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新农贸市场,有一个长年在这里摆摊的老太太。主要贩卖着纽扣、针线、鞋垫一类的小百货用品。老人今年已经87岁,从年轻的时候便开始摆地摊做小生意,算得上是万盛经开区最早做小生意的个体户。老人与老伴育有五个子女,生活平淡且幸福。

三十多年前老伴去离世,好在五个子女都已经成家。但老人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坚持拒绝了子女的钱与合住请求。一直独自租住在万新社区的一个老旧门市内。子女们拗不过老人,只能同意老人独住,并约定好定期去看看母亲。老人一个人生活后,这个小小的纽扣摊就成了她主要经济来源。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和她的纽扣摊

纽扣几分几角钱一颗、针线几块钱一盒、鞋垫一两元一双……。钱都是几分几毛的一点点积攒。所以老人对自己也是非常“吝啬” 。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多年来没给自己买过新衣服,时刻都在省吃俭用。每天出摊做生意舍不得坐车,走路一个多小时去摆摊,就是想省下那两块钱公交钱。中午饿了的时候会在旁边的面馆吃一碗小面,晚上的时候就用中午的面汤泡饭吃。孩子们也常来劝老人,让她不要这样节俭,子女们家里虽不是大富大贵,但总是不愁吃穿的。但老人说:“自己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现在的生活可是比以前好太多了,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的住处


老人虽然对自己“吝啬”,但她是一个热心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却十分慷慨。平时看到周边有意外受灾的家庭或者有困难的人,都要三百五百的资助。老人还长期帮助一个流浪老人,不仅为他提供住处、买医保,还给他找事做让他自食其力。老人自己也记不清楚自己捐了多少次款,捐出了多少钱。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在租往的家中


春节新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老人不能外出摆摊了。她从社区干部和邻居们口中听得最多的就是疫情。老人知道疫情苦了好多人。是她这辈子听到的最严重的疫情。开始每个晚上都担心得睡不着觉,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但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2月10日上午,老人拎着一个红袋子走进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街道万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表明自己想捐款。因为社区最近接待了很多像老人一样的热心捐款民众,所以也没多想,就喊老人做下记录,准备把捐款收下。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捐款现场1


当老人把一袋子现金摆在工作人员面前时,听说是 20万现金的时候大家震惊了。由于社区没有接受过这么大金额的捐助,工作人员紧急找来了社区领导。大家都认识老人,知道老人的热心肠,经常捐助他人。但也知道老人收入微薄,这20万应该是老人的一辈子积蓄。

社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劝老人慎重考虑一下。老人却很坚定地说:“我想为疫情防控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疫情发生后,老人每天都在关注疫情防控工作。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武汉疫情有多严重,现在全国都有了。再看到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积极防控疫情。全国各地的人们也都在积极的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老人深受感动,决定拿出所有积蓄,捐献给疫情防控一线。

社区人员也拗不过,便询问老人的儿子。老人的儿子说:“母亲很辛苦,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就一直一个人住。我们几姊妹就定期去看她,很多时候看得大家都心疼。因为”母亲对自己太“吝啬”了,但也知道帮助过很多人,这次母亲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捐款,作为子女,他们都很支持。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捐赠拍照

老人说这笔钱她攒了30多年,看着它们从少到多、从零到整,现在能捐给疫情防控前线,发挥最大价值,心里觉得十分欣慰。

老人还说自己的哥哥是一名军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这几天想到疫情,也想到了哥哥。自己年纪大了,子女也都成家了,而且对自己也很孝顺。这些钱留着也没用,想全部捐给需要的人。国家有难,不想做一个旁观者!说到令她日日担忧的疫情,老人眼眶湿润。对于捐款,她不求回报,只希望众志成城,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老人的捐款将第一时间交与区慈善会,并按照老人意愿用于万盛街道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之下:摆纽扣摊“吝啬”老人的家国情怀

老人哥哥的烈士证明

老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她心中有着自己的家国情怀。她也是中国成长的见证者,

这位老人名叫倪素英,今年87岁。是一个摆摊卖纽扣的“吝啬”老太太,也是一位为了疫情慷慨捐赠20万善款的老太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