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保經濟、穩增長、促發展,最重要的是既行動有力、滿足企業需求,又符合崇州整體產業發展特徵,形成可操作、成長效的機制、體系。
市發展改革局牽頭組織新經濟、財政國資等多個職能部門,從崇州企業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在成都市“20條”的基礎上,將我市政策細化、補充至27條。
崇州市發改局局長 俞冬梅
2億元的應急轉貸資金
解決企業融資難、貸款難和成本高的有力保障,也體現了崇州確保經濟穩定運行的決心。政府的“真金白銀”及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的服務體系,則是政策落在實處,企業享受實惠的有力保障。
投資幫扶政策
固定資產投資在享受到成都的政策基礎上,地方上可以配套成都政策的50%用於幫扶企業;在產能方面,這是崇州在成都政策上做的加法。
還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專利產品的申請,企業投入專利資金,在成都基礎上可以給予百分之百的資金扶持,還有首臺(套)重大裝備等,在成都的基礎上,可以再給予50%的資金扶持。
在多個細分領域,我市針對中小微企業、行業重點企業,在成都市已有財政補貼的基礎上,“自己掏錢”加大補貼力度,使企業獲得的支持更多、更強、更直接。
27條政策出臺以後,
崇州市成立了7個工作組,
每一個工作組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企業和服務對象,
根據實施細則和相應的牽頭部門溝通,
及時享受出臺的扶持政策。
崇州27條措施推行後,由市發改局牽頭,相關方面全面協助防疫相關產業投入生產運行,引導其餘行業主導產業和新經濟產業有序復工復產,最大程度減少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的不利影響。
文 / 圖 | 吳宇佳 劉馨月
主管 | 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
主辦 | 崇州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 | 夏海英
執行主編 | 楊建宇
閱讀更多 崇州看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