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前言: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及僕從國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喀爾巴阡山脈的漫長戰線上以190個師(約550萬人)、3700餘輛坦克和5000餘架飛機的龐大兵力,組成分別由萊布元帥、博克元帥、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的北、中、南三個集團軍群,撲向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基輔。

戰爭初期,德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但是很快就陷入持久戰的泥潭。1941年底至次年初,德軍在莫斯科戰敗標誌著“閃電戰”徹底破產。

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總的來說,“巴巴羅薩行動”的破產的原因是很複雜的。

一方面是由於蘇聯幅員遼闊、氣候惡劣,有著強大的工業產量,且能夠集中一切資源用於戰爭,另一方面原因則在德國自身。莫斯科戰役前夕,中央集團軍群已成強弩之末,看似兵力雄厚實則是個空殼。

造成這一窘境的原因之一,便是希特勒在戰爭爆發前未轉入全面戰時狀態。

1939年9月以前,德軍在國內一共設有13個軍區。假設每個軍區能夠多提供一個師的兵力,在東西兩線的佔領區各自相當於一個軍區的保障能力,再按較低標準假設每個預備役師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形成戰鬥力。

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那麼,在長達21個月的時間裡,德軍便能夠多動員52個師,約73萬的兵力。

另外,德國和佔領區的工業在轉入戰時狀態後能夠使德軍的每個師增加約700載重車輛,大大增強了德軍的機械化程度和機動能力。因為在真實戰史上,德軍還是機動能力和兵力不足,使得基輔會戰中有十餘萬蘇軍成功突圍。

基輔會戰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合圍戰。

此戰從1941年7月7日持續到9月26日,蘇軍有6個集團軍被殲滅大部,陣亡和被俘人數達到了66萬餘。雖然蘇軍的兵力兵器遭遇了慘重損失,也沒有實現保衛烏克蘭的戰役目的。

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但是,此戰牽制了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集群,基輔的紅軍以自己的犧牲為莫斯科保衛戰的準備贏得了多達兩個半月的時間,使得蘇軍和蘇聯人民得以重新加強首都的防衛,進而為粉碎德軍“閃電戰”打下了基礎。

德軍高層在侵蘇戰爭前犯下的又一嚴重錯誤是取消了空降兵進行大規模傘降作戰。

空降部隊是德軍精銳中的精銳,在二戰初期入侵北/西歐諸國的戰爭中均有不俗表現。此外,與空降部隊配合的山地獵兵部隊同樣是國防的翹楚,其顯著標志便是其佩戴的雪絨花。

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1941年春季,德軍發起了旨在奪取克里特島的“水星”行動,空降部隊與山地部隊的全部主力傾力參戰。雖然此戰以德軍的勝利而告終,但是德軍空降兵和山地兵也付出了多達4000餘人被擊斃的代價,大批運輸機被擊毀或擊傷。

此戰被斯徒登特將軍稱作“德國傘兵的墳墓”,希特勒鑑於空降部隊的慘重損失,下令空降部隊在侵蘇戰爭中作為普通步兵使用,這也極大的降低了德軍進行機動作戰和合圍作戰的能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盟軍卻從克里特之戰中得出了與德軍截然相反的結論,空降兵具有極高的戰役價值,並通過分析德軍的經驗教訓為戰爭後期多次大規模對空降兵的成功運用做了技術準備。

德國軍隊若沒犯這幾個致命失誤,整個二戰格局可能將被改寫

當然,值得慶幸的是,正因為德軍高層犯下這一系列嚴重錯誤,使得德軍在戰場上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否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必將更加的艱苦卓絕。您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 ,持續為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