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杜豔玲:傳說從前,家家門口都有座糞堆……

大荔杜豔玲:傳說從前,家家門口都有座糞堆……

傳說從前,家家門口都有座糞堆……/杜豔玲

記得從前,在農村,家家門口都有一座糞堆!

各位看客別掩鼻子,那糞堆一點也不臭。

糞堆糞堆,顧名思義,就是農家後院養的豬、牛、羊、雞等,從豬圈、牛圈,羊圈,雞圈,出來的豬糞,牛糞,羊糞,雞糞,當然,還有廁所出來的人糞。

說到這兒,有點不雅了,但是,細心勤快的農人,把糞堆堆在自家門口,用鐵鍁拍得齊齊整整的,一個個標準的梯臺樣子,上面再蓋一層從野外拉回來的新土——最好是從路邊鏟的、帶很多雜草的土。

用新土捂著,臭氣被密封得嚴嚴實實的。家家戶戶每天洗衣淘菜的水,潑在糞堆上。汙水多的時候,就在糞堆頂端挖個小坑,對著小坑倒水,多少汙水都能滲下去,化廢為寶;家裡清掃出來的垃圾,塵土啦,菜葉了,水果皮啦,都可以倒在上面;時間久了,糞堆就慢慢發酵,稍有異味,再覆蓋新土,糞堆就慢慢長大,待到春播就可上到地裡。

春播過後,農人們又趕緊忙著攢新的糞堆,要是不夠地裡上的,還要提個籠,拿上鏟子,到有牲口路過的路上,撿拾牲口的糞便。

朋友,你怎麼又掩鼻子呢?那些牲口拉在路上的糞便,對農人們來說,金貴著呢。因為,秋播還要上肥,靠自家後院的出產,糞源遠遠不夠。

靠撿拾還不夠地裡上的,還得專門漚肥:先從地裡拉點活土,鏟點雜草,一層土,一層草,堆放整齊,經常給上面澆水,時間久了,就漚成肥了,但是,那肥力,就有點遜色了。

有經驗的農人,是把農家糞和這些雜草糞混合起來漚,既能保證足夠的量,又能保證足夠的質。這些農家糞,堆在門口,時間久了,散發出陣陣泥土的清香,真的,實實在在的農家氣息!

偶爾,糞堆上還能長出個別莊稼苗兒,有的還能掙扎著開朵花兒,它們的出現很不合時令,沒有到結果實的時候,就可能枯萎,或者就可能和那糞堆一起被上到地裡。

但是,它們願意用短暫的生命回報這堆糞對它的養育!

那時候,家家門口都有很大的糞堆。奇怪的是,偌長的巷道,一點也不髒,乾淨得很:沒有橫流的汙水,沒有亂飛的塑料袋,沒有到處亂扔的廢煤渣!

想來很臭很臭的農家糞,上到地裡,土地越上越肥沃,種啥長啥,莊稼長得綠油油黑旺旺的。

而現在呢?薄厚不一的塑料薄膜,真真假假的化肥,名目繁多的農藥,土地逐漸顯現出種種不健康的樣子來······

農村的巷道,農人也一天天減少,湧到大大小小的城市去打工。巷道一天天加寬。少了農家糞的巷道,似乎變得空曠了,乾淨了,但是,或許在離農人不遠的某處,必定要有一個很大的垃圾場。垃圾場裡,有很多很頑固的垃圾,不但危害著我們,還將殃及到我們的子孫後代······

多少年後,有沒有人,會給我們的子孫講這樣的故事:從前,在農村,家家門口都有很大很大的糞堆,糞堆上蹲著我們的祖先。

祖先們圪蹴在糞堆上,端著大老碗,就著大蒜,吃著油潑辣子然面,諞著閒傳·····


大荔杜豔玲:傳說從前,家家門口都有座糞堆……

作者簡介:杜豔玲,同州人,畢業於大荔師範,並一直以此為傲。87年成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至今。喜歡寫點文字,以記錄平淡無奇的生活,也許是品生命,如此,而已!

大荔杜豔玲:傳說從前,家家門口都有座糞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