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爱的人,请打造自己的“卫生防疫系统”

2003年SARS。

2019年新冠病毒。

相隔不过16年。


从坊间谣言、官媒辟谣、全面爆发,到举国动员、全民感动,和接下来必然的歌颂伟大。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随着疫情被控制、复工复学,亲近的人又没受太大影响的话,那么有关于这场灾难的记忆,保质期不会超过6个月。


“一个人能在鼠疫中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

加缪的这句话在最近被反复提起。


而此刻,你可能也非常确定,自己绝对不会忘记这次的经历。


但,你真的、还记得2003年SARS期间发生的事情吗??


健忘是人的本性,不必自责。

但趁着一切还是“现在进行时”,请多少做点儿什么。


哪怕仅仅是为了我们爱的人,打造一套自己的“卫生防疫系统”!


因为按比尔.盖茨的预测,在有生之年,我们还得经历个几次。

为了我们爱的人,请打造自己的“卫生防疫系统”



建立自已的“可信任、多角度的信息渠道。”

保证信息源的及时、科学、有效。


通过这2个月的微博刷屏,相信你已经心里有数,哪位博主发布的信息是及时有效的,哪位博主是可以请求帮助的,哪位博主的专业素养是能在短时间内收集、解读信息并给出有用建议了。


用这些博主构建你的信息渠道,日常生活中保持正常的关注频率。在战时,紧随指引。


我们普通人无法掌握每个领域的专业技能,但可以借助这些你信得过的人去规避风险、自我保全。




互联网时代,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发声管道。

无论是微博、公众号、抖音、快手还是今日头条。

哪怕只有10个、100个粉丝,也要保持一定的更新频次。

因为即使只是一点点儿萤光,也会多一丝被救的希望。


这次武汉疫情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77岁的退休老教师,为13岁的外孙女上网求救。应该是摸索了很久,才学会了如何注册微博,然后试探着发出了2个字:你好


因为这2个字,他救了自己至爱的人。


这个时代,不允许我们用任何借口,拒绝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


因为,你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能救我们至爱的人一命。


为了我们爱的人,请打造自己的“卫生防疫系统”




保持动物性的警觉。

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疫情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人过了前期的情绪高涨期、开始为复工做准备。

一切好像又慢慢回到日常状态。

而“日常状态”并不是一个成长的状态。


趁着最后这段宅在家的时间、网络上已经开始弥漫正能量的时候,请思考2个问题:


  • 这次灾难的背后,酝酿了哪些机会?哪些行业会因此受益?哪些职业将成为高收入阶层?我要怎么做,才能进入并从中获益?
  • 真实评估自己现有的专业能力和抗风险力。在脑里预演一下,如果再遇到这样的灾难,我的应对方式及资源是什么?我现在要补齐的短板是什么?

如果我们从灾难中只能体会到痛苦,那么灾难就真的只是灾难了。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过去2个月发生的一切转化成记忆和知识,让我们的至爱亲人及同胞不再堕入这样的人间地狱。


而作为一名幸存者,唯有这样做,才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