用應急口糧,就說明出現兩個情況,一是日軍後勤補給已經被切斷或者中斷,二是戰爭已經到了緊要階段,如果2,3天內日軍不能獲得成功,恐怕就只能撤退了。

抗戰中一旦日軍被國軍包圍導致補給斷絕,日本空軍往往會 空投大量這種應急口糧。比如臺兒莊戰役期間 被痛擊的第10師團,太原會戰中平型關戰役被 國軍包圍的第5師團,武漢會戰在萬家嶺被包圍的第106師團,都靠這些空投補給苦苦支撐。

普通口糧加上應急口糧的近2公斤,光是口糧就要將近9公斤的重量。再加上步槍,彈藥,九九式背囊,衣物,雨衣,毛毯,牙刷牙粉毛巾肥皂,甚至還有150張衛生紙,日軍這樣負重也就有20公斤了。

好在日軍在長距離機動的時候,往往依靠鐵路,汽車,運輸船之內,所以真正步行行軍還是有限的。

以上說的口糧,都是日軍作戰時候的口糧。如果在日軍的駐紮地,他們的伙食往往是相當不錯的。

因為在抗戰初期,日本人以到鄉村掃蕩的形勢,將大小村莊裡面的家禽,牲口全部變成新鮮的肉食,農民們種植的各種蔬菜自然也逃不過他們的掠奪。

日軍在駐紮地佔領區,往往有固定的食堂,以中隊為單位集體進餐。

各種食品種類眾多,單單主食就有:米麥飯,慄飯,什錦飯,牛肉飯,福神漬飯,紅薯飯,小豆飯,豆腐拌飯等等。

至於湯居然也有20多種,包括:味增汁,青菜湯,蛤蜊青菜湯,白菜豆腐湯,鯉魚湯,尊魚湯,鱈魚海帶湯,薩摩湯,葛汁湯,吳汁湯等等。

另外還有幾十種燉菜,幾十種燒烤菜,以及花樣眾多的油煎菜,涼拌菜,醬菜,西式菜,病號菜,簡直就是開大宴席了。

除了 日軍日常免費供給以外,日軍 中隊,大隊的駐紮地全部都有軍用小商店,裡面物品極為豐富,出錢 就 可以買到,

包括各種罐頭,啤酒,飲料,甜食,糖果,糕點。

奇怪的是,購買這些以士兵 居多,因為日本 陸軍有一種觀念,軍官不能貪圖享受。所以軍官不能經常購買超過普通士兵標準的東西,如果買多了就會瞧不起。

不過在中國駐紮的日軍軍官生活自然遠遠比普通士兵要好,有的甚至還包養了當地的日本妓女,有的還由偽軍出面做起了生意。

可憐的國軍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上面的日本鬼子雖然又矮又挫,但身體很是強壯。下面是被俘虜的國軍戰俘,瘦弱不堪。

至於抗戰中國軍和八路軍的飲食,說起來真是可憐。

1945年美國軍方的營養學家,針對中國人的體質特點,曾經制定了一份最低標準的飲食單給蔣介石。

蔣介石看到以後只能苦笑一聲,這個標準是絕對辦不到的,甚至這個標準的一半也不太可能辦到。

由美國營養專家提出供給標準(每人每日發給):

大米:27.3盎司(850克)

蔬菜:11盎司(340克)

大豆:2.2盎司(70克)

花生:1.1盎司(35克)

肉類:1.1盎司(35克)

植物油:1盎司(30克)

鹽:0.35盎司(10克)

1盎司=31.1035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