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沙僧明知道唐僧去取经,还要把九个前世吃掉呢?

烟云浩淼道


既然都知道,那就很清楚先吃掉9个肯定回来第十个,都是定数。


二打打三打打


沙僧见到观音后,曾对观音说过这样一段话,“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这段话里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沙僧吃了九个取经人。对于这九个取经人,有些读者认为,那是唐僧的九个前世,其主要依据是,“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本人认为,尽管此依据有一定道理,但是在遵从于原著的原则下,并不能将这九个取经人看作是唐僧的九个前世,因为这个依据只是孤证,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这九个取经人仅仅就是取经人,而不能把他们看作是唐僧的九个前世!

即使这九个取经人不是唐僧的前世,那么沙僧为什么要吃掉这九个人呢?本人认为,其实,他是在替玉帝来警告和震慑如来和观音,没有玉帝的允许,佛派不要再搞小动作,自行向东土大唐传经。如果还不听话,就是唐僧来了,仍然难脱被吃掉送命的结局,佛经照样来传不成!

在得到这个解释后,对于沙僧吃掉前面九个取经人的原因,我们就很好理解了!可以设想出以下场景:

如来在取得佛派领袖地位,成为现在佛之后,对于自己的地位也非常不满。一是他在天庭官僚系统中,仅是“五方五老”之一,上面还有以太上老君为代表的“三清”,以玉帝为代表的“四御”,地位并不算高;二是他虽为西方之主,但他在凡间的势力范围,却仅限于灵山一域,不仅西牛贺洲都被太上老君的道派占据,即使灵山脚下,也被太上老君在玉真观里安排了一个金顶大仙,对灵山进行严密监视。也就是说,如来在官僚系统中不占优势,在凡间仍然被严重排挤,这让如来十分不满和难受。

那么,怎样才能突破重围呢?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在天庭官僚系统中提升职位,二是在凡间争夺信众。

对于第一条路来说,绝对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要想升职,就要有空缺,但是,对于神仙来说,特别是高层神仙,他们都长生不老,根本都不会死,基本不会给如来留出来空位,来让如来升职。即使有功,也只能用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般不会考虑升职问题,比如说,二郎神杨戬抓住悟空,玉帝也只是“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仅是物质奖励;如来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玉帝仅是安排了一场“安天大会”,请如来坐了首席,仅为精神奖励!

第一条路是走不通了,那只有走第二条路了,在凡间争夺信众,以得到更多的香火和物质供奉,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换句话说,就是“闷声发大财”,有钱了,自然地位就提高了。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作为体制外的商人,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提升了自己的地位。而这条路,走起来相对容易,都凭自己的学问来争取,你道派可以向众人传授《黄庭》,我佛派自然可以向众人传授《金刚经》,公平竞争,就看谁的经卷能吸引人了!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行动吧!在天庭参加“安天大会”之后,如来在创作大乘佛经的过程中,在没有公开宣布,也没有向玉帝通报的情况下,就暗地里自行进行了“取经行动”。应该来说,此时的取经人,并没有经过“投胎转世”的过程,自身还存在着一定法力,所以,他们能够顺利通过鹰愁涧,经过福陵山,越过黑风洞,迈过黄风岭,突破妖怪的围堵,冲出强盗的阻拦,最终到达流沙河,并且可以想象,以他们头颅能够浮在“三千弱水”之上的表现,在没有沙僧阻拦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顺利渡过流沙河,还更有可能来到西天,取走经卷。

不过,玉帝已经答应让如来造经、传经了,如来为什么还要自行其事,不公开宣布一下,再向玉帝通报一声呢?本人认为,如来是这样考虑的:

一是玉帝会默许他的私自传经行动。因为本来就是玉帝为了削弱太上老君的势力,允许他开展传经行动的,无论是及时上报,还是私自行动,取经行动都对玉帝有利,按照常理来说,玉帝会默许他私自传经;

二是可以把沙僧拒于灵山之外。如果自行传经,特别是让拥有法力的取经人来取经,并且能够传经成功,那么,太上老君的弟子悟空、八戒,观音的内线小白龙,就没有任何理由加入佛派了,当然,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将沙僧拒之灵山之外了!

然而,玉帝让如来向东土大唐传经,尽管他是要削弱太上老君的势力,但是佛派的坐大也是他不能容忍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下属,不请示、不汇报,就自行开始了取经行动,这是对领导严重的不尊重。因此,他必须要制止这样的行为,要让取经行动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中。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被贬下界为妖的沙僧,又被玉帝赋予了一项使命,就是要让如来自行安排的取经人有来无回!一个取经人到了流沙河,被沙僧吃掉了;如来再派一个取经人,又被沙僧吃掉了,一次又一次,接连九次,如来派了九次,沙僧吃了九次!

不仅如此,沙僧还把这九个取经人的头颅用绳子串起来,挂在项下,每日把玩炫耀,向玉帝请功,向如来示威!如来彻底绝望了,但他也明白了,看来,即使领导安排的事情,也不能自行其事;更不能自作聪明,夹杂私念,让领导为自己的行为背书埋单!


博士论西游


因为沙僧就是玉帝派下去专门截杀取经人的。为啥吃了前九世没吃第十世,那是因为前九世佛教没找猴子,第十世如来派出了猴子和八戒,沙僧再想吃吃不了了,而沙僧一看吃不了了,那就改为监视吧,所以取经路上,跟唐僧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就是沙僧了。

而沙僧也绝对不是大家眼中那个有事只会喊大师兄救我的老实人,而是这位大仙本就是深藏不露,出工不出力,有你猴子在,为什么要我一个暗桩来出力呢,这种受累不讨好的活,对不起我不干。

现在我来说说为何沙僧会是玉帝的暗桩吧,小时候看西游记纯粹看的是猴子的上天入地的本领高强,而现在中年了再看西游,这才能看懂西游中的种种勾心斗角,真的是有一种年少不懂西游记,看懂已是中年人呀。

其实整本西游记和封神榜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玉帝看着道教逐渐做大,开始了帝王之术,用佛教来平衡道教而已。

先看西游的开头,猴子大闹天宫,作为三界之主的玉帝为啥表现的这么窝囊,为啥,因为玉帝是装的,目的就是让佛教能成功的入主东方,而东方是谁的地盘,道教的,道教的实力在三界之中算是第一了,就是天庭也是只能调,不能宣,而且这还得看人家的心情,不说十二金仙了,就是十二金仙的弟子都没有几个是天庭能调动的,天庭上能用的人,多数都是原来截教的上榜之人。所以随着西方佛教的兴起,玉帝有了自己的想法,驱狼吞虎,借刀杀人。所以玉帝找到如来和如来商议,我可以让你佛教入东方传教,但是你必须要答应我一些条件,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玉帝和如来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为什么最后是如来从西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救驾,那是因为玉帝不想要道教的圣人救,这才请了如来过来,而猴子本身就是跟道教不清不楚的,道教肯定是出工不出力,老君都暗中帮着猴子捣乱。

而在玉帝和如来敲定了这个取经计划之前,其实如来早就有了入住东方的意思,所以如来在私底下早就开始的取经计划,但是不管是道教也好,还是天庭也好,这种没有利益的事,肯定不能让你成功呀,于是天庭派下卷帘大将,道教派下猪八戒,俩人合伙拦截取经人,而这个猪八戒确实也是出了问题,所以这九世的取经人吗,都被沙僧给吃了,直到最后玉帝和如来彻底的谈好条件,这才有了唐僧的第一个实力派保镖,孙悟空,而孙悟空就是那个整部戏中最重要的棋子,因为猴子的背后的关系太复杂了,复杂到,谁也不敢直接将他杀死,所以大佬不敢出手,普通仙人又打不过,道教看到取经小分队的阵容和后边的推手,道教知道取经之事成了。

但是道教可不是袖手旁观的主,所以最后道教的大佬也参与到了取经的争斗中,开始做了一个三方的约定,大家共同博弈,就看谁的手段高了,所以这就有了九九八十一难,大家重新分配地盘,就以这八十一劫为基础,大家互相出题,谁赢的多,谁就拿的多,直到取经完毕,大家自凭本事了。

这就是取经的所有故事了,取经之路完全没有咱们所看的那么简单,这场取经之行,完全涵盖了天地人三界的所有势力,几乎是道教,佛教,妖族全部牵扯了进来,不过最后由于天庭的偏帮,在这次取经中获利最多的就是西方佛教了。


平凡的帝企鹅


沙僧真不知道唐僧要去取经,沙僧其实是很惨,身为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本来是玉皇大帝的护卫军核心,但却不小心打碎了琉璃盏。

你一个站岗的,怎么可能参与到宴会中,而且还捧琉璃盏,这明显与身份不符,肯定是犯了事情了。具体犯了啥事儿,可以参照猪八戒酒后闹事儿。估计,这沙僧犯的,也是类似的事情。

所以,玉帝才不仅把沙僧打了一顿,还把他扔到流沙河为怪,每七天还派飞剑刺他一百下,可见,沙僧犯的事情,比猪八戒还大,而且,还让玉皇大帝很是讨厌,久久不能放过。

具体犯了什么事情,据猜测,应该是跟玉皇大帝的女儿龙吉公主有关,可能,沙僧借站岗之便,跟龙吉公主暗生情愫了。

沙僧本是流沙河水怪修炼得道成神,身份的悬殊,而且,沙僧举止失当,自然会遭此大祸。

沙僧回到流沙河,郁闷之下,自然就以吃附近生灵为生为乐了,他只是无意识下,把先后九个取经人,给吃了,这九个取经人的头颅竟然在仙佛难渡的三千弱水流沙河中不沉,所以觉得好玩了,就串起来戴上了。

这也为后期,唐僧过河打下了基础。

然后,这件事情,也让如来佛明白了,虽然玉帝已经同意取经行动,但偷偷取不行,你得大张旗鼓取,这就有了《西游记》。


董江波


为什么沙僧明知前面9个取经人,还要吃掉并把头骨挂在脖子上?

《西游记》第8回,观音去长安寻找取经人,途径流沙河,遇上一个妖怪就是沙僧,观音顺便把他度化了,让他安心等取经人,给取经人做个徒弟。

沙僧自己说:“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

观音菩萨安慰沙僧道:“岂有不到之理?你可将骷髅儿挂在头项下,等候取经人,自有用处。”

这句话信息量非常大,不仅说明了这流沙河水深和急流,还说明了九个骷髅的来历。唐僧是如来佛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十世修来的好人。原来沙僧佩戴的九个骷髅正是唐僧的九个前世的骷髅,乃金蝉子十世轮回的前九回。金蝉子转前九世的唐僧皆是取经人,可惜到了流河都被沙僧吃了。据说后来第十世唐僧到此过河坐的正是这九个骷髅变化成的法船。

既然唐僧前面已经有九次取经经历,为何佛祖不找人保护他取得真经,而让沙僧吃掉他呢,沙僧明知取经人也去吃呢?

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如来佛祖自从金蝉子第一世转世唐僧起,便寻他开始了西天取经。开始了这个早已策划好的“西天取经”项目,但前九次都是均以失败告终,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才有了后来十世修来的好人,吃其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也才可以打动各方妖王去吃唐僧肉而凑够佛教九九归真,八十一难这个数字。

2、西天取经是一项佛教的大工程,如来和观音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大利益最大化,除了取经,他们还需要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物色了天地间被天庭贬下凡间的大神,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那都是天庭响当当的人物,一呼百应,可以给佛教在东土的发展带来及其有利的影响。还有一个实力超强的孙悟空,他们都是佛教的发展对象,只有等到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由此观音奉佛旨去长安的路上,把沙僧、猪八戒和孙悟空都点化入佛门拜唐僧为师,让他们护送唐僧到达西天灵山求取真经。

3、在前九世,沙僧并不知道唐僧是自己的保护对象,观音并没有去点化他。

综合以上原因,才决定了唐僧要等十世,等到孙悟空出五行山,等到被沙僧吃九次。


小马谈古今


要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弄明白,沙僧被贬之前是干啥的?为什么被贬下界?下界去真的是受罚吗?还是有别的原因?


01沙僧曾经是玉帝的心腹

在《西游记》原著第22回中,沙增在流沙河与猪八戒打斗,称自己不是妖魔鬼怪,也是个有名有姓的角色。而且还说他当年修行时,是由人身一步一个脚印修成神仙的。成仙后,更是本本分分,深受玉皇大帝器重,亲自封的“卷帘将”。

这“卷帘将”是什么职位?只是给玉皇大帝挑门帘的?从沙僧自己的口述中我们得知,这个职位可不那么简单。

上朝时,玉帝坐着,他在边上站着,众天神跪拜的时候,他也同样是受拜者。所以他敢说:

“南天门里我为尊,凌霄殿前吾称王。”

不仅如此,他身佩“虎头牌”,还手持御赐的“定妖仗”,“虎头牌”就是兵符,士兵只认兵符不认人。卷帘将手握兵权还算是带刀上殿,玉帝算是把自己的身家全权交付给他。

再有,一个挑门帘的,为什么封为大将?因为玉帝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都要他去办。大将的身份,方便沙僧行事。

卷帘大将不仅仅是玉帝的贴身保镖,更是他的心腹。

玉帝对他的信任程度,那可比对其它神仙更高。他知道的事情也比别的神仙多很多,对玉帝更算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02被贬下界受罚,就是“周瑜打黄盖”

原著中说,卷帘将因为打碎了琉璃盏才受罚。

一个酒杯被打碎,玉帝竟然把他官服都扒了,还要杀头。经过赤脚大仙求情,好歹饶了死罪,还被贬下界,每隔七天就要受万箭穿心100次。至于吗?有没有觉得玉帝小题大做?

我们来看看沙僧所受的处罚和孙悟空、猪八戒的对比:

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偷蟠桃、盗仙丹,还要抢玉帝的宝座,也不过就是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天蓬元帅在天庭调戏嫦娥,也只是打了一顿让他投胎去。为啥到了卷帘将这,就这么大动静?

有人说,玉帝的腌臜事情,卷帘将知道的太多了,所以要被玉帝收拾。可是玉帝傻啊?作为当权者,他自然明白“死人的嘴最紧”这个道理,又怎么会因为赤脚大仙一求情,就饶了卷帘将不死?

可见,这里面有猫腻。玉帝让卷帘将下界,是有事情做的。这件事情自然是玉帝明面上不好做,需要委托卷帘将暗中操作的事情。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表现的太明显,要做戏,做戏还要做真。两人很可能事先说好了,这是一计。用《三十六计》来解读,就是苦肉计。就跟“周瑜打黄盖”似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卷帘将被贬后,受重刑,因为一个破杯子,太过。

只有让所有人都觉得玉帝做得太过,卷帘将这个曾经的心腹,因为气愤背叛他才更真实。

但事要办,人首先得平平安安,玉皇大帝要为自己的心腹安排周全,才能方便行事。


03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处处透着不合理

为什么说,卷帘将下界是玉帝有意为之呢?我们来看看卷帘将下界后,在流沙河那些不合理的小细节。

不合理之一:受罚的地方很排场

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去后,到了流沙河。这受罚的地方可排场的很,又大、又宽、又深。孙悟空跟猪八戒是这么讨论流沙河宽度的:

“老孙这双眼,白日里看得千里路上的吉凶,却在空中看出,此河上下不知多远,但只见这径过足有八百里。”

而且这流沙河也有古怪,流沙河碑文上写的清楚:

“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鹅毛和芦花这么轻的东西都能沉底,试问谁能过得去?

后来沙僧归顺唐僧之后,唐僧过流沙河,还得用观世音的红葫芦,加上九个取经人的脑壳“按九宫布列”做成法船,才能渡河。

这么凶险的地方,猪八戒擅长水战,却一分好处都讨不到。可沙僧却是如鱼得水,安逸得很,这又是为什么?

不合理之二:受罚还带着趁手兵器

猪八戒沙僧打斗,沙僧一杖下去,猪八戒险些招架不住,就问他:

“你这甚么哭丧杖?”

沙僧说,他这杖大有来头:用料是月宫桂花树的树枝,吴刚亲自给砍下来的。打造者是鲁班,用料也金贵。这是降妖真宝杖,凌霄宝殿的镇店之宝。这好东西竟然给了一个受罚的罪臣,不奇怪吗?

而且,沙僧带着这兵器在人间可以横着走,用沙僧自己的话说,在下界,这兵器“天下刀枪难比赛”,可见没少跟人较量。

不合理之三:受罚时不被限制行为

卷帘大将被贬后受罚的内容是,每七日被万剑穿胸100多次。

除了万箭穿心以外呢?是劳动改造嘛?看看沙僧自己怎么说:

“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觅食饷。”

什么“食饷”呢?活人。

“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

可见沙僧平时没少吃人,并且是只吃人。

一个罪臣,怎么敢这么惹事?

卷帘将被贬之前,暗里为玉帝做事。卷帘将得罪的人不会少,一朝被贬,寻仇的人也不会少。所以,玉帝安排了一条难渡的流沙河、一件趁手的兵器,足够卷帘将自保。

七天受一回罪,正常来说,卷帘将必须得表现出怨气!怎么表现呢?

吃人、干坏事,看上去要足够自暴自弃。如此才能被人相信:玉帝和卷帘将这对昔日铁到不行的主仆,真掰了。

而且吃人这事,更方便卷帘将在下界行事:不让取经人顺利到西天。反正是饿得要找人吃,吃了前九个取经人是多么合理。


04 沙僧最开始,摆明就是连唐僧都要吃的

玉帝为什么要阻止取经人呢?因为大唐的国教原本是道教,然而佛教大佬如来想横插一脚,偏偏态度又十分做作,不仅没奉上经书,还要求去自提?凭啥?可是玉帝也不能明着阻止取经一事,毕竟在收服孙悟空这事上,玉帝欠了如来人情。可是玉帝还想,孙悟空怕不是如来的人,大闹天宫极有可能是如来的一个局。

这口窝囊气让玉帝疑神疑鬼、心中憋闷,倒不如管他事实真相如何,把取经人打杀干净就完事了。

当然,明着做这事不道义,只好暗着来。也就无奈走了卷帘将这步棋。

《西游记》第八回中,观音前往大唐寻找取经人的路上,找孙悟空保唐僧,孙悟空想着出来就行;找小白龙驮着唐僧,小白龙想着不受刑就行;找猪精天蓬保唐僧,天蓬还讲条件:前程能吃吗?人好吃。最后他同意跟着唐僧也是为了一口嚼谷。

只有遇到被贬的卷帘将,观音给了个承诺:

“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卷帘将马上答应了:

“我愿皈正果。”

但卷帘将只是明面上答应,实际上他根本没忘了自己的使命。

有个细节,充分暴露了这一点: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时,观音告诉孙悟空,沙僧是自己劝化过的,只要孙悟空告诉他,自己是东土大唐来的取经人,他肯定不跟孙悟空打了。实际上沙僧早就知道谁是取经人。原著中说,沙僧上了岸,别的啥也不看,“径抢唐僧”。看吧,直勾勾就是奔着取经人去的。

反正观音没来,就闷头吃了唐僧,即便后面观音赶到,人都吃了,只需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把屎盆子扣到孙悟空、猪八戒身上:他们没说,我不知道他们就是取经的,要不再等下一位吧。

纵使自己是个罪臣,也是天庭的罪臣,而不是如来的罪臣,观音跟卷帘不在一个系统里,也只不过能谴责、劝化,不能拿他如何。

所以在后来的取经路上,沙僧也是一路糊弄:除了挑担子,就是牵马。除了那个冒充他的猴子,一个妖精都没打死。打啥打?大部分都是他的同事,要不就是他同事家的宠物。如来那边的精怪,跟他更没关系,告诉一句:“大师兄,师傅让妖怪抓走了。”已然算是尽义务了,至于打怪,费那力气干啥?

总之,吃了取经人,搅黄取经事,就是沙僧的任务。这个任务玉帝不足为外人道也,让沙僧偷摸去干。

还有,沙僧最后被如来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虽然是个菩萨位,也有些实权,但是远不如玉帝心腹这样的地位。而观音最开始的承诺也没有兑现。

如果《西游记》接着往下写,估计沙僧就是最大的变数了吧?


老太阳慢读


所谓唐沙僧吃了唐僧的前九世恐怕不符吴承恩的原著意思。

按原著意思,沙僧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名称唬人,其实职位很低。要知道在南天门站岗的都是“元帅”,如魔家四将,赵公明全是元帅级。“卷帘大将”也不过是玉帝的勤务兵或贴身侍卫一类职务。

沙僧不过是在蟠桃宴会失手打破琉璃盏,就触犯“天条”,还是赤脚大仙求情,才贬到下界的“流沙河”为妖。原来天庭的酒杯也是玻璃的,一失手就摔坏了,不比人间强!

沙僧对观音菩萨说,他在流沙河吃人无数,骷髅头就丢水中,流沙河水质特别,就是鹅毛也会下沉,但九个取经人的骷髅头不会下沉,他就取出来串起来了,挂在项上。

《西游记》只说九个取经人,并不是唐僧的前世,题主讲的不免过于恐怖了。

唐僧的前九世都是得道高僧,圆寂善终的。而且如来大和尚就是要徒弟十世轮回,才能到西天取经得证正果的,怎么可能会让他前九世也取经呢,处罚也太轻了,如果一世就成了,如何服众,哪来的《西游记》呢?而且唐僧本为如来二弟子,取经会不高配随从吗?

所以,沙僧吃的九个取经人不过是肉骨凡胎的高僧而已!


南雷霆峰


沙僧吃掉的取经人并不是唐僧,而是跟唐僧自由竞争的人,沙僧是观音菩萨派去的,他吃了其他的那些取经人就是受指使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其他人取不成经,达成垄断减少竞争者。

从真假美猴王那个章节可以看出,想去取经的人很多,但是呢,他们没有那个取经的资格,因为唐僧取经是开后门的,属于内定大关系户。

我们总是说唐僧能够在取经团队中当领导是因为他有恒心有信仰,其实都是tm的扯淡。唐僧是因为背后有人!他是如来的二弟子,投胎到凡间来镀金的,而其他人是没有取经资格的,甚至还可能被吃了。

唐僧本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但是这个二弟子并不是什么勤奋好学的好同志,由于跟大师姐玉兔有染,如来把大弟子发配到月宫中去(就是嫦娥的玉兔,在天竺国章节有写到这点,玉兔就是为了来跟他续前缘的);而金蝉子则被关到藏经阁面壁思过,在往后,如来的其他弟子都成了佛,唯独金蝉子做不到。如来为了让他修功绩成佛,才把取经的肥差给了他,目的拍让他去镀金,然后取得成佛机会。


优己



答: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这才提问了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沙僧吃掉九个取经人的时候,其实是并不知道唐僧去取经的。

我们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沙僧和猪八戒虽然同是被贬斥到下界,但他们的下凡过程是有着天渊之别的。

猪八戒是被投到猪胎,以一头猪的身份出现在下界的。

即尽管猪八戒来历非凡,曾是天篷元帅,带着天界的记忆在人世间,但已经完成了一次从死到生的轮回,彻底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了。

这个身世真是叫一个悲惨。

而沙僧并没有死后投胎的经历,是被直接贬下流沙河受苦受难的。这种经历,就和人世间林冲被发配沧州、武松被发配孟州相似。

即与猪八戒相比,沙僧不仅带有天界的记忆,他的面目和身体,还是天庭上的面目和身体。

似乎,沙僧的遭遇比猪八戒略好。

其实不然。

在流沙河,沙僧每七天要承受被飞剑穿胸三百下的痛苦。

我的天,这相当于每天死三百次了。

仔细想想,还真不如老猪呢。

老猪人虽然变得丑怪,但一出生,便咬断脐带,吃掉了老母猪和同胎出生的猪兄猪弟,然后带着前生的法术,窜到云栈洞,与卵二姐过起了恩爱夫妻生活。

沙僧除了咬着牙齿挨剑,还得为生计发愁。

因为,流沙河就是他的禁居地,他不能像猪八戒那样,爱上哪上哪,爱和谁结婚就和谁结婚,他得老老实实在流沙河呆着,有人过河,或在河边转悠,那是最好不过了,他可以吃人打牙祭;没有人过河,他就只能吃些小鱼小虾充饥,经常被饿得饿得头脑发昏、神志不清。

以至于观音菩萨经过,他老眼昏花,竟然认不出来,张嘴要吃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未出现之前,沙僧并不知自己的命运将会去向何方的。

实际上,玉帝贬斥他到流沙河,也没想过要将他另作安排的。

不是如来要向东土传经,沙僧也许会是在流沙河日复一日地过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直至天荒地老的了。

所以,观音菩萨提出让他保护唐僧上西天取经,好让他将功赎罪,重获新生。他立刻一蹦三尺高,兴奋地表示同意。

这个时候,沙僧有些担心、有些自责,向观音菩萨坦白,自己之前曾经吃过九个取经人了。

不难看出,沙僧是担心这九个被吃的取经人中有自己要保护的唐僧,那么,自己将功赎罪的大好机会就泡汤了。

也就是说,沙僧吃掉九个取经人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唐僧去取经的,他也根本也不知道自己会拥有一项“保护唐僧上西天取经”的光荣任务。

第二个错误,沙僧所吃掉的九个取经人,绝对不是唐僧的九个前世。

很多读者以为,原著中曾提到,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即沙僧所吃掉的九个取经人就是唐僧的九个前世。

但是,唐僧取经成功之后,如来无限亲昵地对唐僧说,知道吗?你前世原是我的二徒弟,名叫金蝉子。因为你不专心说法,所以贬你转生东土。

如来佛这句话里,传递出三个讯息。

一、金蝉子是如来佛的二徒弟,法力一定不低,沙僧根本没有能力吃。

二、金蝉子并不是沙僧吃掉了才转生的,而是像猪八戒被玉帝斥往下界转生一前,直接由金蝉子投胎转生的。

三、金蝉子转生后就是唐僧,并不是金蝉子前后转生了八次,才成为唐僧。

也就是说,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是指他在成为金蝉子之前已修行了八世,金蝉子是第九世,唐僧是第十世。

只要弄清楚了这几点,就知道沙僧吃的九个取经人是有些修行、有些法术的取经人,不然,也不可能死后骷髅浮在水面而不能下沉。但这九个取经人是不是去如来哪儿取经?不知道;他们要取的是什么经?不知道。或者,他们取的经和唐僧去取的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覃仕勇说史


我们先来看看沙僧遭受的磨难,沙僧本来是天庭的卷帘大将,侍奉在玉帝左右,长相也十分帅气。结果被贬后却成了个青面獠牙、红发丑脸的妖怪,可见,在被贬之前,沙僧经历过一番非人的待遇,被折磨成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这还没完,沙僧还要每七天遭受一次“飞剑穿心”的痛苦。我们先不管沙僧究竟犯了多大的错误,只要知道玉帝对沙僧真的很残忍,沙僧真的很痛苦就行了。换而言之,沙僧想要获得玉帝的放过,要想脱离苦海,那就必须得立功。通过什么立功呢?那就是在孙悟空刑满释放之前破坏取经行动。玉帝是批准了取经行动,是默许了如来可以扩充佛派势力,但前提条件是,取经行动必须要有孙悟空。

玉帝制造出孙悟空这颗棋子,最后让如来来收拾,就是为了让如来露脸,然后玉帝好给如来加官进爵,而这只是第一步。玉帝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就用一次。接着,玉帝再把孙悟空送给如来,让他搞取经行动。换而言之,玉帝要让孙悟空监视取经行动,只有这样,玉帝才放心让如来搞。可是如来却不想被监视,想自己一手掌控。于是,在孙悟空刑满释放前,如来就自作主张,偷偷开始了取经行动。

那玉帝当然也就得偷偷扼杀取经行动了。所以,如来先派了猪八戒下届阻止。可是猪八戒并没有遭罪,他在人间过得有滋有味,早把玉帝吩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故此,玉帝只好再派个沙僧来流沙河阻止。流沙河是最后一个必经之处,一旦取经人逃过此处,那就有很多路可以选了,就不好控制了。

介于之前没有给猪八戒增加刑罚,以至于猪八戒下届后就把正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玉帝得用“飞剑穿心”来提醒沙僧,沙僧真是倒霉。对于沙僧而言,不吃掉唐僧,阻止取经行动,那就无法逃脱流沙河这个魔窟。只要不是孙悟空带着唐僧来,那就是干掉,只有是孙悟空带着唐僧来,那一切才会结束,玉帝才会放过他,让他跟着一起去取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