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5個防病方法在家可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以來,對國家及人民生活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目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節後返城復工的人流逐漸增多,佛山市疫情防控工作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為保障市民健康,規範臨床醫療方案及增強市民防護的意識,佛山市衛生健康局組織佛山市中醫藥專家編寫了《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由佛山市各醫院中醫名家共同參與制訂,集佛山市中醫藥專家智慧之所成。

以下是《方案》推薦的防病方法

1、室內中藥香薰:

艾香或沉香,每天一次,每次燻30分鐘。

2、佩戴中藥香囊:

蒼朮、白芷、川芎、肉桂、細辛、小茴香各2g,研末裝袋,10天更換一次。

3、間斷中藥沐足:

紫蘇葉20g、紅花10g、乾薑10g,加水500ml,煎煮10分鐘;再加涼水適量,沐足30分鐘,隔天一次。

4、嘗試中藥茶飲:

草果5g、素馨花10g、炙甘草5g、紅棗10g,沸水泡服代茶,每天一次。

5、推薦中藥食材:

五指毛桃30g、肉桂5g、生薑3片、麥冬10g,瘦肉適量燉湯,隔天一次。

《方案》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及《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關於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1號方”)臨床使用有關規定的通知》為指導,結合佛山氣候、地域、居民飲食習慣等實際情況,總結佛山本地名醫經驗而編寫。

《方案》根據武漢地區新冠肺炎發病季節寒溼偏重及佛山本地區溼熱居多的時令特點,指出“疫毒溼燥伏熱交織”為本地區的病機。其因地因時制宜、操作性強,並隨證推薦使用“毛冬青”、“五爪龍”、“素馨花”等具有嶺南特色的中草藥,充分發揮嶺南中醫藥優勢。

國家推薦診療方案中未提及預防方案,佛山本次出臺的《方案》除了提出疾病的完整診療方案外,還在“治未病”中總結經驗。“治未病”思想是中醫系統的精髓之一,其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方案》根據佛山氣候及地域的特點,制定了具有嶺南特色的預防養護方案。

佛山多溼多熱,在冬春季節可使用“宣透清熱方”預防溼重熱伏之流行性感冒,市民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防身。“家庭養護”也是本《方案》的一大特點,市民在居家中可以使用,但市民若有不適,建議及時至醫院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應堅持中西醫結合,不斷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強調,要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康復的重要作用,完善中西醫會診制度,全力推動中醫藥全面參與醫療救治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市疫情救治能力,減少危重症病例,增強市民防護意識,為打贏抗疫戰貢獻中醫藥力量。

以下是《方案》全文

向上滑動閱覽

佛山市衛生健康局

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

(試行)

前 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簡稱“新冠肺炎”)流行以來,佛山市認真落實國家、省關於中醫藥積極投入疫病防控救治的各項工作,組建了“佛山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中醫診療組”及“佛山市中醫藥防治呼吸道傳染病專家組”,及時選派中醫藥專家進駐定點救治醫院參與救治任務,獲取臨床一線中醫證候資料,起草了《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討論稿)》。經專家組充分討論,以《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03 號)《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函〔2020〕22 號)《關於印發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第一版)的通知》(粵中醫辦函〔2020〕19 號)及《關於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 1 號方”)臨床使用有關規定的通知》(粵藥監局許〔2020〕8號)等文件為指導,結合佛山本地區實際,現制定《佛山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試行)》。

第一部分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一、中醫病名

溼毒疫

佛山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5個防病方法在家可用

二、病因病機

(一)病邪性質 溼毒戾氣屬陰邪疫毒,挾六淫邪氣從口鼻而入,無問大小,皆相染易,傳變迅疾。疫源區,攜寒、裹溼、伏燥;本區域,聚溼、蘊熱、伏燥。

(二)病變部位 疫戾上受,首先犯肺;子病及母,脾土失運;疫戾猖獗,逆傳心包;肺金侮火,心火不溫;心火不濟,腎水失暖。因此,首發在肺,累連脾土,逆傳心包,延及心腎。

(三)病機變化

1.基本病機特點:溼、毒、瘀、熱、燥、虛。

2.病機演變

(1)疫源區


(2)本區域

三、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抓病機,定病位,察舌象。

早期:“溼”、“毒”、“鬱”、“閉”、“燥”,病位在肺、脾。

中期:“毒”、“濁”、“瘀”、“熱”、“虛”,病位在心、肺。

極期:“虛”、“脫”、“閉”,病位在肺、心、腎。

恢復期:“虛”、“邪”、“瘀”,病位在肺、脾。

早期:宣、透、達,顧脾胃,慎寒涼,勿溫燥。

中期:清、洩、通,辨寒熱,觀虛實,防傳變。

極期:扶、固、救,扶真陰,固元陽,救厥脫。

恢復期:暢、和、託,暢情志,和氣血,託餘邪。

1.早期、中期(輕型、普通型、重型)

【症候】西醫診斷為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不辨症候。

【處方】清肺排毒湯:

【分析】清肺排毒湯來源於中醫經典方劑組合,包括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性味平和。該方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緊急啟動專項,在山西、河北、黑龍江、陝西四省試點開展清肺排毒湯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療效觀察,重點觀察確診患者乏力、發燒、咳嗽、咽痛、納差等症狀及影像學表現變化情況,旨在迅速找到針對本次疫病有良好療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藥。截至 2 月 5 日 0 時,4 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 214 例,3 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 90%以上,其中 60%以上患者症狀和影像學表現改善明顯,30%患者症狀平穩且無加重。

【適用範圍】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

【服用方法】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兩次(飯後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癒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

附:透解祛瘟顆粒 (曾用名“肺炎 1 號方”)

【處方來源】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廣東省中醫藥局

【成份】連翹、山慈菇、金銀花、黃芩、大青葉等 16 味。

【功能主治】疏風透表,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

【使用範圍】僅限於在醫療機構內使用。疫情期間,允許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根據臨床需要直接調劑使用透解祛瘟顆粒,無需向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調劑申請;非我省定點醫院申請調劑使用透解祛瘟顆粒的,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予以優先審批。

2.極期(危重型)

內閉外脫

【症候】高熱煩躁,氣息喘促,喉中痰鳴,面唇紫黯,皮膚

斑疹,甚則神昏譫語、肢冷汗出,舌質紫暗,舌苔黃膩,脈微欲

絕。

【治法】益氣回陽,救陰固脫。

【處方】

3.恢復期

(1)肺脾兩虛

【症候】精神倦乏,不耐勞力,動則汗出,易於感冒,咳痰清稀,納谷不香,腹脹便溏,舌質淡嫩,苔白微膩,脈虛緩。

【治法】補肺固表,健脾益氣。

【處方】①玉屏風散合資生丸加減:

②中成藥:玉屏風顆粒+參苓白朮散

③膏方:薯蕷丸膏方

(2)肝鬱脾虛

【症候】性情鬱悶,脅肋脹滿,脘痞納呆,噯氣腸鳴,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脈弦細。

【治法】疏肝健脾。

【處方】①逍遙散:

②中成藥:逍遙丸

(3)氣血不足

【症候】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頭暈耳鳴,心悸失眠,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

【處方】①人參養榮湯:

②中成藥:歸脾丸或十全大補丸。

附:加減用藥參考

新冠肺炎進展快、恢復慢,中醫論治各期要特別關注肺纖維化的發生、發展及逆轉,適時活血化瘀,考量溫燥傷肺,留意肝氣調達,勿忘胃氣生髮。結合嶺南區域用藥特點,主要參考如下:

【徐長卿】10~20 g。《神農本草經》載:“徐長卿, 味辛溫。主鬼物百精蠱毒, 疫疾邪氣, 溫瘧。《中藥大辭典》載其功效:鎮痛,止咳,利水消腫,活血解毒。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徐長卿具有調節免疫、鎮靜、改善心肌缺血、抗病毒、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廣泛作用。

【毛冬青】15~30g。嶺南特色草藥,性寒,味苦。具有活血通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

【五爪龍】15~30g。又名五指毛桃,嶺南名藥,有“南芪”之稱。味辛甘、性平、微溫,具有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溼、止咳化痰等功效,十分符合嶺南人群“虛不受補”的體質特點。

【素馨花】10~15g。嶺南特色草藥,性味苦、平,無毒。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功效,可解心氣鬱痛、止下痢腹痛。

【龍脷葉】15~20g。嶺南特色草藥,性平,味淡。清肺,治肺熱咳嗽。

【蜜麻黃】5~10g。緩生麻黃之辛燥,辛散發汗減弱,宣肺之力依舊。

【麥門冬】10~15g。養陰潤肺,咳嗽痰少、咽乾之溫燥傷肺者可選。

【炙百部】10~15g。潤肺止咳,燥令傷肺者可選。

第二部分 新冠肺炎醫學觀察期病例

一、溼毒鬱肺

【症候】倦怠乏力,伴輕咳、低熱或身熱不揚,間或惡寒,胸悶,納差,舌質淡胖或晦滯、邊有齒痕,苔濁膩、色白或黃白相兼。

【治法】宣上暢中,昇陽透達,闢穢散邪。

【處方】藿樸夏苓湯合達原飲加減:

二、溼熱蘊肺

【症候】發熱倦怠,咳嗽胸悶,咽痛,口苦納呆,大便粘滯,舌邊尖紅,舌苔白乾或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肺透邪,利溼化濁,清熱解毒。

【處方】小柴胡湯合甘露消毒丹加減:

三、寒溼閉肺

【症候】身熱惡寒,鼻塞聲重,頭痛項強,一身盡疼,咳嗽嘔噦,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沉弱。

【治法】散寒祛溼,益氣解表,開肺達邪。

(新冠肺炎醫學觀察期病例,各證型處方用藥加減參考第一部分)

一、中藥預防

組方原則:芳香宣透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扶正透邪為助。

【參考處方】宣透清熱方:

【主要功效】 芳香宣透,清熱解毒

【適用範圍】 嶺南冬春季節,預防溼重熱伏之流行性感冒。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煎服一次,10 天為一療程。

二、家庭養護

(一)中醫指導原則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恬淡虛無,形神共養。

(二)適宜中醫技術

1.室內中藥香薰:艾香或沉香,每天一次,每次燻 30 分鐘。

2.佩戴中藥香囊:蒼朮、白芷、川芎、肉桂、細辛、小茴香各 2g,研末裝袋,10 天更換一次。

3.間斷中藥沐足:紫蘇葉 20g、紅花 10g、乾薑 10g,加水500ml,煎煮 10 分鐘;再加涼水適量,沐足 30 分鐘,隔天一次。

4.嘗試中藥茶飲:草果 5g、素馨花 10g、炙甘草 5g、紅棗10g,沸水泡服代茶,每天一次。

5.推薦中藥食材:五指毛桃 30g、肉桂 5g、生薑 3 片、麥冬10g,瘦肉適量燉湯,隔天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