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01月29日:1车共计20000副医疗手套,卸车再装车运走;

01月30日:2货车200箱灵芝切片,卸车再装车运走;

01月31日:5吨共计200桶84消毒液,卸车再装车运走;

02月02日:1.2吨共计60桶医用酒精,卸车再装车运走;

02月02日:25吨共计1050桶84消毒液,卸车再装车运走;

02月03日:3吨共计150桶医用酒精,卸车再装车运走;

02月04日:512瓶消毒洗手液,卸车;

02月04日:3000斤爱心蔬菜,卸车;

······

卸了装,卸了装······这不是游戏,是“守护大连”公益项目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急医疗物资的转运流程,带头完成这项志愿服务工作的,正是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好人、辽宁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大连市青联委员王官升。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一夜未眠 流泪写出倡议书

大年三十那天,王官升人在山东,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尤其是武汉抗“疫”前线医疗物资匮乏的消息,他落泪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能为武汉做点什么。他通过微信和多位朋友讨论此事,那一夜,他几乎没怎么睡,连夜写了一封倡议书:“我们在大连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哪怕捐出一个口罩、一副手套、一瓶消毒水,也许就会少传播一个人······为武汉、为大连行动起来!”

信写完时已经是1月25日的凌晨3时了。3时35分,他在微博、微信上同步发出倡议,之后便创建了第一个“守护大连 驰援武汉”微信群,并将好友列表里的志愿者、医护朋友、媒体人、企业家等拉入群中。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青年志愿者姚长明和来庆新、大连好人刘杰、人民医生杨丹、朋朋修脚志愿者王雨彤、慈善总会周建新、赵连君、苗慧、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韩伟及妻子······很多大连公益圈里的标志性人物都加入到这个爱心群中。王官升将武汉各医院的募捐信息发到群里,群友们开始讨论用什么办法援助武汉。

到上午8时,基本思路有了,王官升发起倡议,经市慈善总会批准,成立项目平台,让大家的爱心通过正规渠道汇集,再群策群力,广泛发动,购买到符合要求的医疗物资,运送到武汉去。

很快,群里成立了6个小组,分别负责立项、统筹联络、物资征集、志愿者征集、信息发布、医疗专家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公布群规,要求大家外出佩戴口罩,奉献爱心量力而行。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群友越来越多 链条越来越长

1月25日下午5时30分,“守护大连 抗击疫情”大连市援助新型冠状病毒防控项目正式上线,捐款渠道开通。此时,群成员迅速增多,并建立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微信群。大家在朋友圈里接力转发项目信息,各界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慈善总会平台上。

5个微信群里热闹而有序,大家不断交流着物资信息,哪个厂家可以购到N95口罩,哪个城市还能够买到消毒液,武汉的医院又有了怎样新的动态;有爱心人士捐出物资,志愿者马上进行登记,安排交接;有人负责记录信息制作表格,有人负责跟进联系;有人全网查找资源,有人专门解答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入群,越来越多的爱心汇集。

从1月25日凌晨发出倡议到2月8日中午,王官升共发了263条朋友圈,均是这5个驰援群在半个月时间里做的事情:1月25日,爱心企业表示要向武汉医护人员捐赠1万斤灵芝切片,工厂日夜加工;1月26日,志愿者为瓦房店一家敬老院送去200多个口罩,爱心企业捐赠万余个口罩;1月28日,志愿者给社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送去1500个口罩;2月1日,公益项目购买的第一批5吨84消毒液到货,发放给大连市急缺急需物资的一线医院;2月2日,第二批25吨消毒液到货,志愿者抓紧时间卸货;2月3日,往庄河、瓦房店、市应急指挥部送消毒液和酒精;2月4日,免水消毒洗手液到货,送往我市一线公共服务岗位;2月6日,消毒液送到中山区交警队、大连火车站等地······

2月7日,大连中海华能源捐出的首批价值350万元的捐赠物资装车,驰援湖北随州。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骆东升和团市委书记张延松赶到现场,嘱咐大家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也曾喊累害怕 更多是爱和感动

除了每天十几个小时密切关注群内信息,从1月27日开始,陆续有企业家和爱心人士捐出物资,同时由项目平台善款购买的84消毒液、酒精等物资也相继运抵大连,此时搬运工作成为最大难题。

一开始,由王官升和姚长明等几个志愿者搬运,可连续做战,但夜以继日也吃不消了。“今天真的累了,刚刚我们8人小团队卸了5吨84消毒液。很多志愿者想参加志愿服务,但是为了大家安全,我们尽量减少人员参加搬运。”1月30日,王官升发微“自嘲”,称一个星期来,胳膊上的肌肉都练出来了。512瓶消毒洗手液、3吨共计150桶医用酒精、25吨共计1050桶84消毒液、1.2吨共计60桶医用酒精······搬运这么多物资,王官升一场没落下。

2月4日上午,在团市委院内,王官升携志愿者们正在卸菜。那天大连下了场雪,气温降到零下4度。韩伟的账本显示,车子共拉来117颗大白菜、492根萝卜,还有数箱西红柿、黄瓜。“这批蔬菜是瓦房店小伙陈洋和父母捐的,总数3000斤。”王官升道,这些菜将按份数分装,由团市委派人一一送到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家中。

那天晚上回家,妻子刘雪跟王官升说,媒体报道武汉一位志愿者因患病去世。他的心一沉,担心、害怕,更多的却是感动。他想到了陪同自己连续奋战8天的铁哥们姚长明,为了保证妻儿安全,他搬到员工宿舍去住,自我隔离。他舍弃陪伴儿子、母亲、妻子,成为一名库管、司机、取货员、力工、维修工······哪里需要去哪里。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致敬我的好兄弟!”王官升坦言,“这些天来,他的压力其实比我还重。”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人人出点力 社会洒满爱

一个人联系起另一个人,一件事关连起另一件事,紧缺医疗物资积少成多,爱心链条越拉越长。半月间,由一封倡议信的牵引,发生了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有老板提供车辆和物流运输支持,有志愿者腾出房子用于临时储存转运物资,有企业家组织员工加班加点赶制捐赠物资······甚至,这个超级朋友圈已延展到国外,有爱心人士从迪拜订购口罩向大连发货。

忙碌的志愿者中,有个秀气的“97后”女孩,名叫王雨彤,是华连生朋朋修脚的工作人员。5个“守护大连”群建立起来后,每天来自各方的信息如雪花一样数不胜数,联络、解答和回复的工作量极大,王雨彤作为4个微信群的管理员,每天从清早忙到深夜,日均处理信息8000条以上。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上不了前线战场,就做点后勤物资保障工作吧。”有着近20年医务工作经验的市妇产医院刘杰说道,在搬运工作中,她主要负责联系、筛选社会各界捐赠的医疗物资和意向采购的紧缺医疗物资,责任大,也很繁琐,3天来,她每天工作时长都超过16个小时,手机片刻不离。正月初四回到工作岗位后,三院的眼科医生杨丹接过手中的接力棒。杨丹,1月31日刚刚入职,此次能以白衣天使的身份参加这项公益活动,她觉得特别有意义,最忙的一天打了151个电话,翻阅回复了6000多条微信,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令杨丹颈肩酸痛,不得不贴上膏药。2月2日中午,25吨84消毒液运抵大连,王官升、姚长明等志愿者已经十分疲劳,一群“蓝衣人”迅速赶到物资存储点支援,他们是郭明义爱心团队朋朋修脚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队长高广东带头提起40斤大桶,他的妻子冯鹤、儿子高维朋也加入搬运行列,1000多桶消毒液、60桶酒精,志愿者们足足卸了两个小时。还没来得及歇息,领取应急物资的车辆陆续赶到,刚卸下来的大桶又继续装上车······

半个月过去,线上项目平台募集善款突破6600万元,近2.2万人次参与。多批口罩、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捐赠到位。大连市各医院、福利院、火车站、养老机构、高速收费站等人员密集和公共服务单位,医护人员、交警、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基层防疫工作者们,陆续收到了爱心捐赠。

如今,在王官升的号召下,这个超级爱心朋友圈依然在运行中、扩展中,就像捐出一车蔬菜的陈洋所说的,“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总要做些什么,心里才踏实!”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物资成吨,大连青年志愿者团队成最“硬核”搬运工


“守护大连,青年志愿者在行动。”短短12个字,王官升说完又奔向装运车,同其他志愿者们继续开始了搬运······从他们身上那被消毒液腐蚀过的斑痕,你能清楚看到,这恰是青年一辈最亮丽的姿彩,永不褪色······

感谢有你、感恩你们!时代青春因你们增彩,中国青年因你们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