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定要有自信,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成自负!复旦大学陈果博士说

人一定要有自信,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成自负!复旦大学陈果博士说

要自信,不要自负

自信者与自负者

跟很多人一样,我欣赏自信的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不仅能使其他人在与之亲近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对他抱以信任,而且他往往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影响力,其他人如果长期在他身边,耳濡目染他遇事时的冷静沉着、待人时的不骄不躁,常常会不知不觉深受其感染,在自己的待人接物中也会自发地以他为效仿的榜样。

同时,跟很多人一样,我不喜欢自以为是的人。我们也称他们为自大者、自负者、刚愎自用者。他们总是坚信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才干、自己的选择,即使旁人能提供与之相反的明显的客观事实或提出另一些颇有价值的方案,他们依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毫无疑问也是“自信”的,但是当我们在团队或者集体中遇到此类人时,我们总觉得这样的“自信”很多时候不是“明智”,而是“无知”;不是高瞻远瞩的“达观”,而是闭目塞耳的“狭隘”;不但无助于高效地解决问题、带来整体的“发展进步”,而且以盲目的独断阻挠问题的根本解决,造成毫无价值的“内部消耗”,甚至直接导致关键时刻的失败。

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麦克阿瑟,这位天赋异禀、赢得最多美国奖章的军事将才,这位像迎接每一天升起的太阳那样迎接战争的五星上将,这个“勇敢者中之最勇敢”的英雄人物,就因为他拒不承认错误的“傲慢自负”、绝不容忍批评的“目空一切”而在朝鲜战争中惨遭溃败,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历史过失,最终被总统杜鲁门忍无可忍地解职。

自负是“变了质”的自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而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他人指摘为“自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发现“自信”与“自负”之间的界限似乎并不像其字面上看起来那样泾渭分明、清晰可辨。

在青年学生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初入文学、哲学领域,对盛名远播的前辈学者方才略知一二、其人其作还不明究竟,就开始夸夸其谈、指手画脚、评点江山。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学生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才疏学浅”和“自命不凡”。我的老师们凡是碰到这样的学生,就会向他推荐一两本相关的著作或文章,有时会淡淡地补上一句“你似乎太过自信了……”言下之意,应该是在暗示对方犯了“自负”的毛病。我们很多时候看起来自信满满,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事实上不过是夜郎自大、自视过高罢了。

我们常把“自负”误当成“自信”,因为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前提:“自信”毫无疑问意味着“相信自己”,“自负”也是一样,指的就是对自己深信不疑、执意坚持。它们的关系十分微妙,就像由同一束光投射而成的“明”与“暗”;就像同一张塔罗牌正立与倒立之间区分的“好运”与“厄运”;就像同一枚硬币随意抛向半空,落地瞬间不可预测的“正面”与“反面”;就像麦克阿瑟的前半生,卓越的才能为他构建起无可撼动的“自信”,这“自信”助他成就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但是伴随着一枚接一枚沉甸甸的勋章在他的胸前闪闪发光,民众迎接他时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呐喊,他的“自信”逐渐充满“负气”而不断自我膨胀,膨胀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倾翻了一名职业军人最为看重的军纪,排斥了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不惜与自我的理性为敌。“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10,冥冥之中他的命运就这样在后半生被神秘地翻转,璀璨渐入暗淡。应该说,麦克阿瑟是幸运的,因为他总是那么自信,但不幸的是,他的“自信”过了头。

现在我们仔细想想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发现:所谓“自信”与“自负”,其实呈现在外的表象十分接近,都是“相信自己”,而它们的本质差别则在于“程度”相异。若“自信”保持“适度”,才是真正的“自信”;一旦“自信”过度就变质成“自负”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度”的差别,以为那是无关实质的小问题,却不知古人所说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何等的真理,绝大多数的“质变”都起始于点点滴滴而渐行渐远的“量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