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治療“胡思亂想”這病?

星玉


朋友你好。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老友手札,很高興回答朋友你的問題。


記的曾經遇到這樣一位朋友,一位20多歲還在上學的學生。

他跟我說自己平時和家裡人的關係還是很好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在跟父母學做菜的時候,看到菜刀居然想到了要傷人。

這個想法已經在他腦海裡糾纏他很久了,無論怎麼做他都擺脫不了。他一直問我,“老師,我是不是變態,為什麼會總想到要傷人呢”。

對於他的狀態你怎麼看呢?你會否覺得腦子裡有這樣想法的人,就是變態、就是有病的呢?


眼睛協助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一些基本信息,我們大腦負責解讀收集到的相關信息。

就比如這會兒我們看到的這些字,眼睛看到的就僅僅只是圖、符號;而大腦收集到這些信息之後,就開始進行解讀,我們就明白了字背後代表的含義。

也就是從圖、符號到意義之間還有一個轉換的過程。完成這個過程是大腦的責任。

但是大腦在運作的時候也是無意識的、機械性的。也就是看到某種東西之後,會自動解讀。

看到某個人,我們的腦海裡會自動出現他的性別、長相如何、年齡多少、對自己是否有威脅這樣的信息;看到水果,我們會自動識別這是什麼、這能做什麼、我們是否需要、是否喜歡。

而看到刀自然也就聯想到了它的功能,傷害。

這部分屬於大腦的自由聯想功能,是大腦正常工作的證明之一。


作為一名男性來說,被美女吸引,我覺得這還是蠻正常的吧。

當然,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會說這樣有些太赤裸裸了。但是,我想說的是,即便我們已經建立了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女性對男性有吸引、男性對女性有吸引這是不可避免的、是天然的。

就像,漂亮的、身材好的女性走在街上總是隱忍側目、帥氣的男性也會吸引女性的目光,而這份吸引自然會帶來生理反應和內心中的一些小騷動。

你能說這是不正常的麼?

這是我們的生物本能。


一開始提到的例子,男孩心中出現了基於大腦自由聯想的想法,這本身是無意義的,僅僅是大腦在發揮作用的表現,但是男孩沒有看到這些,而是認為出現這些想法的自己是有問題的。

但是這樣就賦予了本來無意義的想法“確切的意義”。之後便開始自我懷疑、便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所以這裡要區分一下的是,我們內心的想法會基於自由聯想、本能等很多因素產生,並不是絕對由我們自己主觀意識控制,基於這部分產生的“雜念”、“胡思亂想”是正常的,是沒有必要在意的。

但是,當我們開始覺得它們是有意義的,想要跟它們搏鬥、壓制它們、說服自己的時候,就變相的強化了它們的力量。

一般的雜念、胡思亂想,是不可能完全不出現的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改變自己對這些正常雜念、亂想的態度和想法,使自己不陷入因為亂想而亂想的狀態裡。


那麼,對於朋友你的問題,答案就非常簡單了。

1、不要覺得自己能完全控制自己,這不現實;

2、在我們自己之外,還有情感、本能、潛意識等在影響我們;

3、正常的雜念每個人都會發生,這不可避免;

4、我們要避免的是基於雜念的亂想,也就是因為亂想而亂想。


那麼,要做的事情就是很簡單的了:

1、不因為自己有亂想,而對自己有懷疑、攻擊;

2、明確亂想的來源,不去賦予它們意義;

3、正確的面對自己的亂想,允許它們出現;

4、不追求對自己的絕對控制;

5、增加冥想、放鬆,降低思維敏感。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協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實的樣子。祝好。


老友手札


人都是被“胡思亂想”累死的。

成天“胡思亂想”的人,肯定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腸胃系統紊亂、呼吸系統紊亂、泌尿系統紊亂等各種神經性紊亂,最後導致肉體各種器質性病變,直至神經崩潰肉體滅亡。

如此看來,“胡思亂想”是能置人於死地的問題,解決了“胡思亂想”,就相當於解決了人的生死大事。

我是從內觀的角度去解決“胡思亂想”的。

程序簡介:

(1)內觀‘思想、心念’起,即覺知其為幻象,蔑視之,其即滅。

(2)防幻相就如防賊一般,你要看住它。它一冒頭,你即覺知;你一覺知,它就縮滅了。

(3)你與賊對壘的過程,迅速快捷。幻象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小賊鼠,在你的嚴守下,它們稍露即滅。

(4)內觀幻起即滅,你當下自在。

(5)時時刻刻鍛鍊自己的防賊滅賊能力,“胡思亂想”越來越少,就能常住自在了。

(6)如此這般,就能舒服自在健康長壽。




妸姆則天


“胡思亂想”有很多種,有的有積極意義,有的有消極作用;有的讓人興奮,有的讓人沮喪。總體上來說,敏感、感性的人更容易“胡思亂想”,這樣的人被稱為“多向思維者”。

胡思亂想的模型大致分兩種,一種是星型結構,一種是鏈式結構。


星型結構圍繞一個問題,從多個角度產生聯想。這樣的人創造性強,但如果只有發散沒有總結,會造成決斷力弱。


鏈式結構沒有中心,從一個問題出發想到另一個問題,然後再一個問題,一直聯想下去,可能把最初的問題也忘了。這種模式是比較糟糕的模式,可能導致情緒的極度高漲或極度低落,不利於解決現實的問題。

“胡思亂想”的三個動力

1、求新求奇,不能忍受千篇一律的無聊人生。這種動力下通常產生星型結構的聯想,是一種積極的“胡思亂想”,沒必要煩惱。

2、願望的補償。在現實中不易實現的願望通過胡思亂想,達到望梅止渴的目的。比如買了彩票後,一連串的幻想能讓人熱血沸騰。這種動力下的聯想,常常是正性的鏈式結構,有點可笑但無傷大雅。

3、內心的焦慮。對喪失的擔憂,啟動對後果的評估,導入一個負性鏈式反應結構,後果被逐步誇大,最後走向糟糕至極。例如這次沒考好——>高考考不好——>上不了大學——>找不到工作——>對不起父母——>無臉見人。這種動力加上這種結構是一種糟糕的組合,需要想辦法克服。

打破鏈式結構是關鍵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鏈式結構的“胡思亂想”容易產生負面的後果。克服“胡思亂想”的關鍵在於打斷鏈式結構。

打破鏈式結構的方法

要打破鏈式結構,就需要穩固的錨點,當連鎖反應啟動時能夠把注意力拉回錨點。

流傳最廣的辦法是數羊,簡單規律的數羊操作可以作為一個錨點,當思緒跑開後能夠拉回來。

和尚打坐時敲木魚,單調有節奏的木魚聲可以防止念頭亂跑。

這裡要介紹的方法是正念訓練。正念訓練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錨點。

具體的訓練方法這裡就不說了,推薦一本書自己看吧


齒輪與遠方


“胡思亂想”別名“想太多”,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但是還是會忍不住的回想事情的每一個細節,在回憶事情的過程中,產生憤怒、懊惱、後悔等負面情緒,越想越難過,越想越煩躁,思緒雜亂不停,很影響生活質量。

如果偶爾有這種情況是屬於正常現象,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大事小事都要在腦子裡回顧一遍,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就要引起重視了,這種在心理學上叫——情緒反芻。

“想太多”的原因

“想太多”的原因是因為對結果的恐懼。

“想太多”的人會習慣性的回想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然後結合當下和未來,害怕當時的做法或者說的話對現在或者未來產生不好的結果,於是就產生了很多負面情緒,焦慮、後悔、自責或者憤怒。

因為對結果的恐懼,接下來會在事情發生前就開始想,想即將發生和沒有發生的事情,多方面多角度的想一件事情,希望可以避免不想要的結果發生。

“想太多”對生活的影響

思緒亂飛的時候讓人焦慮、煩躁、做事不專心,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也做不好現在手邊的事情,很影響生活質量。

有時候自己想的太多了,實在忍不住的時候還會想要找人傾訴,因為想的很多,所以可以說的也很多,而且大多都是負面的,傾聽的人也會有厭惡的情緒,還會影響朋友關係。

生活質量的降低和朋友關係的疏離會加重“反芻”情緒,長期的負面情緒和長期的壓抑情緒,時間長了會導致抑鬱症,所以,及時制止——情緒反芻非常重要。

如何及時停止“想太多”

1. 把自己的恐懼寫出來

書寫可以減少壓力在心理學中是一個使用廣泛的方式。把因為這件事情可能產生的不好的結果清晰的羅列出來。

儘可能的針對每一條想一個應對策略,把自己從恐懼中拉出來,在寫應對策略的時候,其實是將恐懼的情緒轉到學習的狀態,積極的想辦法。

看到一條又一條恐懼的應對策略,心裡的恐懼就會一點一點的降低,慢慢減少自己的想法,平復情緒。

2. 轉移注意力

面對很多情緒問題,轉移注意力也是很常用的方法。因為情緒是有衝動和不理性的一面,轉移注意力是為了讓大腦冷靜一下。

一直想事情,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很難迴歸理性分期的狀態,所以做一些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來分散大腦對那件事情的注意。

做一些需要注意力的運動和事情,比如畫畫、寫字、打球等,有一個目標,可以讓注意力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

3. 接受不完美的結果

不如意事常八九,沒有完美的事情和人,不要太過糾結事情的結果,執著於結果的時候往往會錯過過程的美好。

想一想事情最壞的結果,做好最壞的結果發生的準備,但是往最好的方向努力。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歡迎關注【初喜first】把冰冷的文字化為一杯溫水,用心理學自我療愈生活的創傷。


初喜first


你好,我也屬於比較容易“胡思亂想”那種類型,而且經常腦子停不下來,失眠是常有的事情,就算睡著了,在睡夢裡也會做到相關的事情,簡直沒完沒了,讓我痛苦不堪。

前不久因為跟人創業失敗情緒崩潰,在家裡待了很長一段時間,這種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了:亞健康、失業、迷茫、焦慮、痛苦,害怕出門整天在家無所事事,躺在床上胡思亂想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不過最近有所振作,所以我講一講我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吧。

其實,我很明白,之所以會“胡思亂想”,是因為我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恐懼和不安,這是一種焦慮,是害怕失去、害怕失敗、害怕受傷。還有就是一種深深的缺乏安全感和不完整感。日常生活裡我偏向於“完美主義”,如果事情沒有達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狀態,我就會很容易沮喪,很不安,老覺得自己不夠好,內心裡反反覆覆懊惱和自責。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個無底的黑洞,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但是很明顯,你我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你肯定像我一樣,已經在承受這種”胡思亂想“帶來的不良後果,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難以維繫。

要擺脫這種思維病態很難,我曾經掙扎過無數次,都沒有成功,因為過去我都是一直嘗試用”積極“和”奮鬥“這兩個詞給自己打雞血,但是事實證明了,如果失敗,我會被打擊得更嚴重。

進入正題:我們如何對抗這種”胡思亂想“的病?我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

1、跑步

通過跑步,讓身體消耗負面的能量,轉而獲取積極的能量。在消沉了將近1年之後,我開始嘗試每天夜跑6公里,連續不間斷跑了2個多月。我發現,跑步期間我沒辦法去胡思亂想,因為我的精力集中在我的每日目標,我的呼吸節奏,甚至兩腿的發力動作。跑步過程中分泌的多巴胺也會讓我覺得疲憊但是很快樂,跑著跑著,我發現胸口堵住的那口悶氣不知不覺消散了大半。因為跑完很累,通常回去之後我衝完涼倒頭就睡,所以感覺也會比之前睡得好。因為是早睡,第二天必然會早起,再加上健康的飲食,這段時間我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感覺自己的生活正在逐漸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

跑步肯定不神奇,也不是萬能的。但是從跑步開始,確實改變了我的精神面貌,我感覺自己多了一份向上的能量。比起之前的自怨自艾,現在我會更加信任自己,會更有信心去做很多之前畏手畏腳不敢去做的事情。當一個人的內心發生正向改變的時候,積極去做的每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小事,最後都會積累起來,從量變到質變,不知不覺中人生也會悄悄發生了改變。

2、轉移注意力

這是我現在正在堅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像堆砌積木一樣,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或者擅長的事情,慢慢做下去,並且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可能這件事情很小,有可能就是堅持跑步,甚至是堅持早起,像我,我選擇了寫頭條,讓自己聚焦在當下,並且儘可能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這樣做不僅僅可以分散大腦的注意力,而且專注當下事情會更容易讓我們取得成就,我認為這個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焦慮、胡思亂想的問題。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嘗試多讀書,還有多嘗試去跟他人交流,不要害怕被拒絕或者被輕視,有時候恐懼可能只是我們的想象。以上這幾點都讓我自己十分受益。

我是譚小芬,一個正在努力追逐自信的80後內向女孩。希望我的故事能夠給你一點啟發。❤❤❤


譚小芬的追逐自信之路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胡思亂想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就是情緒性疾病,比如焦慮、抑鬱等,出現胡思亂想,但是行為上面沒有大變化,邏輯思維沒有破裂,這是情緒性疾病造成的,按情緒性的疾病的治療方法進行綜合性的治療,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另一類是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胡思亂想、有幻覺、有邏輯的破裂、有行為的失當,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這就不是情緒性疾病,而是精神類的疾病。所以,這樣的病人應該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出現了胡思亂想,有了幻覺,甚至出現妄想,尤其是迫害妄想、反社會行為等,一定要及時就診,及時的治療,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免延誤病情。經過專業醫師的診治,才能收到好的臨床效果。
臨床症狀可表現為胡思亂想症狀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及軀體化障礙等,但出現胡思亂想症狀並不能確定患有某種疾病,日常生活中出現胡思亂想症狀後,無需刻意關注心理不適狀態,可培養興趣愛好,適當轉移注意力,順其自然,

以平常心來對待,不要把它看作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對待天氣的變化一樣--順應自然,該做什麼事就去做什麼事,堅持把自己該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該吃飯就把飯吃好,該睡覺就把覺睡好,該聊天就把天聊好,該跑步就把步跑好,該讀書就把書讀好

只要你相信它們是遲早會自然地消失的,並努力地去做好現實生活中你該去做的事情,慢慢地你心緒就會放鬆,對症狀的出現也沒有那麼恐懼和緊張了,久而久之,當你真正得到了放鬆之後,這種症狀也就逐漸消失了。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農村小哥談生活


1、強裝笑臉

在心情抑鬱、心理壓力大或生氣的時候,強裝笑臉有助於釋放不良情緒,有益身心。

2、收拾房間

凌亂不堪的房間或辦公室會令人心神不安。因此,將房間收拾整齊能改善不良情緒。比如,讓地板上散落的物件各就各位,將桌子上的東西收拾乾淨,把被子疊整齊。

3、穿藍色襯衫

藍色是一種天然的心情“放鬆劑”,這正是“仰望藍色天空,心情倍感輕鬆”的真正原因。相比之下,橙色刺激性強,黑色容易激起怒氣,紅色雖然可以提升人的體內能量,卻容易令人不安。

4、哼哼歌

臨床醫學家表示,唱歌是改善心情的簡單方法。因為唱歌可調整呼吸,使整個身體都隨著節奏運動。不管是自己哼唱或是與朋友同唱,哪怕只是靜靜地傾聽,都有助於放鬆身心。

5、要想心情好,關鍵吃得巧

比如,苦甜兩種味道結合(在咖啡中加點橙汁),或者軟硬食材結合(爆米花和堅果同吃)等,都能夠給味蕾帶來新鮮感,進而改善心情。類似的食物還有中餐裡的糖醋排骨、糖醋雞塊等。

胡思亂想怎麼辦

1、漠視你的想法

我們要認識到大腦的胡思亂想是其正常的功能,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在乎其“胡思亂想”,只要你不去刻意在意它,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它,以放鬆的心態對自己說“想就想吧,沒什麼大不了的!”久而久之,當你真正不把它當回事兒,真正把心緒放鬆之後,這種情況也就逐漸消失了。

2、轉移注意力

當反覆進行思考而無法停止時,這時重要的是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儘快脫離反覆進行思考的現實。例如,一旦處於想別的事情而難無法停止時,馬上去做感興趣的事或聽音樂,這時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感興趣的事或音樂上,就可能會忘掉所聯想的情景而停止思考。

3、學會面對挫折

天有陰晴雨雪,人有悲歡離合,萬事萬物不可能有盡善盡美、完美無缺,所以才有殘缺美、曲折美等等,所以,我們每天都可能會面對障礙、挫折,乃至意想不到的失誤,當然當我們盡力了,我們就不能過分苛求自己,苛求自己的結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失望、失敗,從而失去信心。

4、投入自己的愛好

胡思亂想是不自信的表現,我們預防這種情況的好方法就是找一件自己喜歡、樂意做的事情,當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時候,你的問題也就隨著消失了。

5、充實生活

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變得充實起來,比如,參加體育文娛活動,聽音樂、跳舞唱歌等等,當你忙碌起來的時候,心情就不再消沉,感覺也就會輕鬆起來,一旦讓業餘生活的充實成為了習慣,那麼你的問題也就得到解決了。

6、規範化工作

儘可能讓自己的工作程序化和規範化。所謂“程序化”,就是按一定的步驟進行處理;而“規範化”就是按一定的規定處理。比如,你現在做盆景養護員,那麼我們就按照所做的事設計出一個程序性的步驟,然後按這個步驟去做,久而久之形成習慣之後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結語:當反覆進行思考而無法停止時,這時重要的是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儘快脫離反覆進行思考的現實。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變得充實起來,比如,參加體育文娛活動,聽音樂、跳舞唱歌等等,當你忙碌起來的時候,心情就不再消沉。


樁尋有緣人


很簡單,讓自己忙起來,人會胡思亂想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了。

身體的活動可以減輕大腦的負擔,也會給大腦傳遞更多積極的信號。

一個字,讓自己“動”起來。

想要改變才會讓你胡想,唯有行動才能解除你的胡想。


小遠愛心理


人的念頭,是心泉的湧出,(胡思亂想、給你帶來不盡的煩惱、是念頭的一點點)。

對治的辦法(得用古人的七種坐法)其中一種盤起兩腿坐下會嗎?(是很難忍受的)就相一杯水放久了(渣子下沉)坐的功夫有點了,(胡思亂想)自會除去。




chendelin陳


你好,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有,算是一個通病。

你要知道,一個人之所以想的太多,就是因為他行動得太少。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講究平衡。這裡用掉一部分,分給別處的就少了。你的胡思亂想已經消耗了大半精力,哪還有功夫去做點什麼?而正因為你做得少,就只好不停地想來想去了。這便成了一個死循環。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些實在的事。

當行動消耗了大半精力,哪裡還會有功夫去瞎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