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人、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科舉制度

西方人眼中的科舉制度竟是位列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而西方文官制度的文化竟也是受到中國科舉制度的深遠影響。

但,我們在提到中國的科舉制度,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八股文”“四書五經”“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是大部分人在讀書時就早已對科舉制有的刻板印象。

科舉制度的建立,初衷是為了人才的遴選。縱觀歷史,它對於中國的政治與思想都產生過重要影響,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後來人們深受八股取士之害,也感受到強烈的民族壓迫之時,就開始抨擊科舉制度。到了近代,關於科舉制度,這些抨擊的聲音依然沒有減少,甚至更有甚者。

西方在我們腦海中的畫面,就是古老的城邦,神聖的教會,發達的商業,海上的霸主。 我想大部分人不太瞭解的是,我們一直以來嗤之以鼻的科舉制度,從西方人眼中又是怎樣的呢?它曾經對西方文化有產生過怎樣的影響呢?

1.科舉制——一個古老而獨特的“發明”,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

我國古代科舉制“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成熟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代”,一共走過了1300個春秋。

從西方人、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科舉制度

①科舉制的產生與發展

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最早是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就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而後,到了唐王朝承襲了隋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一直到了宋明清都在沿用科舉制度,只不過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明代甚至會還出現“國子監”這樣的民間學校。

我記得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這本書中,錢穆先生曾經對比分析過漢唐宋明清的政治制度,其中也說到了關於考試製度的對比。他最為推薦的就是唐宋的科舉制度。

唐代科舉制的正式設立,科舉制在這時廣開大門,除了商人與工人外,老百姓都是可以自由報考,通過這個走上仕途。漢代時,實行的是察舉制,考察、推舉的意思,地方上或其他政府官員向中央政府推選人才。所以,唐相對於漢是個大進步。

之後,通過科舉制選拔人才的效果很不錯,宋明清就都延續了這個考試製度。宋代科舉與唐代相比有一個大進步,就是解除了商人工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的這個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報考,由於,宋代重視文人士子,所以使得文化氛圍能夠在唐末亂世後得以快速復興、延續。

明代,科舉制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本意是好的,限定嚴格的錄取標準能更客觀地選拔人才,只是,沒有想到,後來變得越來越僵化,考生只鑽研怎麼寫好八股文,思想被束縛,視野被侷限。

到了清代的科舉考試,錢穆稱它為一種對漢族的愚民政策,政府中開放給漢人的官職只有滿人的三分之一,漢人即使考中了進士,也很難被委以重任,科舉制只是個用來維護穩定的花架子。

直到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終於在我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才正式廢除。


②科舉制對中國的影響

錢穆先生曾這樣說:一項好的制度若能長久永遠好下去,便將使政治窒息。

科舉制度固然在人們眼中有諸多弊病,比如:它抑制了學術文化的創新與自然科學的進步;侷限了人們的思維和眼界;甚至到後期被封建保守勢力當做抵制思想進步,變成了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等等。

但,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事情也都是有兩面性的。何況,它是與我們相隔1300多年的一項考試製度,我們站在今天的視角其實可以更多的發現這項制度實則影響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

首先,科舉制度很早就為中國古代“文官選拔制度”定下基調,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等級枷鎖。當年的“先天下而優”的一代名臣范仲淹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據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記載:

“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范仲淹家一貧如洗,早年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改嫁,年輕時,范仲淹就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若無科舉制,也就無流芳千古的范仲淹。

再來,科舉制度曾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做出突出的貢獻。漢代初期,劉邦吸取秦朝暴政滅亡的教訓,為使得國家休養生息,便採取老子“無為而治”來治理天下,之後慢慢被儒家思想所取代。

後來,各個朝代統治者將科舉制度、儒家思想和封建專制結合在一起,彼此相輔相成,藉助科舉制度,將儒家經典納入考試的範疇之中,漸漸的國民意識形態整合統一,也就促進了封建統治的長久與穩定。

最後,科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文化的發展。為適應科舉的需求,興建學堂,書院與私塾蓬勃發展,極大調動了大眾學習的積極性,逐步推動教育的發展。

而如今,我們依舊在傳承,高考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雖然,現在也有很多人對於高考也是頗有微詞,認為高考制度不重視素質教育,缺乏活力,是對思想的束縛,但是,我記得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若無高考,那些富二代以及官家子弟是你可以拼的過的嗎?有了高考,起碼命運多少還是攥在自己手中的。

所以,科舉制度存在歷史悠久,且對我們整個民族影響深遠,且意義重大。在西方人的眼中,科舉制度是相當於除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個“發明”,如此看來,這個評價一點都不過分。


從西方人、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科舉制度


2.科舉制—西方人眼中的“偉大制度”,影響了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當時有人驚歎,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一項偉大的制度。”歷史學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兼職教授倪方六曾經表示,他們認為這一制度應該與中國古人發明“四大發明”一樣,是重要的發明創造,影響了全球的用人觀,直至目前,還有今後。

①西方人眼中的“偉大制度”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從中國人自己本身的角度去評判科舉制的褒貶,難免會產生固有思維以及刻板印象,其實,當我們用西方人的眼光去看科舉制,會發現有不一樣的驚喜。

1835年的英國,有居留中國人士格爾斯指出:“科舉是古往今來的其他偉大的君主制度所無法相比的。也許這就是他們所創造出來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還未被其他國家所採用。或許將來有一天,它會像火藥和印刷術一樣,在國家制度,甚至是歐洲的國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偉大變革。 ”

1847年,曾到過中國的杜麥斯出版了《中國札記》,以近乎狂熱的態度呼籲建立起向全體英國臣民開放的競爭性的考試製度,從而提高英國行政官員的水平,並促進大英帝國的團結。

後來在1855年的5月,經過議會辯論之後,英國正式實行文官考試製度。當時,英國權威刊物《威斯敏斯特評論》評論說:“這些中國的‘外夷’(英國人)的確只是從中國科舉考試的書籍中學到一頁而已。”

在美國人看來:“我們在洪荒時代,中國人已在讀書”,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國》一書中說:“從科考的結果看,中國政府的高官階層中的不少官員都懷有讓人極為敬佩的才能和知識,及愛國、正直和有條不紊的工作態度。它維持了這個國家龐大的機器的運轉,也保持著一種不衰的崇文風氣。”

1870年,史皮爾在《最古老與最年輕的國家:中國與美國》一書中說:“中國人民的競爭使得整個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則公開化。聽吧!西方國家,它沒有世襲等級,或許沒有個人榮耀,它沒有財富的權力,它不主張任人唯親,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見和利益。”

更有1873年美國文官委員會在報告中宣稱:“當我們的大陸尚處於洪荒時代,孔子已經在講授德政,中國人已在讀書,使用指南針、火藥和乘法表。然而東方世界這一最文明的國家對於科舉制度的運用,將比上述任何東西都更能奪走我們美國人的優勢(如果我們算得上有什麼優勢的話),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倘若不充分肯定中國的宗教或帝制的作用,必將無從作出解釋。”

直到1893年,美國文官考試製度在科舉制度的一定影響下也完全確立。

可見,科舉制在西方眼中竟是如此重要的存在,這也讓我們開闢了另外一個視角去看待科舉制,那麼具體科舉制是如何影響西方的文官制度呢?


從西方人、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科舉制度


②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學術界公認:現代西方文官制度源自中國的科舉制。十八世紀以前,歐洲最常見的文官制度是“恩賜制”和“世襲制”,世襲大家都清楚,恩賜制,是君王或者掌握權力的教會,城主等將權利和官職“恩賜”給貴族,然後貴族回報以對君主的忠誠。

這種制度的弊端就在於,君王的意志就成了選拔官員的決定因素,任人唯親的現象就會滋生,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政府機構辦事低效,結構性腐敗。

中世紀末期,工業革命以及文藝復興出現,中古時代的城邦制逐漸退出舞臺,整個歐洲被整合為幾個大國,人口和土地的增加都急需著一種新的能夠取代古舊的世襲制和恩賜制的文官制度出現。

隨後,意大利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將當時中國的科舉制度記錄在《馬可·波羅遊記》,帶回歐洲。後來,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也詳細考察了當時中國的科舉制度,由此,科舉制便在歐洲傳播開來。

英國著名學者伯頓於1621年出版的《憂鬱症的解剖》,在談到中國的科舉制度時,說道:“他們從哲學家和博士中挑選官員,他們政治上的顯貴是從德行上的顯貴中提拔上來的,顯貴來自事業上的成就而不是由於出身的高尚。”

十八世紀以後,當西方思想啟蒙出現,科舉制度所體現出的“機會均等”的原則,正符合了當時“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於是在此基礎之上,西方國家紛紛借鑑中國古代科舉制度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官制度,並且一直沿用至今天。

從這樣來看,現代意義上的西方文官制度,其實是在古代中國科舉制度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


③西方文官制度的改良

雖說,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在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西方各國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科舉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善以及創新。

比如英國:文官考試製度吸取科舉考試平等競爭原則和擇優錄用方法,捨棄了科舉考試空疏無用的古代經典內容。

西方的現代文官制度,相對於科舉制度最大的改變就是細化了考試的內容,根據現實情況,選拔對本領域知識有相應瞭解的官員來實行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行”管“內行”的問題,並且將政務官和事務官做了分離。

實際上“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區別,在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下,就已經產生了。

所謂政務官,就類似於古代科舉治下的“清流”,這些人只參與國家大政的討論,不參與地方具體事務的管理。而“事務官”類似於古代的“濁流”,通過科舉制度後被派遣到地方,負責地方政務的具體施行。

而西方現代的文官制度下,政務官和事務官一般是不能兼容的,因此,現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在吸收科舉制度的基礎之上,做出了創新,徹底將事務官和政務官區分開,避免了出現紕漏。也將兩套體系的對獨立,保證了在政務官出現缺位的時候,國家依舊正常運轉。


從西方人、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科舉制度


結語

中國的科舉制度,在西方曾掀起一陣狂潮,對西方現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用西方人的眼為我們看科舉制打開第三隻眼,用西方現代文官制度建立的過程中,對科舉制度的吸收以及創新方式,為我們打開一扇重新認識科舉制的窗。

讓我們重新客觀看待科舉制,意識到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學習西方對於外來優秀文化的創新與吸取的態度,如此以來,我想,中華民族一定會站在世界之巔,中華文化也會源遠流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