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罗斯不参与叙利亚内战,那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结局会怎么样?

香堂风子


哈哈哈,西方列强对叙利亚合法政府的军队狂轰滥炸,设立禁飞区也好意思称之为内战?


狼之心2046


如果俄罗斯不介入叙利亚战争,那么恐怕巴沙尔政权早已经垮台,新政府则被亲美政客控制,整个叙利亚都纳入了西方版图。而巴沙尔个人的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图:叙利亚总统巴沙尔

叙利亚战局持续多年,中间大小战争无数,又以美英轰炸叙为高潮,目前紧张局势已经缓和,战事基本告一段落。而巴沙尔政权之所以能在西方制裁,反对派围攻,恐怖主义猖獗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缺少不了外界的帮助。其中,又以俄罗斯的支持最为重要。


图:巴沙尔和普京合影

在叙利亚战争初期,俄罗斯尚未直接介入叙利亚战局之时,巴沙尔的政府军遭遇溃败,一路退守,多座城市失守,形成了反对派攻政府军守的态势,局势对巴沙尔极为不利。而且,在西方大国在背后操盘的情况下,叙利亚政府根本无法获得国际的声援,任由反对派一路肆虐。而俄罗斯介入后,这种情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俄伊盟军的帮助下政府军止住了颓势,并逐步反攻。但就在快要全面收复国土时,美英再也憋不住了,从幕后走向台前,悍然发动对叙利亚的轰炸,让俄叙联军的反攻步伐受到延迟。但即使如此,目前叙利亚大局已定,胜利的天平彻底倾向了政府军一边,反对派已经难成气候,巴沙尔的危机基本可以说解除了。


图:关键时刻美英发动对叙利亚的轰炸

这前后的巨大变化,正是因为俄罗斯的介入,以及伊朗等盟友的直接支持。所以,巴沙尔能有今天,应该要感谢普京,感谢友好国家的仗义,也要感谢那些虽不直接提供支持,但也没有落井下石,始终坚持正义的国家。
图:叙利亚境内的俄罗斯军事基地


兵者诡道也


巴沙尔会像卡扎菲一个样子,结局会有两种,一种会流亡海外,继续努力当个医生,另一种结果是被反对派抓捕,接受绞刑。因为美国执政的奥巴马总统是个跛脚总统,自己的政府部门,经常无钱而关门息业,在出不出兵叙利亚时,表现出来的犹豫中,不然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真的很危险。

普京正是采准了奥巴马只动嘴,不动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普京早就准备好了,但因为克里米亚争中及南奥塞梯争夺战中,得到了甜头,美国奥巴马总统是一个光说不练,是一个假把式,是一只纸老虎。

趁着美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出兵干涉。这样就彻底解决问题。



随雨飘渺


如果俄罗斯没有出兵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很可能会垮台。结局有多种可能,但是一般不至于像卡扎菲和萨达姆一样的下场。不可否认,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固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从时间上看,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已经是在2015年的9月,而在这之前叙利亚局势与利比亚一样,已经陷入内战动荡了五年。

利比亚2011年2月16日爆发大规模示威反政府骚乱,不久卡扎菲政权就失去对政局的控制,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卡扎菲本人在2011年10就被反政府武装抓获被打死。而叙利亚的情况虽然与利比亚有相似的一面,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巴沙尔能够在俄罗斯没有出兵的情况下,在叙利亚乱局中坚持五年,也是有多种原因的。这是因为:



一、巴沙尔.阿萨德总统本人的原因。 从美国在阿拉伯国家策动推翻的一些原政权来看,都是一些专制独裁,政治强人。而且都是来自于军方,在对外关系上桀骜不驯,狂妄自大,尤其是对美关系上比较出格,被美国看成眼中钉被成为策划颠覆的对象。从本阿里到卡扎菲以及萨达姆,基本上类型差不多,而在叙利亚情况有所不同。老阿萨德与萨达姆和卡扎菲,在专制独裁和政治强人这一点上类似,但在名声上要好于前二位独裁者。


而巴沙尔.阿萨德是第二代,巴沙尔是因为其兄车祸死亡,不得已才走上了从政之路。巴沙尔长年在西方留学,学的是医学,如果不是老阿萨德施加压力要求巴沙尔接替遇车祸的兄长,巴沙尔则是一个不问政治的眼科医生。巴沙尔多年在西方学习和生活,思想观念不同于老阿萨德这一代人,能够理解现代民主政治和民众的诉求。


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巴沙尔经过选举成为叙利亚新一代总统。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巴沙尔有别于老阿萨德,主动适当开放媒体报道,放松对一些政治反对派的控制,力求减缓社会矛盾,对叙利亚进行政治改革。虽然后来美国将叙利亚和利比亚,以及突尼斯和埃及列为同样的独裁政权进行颠覆策动。但是因为巴沙尔主动改革在前,还是起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叙利亚政府的抗压能力大大超过上述国家。

(叙利亚逊尼派国防部长贾西姆·弗拉杰)

二、虽然叙利亚与伊拉克一样,也存在着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的情况,甚至比伊拉克还要反差大。叙利亚有2300万人口,逊尼派民众占80%,什叶派占20%,而阿萨德总统则来自于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什叶派中的80%。如果以族群比例,巴沙尔的阿拉维派在叙利亚占总人口的10%多一点。阿拉伯中东地区教派纷争厉害,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的政权基础,是先天不足的。

(巴沙尔.阿萨德逊尼派妻子)

这是历史上的原因,在叙利亚还是法国殖民地的时候,法国召募地方兵员的时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逊尼派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不愿意去当兵。所以只能召募人口少数的什叶派,居住在边远山区的阿拉维人成为主要兵源。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二战结束叙利亚独立以后,还是这个格局。但是所有的新政权也都离不开军队的支持,叙利亚的军队从军官到士兵大多数都是什叶派阿拉维人。所以叙利亚独立建国至今,政权也就一直被什叶派阿拉维人控制。

基于这样的现实,老阿萨德执政时期也经常对占人口大多数的逊尼派,作一些政治上的拉拢怀柔手段。巴沙尔漂亮的妻子就是逊尼派人,原来是一个从事银行金融工作的知识女性。叙利亚有近200万的库尔德人,在众多国家的库尔德人中,叙利亚的库尔德人应该还算是被善待的。在2011年发生骚乱以后,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也成立自治武装,一开始并没有打出推翻阿萨德政权的口号,是美国人看到那些逊尼派的叙利亚自由军靠不住,战斗力不行,才重视武装指使库尔德人进行推翻阿萨德政权战斗的。

三、叙利亚的什叶派阿拉维人。阿拉维人的集居地在拉塔基亚省,地处叙利亚西部沿地中海的贫瘠山区。因为老阿萨德和巴沙尔相继执政40年,经过多年的投入建设,拉塔基亚成为了阿萨德政权的战略堡垒。叙利亚内战持续这么年多来,巴沙尔老家拉塔基亚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尽管巴沙尔持教派融合开放政策,叙利亚的国防部长贾西姆·弗拉杰就是逊尼派人,不过叙利亚的军人,特别是大多数军官约70%都是阿拉维人。正因为这样的基础,叙利亚的军队在内战中受到冲击很大,但是没有发生大面积成建制的军人倒戈。所以,也没有发生利比亚状况。

四、伊朗和黎巴嫩什叶派武装的支持,特别是伊朗帮助至关重要。因为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与伊朗同为什叶派政权,在叙利亚受到美国策动内战以后,伊朗全力以赴支持阿萨德政权。伊朗不仅在政治和外交上支持叙利亚,而且在经济和军事上直接援助阿萨德政权。据西方媒体估计,伊朗每年投入叙利亚的资金在30亿美元以上。伊朗派遣了大量的志愿者军人进入叙利亚,帮助阿萨德政权与美国支持的反政府武装作战。至今为止伊朗应该还有近8万左右的军事人员在叙利亚,如果没有伊朗的大力度支持帮助,阿萨德政权是不是能够坚持到2015年9月俄罗斯出兵,不可想象。

伊朗把阿萨德政权作为自己的手足兄弟来看待的,帮助支持叙利亚政府成为伊朗的国策。因为现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和沙特以及埃及等都是亲美国家,伊朗等什叶派武装成为最大的反美势力。由于地缘政治加上宗教派别因素,叙利亚和伊朗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失去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对于伊朗是唇亡齿寒。

五、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出兵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虽然自己有内政基础,有伊朗的直接帮助,但是不可讳言的是,阿萨德政权还是前途不妙的。这是因为,没有俄罗斯军队的介入,反政府武装会变得十分的大胆,背后有美国支持会有恃无恐。美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打击对付叙利亚政府,直到完全推翻阿萨德政权为止。

结束语,如果没有俄罗斯出兵叙利亚,那么叙利亚的巴沙尔.阿萨德很可能会失去大马士革,退出叙利亚政权中心。叙利亚将出现非常混乱的局势,西部的以色列和北面的土耳其都会浑水摸鱼,土耳其已经在这样做了,已经占领了叙利亚的阿夫林地区。而叙利亚的政治派别林立,各有背景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

巴沙尔不可能像卡扎菲一样被消灭,很可能率领阿拉维派为主的支持者,退守到拉塔基亚什叶派阿拉维人的老巢去,哪里有巴沙尔.阿萨德的人和与地利条件。因为巴沙尔还是会拥有数万人马的军队,还有伊朗和黎巴嫩什叶派的外部支持,仍然是叙利亚的一股政治势力,将成为也门胡赛武装一样的地方军阀武装。巴沙尔可以观察整个叙利亚的局势变化,伺机东山再起。


亦新湖


如果没有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将会是历史,伊拉克也会是同样的命运,当然了,巴沙尔不是战死沙场就是流亡国外,将叙利亚摧毁的不是叙利亚反对派,是当时锋芒所向披靡的伊斯兰国lS恐怖组织。伊斯兰国鼎盛时期,遍地狼烟四起,IS恐怖武装力量用极端的宣传手段,在世界各地招兵买马,世界各国同情IS恐怖组织的人,从四面八方投奔到伊斯兰国的门下,使lS武装力量瞬间变得强大,伊斯兰国收编了叙利亚境内的零散反对派武装,在叙利亚境内占椐了大片领土,并且挥师伊拉克一路攻城掠地,伊拉克与叙利亚连接的边境地区也相继沦陷。虽然由美国主导组织了反恐联盟,但在数月时间内,反恐联盟部队只是象征性的出动几架次丟几个炸弹,而且特别巧合的是没有伤到IS恐怖组织,反而“误炸”了与lS恐怖分子作战的叙利亚军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在紧急关头,叙利亚巴沙尔政府请求俄罗斯政府派出军事力量参加反恐行动。如果,没有俄罗斯,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真主党民兵武装等联合对伊斯兰国的打击,伊斯兰国将凭自己当时强大的武装力量,收编叙利亚境内大部分反对派武装力量,夺取叙利亚伊拉克全境,建立极端的宗教式国家,危害世界安全稳定。





老虎208626539


参与叙利亚内战的,不止俄罗斯。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俄罗斯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支持,巴沙尔能不能挺到今天,能不能控制住局势,很难说。如果他不能控制住局势,反政府武装势必将他赶下台。一个下台的国家领导人,会有怎样的结局,不难想象。

从2011年春天开始,叙利亚由小规模的民众示威,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直到军队和群众武装的动乱。7月,由一部分原政府军官员发起的“自由叙利亚军”宣告成立,标志叙利亚内战正式打响。

反政府军得到美国和阿拉伯联盟的支持。2013年,阿拉伯联盟在多哈举行的大会上,承认“叙利亚革命和反对派全国联盟”,是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2014年以来,叙利亚境内一些重要的城镇和地区,先后被反政府军占领,或者由所谓的“伊斯兰国”势力控制。

也就是说,除了西方势力,在叙利亚本土,除了巴沙尔政权,另有两股武装,他们除了互相作战,也与政府军打仗。巴沙尔政府武装,也要同时与这两支势力作战。巴沙尔政权,似乎摇摇欲坠。但是,西方国家不承认“伊斯兰国”,将其视为恐怖组织,为此出兵叙利亚。

这使得叙利亚的局势,更加复杂。俄罗斯称,在“伊斯兰国”中,在叙利亚反政府军中,有不少车臣和北高加索地区的志愿者。这些人如果以后回到俄罗斯,将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将他们歼灭在叙利亚。

2015年,俄罗派出一支4000人的军队,赴叙利亚与反政府军和“伊斯兰国”作战。并以反恐的名义,对叙利亚开展了空中打击,导弹击中的目标,不但有“伊斯兰国”的机构、基地组织的营地,更直接轰炸了叙利亚反政府军。

不但如此,俄罗斯在叙利亚及周边地区,还部署了多支地面和空中部队,包括坦克部队、火炮部队、导弹部队、特种作战部队。俄罗斯参与叙利亚内战,被认为是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第一次在前苏联领土以外的地方,加入局部战争。

所以,当普京宣布从叙利亚撤军时,巴沙尔表达的感激,应该是由衷的。因为正是俄罗斯,稳定了巴沙尔政权。实际上,自2011年10月以来,俄国不止一次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否决了西方国家和阿拉伯联盟,要求巴沙尔下台并制裁叙利亚的提案。

早在冷战时期,叙利亚就是前苏联在中东的重要盟友。1955年至1958年间,叙利亚从苏联收到2.9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叙利亚,则开放军事基地港口,使苏联在中东地区有立足之地。苏联还为叙利亚,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军官、特种部队。

1980年,两国签署了为期20年的《双边友好关系条约》。早在2012年初,叙利亚政府就和俄罗斯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武器购买合同,占当年俄罗全球军火销售的10%。所以,俄罗斯帮叙利亚,也是在帮自己:一是反恐,二是卖军火。


世界真的很大


201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叙利亚巴沙尔总统的邀请下,经过与伊朗协调下令俄罗斯天空部队,迅速的进入叙利亚,展开对恐怖组织伊斯兰国lS|S和反政府武装的轰炸,迅速的扭转了叙利亚战局。

如果俄罗斯天空部队不介入叙利亚战争,巴沙尔政府是很危险的。

叙政府军伊朗志愿军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除与残暴的lS|S和多路反政府武装作战,还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和以色列空军的军事打击。叙伊联军己经退守至叙利亚什叶派阿拉维聚居区附近。

首都大马士革周边,反对派以东古塔为根据地,在美英法等国军事顾问的指挥下,己经占领了大马士革很多街区,巴沙尔政府危在旦夕。

俄罗斯的强势介入及时制止了,各路反武装和ⅠS|S的疯狂进攻,叙伊联军由退守转为攻。

那么如果俄罗斯不介入叙利亚战争,巴沙尔的结局会怎样?

在叙利亚战争最艰难时刻,据叙媒报道,叙利亚高官要求巴沙尔总统把妻子子女送往国外,被巴沙尔拒绝,表示出要与叙利亚共存亡的决心。同时收缩兵力,誓死保卫大马士革和阿拉维聚居区,占据天时地理人和,以避免逊尼派武装对阿拉维派的大屠杀。

如果俄罗斯不介入叙利亚战争,巴沙尔总统也不会逃往俄罗斯或伊朗,巴沙尔总统早己把生死置之度外。

谢谢各位




快乐老张


如果没有2015年9月俄罗斯应邀出兵帮助叙利亚打击极端恐怖主义分子,巴沙尔家族的结局可能会是割据一方的情况。

叙利亚的情况与伊拉克和利比亚迥异,巴沙尔家族控制着一直忠于其统治的真正的军队,而不是像伊拉克那样,共和国卫队徒有其名,未战先溃,最后沦为美国、以色列和沙特豢养的打手,成为ISIS的骨干战斗人员,为害一方。利比亚就更惨,谈不上有正规军,全凭各个部落各自为政,卡扎菲只不过才是个上校。欧美派出几架先进战机就能够打败利比亚政府军对班加西的进攻,这简直是新版的《天方夜谭》。

众所周知,在叙利亚执政的巴沙尔家族是什叶派,而什叶派在叙利亚只占人口的10%左右,其政府军主要精锐也都来自什叶派信众,军官不是巴沙尔的叔叔和兄弟,就是复兴党的骨干,忠诚度极高,装备精良,战斗力不可小觑。

叙利亚起初是自己承受着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叛军和恐怖分子的围攻,坚持数年而不倒,可见叙利亚政府军的战斗力之强。巴沙尔政府不是没有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一旦守不住大马士革,就会带领什叶派信众和本党人员退往什叶派控制的山区,割据一方。

但是,后来俄罗斯和伊朗的参战使叙利亚政府政府军如虎添翼,加上军队更换了新式通讯器材,并得到了友好国家军事教官良好的战术训练,才出现了最近一年来战场上胜利的天平倾向于政府军的局面,就连多年威胁首都大马士革的东古塔地区的反对派武装力量也被很快解决。

叙利亚是阿拉伯半岛新月地带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美国打着民主的幌子,利用可怜的反对派把叙利亚搞得支离破碎,死伤枕籍,这样的悲剧早该结束了。但愿战后的叙利亚充能够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文明优势,早日恢复重建,再现昔日和平安宁的景象。


埃及微生活


如果俄罗斯不参与叙利亚内战,“大正”认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的结局有三种:第一种结局是巴沙尔坚持战斗,拼死要保住阿萨德家族政权,最后被反对派和美国等势力推翻,被俘虏后,落得个萨达姆或者卡扎菲的悲惨下场。

第二种结局是巴沙尔看到阿萨德家族政权无力回天,赶紧三十六计走位上策,卷走多年收刮的财富赶紧流亡海外当寓公,至少生命能够保得住,当然最好不要跑到欧美国家,不然很可能会被这些国家逮到叙利亚国内受审。

第三种结局就是巴沙尔看到自身势力无力支持整个叙利亚局面,可以向美国妥协,满足美国的一切要求,其他不敢说,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以及财产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这三种结局都不会让巴沙尔有太好的下场,至少跑路和向美国投降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以及足够生活的财产,倘若不妥协继续战斗,很可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前辈萨达姆和卡扎菲已经做出了榜样。


不过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是幸运的,他的唯一能够靠着住的盟友俄罗斯出手了。自从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四年多时间,叙利亚政府军队节节败退,还有美国、土耳其等国的外国势力干涉,更是打着打着放出一个魔鬼伊斯兰国(IS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肆虐。

叙利亚政府军岌岌可危,正在此时,俄罗斯果断出手,俄罗斯不能容忍中东最后一个盟友被西方国家支持的反对派势力覆灭,否则俄罗斯将在中东地区毫无立锥之地。2015年发兵中东,进军叙利亚,以雷霆手段打击了恐怖主义政权ISIS,把叙利亚政府从崩溃的边缘拉回来,让叙利亚政府缓了口气,随后在俄罗斯背后支持下起死回生,又占据了优势,慢慢收腹失地,站稳脚跟。

从这个方面来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之所以现在屹立在叙利亚不倒,俄罗斯对其帮助功不可没,俄罗斯是叙利亚政府的恩人,不过俄罗斯也亏不了,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给俄罗斯的武器做了个大广告,很是赚了一把叙利亚以的滴血黄金,也让俄罗斯武器卖到更多国家。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加关注!


大正看世界


叙利亚内战假若没有俄罗斯的参加,良好的愿望是叙利亚的内战最起码要再延迟七八年,才能到现在这个样子,悲观的那就是叙利亚四分五裂,巴沙尔偏居一偶。

叙利亚内战之初,有两个特点,一是,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在国际上的政治处境非常不妙,因为承认其为合法政府的就我们和俄罗斯、伊朗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国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说他是非法政府。二是,叙政府的文职官员和军队几乎是“众叛亲离”,给人的感觉巴沙尔就没地方可去,也没哪个国家敢将他收留。

从2011内战开始到2015年俄罗斯开始进入叙利亚参战,本人认为这是巴沙尔政府的过渡阶段。他从最初的慌乱到稳住阵脚,伊朗的介入功不可没。这一时期,也有几个特点1.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派别太多,各自背后的支持者目的不同,永远捏合不到一块,所以是各自为政,这有利于巴沙尔政府的生存。2.伊斯兰极端组织异军突起。ISIS攻城掠地,不但打巴沙尔政府,也攻击伊拉克政府,同时又攻击阻拦自己的各式反对派,无形中帮助了巴沙尔政府。3.难民涌出,欧洲接纳,尤其是德国老大妈默克尔很是兴奋——“德国接受难民不设上限”,结果是难民越来越多,欧洲撑不住了,德国人后悔了,默克尔受到各方压力也后悔了,而能够阻止难民的就是从源头拦住。

这个时候的巴沙尔在夹缝中求生存,反正叙利亚的场面是一锅粥,既是各自为政又是相互攻击,亦友亦敌,亦敌亦友,他有了优势,作战的是正规军,装备自然也比叛军齐整,所以抢地盘就比那些散兵游勇强得多。况且还有伊朗的生力军相帮,巴沙尔最终缓过气来了。

俄罗斯为了保住中东唯一的军事基地,也为了传统的合作关系,帮助巴沙尔义不容辞,但是直接派兵还在犹豫之中,迟迟未有动静。但是因为乌克兰东部战火,欧洲、美国是死盯俄罗斯不放,于是普京来了个“金蝉脱壳”,高调宣布进入叙利亚,打击ISIS。美国在国际社会的抨击之下,拉了一帮“联合军”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但是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打叙政府军队,为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抢地盘。俄罗斯在世界普遍对美国嗤之以鼻的时候,出手,既抓住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还因为遏制住了难民潮,为欧洲减轻了负担,获得了欧洲的好感,这一阶段,是巴沙尔的收获阶段。俄罗斯出马有几个优势第一,名正言顺,为了打击ISIS.第二,自己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不惧他国尤其是美国的“捣乱”。第三,俄罗斯的军事地位连美国也要忌惮三分,其他国家自然在面对俄罗斯军人时就有了“尽量不惹事”的躲避心理。化解纠纷就容易了。第四,俄罗斯是以空中打击为主,这就为叙政府军的地面进攻提供了支援,也有了空中地面立体打击的更多优势!俄罗斯击毁ISIS的石油出口车队、通道,击毁他们的指挥所、居住地、驻地,为叙政府军的进攻提供保障,最重要的是,俄罗斯在打击ISIS的同时,捎带把叙政府军周边的反政府武装一起扫荡,就这样叙政府才会不断收复失地!

总之,俄罗斯的参加,彻底扭转了叙政府巴沙尔的颓势,并有了空地立体作战的模式,为以后不断荡平反政府武装,收复被占领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俄罗斯,就没有巴沙尔的今天和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