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2月7日凌晨,小众资讯提供平台“煎蛋网”的创始人兼站长Sein在武汉家中发表博文“诸君,我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可能已经到了最坏的情况。”“现在肺部损伤已经开始出现,总处在缺氧状态,而我买的制氧机京东永远不发货。”他自述从1月22日起出现不适后,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和免疫增强剂,

虽然前后3次CT均正常,但2月3日起开始出现心慌、呼吸急促,担心因新冠感染引发肺部损伤和心肌炎,从5日开始按建议服用心肌炎药物,6日晚上感到因缺氧意识模糊,他还在博文中说“临时抱佛脚吃羟氯喹,但我清楚知道已经晚了,只有瑞德西韦才能修复肺部损失而羟氯喹生效又特别慢。所以,我要交代关于煎蛋的一些后事。”文章获得大量关注和转发,网友纷纷表达关切之情或伸出援手。

当天晚上8点20分,博主再次发布更新,表示自己做了第4次CT,基本排除病毒感染,虚惊一场,感谢大家的关心。底下的留言也从“站长挺住”变为“煎蛋的站长差点自己把自己给吓死”。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煎蛋站长2月7日晚的更新(节选)

在这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小闹剧”背后,也折射出了在新冠肺炎阴影之下,个体面对疫情所形成海量信息时的手足无措。大量正确的、错误的、有误导性的报道、文章、数据、聊天记录蜂拥而至,干扰着我们的情绪和判断能力,在这样信息过载和身体症状的双重压力下,谁又敢说自己置于煎蛋站长的处境,能够表现淡定呢?

  • 什么是“信息疫情”

“信息疫情”的英文单词infodemic,是信息(information)和流行病(epidemic)的组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染病防范主任Sylvie Briand博士指出,伴随新型冠状病毒的疾病疫情暴发的,是与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的暴发。“信息疫情”指的是过多的信息(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反而导致人们难于发现值得信任的信息来源和可以依靠的指导,甚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煎蛋站长Sein就是信息疫情的受害者之一,他说“小区群里每天在说哪栋楼有几人中招了,哪家有人去世了。”心理上的恐慌,加上对于病毒的未知,让他虽然做过3次CT依然不敢完全放心。呼吸困难后大剂量服用“可能的特效药”羟氯喹,用各种网络医典给自己开药,在心率加速体温升高时服用25mg倍他乐克。信息疫情导致的恐慌情绪和不太对症的药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了他的健康。

  • 信息疫情由来已久

信息疫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Briand博士指出,历史上,伴随着每个传染病的暴发,信息疫情都会同时暴发。尤其在传染病暴发的初期,由于对新的疾病威胁很多信息未知,导致大量谣言和不实信息的出现。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传染病防范主任Sylvie Briand博士

在黄热病(yellow fever)暴发时,有谣言说接种黄热病疫苗的人在疫苗接种后一周内不能喝啤酒。世界卫生组织发现这一谣言的散布和接种疫苗人数明显下降之间有很强的关联。

在埃博拉病毒暴发时,有谣言说进入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会被处死,他们的器官会被收集送到国外。这导致很多患者不愿意进入诊所接受治疗。而当时诊所虽然没有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但是加强对患者的辅助护理就能够将患者的死亡率从超过75%显著降低到30%-40%。不接受治疗不但失去改善患者健康的机会,也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

  • 信息疫情从哪里来

理解信息疫情产生的原因非常重要,信息疫情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客观上说,它出现的原因是人们确实有各种各样真实的担忧。而在疾病暴发的初期,与疾病相关的多种信息缺乏,这种信息的“真空”让人们渴望填补信息上的空白,这给多种谣言和不实的信息以可趁之机。

另一方面,也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发布不实信息,谋取利益。美国电影《传染病》中有一个重要角色艾伦,是一名拥有自己博客的自由职业记者,他早期就注意到网上流传的一个小视频,视频中得传染病的人在公交车上痛苦地倒地,口吐白沫并死去,当时人们对传染病还一无所知。他猜测这不是一个个例,于是便在博客跟进。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艾伦的博客

不过,这位“业余记者”从来没有打算深挖或是找寻真相。对于他来说,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赚钱。他积极地寻找各种蛛丝马迹,基于片面的证据,编造一些唯恐天下不乱、抓人眼球的故事发布在博客上。这些故事看似“证据确凿”,实则毫无依据。疫情大范围暴发后,这位网上KOL开始利用自己在网络媒体上的影响力(1200万粉丝)踏上了“致富”之路。他在博客中谎称自己得了传染病,发烧38.3,并直播喝下一种水状药剂连翘,称自己若是活到明天,就说明连翘管用。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艾伦直播服用连翘

第二天,对疾病充满恐惧的人们一窝蜂地哄抢连翘,甚至砸碎药店玻璃动手开抢,让原本平常的连翘价格高涨甚至有价无市。艾伦则事前将自己要炒作连翘的信息透露给对冲基金公司,从中牟利450万美元。他的朋友却因为相信了谣言,在抢购连翘过程中被感染死去。

影片所呈现的只是其中一面,其实就算没有对冲基金,信息疫情本身就能给创造和传播者带来转发和流量,而流量就是新媒体时代的硬通货。

值得注意的是,能够被广泛传播信息疫情,其本身不一定完全是虚假消息,它们往往真假掺半,通过部分真实的信息交换到读者的信任,再掺杂一些虚构的,误导性的消息,让人真假难辨。

一些看似“无害”的信息疫情也会更容易传播,人们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点总没错”的心态,在朋友圈或群内转发,诸如“钟南山团队建议淡盐水漱口可有效防止新冠病毒”那样的谣

  • 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Briand博士指出,伴随新冠病毒暴发的信息疫情之一是人们对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空气”而感染病毒这一不实信息的担忧。“当无症状患者可能传播病毒的报道出现之后,人们突然有这个印象,那就是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感染人们的 ‘病毒云’,”她说:“而事实不是这样的。目前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染的,你需要亲密接触才会被感染。”

另一个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是关于治疗新冠病毒的潜在疗法。Briand博士表示,虽然研究人员在尝试包括抗HIV药物和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在内的多种药物, 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药物对新冠病毒患者产生确切疗效。然而,社交媒体上关于某种药物有效的消息连绵不绝。这可能导致人们蜂拥而上,想获得所谓的“有效药物”(比如某种抗HIV药物)。然而,他们获得的药物不但可能无效,而且这种蜂拥购买的行为可能导致这种抗HIV药物的短缺。那些真正需要抗HIV药物的患者反而无法顺利获取药物,影响他们的健康。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

  • 如何消除信息疫情

1.给民众最好的建议

Briand博士指出, 消除信息疫情的方式不是屏蔽信息,而是切实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担忧,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他们独特的担忧尽力提出最好的建议。

疫情发生之后,钟南山在媒体上表示存在人传人现象,建议大家戴上口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华山感染”发布相关防护手段和注意事项,都对信息疫情的控制很有帮助。世界卫生组织的风险沟通团队也分别与不同行业的代表进行对话,与包括航空公司在内的旅游行业代表进行电话会议,对游客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可能面对的潜在疾病风险进行了交流。

2.提升权威媒体的网络检索优先级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信息疫情能够迅速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21世纪的社会面临的独特挑战。毕竟互联网并无国界、也无海关,控制扩散谈何容易。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与多个网络平台达成合作,确保从值得信赖的来源传递的信息能够出现在网络搜索结果的开头。例如,谷歌(Google)的搜索引擎针对新冠病毒相关的搜索启动了名为“SOS alert”的搜索机制。在谷歌搜索与新冠病毒相关的词条会显示一个没有广告的搜索结果页面,而且搜索结果中会优先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等官方机构提供的信息。谷歌也会在搜索页面上标注“SOS alert”。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谷歌搜索页面

3.建立值得信赖的传播渠道

值得信赖的传播渠道在信息流通中可以起到“放大器”的作用,与这些渠道的沟通能够帮助将准确的信息更广泛地传播给大众。 世界卫生组织从2月5日起,每天都就新冠病毒的进展召开新闻发布会,争取第一时间将准确的信息传播给媒体。

情报战疫 | 家里蹲,请小心“信息疫情”

WHO关于新冠病毒的每日新闻发布会

Briand博士强调,在很多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信息未知的时期, 我们不能等到信息完备时才与大众沟通。我们需要澄清的是哪些方面是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的,哪些还是未知的,并且基于证据提供帮助人们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建议。希望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人们的忧虑。

4.确保官方信息的准确及时

准确、及时的官方信息不仅仅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其本身也是针对信息疫情最好的“特效药”。而政府不够及时、公开、准确、透明的报道会加速信息疫情的蔓延,甚至反而让信息疫情看上去更可信。

电影《传染病》中疾控中心主任基弗在与艾伦的电视直播连线中因为自己曾向公众隐瞒了该疾病的基本传染数(R0),被对方怼得哑口无言,也让他“连翘无用”的辩驳变得无力,民众对艾伦的连翘“神药”更加深信不移,艾伦被某些粉丝奉为“先知”。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疫苗被研发出来,艾伦被警察以涉嫌证券欺诈、合谋、过失杀人逮捕后,仍有粉丝为他奔走,使其获得保释。

5.追踪谣言,及时辟谣

针对广泛传播的谣言,在公众无法分辨真假时,专业机构可以履行辟谣职责。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正利用现有的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信息网络,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风险沟通和“谣言传染病”管理团队,积极追踪多语种疫情相关错误信息。其次,“谣言传染病”管理团队正在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媒体部门密切合作,向更广泛的受众传递疫情信息,其中包括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社会渠道以及媒体上开设“辟谣者”栏目,并通过与专家直播问答的方式来辟谣。

参考文献:

煎蛋网.诸君,我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 . https://wwww.huxiu.com/article/338489.html.

煎蛋网.诸君,我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更新2] . http://jandan.net/2020/02/07/bye.html?_t=t.

药明康德.病毒之外,“信息疫情”同样会危害健康 . https://www.sohu.com/a/370984798_282570.

WJG.Nopandemic, just ‘infodemic’—WHO official . https://tribune.net.ph/index.php/2020/02/05/no-pandemic-just-infodemic-who-official/.

李 钊.控制“信息疫情”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呼吁加大与新冠肺炎相关虚假信息斗争力度 .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211/c14739-31581144.html.


更多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