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国家英雄或祖先?

风之语


哈萨克位于中亚,是一个典型的由混血民族组成的国家,而蒙古大军西征横扫的不仅是欧洲,沿途的中亚也战火尽燃。不夸张地说,大军过境,只有顺从、俯首才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永久占领征战得来的疆土,成吉思汗的子孙趁机建国自立,于是便诞生赫炟一时的四大汗国,而哈萨克的前身就是组成四大汗国的一部分。如今留存在当地的蒙古人后裔出于对先祖的崇拜,必然会怀念先祖的荣光,继而认成吉思汗为英雄。

“哈萨克”在突厥语中就是“脱离”与“迁徙”的意思,他们的主体民族就是汉朝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西汉初年,乌孙部落与近邻月氏发生领地冲突,结果乌孙被击溃后依附匈奴。

乌孙昆莫(首领)猎骄靡长大成人后,不忘复仇,卷土重来,击败大月氏,收编塞种人与月氏人余部,建立乌孙国。对昆莫有着养育之恩的军臣单于去世后,昆莫趁机摆脱匈奴的束缚,转而渐向汉朝靠拢。

乌孙与汉朝的渊源

一、结缘。

张骞第次二出西域,造访国乌孙,继续推行“断匈奴右臂”策略。昆莫以:“乌孙距匈奴近,大臣皆惧匈奴;距汉朝远,不知汉朝之大小。”的理由拒绝。

张骞没有与乌孙王争论不休,而是采用“欲擒故纵之术”,经常炫耀汉朝的强大。果然,就在张骞返回长安之时,出于好奇的昆莫派使节随行。结果乌孙使节不虚此行,大汉的富足强大让他们深深震撼。

乌孙使节回国如实奏报见闻,昆莫立即派使节重返长安,传达自己称臣的意图,并且以一千匹西域良马为聘礼,要求与汉和亲。

(细君画像)

二、和亲之路

为国家计,汉武帝将已故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入乌孙。刘细君是典型的江南美女,雪乳玉腕、丰姿绰约,令垂垂老矣的昆莫神魂颠倒,并将“肤色白净美丽的如马奶酒一样的公主”奉为至宝。

昆莫死后,刘细君尊乌孙国俗,嫁给了昆莫之孙岑陬军须靡。而就在刘细君为岑陬产下一女不久便撒手人寰,香消玉殒。

大概是出于对东方美女难以割舍的情怀。刘细君去世不久,乌孙昆弥(首领,相当于匈奴单于)岑陬再次向汉朝提出和亲要求,武帝遂将景帝时发动七国之乱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嫁入乌孙。没想到,这位丰腴健飒的南国女子虽然也有“公主琵琶幽怨多”的怅然,但却最终为大汉王朝撑起了西域的那片天空。

(解忧公主剧照)

岑陬英年早逝,匈奴公主生的儿子年幼,昆弥之位传给了季父大禄的儿子翁归靡。按乌孙国俗,解忧公主又成为了翁归靡的女人,侍女冯嫽则嫁给了乌孙右大将军。婚后,解忧公主备受宠爱,先后为翁归靡生下三子二女,日后他们都为汉朝经营西域,功不可没。

三、公主的能量

和亲公主是汉朝钉入西域的一枚楔子,汉朝以此为支点,不断在西域屯田戍守、壮大势力,汉武帝提出的“断匈奴右臂”的夙愿变为现实。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汉朝在乌垒城(轮台一带)设立西域都护府,匈奴对西域的影响渐行渐远。但乌孙国内局势并非永远一片安宁。

翁归靡去世后,岑陬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泥靡被推上昆弥之位,由此开始与汉朝对抗。无奈之下,解忧公主与两名汉使密谋刺杀泥靡,结果泥靡负伤逃脱,遭来其子率军围城数月。幸亏汉朝军及时赶到,赤谷城内的解忧公主与百姓获救。后来,翁归靡与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击杀泥靡,自立为乌孙昆弥。为防止乌就屠结盟匈奴,汉朝大军驻防乌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危机时刻,冯嫽挺只身前往乌就屠大帐充当说客,最终,乌就屠在冯嫽的劝说下继续归附汉朝。后来,在汉朝的运作下,乌孙分为大小昆弥两部,大部由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掌管,小部由乌就屠掌管。

(冯嫽剧照)

由此可见,怀揣家国使命的汉家女子,韶华倾负,始终以祖国利益为支点,在乌孙、汉朝匈奴之间的较量中,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让许多错综复杂的恶性事潮退波平。

从乌孙到哈萨克的千年岁月

失去大人的保护,孩子通常会吃尽苦头,汉朝灭亡,乌孙倾覆,不成其国,并相继成为柔然、突厥奴仆。隋唐王朝时,西域那片乌孙人最熟悉不过的土地上只剩下了似曾相识的焉耆、龟兹、于阗、疏勒。早在柔然成为草原霸主的时候,乌孙人被赶往葱放牧,当西辽统治西域的时候,乌孙人与最初的部落时代没什么区别。

蒙古大军横扫中亚后,乌孙人先后归依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金帐汗国、术赤长子斡尔达白帐汗国及术赤幼子昔班的蓝帐汗国。最终在蓝帐汗国的统治下,乌孙人、突厥人、蒙古贵族长期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群体——月即别人。

15世纪中叶,月即别人可汗率领乌孙、康里、克烈、乃蛮、弘吉剌惕、杜拉特等部落归附东察合台汗国,后被安置于楚河流域,并取名“哈萨克”。

哈萨克汗国建立不久,就迎来与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及昔班尼汗率领乌兹别克部落之间的大混战。经三十余年的拼杀,哈萨克浴火重生,脱颖而出,原蓝帐汗国的蒙古人也成为本国国民,这就是如今哈萨克蒙古人的由来。

16世纪末,哈萨克将其统治下的部落按照血缘关系划分为三部分,即大、中、小三个玉兹。其中中玉兹(奥尔塔玉兹),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曾经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蒙古弘吉剌惕部人占一定比重。

结语:当蒙古人崛起后,他们在把武力挥洒到能到达的每一寸土地的同时,成吉思汗的后裔就会主动或被动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如果他们没有被淹没在民族融合的滚滚洪流之中,那么必然不会忘记先祖成吉思汗的璀璨光环。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从该国学界的研究资料上看,广义上的哈萨克族的远祖被上溯到了乌孙、康居、阿兰等远古中亚土著,中古突厥汗国时期的咄陆、弩失毕等部;蒙元时期的克烈、乃蛮、蔑儿乞、弘吉剌、札剌亦儿、钦察、阿尔根等部落,也都被认为是其后融合演化出近现代哈萨克族的组成部分。

至于题目中所问的,哈萨克斯坦为什么也要把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当作自己的英雄和祖先,则与哈萨克族形成中的关键阶段——哈萨克汗国的历史有关。

公元十五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外部与瓦剌战争的失败,强悍一时的蓝帐汗昔班后裔阿布海尔汗的政权发生瓦解,前白帐汗巴拉克汗的两个儿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乘机率领自己掌握的那部分由克烈部、乃蛮部、弘吉剌部为主的部众,脱离了力量遭到大大削弱的阿布海尔汗掌控,迁移到了楚河流域,在融合了大批当地的乌孙、康居、朵斡剌特、札剌亦儿等部族后,建立起了新兴的哈萨克汗国政权,这也是历史上哈萨克这个名字的第一次出现。

因为哈萨克汗国的开创者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以及被后世歌颂的民族英雄阿布赉汗等,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长子斡儿达的后裔,因此成吉思汗也就成了哈萨克汗国中汗室的祖先,也就相应成了由此而生的整个哈萨克民族的英雄和祖先。


史海悠游闾春晖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只有一个想法,题主这八卦聊的可够闲的,这都整到国外去了。

乐归乐,既然进来了,咱不留个脚印下来,这不是个事。

其实这事说起来,有够乱的,您要想把这事捋明白了,咱就得从他的历史说起。

哈萨克斯坦历史比较乱,为什么呢?

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没有乱的只有更乱的,说道根子上,就是他这地理位置要了老命喽。

哈萨克斯坦这地是欧亚大陆的一个连接枢纽,您只要穿过哈萨克斯坦里海的乌拉尔河,这大脚丫子可就踩到了伊朗的地盘上了。换个方向趟过伏尔加河外加顿河运河,您这基本上就已经到了欧洲的地界。

就这位置他也特殊,搁过去他也没有飞机啥的,全凭两条大长腿硬趟,所以您要是想要到欧洲这块瞅瞅,哈萨克斯坦他就属于必经之路。

就算是现在,咱弄的一路一带,这也是个关键的节点,所以在整个独联体的国家当中,仅次于俄国人和咱享有第二大贸易伙伴的称号。

这话唠的有点远,咱把话头拉回来接着聊。

这不就因为他这位置比较关键,所以历史上很多有名有姓的国家和人物,都愿意搁这摸一把,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这哈萨克斯坦光民族就有一百多个,想不到吧!

当然他的民族成分最为主要的还是哈萨克族,占了大约66%。

那么历史上都有谁摸过这地方呢?

您要是往最远了去说这事,他最早出现的本地土著,应该是乌孙,康居,阿兰这样的游牧政体。

那么后来通过一系列的兼并,这就开始出现国家,当然这些个国家全部都是由游牧部落建立的,这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西突厥汗国,

而那哈萨克这三个字其实就是突厥语,这要是翻译过来的解释就是脱离和迁移的意思。

当年突厥分为东西突厥,这西突厥不服从咱大唐王朝的管制,但他又打不过咱,没的法子,这就迁徙到了这地。

所以哈萨克斯坦这身体里有着突厥人的血统,比那血脉稀薄总是自称突厥的土耳其纯老多了,但这依然不是现在哈萨克斯坦的样子。

中间的历史咱就不说,总之都是你方唱罢俺登台的一过程,大家伙也不爱听这个。

直到后来,蒙古人骑着他们的蒙古马,有了一股子想要搁欧洲地界瞅瞅的想法,于是他们挥舞着小马鞭,踹开了哈萨克斯坦的边疆,变成了欧洲人所谓第二根上帝之鞭。

这顿抽,把欧洲人都抽哭了,蒙古人直接打到了多瑙河畔。欧洲辛辛苦苦积累几千年的经验组成的所谓重装骑兵,在蒙古人打的过就蹲在马背射箭,打不过一边逃一边射箭,就这种战法把他们的重装骑兵给射成了刺猬。

那么蒙古人就蹲在哈萨克斯坦这地,画了一个巨大的圈,这就建立了金帐汗国和察哈台汗国,所以这个时间点上的哈萨克斯坦是被一分为二由俩汗国给瓜分了,但说道根子上这都是受到蒙古人的统治。

而这个时间点上,那战斗的名字俄罗斯,搁地图上还是个四面不搭海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公国而已。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你这好端端的咋提起了俄罗斯?有毛病吧?”

哎!题主这事不提俄罗斯他不成啊,没法子咱一边说一边提一下,给后边的具体回答做点准备。

好咱接着说,所以人家哈萨克斯坦把蒙古族的英雄成吉思汗,作为自己的英雄和祖先没毛病。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正是由于这俩汗国的建立,促使现在这个哈萨克斯坦的形成。

因为随着后来的统治,金帐汗国的影响力逐渐的减弱,那么哈萨克斯坦就从金帐汗国里边脱离出来。因为他单独一个,体量小没法生存,所以就投靠了月即别汗国。

那么这当中间有一部分部落,他又脱离了这月即别汗国,成为了逃亡者,而这些个逃亡者就逐步的形成了咱现在看到的哈萨克族。

这就是他的具体来历,土地先是被俩汗国占有,后来才逐步的形成哈萨克这个族群,最终成为了这块土地上的主体民族。

这就是哈萨克斯坦形成的一个来历。

哈萨克斯坦把成吉思汗当做自己国家的英雄和祖先,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大家伙也知道哈萨克斯坦是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的一员,那么作为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人到是很慷慨,直接把过去属于自己的地盘划拉出四个州送给哈萨克斯坦,让他管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俄罗斯人这么慷慨?没见过啊!”

是啊!没见过,这其实就是一块毒蛋糕,不吃好歹是块蛋糕,吃这就弄不好要出事。

为嘛会这么说呢?因为俄罗斯送出去的这四个州那是以俄罗斯人为主体民族的。

哈萨克斯坦接受了这四个州,那么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人将会成为第二大主体民族,这是要改变哈萨克斯坦这块的人口结构啊,影响将会是方方面面的。

只要肯努力,那么俄罗斯人或许就可以取代哈萨克斯坦成为这里的主体民族,那么以后的事,咋也好说了。

但这事他将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那么作为哈萨克族他们也明白这事的结果,毕竟这就是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但也只能熬着呗。

后来苏联解体给这事解了扣,俄罗斯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哈萨克斯坦自己个乐了。

直接把这四个地方真的就吞下去了,毕竟法理上你俄罗斯划拉给俺了,不要白不要。

那么至于这上边的人,哈萨克斯坦还真不想要,所以规定俄罗斯人想要呆着你就好好的别炸翅,你要是不想呆着想回俄罗斯,他这也不拦你,顺顺利利的给你开路条,保证你各种手续齐全。

俄罗斯他不乐意了,这就从中搅和事,当时哈萨克斯坦的总统一瞅这事不对,于是力排众议把首都给迁移到了北方,就蹲在这四个州里瞅着,有那么一股子天子守国门的架势,这一家伙把这事就给震住了。

所以从这里咱就能看出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有矛盾的。

那么这些年作为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受到俄罗斯的侵蚀是方方面面的,所以他也有意在排挤俄罗斯文化,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你比方说文字最开始的时候哈萨克语是用俄文字母进行拼写的,这不后来直接用拉丁字母进行拼写,有够拼的。

所以题主这事,在这样的背景下那就更加的突显和推崇了。

当然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有矛盾也有联合,俩人别的地方合作的依然很好。

就是这么个事,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公元15-19世纪,哈萨克斯坦的国土是由哈萨克汗国(Kazakh Khanate)所统治。哈萨克汗国将君主的祖先血统谱系,追溯金帐汗国的可汗术赤(J̌öci),术赤正是成吉思汗的儿子。

根据成书于15-16世纪初期的相关史籍如《成为胜利之书的选史》(Tawārīkh-i guzīda-i nuṣrat-nāma)等材料透露,哈萨克汗国君主的谱系脉络的源头是术赤的第十三子秃花帖木儿(Tuqa-timur),他的后人兀鲁斯(Urus)正是哈萨克汗国始祖克列汗(Kiray)的祖父。

因此,在部分哈萨克人对祖先的谱系想像中,始终以金帐汗国为源、将术赤认作自己的祖先。作为术赤的父亲,以蒙古帝国的创立者成吉思汗为祖先,就更不在话下了。

值得一提的是,秃花帖木儿同时也被克里米亚鞑靼汗国视作的祖先。这一独特的历史关系,也在18世纪清与哈萨克汗国的往来中有所体现。

例如,准噶尔汗国覆亡之际,哈萨克左部阿布赉汗、右部阿比里斯汗相继派遣亨集噶尔、卓兰等赴北京朝贡时,清朝试图通过这些来朝的哈萨克人之口,搞清哈萨克三玉兹的源流。根据军机处的询问记录,哈萨克使者认为哈萨克三汗有如下源流:

meni hasak de uluyus. ortoyus. kiciyus sere ilan hasak bi. ūlet gisun de ike joo dumda joo. bagan joo sembi. daci gemu kungker gurun ci jihengge seme donjiha.

翻译:我哈萨克有乌鲁、鄂尔图、奇齐三玉兹,厄鲁特语中称为伊克准、都木达准、巴罕准。听闻其原先都来自控噶尔国。

满文奏折提到的乌鲁、鄂尔图、奇齐三玉兹,也就是哈萨克大、中、小三帐。使者听闻三玉兹的祖先来自控噶尔国(kungker gurun)。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控噶尔既可以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可以指克里米亚鞑靼汗国。此处显然是指后者。

由此可见,几百年前术赤后人的繁衍迁徙活动,仍然在18世纪哈萨克人的历史记忆中有所存留。


HuiNanHistory


哈萨克斯坦有句话:成吉思汗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月即别汗给我们带来了信仰。

虽然哈萨克人的来源成分很复杂,但哈萨克人在历史上建立起国家,绝对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功劳。历史上哈萨克贵族,身上流淌的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血液。

哈萨克斯坦号称有1500年的传承历史,虽然有点吹牛,但是咱们也可捏着鼻子表示一下将就认可。我们从1500年前捋一捋。

公元5到6世纪,“哈萨克”这个词还没被发明,这里是突厥人的牧马地,统治这里的是可萨突厥国。公元8到10世纪,阿拉伯人、波斯人先后来过。

公元12世纪,中华大地上,打得火热。北宋和女真金国联合灭了契丹辽国。契丹人残余势力建立西辽,攻入这里。若干年后,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来到,覆灭西辽,占领这里。这里成为白帐汗国(也就是金帐汗国的一部分)。

金帐汗国是拔都的封地,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白帐汗国是孛儿只斤.斡尔答的封地。斡尔答和拔都有个共同的爹叫术赤,有个共同的爷爷叫成吉思汗。斡尔答是老大,拔都是老二。斡尔答争不过拔都,所以他成为拔都的属臣,白帐汗国也是金帐汗国的属国。

白帐汗国后来比较曲折,经历了内乱、被帖木儿入侵,最后传到十几代时,被旁支篡位。

斡尔答的两个直系后裔:克烈汗、加尼别克汗,带领部众进行了大迁徙,逃亡到了当时察合台汗国西部,他们开始自称“哈萨克人”(意思是:逃难出来的人)。

不久,他们以白帐汗国继承者的名义,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就是“哈萨克”以国家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成吉思汗的孙子建立的白帐汗国是他们历史荣耀的起点,而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建立的国家,使“哈萨克”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名字,使“哈萨克人”成为一个民族的称呼。

哈萨克汗国立国后,曾经一段时间武力和疆域达到颠覆,直到遇到卫拉特蒙古、准格尔、清朝和俄国。经过几十年跟这几方的战争,哈萨克汗国逐渐衰落,逐渐被俄国一步步蚕食、吞并。

直到俄国苏维埃革命时期,哈萨克终于独立出来,几经周折,最后叫回了“哈萨克”的国名。1936年,以“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身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成为大苏联的一份子。

1990年,苏联解体,“哈萨克”独立,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每个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的历史荣誉感,都要使劲挖掘历史上的荣耀时光。

而“白帐汗国”和“哈萨克汗国”两个历史时期,无疑是他们最闪光的历史阶段,他们将成吉思汗列为名族英雄、甚至祖先当然没问题。——他们还能找到更出名的人做祖先吗?


尔朱少帅


这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有的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国家英雄或祖先”,我觉得问题中一个词用的好,那就是提的是“哈萨克斯坦人”而不是“哈萨克人”。虽然古代“哈萨克斯坦”意指“哈萨克人的土地”,但是现代的哈萨克斯坦已经不局限于哈萨克人,哈国内有140多个民族,比我大中华都多好多。所以要回答解释这个问题还得分开来说:

1、哈国内那些民族中存在少量蒙古人以及一些与蒙古族亲缘极深的民族,这些“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英雄或祖先于情于理肯定是没有问题。

2、作为哈国的主体民族的哈萨克人,其实历史可并不短,“哈萨克”之名出现可能较晚,但哈萨克人算的上是古突厥发展而来融合了很多其他民族的直系分支。不可否认的是蒙古人对哈萨克历史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甚至组成哈萨克人的一些部落就是同化自蒙古人。这些从蒙古人同化而来的哈萨克部落可能有的还保留少许蒙古文化意识,把成吉思汗当成自己的英雄和祖先,其实也无可指摘。但那些说成吉思汗是哈萨克人(整体)的祖先就非常荒谬了,不值一驳,无知而可笑!


数据痴


为什么有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国家英雄或祖先?确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虽然是哈萨克人,和蒙古人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在前些年,曾经有大量哈萨克斯坦人把血样寄到位于美国休斯敦的一家检验中心检测自己是否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裔,哈萨克斯坦还有学者出版了一本书,详细介绍身为铁木真后裔的哈萨克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哈萨克人的复杂起源

哈萨克人其实是一个起源极其复杂的民族。因为它的先祖其实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目前许多观点认为,历史上在今天哈萨克斯坦生活过的斯基泰人、乌孙人、康居人、奄蔡人和大月氏人都在一定程度和上哈萨克人有关联。但真正这个名叫“哈萨克”的族群却是到公元15世纪末期才开始逐渐形成的。

鼎盛时期的金帐汗国,其东南部有部分领地在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

喜欢历史的朋友估计多数都知道蒙古西征,蒙古西征之后,在东欧到中亚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由铁木真的长子术赤家族所统治。而金帐汗国在蒙古各汗国里相对来说比较长命,它一直维持了200多年。但到公元15世纪初,金帐汗国在中亚征服者帖木儿的持续打击下迅速衰落,之后又陷入军阀混战,所以在公元15世纪中叶先后分裂成了7个独立的政权,而其中之一就是哈萨克汗国。

创立哈萨克汗国的两个首领分别叫克列和贾尼别克,而他们两人都是术赤的第13子秃花帖木儿的后代,两人的曾祖父兀鲁斯曾是金帐汗国下属的白帐汗国大汗,而哈萨克汗国也可以说是从白帐汗国发展而来的。所以如果这样看,哈萨克汗国的首领确实是铁木真的后裔,那么哈萨克人自称铁木真后裔也没有任何疑问,而且哈萨克人和蒙古人似乎也应该是一个民族才对。

文化与血缘的复杂融合

但一个民族的历史当然不可能是这么简单的。因为在金帐汗国建立之后不久,因为远离蒙古草原,而且周边生活的突厥部落人数众多,所以在公元14世纪初,金帐汗国的统治阶层就通过信仰伊斯兰教和与突厥部落通婚转变成了一个名叫鞑靼人的民族,而当时蒙古传统的信仰萨满教甚至被明令禁止。所以克列和贾尼别克,乃至他们共同的曾祖父兀鲁斯,都已经是鞑靼人,而不是蒙古人了。

那么鞑靼人和蒙古人究竟有什么差别呢?其实还是很明显的。首先的一点是鞑靼人都说鞑靼语,鞑靼语是属于突厥语族的一种语言,虽然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可以说同属于阿尔泰语系,但在远古就已经分裂成了不同的语族,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汉语与藏语类似。另外刚才已经提到,金帐汗国早早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鞑靼人后来也都信仰伊斯兰教,和蒙古人在文化上也完全不一样。

鼎盛时期的哈萨克汗国


而且创立了哈萨克这个族群的首领虽然确实是铁木真的直系后裔,但其部众里却有很多本来就是被蒙古征服的突厥部落。因为现代可以确定的是,在蒙古族刚刚形成之时,其内部的蔑儿乞、汪古和克烈等部其实都还是说突厥语的部落。所以虽然在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之后,他们已经被蒙古兼并,但其实在当时他们本身就还处于被蒙古人同化的过程中,身上的突厥色彩本身就还没有完全褪去。而在蒙古西征之后,这些部族里的许多人又西迁到西亚乃至东欧,和当地的突厥部落再度融合形成了鞑靼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虽然金帐汗国各部鞑靼人的首领基本上都是铁木真的后裔,但其部众中有许多人却跟铁木真没有太深的关系了。

哈萨克人的复杂构成

而且这时虽然有了哈萨克汗国,哈萨克这个族群初步形成,但跟现代的哈萨克人还是很不相同的。哈萨克汗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其势力扩展到中亚广阔的区域之后,又跟中亚的许多其它部族产生了大量混血。而在这个过程中,哈萨克人渐渐地从鞑靼人中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民族。

哈萨克的大玉兹(红)、中玉兹(橙)和小玉兹(绿)

在公元17世纪,哈萨克人形成了三个被称为玉兹的部落联盟,分别被称为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而这三个玉兹虽然都算哈萨克人,但其从其内部不同的部落里,也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在最早形成的大玉兹,主要部落包括杜格拉特,康里、札剌亦儿和弘吉剌等,其中杜格位特是察合台汗国的一个部族,而康里和弘吉剌都是钦察突厥人,札剌亦儿则是在铁木真之前就被并入蒙古的一个部落。大玉兹哈萨克人中有许多还有汉朝时古族乌孙的血统。

而中玉兹的主要部落则包括克烈、乃蛮、阿儿浑和汪古等,其中势力最大的阿尔浑可能是维吾尔人与克什米尔人混血产生的一个部落,而克烈、乃蛮和汪古部都是蒙古正式形成前后被蒙古吞并的突厥语部族。而小玉兹里有很多金帐汗国鞑靼部族诺盖人的血统,另外可能还有中国古籍里曾记载过的古族奄蔡人的血统,所以小玉兹的哈萨克人相对来说更像白种人。

20世纪初的一群哈萨克人


所以哈萨克人确实是一个非常年轻,构成也非常复杂的民族。虽然其早期统治者来自蒙古帝国的传承,甚至就是铁木真的直系子孙,但其大量部众的血缘却差异极大。所以在本文开头提到那家美国实验室收到的哈萨克人血样里,最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被证明和铁木真没有任何联系。而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本名为《成吉思汗后裔》的书中,作者其实是列举了身为铁木真后裔的大量现代哈萨克人,其中提到的具体人名超过5000个。但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这本书的作者也被迫剔除了成百上千希望被写入书中,但各种证据却表明他们很可能不是铁木真后裔,因此不够格被写入书中的哈萨克人。


但虽然如此,在哈萨克斯坦确实也有相当比例的人确实是铁木真后裔,而且考虑到哈萨克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因此在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将铁木真视为自己民族历史上的人物基本上成了共识。而这种情况其实在一些曾经对历史有过深远影响的古代人物身后并不罕见,所以其实也不值得惊讶了。


桃花石杂谈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某人有出息了,大家都会说他是自己的老乡,跟自己有瓜葛。哪个历史人物要是有能耐,也是香饽饽,大家都是争着、抢着要扯关系。

三国时的诸葛亮被罗贯中打造成军事家、政治家之后,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争抢着要认亲,为此大战了几百年,不分胜负。

成吉思汗的能耐比诸葛亮大多了,他曾经不可一世、所向无敌,他曾经胸怀大志、远征欧亚,他拥有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

所以很多人都抢着把成吉思汗当祖先,哪怕是跟他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跟他不沾亲不带故,被他虐过、屠杀过的民族,也以曾被成吉思汗征服为荣,引经据典说跟人家有瓜葛,说成吉思汗是自己的先祖,是自己民族的骄傲。

不过,哈萨克斯坦人跟成吉思汗攀亲,倒不是全是因为他们太势利,人家给成吉思汗还真有那么一点瓜葛,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哈萨克斯坦人有句名言:成吉思汗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月即别汗给我们创造了信仰,让我们不迷茫;成吉思汗给我们创造了历史,让我们荣光。

哈萨克这个国家起源非常早,来源成分很复杂,早在公元前就成立了。但哈萨克这个词,却出现在十五世纪末,蒙古西征之后。当时蒙古骑兵西征的成果,就是建立金帐汗国,缔造者就是铁木真,为其长子术赤所统治。前后存在了200年,在15世纪中叶,该国在帖木儿打击下亡国,分裂成七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就是其中一个国家。白帐汗国就是金帐汗国早期的一个属国。

哈萨克汗国的两个首领的祖父兀鲁斯,就是金帐汗国早期的一个属国,白帐汗国的首领。这样看来,哈萨克斯坦人就是铁木真的后代。哈萨克人跟蒙古人是一个民族。

但哈萨克国到这时候已经变味了,这个变化在金帐汗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

金帐汗国距离自己的“祖国”太远,向心力也渐渐减弱。到处都是强敌环绕,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尤其是突厥人对其虎视眈眈。金帐汗国就像个没娘的孩子,无依无靠。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就选择了妥协,向突厥人示好,向他们靠拢,开始信仰突厥人的伊斯兰教,跟突厥人通婚。

到了金帐汗国后期,统治者甚至并且出台法律,严格禁止本国人民信仰蒙古的国教萨满教。

到这个时候,金帐汗国已经开始蜕变,他们已经变成鞑靼人,鞑靼人说鞑靼语,原来是属于突厥语,但早已分开,形成差异。

虽然哈萨克斯坦的统治者跟铁木真有血缘关系,但该国的百姓还有很多人都是当初被铁木真征服的突厥人,他们流亡到中亚之后,自己身上的特质依旧保留,还是不折不扣的突厥人。

而且哈萨克国在不断扩张中,陆续跟征服地区各民族进行融合,混血。

到了16世纪初,哈萨克人已经不再是鞑靼人,他们形成了新的部落: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个部落,他们虽然还是鞑靼人,但里面成分复杂,再也不是纯正的鞑靼人。到了18世纪,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下,这三个部落投入俄罗斯怀抱。

后来不可一世的准噶尔汗国于1757年被大清消灭,大玉兹、中玉兹曾经被清帝国吞并。

19世纪满清开始衰落,俄国趁虚而入,在1864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土地。到此为止,哈萨克斯坦成为俄国囊中之物。

20世纪初,俄国发生了大革命,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短暂的独立,一度脱离俄国统治,并入阿拉什自治共和国。

在这之后,俄国政局一再发生变化,哈萨克斯坦的命运也历尽艰辛。几经周折,哈萨克斯坦在苏联成立后,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在1991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由于哈萨克斯坦的缔造者先祖是白帐汗国的领导人,而白帐汗国的领导人是不但是金帐汗国的属国,还是金帐汗国的后人,而金帐汗国的创始人就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后代。因此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封为先祖,也不是没有道理。何况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成吉思汗如果是个没本事的人,大家也都不会趋之若鹜、抢着认亲了。比方说抢着跟周文王、孔子、刘邦攀亲的人就很多,很少有人跟秦桧、魏忠贤和石敬瑭攀亲的。


历来现实


“哈萨克”是一个多族源民族,目前已知的族源至少有十几个,其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白色人种的“乌孙”和黄色人种的“蒙古”。

公元三世纪,冒顿单于率领匈奴崛起,打跑了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的大月氏。大月氏西逃后又打跑了天山以北的塞种人。

大月氏走后,乌孙在匈奴的扶持下强大,又将西迁到伊犁的大月氏进一步往西部赶,同时兼并了留在该地的大月氏人和塞种人。

公元五世纪,乌孙被柔然所灭,柔然又被突厥灭亡。突厥强大后没多久,又分裂为东西突厥。乌孙故地就是西突厥的中心。突厥之后,中亚地区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大混乱,回鹘人、黠戛斯任、契丹人等等都曾盛极一时。大混乱因此也造成了中亚民族的大融合。

十三世纪,蒙古人又在铁木真的率领下崛起,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但随着成吉思汗的去世,蒙古帝国瞬间分崩离析。

白帐汗国先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随后白帐汗国又分裂出了乌兹别克汗国。十五世纪,哈萨克汗王克烈和贾尼别克因对乌兹别克的阿布尔海里汗不满,率部出走建立了“哈萨克汗国”。

这就是哈萨克民族形成的大概过程。在蒙古人之前,对哈萨克人影响最大的是乌孙,时至今日,哈萨克的大玉兹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乌孙色彩,所以很多人说哈萨克人是白种人民族。

蒙古西征后,蒙古人是中亚所有民族的领导者。哈萨克本就脱胎自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他们的领导人也全部来自黄金家族成员。在哈萨克习俗中,黄金家族成员被称为“白骨头”,普通牧民是“黑骨头”。

经过黄金家族几百年来的统治和教育,不光哈萨克人,中亚的许多突厥民族都将自己视为成吉思汗的后裔。在哈萨克牧民心中,只有白骨头才有资格称为头人和首领,所以成吉思汗就是他们的祖先,他们心中的大英雄。


史料不辑


我记得我之前写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关于黄金家族的后人。其中讲到,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人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人,没有全部,也有部分。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来分析题目的话,那就不难理解有的哈萨克斯坦人把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国家英雄或祖先了,因为毕竟成吉思汗在八百年前曾是他们的祖先,在他们部分人身上真的流淌着蒙古人的血液。



成吉思汗一共有四个亲生儿子,他们是拖雷、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四人。而与哈萨克关系比较相近的也就只有术赤了,虽然说是术赤,但是主人公却是术赤的儿子拔都。因为拔都是当时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的建立者,钦察汗国内又分布为十多个小汗国,其中的白帐汗国的范围就是如今的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但是当时的哈萨克斯坦称作哈萨克汗国,而这便是如今哈萨克斯坦的最近的前身了。

那让我们立足于题目所问,去了解一下哈萨克斯坦人民的真正用意吧!


第一点,如今部分哈萨克斯坦真的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后代。这个看法是有具体依据的。根据当代史学界研究发现,成吉思汗的祖先曾是弘吉剌部落的一员,而弘吉剌部落可不属于蒙古部落啊,但是这两家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弘吉剌部落曾经与蒙古族有通婚的关系,在元朝灭亡后,蒙古族被迫由中原地区回归到原来的内蒙古高原,而当时的弘吉剌部落也伴随着元朝的覆灭随之分裂为九个部落(即库勒吉·阿喀什、吾拉孜克勒德、巴依拉尔·江达尔、巴克曼、托克博拉特、加曼拜、喀剌库色、库伊斯汗色依、节特木德尔)明朝开始,这九个部落的人便随同蒙古族人向外迁徙,这其中少部分人留在了中国,而大多数弘吉剌部落的后人则选择回到远离中原,远离汉人统治。

那么这部分人所到定居之处,便是分布居住在如今的南哈萨克斯坦州北部,但是毕竟历史源流几百年了,如今的弘吉剌部落虽然大部分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但是有多种少数民族成分的,不仅仅是成吉思汗家族的成员。所以说这些人将成吉思汗列为自己的英雄或者祖先并不意外。


第二点,源自一种类似于民族自豪感吧!哈萨克斯坦最初来源与13世纪,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携同着元朝的建立而出现的。八百年前“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用蒙古大帝国的铁蹄踏遍了大江南北,征服了欧亚大陆。伴随着这个外来侵略者的霸气来临,使得许多不知名的小国也由此产生,与此同时,这些小国也争相争做成吉思汗的子民。如果这样的话,诸如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国家,一方面本来就是由蒙古人所建立,另一方面认成吉思汗当做祖先的话,也无意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毕竟成吉思汗在世界史上都是颇负盛名的一个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