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复工呢,职场人士应该怎么办?

小马读财


在疫情稳定控制下,复工还是需要的。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基本的民生需要有关的企业需要复工。只要不是在重疫情区的企业,都可以复工。为了保障基本需求。

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员工需要经济来源,维持家庭的开支。正常的工作就是最基本的经济开源。有的负担也很重,要付房贷、车贷、孩子、老人等等。

同样企业也要复工生产盈利,一方面保证自己正常发展;另一方面给员工提供工作岗位。所以,需要复工。

最后,谈一谈就是复工后,职场人士该怎么样面对。首先,思想上。正确的去看待疫情,疫情得到了控制,那么注意一些正确的防护就可以了。其次,行动上。带口罩、勤洗手、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聚餐不吃野味等等。这样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所以,工作时也要带口罩。

我们学会科学防护,就可以复工。






爆笑小品集合


春节后,多地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号召员工在家里办公,这让远程办公平台出现飞跃式增长。

9日,腾讯行政微信公号通知,原定2月17日返回办公室的日期再延迟一周至24日。

2月5日,阿里旗下移动办公应用“钉钉”跃居苹果免费App Store排行榜第一,微信排第三,金山旗下的WPS Office则排在第二位。

小马读财平时办公就用钉钉,有问题问客服从来都是秒回,最近有点问题再去咨询客服,发现有600人排队!可见远程办公软件的火爆程度。

那么,在疫情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复工呢,职场人士应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复工?】

2月10日是全国大多数地域,也是上海复工的第一天,但按目前的疫情,我们应该谨慎看待复工:

1、在办公方式上,有条件的企业尽量以远程办公为主,减少面对面接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员工安全;

2、在复工时间上,尽量推迟。据传言,新冠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不管这个传言真假,我们最好等疫情解除后再工作。

综合而言,腾讯、阿里这些大企业是互联网企业标杆,掌握着一手信息,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尽量远程办公、推迟复工,安全为上。

【保护措施有必要吗?】

有不少问上面的这些保护措施有必要吗?

在投资界,墨菲定律赫赫有名:对风险无法评估时,采取的策略为将风险认为无穷大,即100%会发生。但是,当风险完全可评估时,却不能认为无穷小,因为人性的不确定性。

所以小马读财的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风险说明,并且认为风险永远存在着。

墨菲定律同样适用于工作和生活。比如你不清楚出门所乘的公交或者地铁是否安全,也不清楚办公室是否安全,那么你就当不安全好了,老实在家办公,这样就能避免感染风险。

【职场人士该怎么办?】

上面提到,有条件在家办公、推迟复工当然是最好了。但有些企业并不满足这些条件,那该怎么办呢?

1、如果不可以在家办公,但公司决定推迟复工,那么不要离职,静观其变;

2、如果不可以在家办公,也不推迟复工,公司强行让你上班,那么就请假,实在不行就离职。

【总结】

综上,疫情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谨记墨菲定律,尽量往坏的地方想,远程办公和推迟复工才是最好的选择,切实保护好自己。

以上内容仅代表小马读财观点,并非标准答案,小马读财也不提供标准答案,如有质疑欢迎提出,我们欢迎高质量的不同声音与我们共同探讨与进步。


小马读财


疫情之下,复工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事件。

由于疫情的发展,全国已经延长假期,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尽量让每个人都待在家里。但是,疫情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结束的,所以就一直不上班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疫情爆发以来,短短半个月,国家经济损失严重,各行各业,一片衰落,哀嚎遍野。为什么现在要开工,因为没法再等了,经济要发展,工厂要生产,员工要生活,企业要生存。

向西贝这样的餐饮企业,都声称活不过三个月,那千千万万的小企业,小工厂呢?恐怕更难。如果再不复工,中国的经济一定会面临倒退的风险,人民生活水平会降低,之前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将功亏一篑。

所以,复工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实体企业,必须工人上岗生产,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而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很多业务是线上的,可以选择在家办公,也就不必要担心。

关注我 ,每天分享职场与商业干货,带你了解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存牛奶


给你个数据吧,2月3日当天,中国有上千万企业、近2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

随着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很多企业将正式到岗时间再次延后到2月中旬。

这些企业还在复工通知中规定:如果员工从外地返回,应自行隔离14天后且身体健康,才能回到办公楼上班。

这也就是说,很多员工“远程办公”会到2月底3月初。

但一般来说,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教育行业、设计行业等适合远程办公模式。

餐饮业、制造业、医药行业、旅游业必须是线下集体劳作或必须服务于客户才能完成。

远程办公早已不是新事物。但无法推广,困难多种多样。一方面有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与员工的合作意识也需要提升。远程办公势必会导致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模糊,如何计算薪酬也成了麻烦事。

数据显示,33%的受调研远程工作者认为远程办公对自己效率的最大挑战是无法停止工作而导致超负荷,另外有接近两成远程工作者认为工作空间会有不少的“诱惑”,使得自己分心。此外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也是一个远程办公能够推行的重要考量。

还是相信以及期待有一天工具方面能足够完善,比如说对办公软件使用进行监控, 比如说家用的机器性能足够, 比如说云端的任务管理软件能帮忙分类和通知到所有的任务, 比如说内部的工具有更简易的办法在外网访问,比如说线上会议各方面资料能准确同步...

部分主要依赖电脑的远程工作的效率能变得可观, 甚至特殊的一些能高于办公室环境当中的效率。现在相关的工具,或者说基础设施,以及使用工具的人的汇总和沟通的习惯, 都有比较多欠缺的。


马又见马


随着疫情时间的不断延期,人们的复工是必然的,在这段时间可以看出来,所有行业的停滞不前的状态已经给当前的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而他们面临的不是倾家荡产而是房贷,车贷,租房等等压力,这是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复工是必然的,但是复工所面临的就是疫情的加速传播,那么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更应该注重自身安全的防护,带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等等,有了我们群众的不断坚持才会克服难关




我和锅的一生


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来说,复工是很重要的,国家经济需要振兴,复工就是必然的操作。


pentium



三华里


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该上班就上班了啊,天天待在家里也受不了,心态要调整好👌🏻


最爱吃火锅


疫情下,我们既要注意自身安全,也要关注个人的经济收入,以及关心企业的生存发展,在防护措施安排到位的前提下希望企业能够有序复工,这样个人也能够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b64ae2bf2024cb78734a310417a4a10\

云钟哥


等待通知复重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