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月入4000,副業月入20000”:做副業前要明白這3點

現在越來越流行的兩個詞叫“副業剛需”、“斜槓青年。”,越來越多的人在做副業。朋友圈裡有人在賣化妝品,有人在賣水果,有人在開網店,網絡上像“主業月入4000,副業月入20000”等文案更是遍地開花,撩撥得人心癢癢的。

那麼,要不要做副業呢?

有副業增加收入肯定是好的,但是在做副業前,要明白這3點:

01副業做得好的人,主業做得更好

主業收入差,靠副業真的能像網絡上說的那樣“主業月入3000,副業月入20000”、“主業4000,副業月入30000”嗎?

副業的收入是主業收入的十倍,甚至更多的人,有的,但是幾乎是鳳毛麟角,1000個人裡,只有那麼兩三個。

例如,現在很多寫作訓練營都在說靠寫作月入過萬,真實的情況是絕大部分的人只能拿到幾百塊的稿費,寫得好的能拿到兩三千,月入過萬的少之又少。

那些真正副業做得好的人,往往他們的主業做得更好,他們常年專於一個領域,潛心專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資源。

正是因為有了主業的資源和經驗的加持,副業才會做得那麼順,甚至讓副業成為了主業。


“主業月入4000,副業月入20000”:做副業前要明白這3點

“口紅一哥”李佳琦以5分鐘賣出14000支口紅的記錄打敗了馬雲,帶貨能力強大到開掛,這離不開他之前的主業經驗。李佳琦在直播帶貨之前是歐萊雅專櫃的美容顧問,工作出色的他,專業能力非常強,對護膚、彩妝產品知識、具體人群的需求、賣貨技巧了如指掌,所以在直播帶貨時能迅速抓住顧客的心。


做演講訓練營的薇安老師,之前一直在大型外資公司從事高管工作,還先後在幾家跨國企業擔任全國高級銷售總監。她在競爭劇烈的職場上磨練出的高情商和獨到的溝通和表達能力,為她開展演講訓練營保證了高質量的輸出。

朋友曉秋在朋友圈賣水果,收入非常可觀,那是因為她在高校做輔導員,經常有學生因為學習問題添加她微信,讓她積累了大量的學生好友。

還有,現在都流行知識付費,能賣知識付費的大多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賣的就是他們在主業裡積累的經驗和資源,就像文案大咖關鍵明老師。

想做好副業,要麼需要有經驗,要麼需要有資源,要麼需要有技能,經驗、資源、技能的積累需要主業做支撐!

但很多人的想法是:我主業不好,想做副業。主業還沒做好,就捨本逐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到不熟悉的副業上,最後經常是主業、副業都做不好。

大神的想法是:我主業做好了,有時間,有經驗,有資源,可以做做副業,最後主業、副業互相扶持,實現雙贏。

02從長遠的職業規劃來看,現階段適不適合做副業

要不要做副業,除了要看自己的主業外,還需要看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主業發展前景一般,上升空間小,在做好主業工作的同時,可以發展副業。

發小在老家車站做售票員,工資穩定但不高,且上升空間小,所以她工作的間隙開網店,賣家鄉特產增加收入。

但是,如果主業發展前景可觀,上升空間大,那麼長遠的職業規劃應該把主業做縱深發展。

“主業月入4000,副業月入20000”:做副業前要明白這3點

朋友林田英語過了專業六級,畢業後在珠海的一家普通私立學校做英語老師,她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時,繼續努力考過專業八級,然後跳槽到各方面待遇更好的貴族私立學校。


可是看到周圍的人都在做副業,有額外的收入後,她心動了,工作之餘開始在網上接翻譯的活。她擅長的是教育,很多時候接到的翻譯涉及到各行各業,翻譯到一些專業名詞時,很吃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翻閱資料。

這樣一來,她的閒暇時間全部被佔用,有時還得佔用本職備課時間,最後,影響了班級的教學成績,也沒能好好複習專業考試,打破了原本規劃好的職業規劃。

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湧把他們的品牌營銷策略叫“沸水效應”:如果水沒燒到 100 度,燒到 95 度就是浪費。為什麼說是浪費?如果只燒到 95 度,只要不繼續燒下去,熱度就沒了;但是如果燒到 100 度以上,水開了的時候,只要維持小火不斷,就能一直保證水的沸騰,就像用戶對品牌的認知。

就拿朋友林田來說,她的主業已經燒到80度了,如果她不去搞副業,用閒暇時間和精力去攻英語專業八級和提高教學能力,把主業燒到100度,那麼她就可能順利跳槽到心儀的貴族學校,只要保持專業水準,新職位會帶來更高、更穩定的經濟收入,完全不是當初靠副業賺的幾千塊能比的。

都說“八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求發展”,如果八小時做好了,遠不只生存,那為什麼不把時間和精力向一個點發力,在八小時內求生存的同時求發展呢?

很多人做副業,並不是真的想做副業,而是看別人做副業賺錢後羨慕,於是不考慮自己的情況,也一頭扎到副業裡。

松浦彌太郎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一書裡說“比起隨波逐流,我更想以自己的節奏度過一天”。

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發展規劃和發展速度是不一樣的,總有我們追不上的人,不盲目追趕,按自己的規劃和節奏走,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03要選擇有利於我們成長的副業

我們做副業絕大部分人都出於增加收入的目的,在開始的時候往往容易只盯著眼前可看到的錢,而忽略副業的長遠利益。

小陳和小李在大學學的都是旅遊管理專業,大學期間,小陳看到一個學姐做微商,實現了經濟獨立後,小陳也做起了微商。

自此,前期她的大量時間在花在了聽團隊老大的課和發展團員上上,後期花在了回覆客戶諮詢、寄貨和售後上。整天很忙,每個月能有2000左右的收入,也實現了經濟獨立。但是,她的專業課成績掉到了班級倒數,並且多次掛科。

而小李選擇在課餘到旅行社做實習生,為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大四的時候,專業課學得好又有相關經驗的小李,早早就拿到了心儀的offer,小陳則面試了一家又一家公司都被婉拒了。

表妹本職工作是做動漫設計,去年本來有升職的機會,但她跟著朋友跑去做淘寶刷單,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拿著幾十塊錢,最後因為沒有做好本職工作而錯過了升職的機會。

“主業月入4000,副業月入20000”:做副業前要明白這3點

要想把做好副業,不能急功近利,太著急賺錢,最後往往賺不到什麼錢。


在這裡並沒有看不起微商和淘寶兼職的意思,只是想說靠自己的能力,明明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卻被不合適的副業耽擱,本末倒置。

心理學家弗蘭克爾說“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的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

小李選擇了有利於自身成長的副業,最後拿到心儀的offer,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他所收穫的良好發展前景、經濟收入、自我價值實現的榮譽感,都不是現階段副業變主業,且副業已經進入了瓶頸期的小陳可比的。


04

央視百家講壇著名講師鮑鵬山先生說“中國的今天,我們這個社會最大的危險是普遍缺乏價值判斷力”。

年輕人是否要做副業,做什麼副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用長遠的目光去判斷形勢和機會,要有定力,不跟風,不為眼前的小利益所動。

按自己的規劃和節奏走的路,才是最快、最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