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在流行病学中,约80%的病例来自20%的传染者,找到那些“超级传播者”

“零号病人”(第一个感染者),对于有效控制疫情、救治患者至关重要。

但问题是,有些“超级传播者”虽然携带病毒但本身并不发病也不知情,有些“零号病人”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第一个感染者。如何对待这些同是受害者的人,往往考验着我们的人性。

01 从超级传播者说起

历史上最著名的超级传播者是“伤寒玛丽”,她将伤寒沙门氏菌传染给53人(另一说是47人),导致其中3人死亡。

伤寒是一种可怕的流行病,会引发咳嗽、失眠、腹泻、高烧等一系列症状,还可能导致肺结核、脑炎等并发症。除了本身5-10%的致死率之外,伤寒还会摧残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伤寒中康复的患者次年死亡率是正常人的3倍。

但问题是,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不干净的水和食物,多数在卫生条件差的贫民窟爆发。可发病的50余人都是富人,富人生活那么讲究,怎么会得“穷人病”呢?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原来,富人家雇佣的厨师玛丽正是一个伤寒的超级传播者。她服务过的8任雇主,8个家庭几乎每家都有人感染伤寒!

玛丽坚称自己是健康的,经过医学检测,玛丽也的确是“健康”的——尽管她体内携带了大量的伤寒病菌,但她自己毫无症状。

为了切断这个移动的超级传染源,当局把玛丽放逐到了一个孤岛上(北兄弟岛)。而直至死亡,医生始终没能把伤寒病菌从玛丽身上彻底消灭。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玛丽抗争了一生,她向贫穷抗争、向逮捕她的警察抗争、向被放逐的孤岛抗争、向始终没有在她身上发作的病菌抗争,最终,可怜的女人因为中风引起的并发症,死在了孤岛上。此时,距离伤寒克星青霉素的出现,只差3年。

相比超级传播者的出现,人们更想知道:谁是第一个感染者?谁是那个“零号病人”?

02 一个敬业的“零号病人”

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传染病之一: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真正的起源是美国军营,列兵阿尔伯特是已知的第一个感染者。与伤寒玛丽相似,他也是一名厨师,即炊事班战士。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也许我们不该怪罪阿尔伯特的敬业,作为部队里唯一的厨师,为了让战友们吃好饭,他发着40度高烧也要带病坚持工作。到他实在顶不住的时候,一同倒下的还有107个战士。

仅仅3天,军营里500多人患病,3周后,1100人患病。此后,流感病毒随8万美军被送到了欧洲,最终酝酿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超级传染病:约5亿人感染,4000多万人死亡。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隐瞒了传染病的事实,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爆出疫情,因此,原本始于美国的流感被称作了“西班牙流感”。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不过,美国列兵阿尔伯特并不是最著名的“零号病人”,这个“殊荣”应当属于基尔坦·杜加,他是传说中的第一个艾滋病感染者。也正是从他开始,才真正有了“零号病人”一词

03 被误读至今的“罪名”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爆发了一场特殊的传染病,它似乎仅在男同性恋群体中传播,可一旦染上便无药可救,只能痛苦地死亡。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就是艾滋病,而且现代医学可以较好地抑制发病。但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这种来势汹汹的传染病几乎一无所知。它迅速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患者死于感染或恶性肿瘤,医生们毫无办法。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只有从活着的感染者身上发现线索!然而,大部分被感染的同性恋者宁愿躲起来等死,也不愿意配合,他们不愿意说出自己私生活,尽管对医学研究有帮助。

基尔坦·杜加是个特例,他对医生十分坦诚,对研究非常配合,他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私生活轨迹,提供了多名伴侣的信息。

正是通过杜加提供的线索,疾控中心建立了一条艾滋病传播链条,根据感染者的地理位置,他们被标记为LA1(LA指洛杉矶)、LA2、LA3……NY1(NY指纽约)、NY2、NY3……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注意,图中的“O”是指Patient O,意思是加利福尼亚州以外的患者(Patient Out-of-California)。而杜加当时是比较著名的感染者,经过媒体和舆论的渲染,字母O变成数字0,杜加就成了Patient 0,从此诞生了“零号病人”这个词。

04 结语

在某些媒体和舆论的口中,似乎“超级传播者”“零号病人”是具有贬义的词汇。

“超级传播者”伤寒玛丽,至死没有发病,她始终不认同自己是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客观讲,玛丽自身机体是健康的,却不得不和那些患有天花、结核等传染病的人一起在孤岛上了此残生。倘若玛丽真的可以和伤寒病菌和平相处,她对于医学研究该具有的怎样的价值啊?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零号病人”杜加去世时年仅31岁,他积极配合医学研究,勇敢坦白个人隐私,主动捐献了自己的血样,对艾滋病的早期研究与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却被当时一些媒体污蔑为私生活混乱、故意散播病毒的反社会者,甚至说是他把艾滋病传遍了美国。(后来研究证明,艾滋病毒最初的感染者实际上可能出现在西非。)

从超级传播者到零号病人:“罪名”之下竟是一段悲剧人生

联想到近期,网络上对“晋江毒王”、某研究所“零号病人”的攻击和审判层出不穷,很多是无根据的猜测,甚至歪曲了基本事实。这样愤恨地敲击键盘,除了制造伤害和恐慌,对疫情防治有实质性的帮助吗?没有!

不论是“超级传播者”还是“零号病人”,他们的存在,实际上对于医学研究和疫情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请不要用网络暴力的谴责,打击他们配合医学研究的积极性,他们的努力一定比某些心怀恶意的键盘侠,更有价值。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欢迎您点赞、转发、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