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七连阳加三连阳,服不服?

1、这几天疫情方面不断传来好消息。湖北省外连续14天呈下降趋势,并且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下降到100例以下。这个消息是非常不错的。正是国家采取了非常果断有效的措施,才使得疫情的发展得到快速的抑制。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一线医务人员在这次疫情发展过程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今天又传来武昌医院的院长去世,实在是痛心!在这里,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亚太早盘全线普跌。原因估计是日本那边的疫情有所扩散了。国内的疫情已经缓和下来了,没想到日本那边这几天确诊人数有所增加。导致日经指数出现下跌。港股也是全天大跌。而A股在早盘还一度是下跌的状态,没想到尾盘还是奇迹般翻红。A50这几天和A股是有所背离的。今天的A50大部分时间也是在调整的。A股由于人气和趋势表现得相当不错,导致大盘明显脱离了外围的走势,表现顽强。

A股七连阳加三连阳,服不服?


3、今天的北上资金跟随外围出现了净流出的状态。不过,净流出的幅度不是很大。北上资金今天净流出26.54亿元。早盘还一度是大幅净流出。最近的北上资金基本上抄底都是在午后2点半才发力。看来北上资金也有很多短线的高手。要说价值投资,实在是太寂寞了。总得练练手。北上资金也有不少牛人,只是不知道这北上资金属于机构的水分有多少。

A股七连阳加三连阳,服不服?


4、大盘今天在外围普跌的情况下,表现相当顽强。大盘收盘上涨1个点,涨幅0.05%,收于2984点,成交量3750亿元。创业板则再度大涨1%左右,距离2200点的压力位也仅有一步之遥。涨停个股多达140只。有两只个股跌停。上涨家数量1093家,下跌家数量478家。可以看到,盘面还是相当的活跃。并没有因为大盘涨得多了,就想要调整。半导体和芯片再次涨得令人眼红,令人心慌,令人看不懂。

5、在节后的几天,我就特别强调,大盘很难发生二次探底。原来的预估是大盘反弹到2950点左右会有很大的压力。之后会以横盘震荡的方式进行。可是,当前的大盘由于政策的利好,以及底部个股的不断激发,使得大盘不断出现逼空的走势。表现相当坚挺。即使在早盘看上去都要调整了,盘中还是完成了调整,并在尾盘成功翻红。不得不说,现在预测大盘已经没有意义了。从盘口和成交量来看,大盘3000点左右会有震荡几天,但难有大的调整。之后能否突破3000点,比较难判断。估计到了3050点才会有较大的压力。

A股七连阳加三连阳,服不服?


6、现在从时间上来看,大盘到一季报来临之前,也就是三月份之前,估计都难有大的调整。至于是大碎步,还是小碎步的方式上攻,这点还看不出来。但到了一季报的时候,时间点也就在三月至四月之间,大盘是很大概率要进行调整的。那时很多个股的一季报出来,多少会有影响的。以现在的炒作方式,一季报预减的,很多都要被机构抛弃的。这样看来,这波反弹估计和2019年差不多,只不过起点较高,外加突发因素的影响,导致大盘中间有所波折。

7、再来说说券商股,很多人觉得相当困惑。原本应该是牛市来了的指标,多家券商自已也在不断高喊牛市,可是券商股在这波反弹中,真的表现一般。涨幅也远落后于科技和新能源。就连消费也赶不上。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券商股只有几只龙头有机构在玩,大部分的券商股都是散户在自弹自唱。即使现在成交量比之前放大好多,但就是没有机构重金介入。从趋势的角度来看,前两天说A股欠券商一个涨停板,昨天反弹了5个点,今天又歇火了。如果再有5个点,估计也是差不多了。

8、昨晚持有的基金收益再度创下新高的水平。基金收益率已经突破3100点。在中午直播的时候,大部分粉丝反应是股票亏了,基金赚了。而且赚得不少。我基本上每篇文章都会说基金。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转变思维的。现在是机构化的时代,只有机构能决定方向。散户想要从机构口袋中赚点钱并不容易。虽然基金也经常会过山车。但只要方向对了,亏钱是很难的。股票就不一样了。只要踩雷了,那将是终身难忘。股票市场经常会让你不开心,赚了嫌少了。亏了又郁闷。上班族还是老老实实做基金吧。

9、这里,有必要再深入讲一下我的基金定投方式。并不是普通的基金定投。有的粉丝说看了报道,说基金定投能赚钱,结果定投了三年还是亏的。这里,我强调的定投方式是灵活定投。也就是根据每天大盘的变化决定定投的力度。采用小跌小买,大跌大买的方式进行。另外,定投也不是指数基金,而是消费科技类基金。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取得超越市场的额外收益。

10、股票方面,我个人觉得2900点以上,其实操作难度是非常大的。好多个股都涨了不少。波动比较大,是很难把握的。我自己在2月3日重仓抄底之后的那一周,赚了三十几个点。但在这两周基本上是不赚不亏。还不如老老实实持有基金。只不过就是管不住手,还是要操作。有时运气也很重要。买到妖股,拿不住。走势较弱的又涨不动。真心累。2020年对于价值投资的人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因为大部分好的股票,估值并不便宜。不像2018年估值相当便宜。所以,目前的市场也是机构游资化。强者恒强,谁都知道科技股有泡沫。但有时拥抱泡沫也未尝不可。【公众号:ghcs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