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吳教授“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譜嗎?

重點

“免疫過激反應的機制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不是事實,該機制只要是學過免疫學的人都有所瞭解。

所謂“針對自由基的抗病毒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沒有提出過。

維生素C抗新型冠狀病毒,並沒有任何實驗或臨床證據。對付流感,維生素C可能有一些作用,但是不應過分誇大。

這兩天在網上有一個流傳得比較廣的貼子:“獨家最新報道!美國華裔專家(吳教授)揭秘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機理及自救措施!必看!救人救己!”。我們且稱這帖子為“獨家貼”。

“獨家貼”中提到,在受感染後的早期,應該針對過度免疫反應產生的過量氧自由基和炎症因子進行用藥,應大劑量服用抗氧化劑,維生素C、E,以及板藍根、金銀花等都是很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藥物。

該帖的說法來自於美國吳教授應的一個演講。很多人在聽了吳教授這條其實並不怎麼煽情的音頻之後,會有一個問題:這靠譜嗎?

美国吴教授“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谱吗?

1 免疫過激反應的機制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

較真鑑定:免疫過激反應的機制,學過免疫學的人都有所瞭解。

從音頻的內容可以感覺到,這個美國吳教授,並不是美國做臨床的醫生,而是一個做研究的教授。他所提到的“過激免疫產生的大量自由基引起器官損傷”的研究,按照他自己所述,是讀博士時實驗室裡其他人的研究。所以,這裡可以有幾個可以確定的事實:

1、吳教授只是在轉述別人在實驗室裡的研究結果,且這個研究只是針對流感病毒的研究;

2、至於那些所謂的自救方案,吳教授也並沒有真正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中使用過。

所以,這個所謂“講座”,你也可以叫它“侃大山”,其實只是吳教授在某個場合表達了自己的一點點看法而已。如果說要用這個看法來指導治療,相當於是紙上談兵。

吳教授前半段所講的關於感染與免疫反應的機制,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因為這些就是教科書裡有關免疫反應的內容,只要是學習過免疫學的人,就會有所瞭解,沒有什麼神秘的。至於是否像“獨家貼”裡所說的“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這完全取決於“獨家貼”所指的是哪種“醫生”了。如果是沒有學習過免疫學的中醫,那他們學習的是陰虛和陽虛,確實可能大多數都不知道免疫系統是怎麼對抗病毒的。

但是,如果絕大多數醫生裡包括現代醫學的醫生,那這樣的說法只是為了吸引眼球,拔高演講者,增加神秘感。

這非常適合吃瓜群眾的胃口:那些神奇的偏方,哪一個不是世外高人傳授的呢?尤其是在目前,一直在說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特效藥,好多人都在懷疑醫生就是在瞎治,心裡極度渴望有一副懸壺濟世的偏方。

較真鑑定:所謂針對自由基的抗病毒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沒有提出過。

在演講中,吳教授說維生素C、板藍根等都能很好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吳教授使用了“自由基”這樣一個賣點,而且還能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真讓人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滿大街賣保健品的,都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為什麼他說出來就聽著更有權威性呢?

吳教授提到,中國研究病毒感染與自由基的人很少,最多不會超過50人。我特意用中文在谷歌學術上搜了一下“病毒”、“自由基”,看到有49900個搜索結果,而且至少在1997年,就有人發表有關的研究了。

美国吴教授“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谱吗?

我不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做相關研究,大家可以自己在心裡估量一下。

在講座中,吳教授也提到了板藍根,說板藍根也是抗自由基的。但經歷過17年前“非典”的人,應該都知道板藍根是怎麼回事吧!從1988年上海的甲肝,到17年前的“非典”,一個板藍根的概念,能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我也是醉了。

吳教授所說的內容,針對的是國內的治療。但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傳到了國外,包括美國都有病例。但事實是,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都沒有提出所謂針對自由基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

不管中國有多少人在做病毒和自由基的研究,吳教授當年讀博士時就有同學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如果相關理論可以用來指導對付病毒感染後的免疫過激反應,國際上不會不知道。

特別指出一下,在對癌症的免疫細胞治療中(CART),也會出現免疫過激反應。

針對CART中的免疫過激反應,目前行之有效的辦法是使用抗體阻斷IL-6來治療,並不是所謂的清除自由基。但是,新型肺炎(NCP)中出現的免疫過激反應,是否能套用抗IL-6治療?這還是一個需要進行臨床研究的問題。

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數據庫的最新顯示,一項評估抗IL-6R抗體“託珠單抗”對NCP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研究,目前已經開始了。這個臨床研究由中國科大第一附屬醫院徐曉玲所負責,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瞭解到一些初步的數據:

在第一階段的臨床研究中,14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9例、危重2例),在治療前均有兩肺瀰漫性病變,其中11例持續發熱。採用“託珠單抗+常規治療”的新治療方案治療後,11例發熱患者體溫全部降至正常,至今穩定,最長已經持續7天;呼吸功能氧合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患者肺部CT病灶吸收好轉。

請注意,這只是初步的臨床研究結果,託珠單抗達是否真的取得了治療效果,還需要嚴格的對照組患者來比較,目前還不能過早得出任何結論。

至於清除自由基對抗新冠病毒導致的免疫過激反應,估計連個動物試驗都沒有。即便有細胞或者動物試驗的結果,未經臨床驗證,就來指點治療新冠病毒的江山,那有點太荒唐。

從吳教授的音頻內容可以感覺到,他也不是那種隨便找點底氣就來指點江山的人,也許他的出發點就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提出一種可能性,希望能對抗疫儘自己一點力。

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利,但是治療NCP或者其他什麼疾病,並不是隨便用個理論就可以來指導,都需要循證醫學的證據。

3 維生素C抗病毒究竟有何療效?

較真鑑定:目前尚無臨床試驗證據證明維生素C可以抗新型冠狀病毒。

美国吴教授“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谱吗?

對於吳教授所述的觀點,大家可能根本不在乎這個“自由基”的理論是否正確,其實更關心的,是維生素C抗病毒的操作到底靠不靠譜?

很顯然,正如上文所述,目前並沒有臨床試驗的結果,來證明任何維生素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性,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還只是一個剛爆發的病毒。

但是,流感病毒卻不是一個新病毒,維生素也不是一個新概念,其實已經有過很多臨床研究,觀察高劑量維生素C是否可以預防流感或減輕流感症狀。

在這裡準備深入討論一下流感病毒,並不是想從維生素C對流感的效果來推測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效果。必須先表示一個立場: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並不是一樣的病毒,它們的感染機制不一樣,在體內所誘發的反應也不一樣。維生素C對流感的效果,不見得可以複製到新型冠狀病毒上。

但是,由於目前是流感季節,如果你發燒了,更有可能是因為流感,所以瞭解一下高劑量維生素C對付流感的效果,也是非常有用的。

1999年,智利的研究者報道了一個研究,比較口服大劑量維生素C對預防和緩解感冒及流感症狀的效果。參加試驗的人員分為兩組,對照組共有463名年齡在18至32歲之間的學生,實驗組共有252名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的學生。

對照組的研究在1990年進行,如果出現感冒或者流感症狀,就使用止痛藥和緩解鼻塞的血管收縮劑來進行治療。試驗組的研究在1991年進行,所有人每天服用3次維生素C,每次1000mg;如果出現感冒或者流感症狀,試驗者便在最初的6小時內,每小時服用1000mg維生素C,在其他時間還是每天3次維生素C,每次1000mg。

結果怎麼樣呢?與對照組相比,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的試驗組受試者,出現流感和感冒症狀的次數減少了85%[1]。所以,研究者認為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對預防流感是有用的。

需要指出一下,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臨床試驗,因為兩組人群並沒有同時進行試驗,有可能所遇到的流感病毒並不是一樣的。不過,至少這個研究提供了某種程度的證據。

2012年,瑞士的研究者也報道了所進行的兩個臨床研究的結果。這兩個試驗都是雙盲、隨機、有安慰劑對照組的試驗,對出現感冒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方案為1000mg維生素C+10mg鋅。對兩項研究進行彙總分析發現,維生素C+鋅比安慰劑更有效地消除感冒流鼻涕的症狀,對照組在治療5天之內消除症狀的比例是27%,聯合治療組達到了50% [2]。

為什麼要把兩次試驗的結果放在一起分析?因為如果只是單獨分析每一次試驗,樣本數不夠,差異不顯著。所以,即便維生素C+鋅聯合治療有一定的效果,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這裡使用的是維生素C+鋅。為什麼要聯合鋅,如果讀過我的《如果舌尖能思考》,也許還會記得其中提到過“感冒後補鋅”的說法,其實也是有人認為補鋅能夠減少細胞因子風暴。

美国吴教授“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谱吗?

不管理論如何高大,關鍵還是要看效果如何。實際上,不管是維生素C還是鋅,緩解感冒症狀的效果都非常有限。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假設維生素C、鋅可以高效阻斷細胞因子風暴,那它們就不太可能還是平常的保健品。試想一下,人體本來就是靠這些細胞因子來激活免疫反應,清除病毒,如果隨便吃點維生素就能止住免疫反應,病毒豈不是將長期無法得到清除?

由於維生素C並不穩定,口服所能達到的體內濃度非常有限,這也許是影響維生素C治療效果的原因。2017年,美國報道了一個使用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病毒感染誘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的案例。

患者是一個20歲的女大學生,在意大利度春假的8天時間裡,感染了呼吸道腸病毒/鼻病毒。在返回美國的航班上,病情發展為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並迅速發展為導致ARDS的急性肺損傷。當機械通氣支持失敗後,開始進行體外膜肺氧合(ECMO)。ECMO啟動12小時後,開始大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C。經過治療,患者很快開始康復,第7天時停止ECMO和機械通氣,患者完全康復,且無長期ARDS後遺症 [3]。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個案,大劑量靜脈注射維生素C並沒有成為ARDS的常規治療。

4 普通大眾怎樣對待維生素C?

美国吴教授“绝大多数医生都不知道的新冠病毒肺炎早期自救方案”靠谱吗?

從上面文獻報道的案例可以看出,口服維生素C可能對預防流感、控制症狀會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是有限的,不能過分誇大。

新冠病毒比一般的感冒病毒更嚴重,口服維生素C對付感冒都不利索,能指望它是剋制新冠病毒的奇兵嗎?

至於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到底能不能治療ARDS,這也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證據,不能只靠孤立的個案來證明。新冠病毒後,症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ARDS,吳教授沒有提到靜脈注射的案例,一般的吃瓜群眾也無法操作。

到底有沒有可能使用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來對付新冠病毒感染後的ARDS,希望有臨床試驗來確認。

吳教授的演講中,提到了一個甘草酸的治療方案。這個方案,源自武漢大學藥學院丁虹教授,網上也有不少帖子在宣傳其神效。但是到底有沒有效果呢?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記錄,2月13日已經有一項臨床研究提交了註冊,註冊號為 ChiCTR2000029768,將評價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聯合維生素C片對NCP (COVID-19) 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這是一個隨機、開放、平行對照臨床研究,雖然不是嚴格的雙盲試驗,但是也可以目前的抗病毒治療進行比較,驗證一下這個網傳的療法到底有沒有奇效。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打敗一種理論的,不太可能是另一種理論,既然臨床試驗要開展了,大家請耐心等待一下結果,還是等結果來評判吧。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件壞事,但是也提供了檢驗很多理論的機會。

維生素C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如果缺乏,身體肯定要出事。但是,並不能就此推論出維生素C有超級抗病毒效果,將抵抗病毒的希望押寶在維生素C上。

通過日常的膳食,一般健康人就可以獲得足夠量的維生素C。如果在特殊情況下,尤其在因為封城、交通不便,無法日常攝入新鮮蔬菜、水果的非常時期,通過保健品補充維生素C也是合理的。

但是,過分誇大維生素C的效果,那是荒誕的。

吳教授的演講中,提到了自救,他認為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是自救。很顯然,他完全忽視了真正進行自救的主角,是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其實正是因為病毒感染後免疫系統的自救,人類才能熬過一場又一場的瘟疫。因為免疫系統的自救都是在默默進行,在歷史的場合裡,人類也總是把戰勝瘟疫的榮譽,歸於祭祀、跳大神,等等。

如今沒有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如果說我們每個人都在與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一場戰爭,那戴口罩、勤洗手、保證身體的營養健康、尋求必要的醫療支持,這些都會幫助免疫系統順利進行自救,都會增加戰勝病毒的概率。

失去理智,並不有助於自救。

[1]Gorton, H.C. and K. Jarvis, The effectiveness of vitamin C in preventing and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virus-induced respiratory infections.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1999. 22(8): p. 530-533.

[2]Maggini, S., S. Beveridge, and M. Suter, A combination of high-dose vitamin C plus zinc for the common c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2012. 40(1): p. 28-42.

[3]Fowler III, A.A., et al., Intravenous vitamin C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enterovirus/rhinovirus induc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7. 6(1): p. 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