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道德為什麼流亡?

dongzengtao


孔子的思想具有前瞻性,當時不被統治階級認可,即便認同也不過是葉公好龍,孔子難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所以到處流亡,惶惶如喪家之犬;隨著時間推移,統治階級逐漸認識到孔子思想是維護封建統治的最佳手段之一,於是孔子受到歷代統治階級推崇,地位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東北風的影像世界


君子流亡為宿命,仁人顛沛到終生。

流亡,是君子的宿命。

在道德學說之中,存在一個極大的衝突。就修德與濟世天然不相容。

我們不難發現,從《史記》開始,所有君子的命運幾乎完全相同,屈子流放,左丘失明,韓非囚身,子長宮刑,伯齊餓死,還有蔡邕、嵇康、阮籍、杜甫、韓愈……一直到現在,比如某個操場下的老師,某個吹哨人等等。

與之相反,所有的政治家都不是君子,周公、管仲、李斯、諸葛亮,狄仁傑、王安石、張居正……且不說那些帝王和姦臣。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所有君子的最高目標,修身齊家,僅僅做一個好人就可以了,一旦治國平天下,僅憑婦人之仁不被玩死才怪。

君子要堅守道德,然而想要治國,必須放棄道德。要學會為了一個偉大的目標去妥協,忍讓,遷就,甚至殺人放火,成為一時奸臣。

所有的忠臣都做不成大事,便是明證。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然而現實就是如此諷刺,義是魚,治國平天下是熊掌,不可兼得。

儒生,要麼老老實實消逼停做一個教書先生,彷彿那些明末或清末的蓋代學者。要麼就去做一個能臣,奸臣。

如果想做道德君子,還想當官,又要做忠臣,更要做出一番大事業,我們可以翻遍史書,根本沒有這樣的人。

所以,孔子流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想當官,他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他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打造一個人人君子的烏托邦。

腫麼可能?

他必須流亡!

知道宋朝的那幾位皇上為什麼不喜歡朱熹小妹妹麼?就因為他是聖賢。天無二日吶,一個讀書人把皇上都比了下去,你若是皇上,你心裡會開心麼?

蘇東坡為什麼不招皇帝待見?就是因為他寫詩賦,硬生生把皇帝逼成了如楚王一般的昏君!蘇東坡名聲越好,詩詞越妙,越顯得皇帝昏敗。君子被貶,不 就意味著朝臣和皇上是小人麼?你若是皇上,如何受得了?

所以,好人好報,這是千古謊言。


亦有所思


有思想的人,能夠提出非同一般的問題。如果能夠近乎完美的解答這個問題,應當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我是一介武夫,沒有時間蒐集歸納詳實準確的論據。我有粗淺的認識,可以拋磚引玉。其一,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學家,他們的理論、設想,未必被時人所接受。他們本人往往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就拿共產主義運動來說,無論馬恩列斯毛,還是後來的領袖,他們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思想,未必在當世開花結果。隨著實踐的深入,理論的完善和人民認識水平的提高,他們思想的光輝愈加璀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曕遠瞻,只因世人目光短淺;曲高和寡,無非知者聊聊無幾。偉大的理論和社會構想,往往夠造福千秋萬代,怎麼不經質疑?怎會不須打磨和完善呢?所謂時也,勢也。桃三杏四李五年。愈偉大高深的理論,其實踐和成功之路,愈加坎坷。孔聖人也是如此。一時之落魄,豈蓋千秋之光芒。筆者只說其一,其二以下,留給賢人們說。


山人天相


有道德和流亡沒有直接關係。流亡的不一定都是沒道德。沒道德的不一定流亡。

流亡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

有道德不是不流亡的護身符。

有道德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做一個有益於人類的人。而不是去換取免除流亡的丹書鐵券。那樣的話,豈不是拿道德當籌碼去交易嗎?

如果做一件事,符合道德,但結果是去流亡。那你還做有道德的人嗎?這就可以檢驗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道德。

司馬遷遭宮刑,文王被關押時寫出了易經……有道德和流亡沒有關係。


青紫Kiki


君子固窮,告訴我們,君子一般修養的人也要面對考驗和磨練,實際上,人都要經受考驗和磨練,這是人生的普遍規律嘛。一個有追求的人願意為理想付出實踐,也願意承受相應的壓力和挑戰。君子面對人生的變遷和挑戰的時候,會堅守初心、道德修養、人生方向!以上這些孔子都做到了,迫於當時的政治壓力,孔子選擇了流亡。是一種為了理想而做的善始善終的選擇,實際上,他的流亡也是一個人生實踐過程、文化宣講過程、儘自己的責任的過程。

大家有的時候會誤解,認為道德是核武器、是萬能鑰匙、是無限銀行、是必然成功、是理想國!實際上道德是人生的燈塔、指南針、道路和實踐!人生的意義在於修行和修養,理想也罷、實踐也罷、榮辱也罷、得失也罷、到最後都是空的,這些都是為了人的修養和修行,到最後都是為了人的認識層次的提升。

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要按照道德來運行。道:自然規律,德:人按照自然規律進行實踐的體會和收穫。一個人尊道貴德,無限的豐富自己的人生內涵,是最有價值的。流亡、挫折、挑戰,只會使孔子再出發、出發的更好、更有價值,也就是說考驗是收穫的條件。我們以至於未來的人們,都知道孔子,這就是孔子的不朽和偉大。自古以來偉大的人物,都是歷經考驗和磨練,這是一種人生規律。







聿劍


自古以來,個人道德在政治和時代面前都是無力的。評判一個政治人物,不能以他的私德為標準。

孔子個人品質沒得說,論語、禮記、孟子、左傳和史記孔子世家裡面都有很多案例。但說到政治,不論是他的政治手腕、背景和力量還是他的政治遠見都有很大欠缺,甚至說他的戰略眼光和預見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明顯的缺陷。而在亂世,甚至所謂的盛世,要想在政治上站穩腳跟,都必須在個人道德的基礎上,以足夠的政治遠見為前提,輔以穩定的基本盤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就是說,方向對、有根據地、正確地鬥爭方式,三者缺一不可。

而孔子恰恰都有所欠缺。對此,我們也沒必要為聖人諱。政治上的失敗也絲毫不妨礙孔子的偉大,畢竟,素王和至聖先師的名頭不是白叫的。但素王和至聖先師也僅僅是對其個人品德的認可。

孔子政治手腕的不成熟,集中體現在他的隳三都之役。雖然藉著驅逐陽貨並替季氏收回了齊國歸還的汶上之田,進入了和季氏的蜜月期。但在隳三都之前,沒有做好統戰工作。戰役進行也有點拖泥帶水,結果,因為孟孫氏不配合而功歸一潰。而這個孟孫,竟然和他弟弟南宮敬叔,還都是孔子學生。

孔子之政治基本盤幾乎為零。他沒有封邑,沒有軍隊,沒有根據地,手裡沒槍。他最大的資本就是名望——國際知名的名望,和他的大批學生。可他這個校長又不是黃埔軍校的校長,雖然學六藝,包括駕車和射箭,但教學的核心是修身,目的是做官,而不是革命。

孔子之沒有政治遠見,案例有三:一是當首都市長之前,竟然有意投奔叛軍公孫不狃;二是流亡到了衛國,又想去投奔陽貨。

三是有意流亡晉國趙鞅之前,走到黃河邊竟又返了回來,全然沒有看到趙氏將在晉國六卿的鬥爭中笑到最後。而孫子,對,寫孫子兵法的孫子,卻明確指出了晉國將歸於趙。理由很簡單,孫子看到了趙氏的領地每畝邊長240步

,韓氏、魏氏還好,邊長180步

但其它三家只有160步和120不。而且,其他幾家農業稅率20%,趙氏仍是10%。因此,孫子覺得趙氏能夠吸引人民的投奔。而孔子口中說著政治要做到“近者悅遠者來”,卻只是提出了口號,不能用理論分析現實。

因此,孔子的流亡是必然的。他既想治國平天下,卻又沒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基本盤,沒有戰略遠見。所以,一直在夢想得用於人,卻一直沒有機會。

憑記憶和感覺在手機上寫的,有細節失誤的地方,請大神批評指正。


葛非麻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孔子的道德學說不是不好,只是在當時那個時候是春秋末期,戰事不斷,他的學說不適合當時各國的情況。

孔子學說

孔子學說發於仁,止乎禮,最終實現天下大同。

仁是愛,禮是讓各行各業恪守本分,這個禮和董仲舒的禮不是一個意思。大同不是說天下一統,但是不拒絕天下一統,“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他要建立一個善的社會。這在當時紛亂的情況下是不合時宜的。所以遊學各處沒人用他的學說。

道德一詞的意思

“道”和“德”在古代是倆詞,道是自然法則和物質。德是指一個人的自我修養。現在的道德一提起來,讓人有封建禮教的束縛之感,是因為董仲舒的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理論,他的這個理論和孔子孟子的學說大相徑庭。

但是後世一提儒家就把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安到孔孟的頭上,麻煩各位好好看看書,別人雲亦云。

道德對現在社會的意義

道德對於現在社會和諧發展,實現自我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

首先不是沒有比道德更好的指導理論,比如唯物辯證法,唯物歷史觀,對稱邏輯學,這些都可以比道德讓你更好的瞭解社會,發展自己,但是這不是大多數人能學的會的。

高中一般學唯物歷史觀,大學學唯物辯證法和對稱邏輯學,但是大學畢業了,也沒幾個人真正學會,就算你的學習態度好認真學,一個人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也是學不會,最多你只能背定義,理解不了。不信你自學試試,網上有相關視頻,和電子書。

所以道德就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否則對個人而言要麼空虛迷茫,人生感覺沒意義,要麼不擇手段,不擇手段可能會讓人暫時收益,但是要是搞大了,法律會找上門的。


盛京楊員外


本人直抒胸憶,有不恭之處見諒。孔丘謂之道德,實為虛偽,孔丘尊禮,講仁義禮智信,其尊非當世之禮而是周禮,為何?因為符合他的利益需求卻不符合當時歷史背景,一人如何相抗?春秋時期是久合必分之局,各地雄主刀兵相向無所不用其極,孔丘去教化人子儒道極其不符合既得利益階層導致其處處謀官處處委以虛蛇。試想你為春秋霸主會放個爺花你的錢挖你的牆腳嗎?孔丘之術為唯上之術符合大一統環境下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所以凡是國家一統後儒術就大行其道,而戰亂時期呢?殺了惹麻煩留口實,留著卻妨礙自家利益。得提防孔術挖牆腳!那咋辦?禮送出境唄,直說就是攆出去別來妨礙正事。等我一統天下你再來錦上添花罷。


求實唯實


期,戰國初期,他不想看到周王室的滅亡,反對各國諸侯的互相吞併,所以他宣揚仁政,希望統治者恢復周禮,不要征戰。這個思想和當時的社會發展不和諧。戰國是處在春秋和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王朝之間,是努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誰能阻擋了的。所以孔子周遊列國,是宣揚他的仁政,希望各國統治者採納他的言論,最終孔子沒有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到了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那以後孔子的思想才真正的發揮作用。



漁樵之人W


這個與當時的觀實社會環境有關係。當時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各國都實行不同的國家治理模式。什麼道家,縱橫家,法家等等。而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中庸理論,不被當時的政治精英所接受。他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弘揚他的儒家治國思想,但是這個理論直到西漢的漢武大帝在重用董仲舒後:實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被確認了孔子思想的政治地位,也貫穿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