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平安的保险产品争议这么大?

A亚特斯


平安有四个子公司,有争议的只是平安人寿下的产品。

这种争议的出现是中国出现了非代理人制度的职业后,才逐渐产生的。这批人意识到了保险的真正意义和需求。

并且还有很多人理解了平安人寿的销售的真正目的。平安这个牌子的打造是靠上百万代理人和广告硬推出来的。但是,这个牌子是为了吸引有钱人所打造的品牌!

【保险中 ”华尔街之狼“ 离我们生活有多远?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68635379135939085/?app=news_article×tamp=1557990533&req_id=201905161508520100230191608946B8A&group_id=6668635379135939085&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大家可以看看华尔街之狼这个电影。当然,完整版的需要在网上自己搜索。

至于平安人寿的产品设计,其实针对的都是有钱人,可是听话照做代理人为了业绩把亲戚朋友都拽过来,殃及池鱼。没有钱的也被带上了。很多人不明白,奔着牌子就去了,可惜,保险不是买奢侈品,也和买奢侈品不同。因为保险是隐性商品,是需要适合自己的才行。

产品没有好坏,针对的功用和人群也不同,是不能随意买的!!

再来说回平安。那无疑是一个很牛叉的公司,今天在头条里还有人说,福布斯排第29,不牛叉啊?牛!!因为以下几点。

1、平安的金融很牛。平安不只是卖保险,平安普惠和其他财险也相当牛的。

2、平安和百度和腾讯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国内吸金的企业。是国民造就的平安。

3、至于保险,平安健康公司的产品其实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平安e生保、医保+ 、等产品

4、相信很多人买平安的股票赚了不少钱,这样就对了,想当平安的股东不要买保险而要买股票。保险里的分红和平安赚钱的能力没有一毛钱关系。

最后,平安保险不代表平安!


吉祥明保


首先中国平安通过30年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有一句话叫树大招风。主要是因为平安人寿的主打产品平安福市场占有率领先。其他的保险公司的产品竞争力不够。所以有些素质低的代理人就在网上无端的谩骂,诋毁。这是非常下作的。有些人说平安靠着100多万人的代理人团队忽悠亲友购买的保险。但这种销售方式就是中国目前市场乃至世界保险市场的主要营销手段。难道其他的保险公司不是靠着代理人去卖保险吗?难道其他的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不是先把保险卖给自己的亲友吗?真是可笑。可笑的还有有些人说平安每年都要砸很多的钱投到广告上。难道其他的大公司就不投广告吗?不投广告大家能知道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吗?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好坏取决于他的整个服务体系。平安号称所有保险公司培训的黄埔军校。平安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培训代理人,所以平安的代理人要比其他的保险公司代理人更加的专业。所以能售出更多的保单。而且平安建立了非常庞大的售后服务体系。平安有就医360,可以预约全国3000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和床位。平安提供全球急难援助服务。平安还拥有全球医疗资源,能提供海外就医服务。这些服务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盈利,怎么能支撑这样高品质的服务呢?


保险顾问侯世胜


每次看到那样的文章,我都想起手机行业,那些公司开发布会都是秒杀苹果,秒杀华为。最后才发现没有核心技术。

那么这些保险公司和背后的从业自媒体是不是碰瓷平安?!是。

如果其他保险公司产品很好,完全可以把平安干趴下。把平安搞倒闭嘛!可以出一个颠覆行业的保险产品。或者做一个引领行业的产品,让平安无饭可吃。让平安去模仿他们的产品嘛。[捂脸]

我认为一个负责的自媒体或者从业人员,抱着碰瓷的心理打自家产品没有说服力。

第一,应该说明白保险产品设计的原理。重疾产品设计原理。为什么重疾保额和寿险保额是1:1,为什么设计成不是1:1,好处分别是什么,缺点分别是什么?

第二,对比要全方位,不光是年龄,保额,保费,赔付次数,重疾种类,轻症种类,保额会不会理赔后提升。更加要把每一条,每一条,每一条疾病相关描述拿出来对比。这个才是关乎着将来怎么理赔,能不能理赔到的极其重要问题。

第三,我们试想这样一个逻辑,中国人的各年龄段人群身故,患重疾概率等数据都是一样的,理论上各公司理赔率也应该接近。各公司精算师设定价格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公式模型也基本一致。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保障内容,都要租房开设分公司,也就是销售成本不会因为某一个保险公司小就会更低,销售给客户的价格如果特别低,是不是意味着该公司利润率会更低?能不能持续经营?反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和平安保险碰瓷的这些公司通过设计更严苛的条款导致极难获得理赔?

实际中极少有客户会对比各保险公司条款,那么这些自媒体在这里提出一些极不严谨的论点。就很值得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怀疑背后的动机了。

这些保险公司和背后的从业自媒体,是不是可以把市面上排名前几位公司的保险产品来跟他们产品做详细全面的对比分析,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自然会有人相信。既然对自己家的产品有底气,为什么不敢大张旗鼓的去做广告做宣传呢?找几个人写几篇软文儿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吗?这只能为整个行业抹黑。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捂脸

这些都不做详细的分析,只是在这耸人听闻的描述几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误导别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想看到详细的全方位的对比。[捂脸]


游西亚说电影


我觉得争议大的根本原因:

1.大众还没很好的认识保险,对于保障范围,条件等都不清楚,所以很多说被骗,被坑。

2.曾经以及当下的保险业务员,不够专业。入职基本没门槛,造就了各个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在网上各种斯逼。

总的来说一个是购买保险的人的认知不够,还有个就是业务人员不够专业。

在网上,会贬低某个产品的人都属于人品有问题,如果还会给你推荐另一个。呵呵,那就是他们自己嘴中说的忽悠。

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有保险知识的人,应该是帮助大众认识保险,了解保险。让大众避免购买了不是自己想要的保险。

保险知识产品,我们能做的应该是对产品做讲解,帮助大家了解产品。至于适不适合你,需要你自己来判定。



小陈说保


因为很多人不懂得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


布得了


销量大才会有争议,要是平安每年都是阳光新华的市场占有率水平,哪里会有中介或同行来挑毛病?


多灯出海


一句话 树大招风 望尘莫及的小公司太多 平安做大的同时也有社会担当 不断完善产品的同时提高服务 科技加金融时代 开启平安未来新时代


子昂——重庆


树大招风很正常, 各个手机公司还不是一样跟苹果做对比


小吴说金融


呵呵,有争议,还飞速发展,还销售最好,这事你得想想了。扬名的,增加关注的,蹭热度,当然要找顶尖的了😂。什么事,有一群人想要说他不好,可以琢磨太多理由。


平安Li


看这句话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