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進展如何?

與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相比,此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導致的死亡,更多是由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徵而不是呼吸衰竭造成的,這可能與SARS-CoV-2的功能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 , ACE2)在人體多個組織中的廣泛分佈密切相關。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由於惡性腫瘤和抗癌治療(如化療或手術)的原因,使得他們全身的免疫系統處於抑制狀態,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和死亡。

2020年2月14日,Lancet旗下的腫瘤學領域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IF:35.4)刊登了一篇來自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團隊發表的文章《Cancer patients in SARS-CoV-2 infection: a nationwide analysis in China》首次將研究的重點人群聚焦於此次受到SARS-CoV-2感染的癌症患者。(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何建行教授,第一作者為梁文華教授,關偉傑、陳如衝、王煒為共同第一作者)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前瞻性隊列,在中國各地監測COVID-19病例。截至2020年1月31日,收集了來自全國31個省區575家醫院共2007份病例。所有病例均經實驗室確診為COVID-19,併入院接受治療。

癌症患者基本信息

在1590例COVID-19患者中(417例因既往病史記錄不充分而被排除),一共有18例為癌症患者(1%,95% CI:0.61-1.65%)。

肺癌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佔18例患者的28%。因2例患者的治療狀況不明,在剩餘16例癌症患者中,有4例(25%)患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接受過化療或手術治療,其餘12例(75%)是初次腫瘤切除後常規隨訪中的癌症倖存者。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癌症患者 vs 非癌症患者

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的平均年齡更大(63.1 vs 48.7歲,P<0.001),有吸菸史的比例更高(22.2% vs 6.8%,P=0.032),基線CT存在異常的比例更高(94.4% vs 70.8%,P=0.033),呼吸急促的比例更高(47.1% vs 23.5%,P=0.039)。但在性別、其他合併症或基線胸片異常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最重要的是,與非癌症患者相比,

癌症患者發生嚴重事件的風險更高(39% vs 8%,P=0.0003)(嚴重事件定義為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需要有創通氣治療,或死亡的百分比)。

此外,在過去一個月中接受過化療或手術治療的患者比沒有接受化療或手術的患者,發生臨床嚴重事件的風險更高(75% vs 43%)。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危險因素分析

在調整了年齡、吸菸史和其他合併症等危險因素後,Logistic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癌症病史是導致COVID-19患者發生嚴重事件的最危險的影響因素

(OR=5.40,95% CI:1.80-16.18;P=0.003)。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此外,研究人員採用COX迴歸模型評估了時間依賴性嚴重事件發生的風險,結果顯示癌症患者比非癌症患者惡化的更為迅速(嚴重事件發生的中位時間為13天 vs 43天,P<0.0001;調整年齡後HR =3.56,95% CI:1.65-7.69)

柳叶刀子刊:新冠病毒感染的癌症患者,病情进展如何?

此次研究首次對SARS-CoV-2感染的癌症患者進行了風險評估分析,研究發現癌症患者患有COVID-19的風險可能比非癌症患者更高,且結局更差,由此可以提醒醫生,應該給予癌症患者更加密切地關注,以防病情發生迅速惡化。

因此,針對癌症患者面臨此次COVID-19危機以及未來可能的嚴重傳染病侵襲的情況,研究人員提出了三大策略

首先,在癌症流行地區,對於穩定期的癌症患者,可考慮有意推遲輔助化療或擇期手術。

第二,加強對癌症患者或癌症倖存者的個人保護。

第三,當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病毒時,應考慮加強監測或治療,特別是老年患者或其他合併症患者。

原文鏈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0)30096-6/fulltext#

關注醫咖會,及時獲取最新研究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