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鄂相“隨”風雨同“州”」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巧做戰“疫”加油包

2月18日,廣水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病人們驚奇地發現,白衣護士身上多了一個神奇“裝備”——“你們身上這挎的是什麼呀?”22病床的張阿姨(化名)好奇地詢問。

「贛鄂相“隨”風雨同“州”」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巧做戰“疫”加油包


“這是我們的‘戰疫加油包’。”值班護士一邊介紹,一邊把小挎包託在掌心,遞到張阿姨眼前,“我們防護服上沒有口袋,有了它就可以把一些小東西放在裡面,隨身攜帶,特別方便。”巴掌大小的白色挎包上,還繪有簡單的圖案,細心寫上了“同贛共苦 水到渠成”“廣水加油”等字樣。

「贛鄂相“隨”風雨同“州”」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巧做戰“疫”加油包

「贛鄂相“隨”風雨同“州”」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巧做戰“疫”加油包


小挎包是江西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親手製作的。病區工作中,馮麗萍發現,為患者進行生命體徵監測等護理工作時,因防護服上沒有口袋,紙筆等瑣碎物品常常需要拿在手中,工作起來特別不便。馮麗萍隨即聯繫志願者,找來一些乾淨布料,工作之餘,縫製起了小挎包。挎包用料比較厚實,馮麗萍的針彎了又斷,右手中指內側磨破了皮,但她揉揉手指,繼續工作。

「贛鄂相“隨”風雨同“州”」援隨醫療隊隊員馮麗萍:巧做戰“疫”加油包


經過一個晚上的努力,馮麗萍成功製作了23個手工小挎包,第二天上班時,當場送給同病區的護理姐妹。“這是我收到最昂貴的一個包包,我一定會珍惜的。”接過馮麗萍遞來的挎包,醫療隊隊員胡海霞激動地。 “做這個包包是為了克服抗擊疫情中的小困難。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馮麗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