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下,校園"無接觸招聘"成首選


戰


“最近一週已在網上投了10份簡歷,總有單位要招人的。”得知校內雙選招聘會因防疫需要暫時取消,重慶郵電大學應屆畢業生李豔選擇在家一邊準備畢業論文,一邊上網尋找招聘信息、投遞簡歷。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戰“疫”時期的春季校園招聘,情況有何變化?就業形勢如何?校園招聘怎樣開展?用人企業和相關專家對求職畢業生有何建議?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無接觸招聘”成春招各方首選

近日,重慶郵電大學將原定於4月1日舉行的校園春季大型雙選會調整為網上舉辦。當前,受疫情影響,春季高校開學時間延後,各地高校都已暫停各類校園現場招聘活動。

記者瞭解到,各地高校就業相關部門多通過各類網絡平臺積極為求職學生梳理傳遞招聘信息,並提供線上辦理手續等服務。江蘇省教育廳開設網絡招聘專欄,舉辦“就業創業在江蘇”等分層次、分類別的網絡招聘會,致力於線上供需對接。哈爾濱工程大學聯繫用人單位開闢短視頻招聘、短視頻面試等線上方式進行春招。

“空中宣講”“線上雙選會”及遠程面試等“無接觸招聘”也成為各企業優先選項。12日晚,近4萬名網友在線觀看了浪潮集團網絡春招宣講會。“招哪些專業”“能投多少崗位”“什麼時候面試”——一些畢業生自發建立微信群,彼此分享信息、交流經驗。

騰訊、阿里、網易、蘇寧、OPPO等招聘企業明確提出全面採用“無接觸招聘”,求職畢業生經過在線申請、遠程面試、電子簽約,即可完成求職和入職的全部流程。

部分互聯網平臺舉辦服務春招的線上活動,為求職大學生“打氣”、支招。智聯招聘發起第十四季“就業有位來”大學生就業公益行動,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針對武漢80餘所高校畢業生就業,智聯特別開展江城學子公益專場“空中雙選會”提供服務。

知乎在站內發起“春招”專題,邀請知名求職平臺專家、求職大學生用戶等多角度為求職者提供“實戰”建議。抖音在平臺上組織播放企業春招宣講預熱視頻,提供簡歷製作、面試技巧等招聘指導,還提供與大學生求職核心能力要求、職場實用技巧等相關的內容。

各方紛紛“出招”穩就業

記者從教育部瞭解到,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對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影響,教育部已針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教育部日前提出多項措施,包括:加強網上就業服務,組建就業大市場,共享崗位信息;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深入挖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支持畢業生實現多渠道就業。同時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

為緩解難點、促進就業,各地有關部門、各高校也紛紛“出招”。

中小企業是高校應屆生就業崗位創造主體。河北科技大學主動聯繫在學校就業信息網註冊的7164家企業爭取就業機會,該校就業處教師趙利勇告訴記者,準備在近期舉辦中小企業網絡招聘會。黑龍江、河北等地出臺政策,從企業財稅政策支持、穩定企業職工隊伍、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穩定生產、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等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穩定經營。

“最近有一些已經簽約的畢業生來反映,擔心企業受疫情影響縮減招聘計劃,開春後面臨三方協議毀約風險。”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查佐明告訴記者,為引導畢業生保持良好心態,學校已開通了專項心理諮詢熱線,服務畢業生。同時,校方加強與有關企業溝通,切實維護學生權益。江蘇連雲港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專門向全市企業和廣大職工發出倡議,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定勞動關係。

專家:求職畢業生應做好準備、主動出擊

記者瞭解到,當前就業市場中也不乏機遇。據獵聘大數據顯示,當前一些領域用人需求迅速擴大:從2020年1月1日到2月7日,生活服務類、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領域的中高端人才需求同比增長分別高達89.31%、88.22%、82.48%。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建議,學校應幫助畢業生儘早做好職業規劃,引導畢業生調整心態,積極把握春招機會。

中青旅博彙河北人才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嶺建議,求職大學生可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進一步掌握視頻面試等求職技巧。

智聯招聘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強建議,當前求職畢業生應主動出擊尋找就業機會,但不建議“海投”“盲投”,更應明確方向、樹立目標。他提醒,當前網絡招聘信息良莠不齊,部分虛假招聘、傳銷團伙可能混入其中,求職者應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哈爾濱工程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徐寶貴建議,校方應從面試到派遣以至維權“全鏈條”為學生提供精準服務。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對網上的用人單位和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信息真實有效。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新華社記者 柯高陽 陳席元 楊思琪 趙鴻宇 施雨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