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457390177张建军
中国历史五千年,经历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王朝,然而人们能够记住的往往都是那些享国长久的朝代,一些灭亡很快的短命王朝就很难让人记住,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当然像秦朝和隋朝这样短命的大一统王朝除外,毕竟这两个王朝还占一个大一统的特点。可有一个王朝,既不是大一统王朝,又很短命,却为人们熟知,而且它仅有的三世皇帝出了两世好皇帝,其之后的王朝还承其衣钵统一了中国大部,这个王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后周。
后周是周太祖郭威于公元951年建立的五代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历经太祖郭威、世宗柴荣和末帝柴宗训,享国十年。其开国皇帝郭威出身贫苦,在参军后却平步青云,成为后汉权臣,但是却被后汉隐帝不甘大权旁落,诛杀权臣,这才引发了郭威叛乱。郭威得天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两个儿子郭侗和郭信都被后汉隐帝杀害了,登基后他的妻子也离他而去。这为郭威传位给养子柴荣埋下伏笔。
其实除了柴荣外郭威还有其他的选择,一个是他的外甥李重进,在郭威朝官至内殿直都知和殿前都指挥使;一个是他的女婿张永德,在郭威一朝官至左卫将军、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驸马都尉。不过按照血缘关系,张永德还不如柴荣呢,柴荣在后周其实一直是叫郭荣,到宋朝才被赵匡胤改为柴荣。而柴荣继位后为了守住郭家的江山,一直都没改姓,一直奉祀郭家祖庙,祭拜郭家祖先。
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要给柴荣改回原姓呢?那是因为赵匡胤的天下得来不正,他是篡夺的后周江山,为了防止后人效仿他,他就想出了让柴荣恢复原姓的办法。这么一来就说明柴荣继承的是后周郭氏江山,得位也有问题,既然柴荣能从郭家手中继承江山,他们他赵匡胤再从柴家手中夺回江山也合理了。这么看来张永德与郭威的关系确实不如柴荣与郭威的关系,而且柴荣远比张永德有才,张永德能力不够自然不能继承皇位。
李重进与郭威算有些血缘关系,所以郭威不得不考虑他。至于最后为什么不传位给李重进,这是一个千古谜题。主要说法有两种,其一为李重进治国才能不如柴荣,柴荣的才能放到整个五代十国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其二就是郭威与皇后感情十分好,虽然皇后不在了,但也要保住皇后一族的富贵,柴荣又是柴皇后的侄子,从小抚养到大,传位给柴荣对柴氏一族有好处。
当然郭威能够传位给柴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柴荣的确能力出众。柴荣早年经历的挫折正好磨砺了他的心性,让他变得成熟稳重,能谋善断,而且柴荣十分礼贤下士,这不正是明君该有的风范吗。这一点在李重进的身上郭威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为了国运长久,选一个治国能力出众的君主绝对比选一个能打仗的君主好,李重进被柴荣比下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李重进也绝非等闲之辈,郭威也担心柴荣继位后李重进不服,特意在临终前让李重进给柴荣行君臣之礼,李重进就是再不服柴荣,也是不敢不听郭威的话的,行礼完毕后柴荣的地位进一步稳固,继位后也很快坐稳了江山,并开始统一天下。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正值壮年的柴荣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就驾崩了,年仅三十九岁。若再给柴荣几年,那燕云十六州何必等到朱元璋时期才收复汉人之手呢,着实可惜。
风尘讲历史
先澄清一下,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不是义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另外柴荣可不是半路出家被郭威收养,也不像别的军阀为了拉拢人心,给个名份,而是柴荣幼小时被姑姑柴氏抱着,嫁给了郭威,买一送一,即收为养子,柴荣在郭家长大,所以郭威与柴氏对于柴荣,既是姑父姑母,又是父母的关系。
柴荣,养子身份登顶皇位,五代第一明君,可惜早逝。
再说一下古代父子间的关系,有儿子、继子、养子、义子四种情况,这是按亲疏关系排列的,儿子就不解释了,如果没儿子,在同血脉中过继子嗣为继子,而养子有养育之恩,也情同父子,养子是能进家谱,并拥有与庶子同等的继承权,义子就要差很多,仅一个名份而已,所以在古代,养子能进家谱,拥有继承权,只是在有儿子和继子情况下,养子要往后站。
图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大概形势图。
于是在五代时期,后梁的朱温既有亲儿子,也有养子,都有继承权,朱温选储君,养子也在考虑范围内,结果被儿子一哄而上弄死了,但假如没有儿子呢,养子的地位自然就突出了,柴荣就是这样的。前面说了柴荣是被姑姑抱着嫁给郭威的,当即收为养子,从小跟着郭威习文弄武,视如己出,当时郭威还是下级军官,家庭不富裕,长大后柴荣做起了茶叶生意,赚钱补贴家用。
公元947年,刘知远在山西称帝,郭威有拥立之功,官拜枢密副使,后汉隐帝时,郭威已是枢密使,掌管全国兵权,隐帝慑于郭威的势力,在郭威带兵在外时,密诏将留在开封的郭威一家全杀害,于是郭威一家只剩下自己和跟在身边从军的柴荣,隐帝还派人去刺杀郭威,于是被迫起兵,后来郭威攻占开封,建立后周政权。
图为柴荣墓,其墓前有历代皇帝、名人留下赞颂其功业的石碑数十块。
郭威的父亲郭简是顺州刺史,后来因为兵祸一家子全死了,仅有一王姓夫人带一子逃到王夫人娘家隐居,这一子也就是长大后的郭威,等于说郭威没有兄弟子侄,为后汉效命,自己老婆儿子被一锅端,仅剩还看得顺眼的养子柴荣,于是柴荣顺理成章的成为皇位继承人,如果给些郭威时间,说不定能诞下自己血脉的儿子,可时间不等人,称帝的第二年郭威就得了“风痹症”,步履艰难,第三年就死了,死前在众人面前传位于晋王柴荣。
图文绘历史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柴荣不姓柴,他姓郭。
按照中国的宗法制度,以及历史,郭荣一直姓郭,他是郭威的养子。
柴荣于后梁贞明七年九月二十四日(921年10月27日)生于邢州尧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柴家庄 。他的祖父柴翁(其名佚失)、父亲柴守礼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后因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同乡人郭威的姑母柴氏,郭威做官也不富裕,所以一开始柴荣就奔袭各地,经商养家,所以,两者之间的感情是很好的。
虽然后来郭威娶了继室,有了子女,但却一直视柴荣如己出。
刘承祐乱为
后汉建立,由于英明的长子去世,加上呕心沥血的处理朝政,刘知远不到一年就拜拜了,然后安排了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为辅助大臣,辅佐隐帝刘承佑。
众所周知,五代时期的武人跋扈,这几位大臣完全把持朝政,年轻的刘承佑经受身边外戚等人的挑拨,轻易地就选择夺权,然后就直接把几位大臣全部屠杀,连领兵在外,一直为他平定叛乱的郭威也不放过,将他的妻儿屠杀殆尽,其中还包括了柴荣的子女。
继承
后来郭威领兵南下,黄袍加身,建立了后周,呕心沥血的三年后,让郭荣继承了皇位
毋庸置疑,郭荣从小走南闯北,能力年纪等都是一等一的,继承皇位是最佳人选。
而这时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对于皇位都有继承权,但却比不过郭荣。
再重复一边,在当时,郭荣一直姓郭,从未改姓过,在郭荣打南唐时,南唐国主甚至改李璟为李景,避郭威高祖父郭璟的讳,以显示恭敬。
而柴家,只是皇戚,而不是宗室。
至于为什么郭荣变为柴荣了,就是赵宋的手笔了,他们夺位不正,自然修改一下,郭荣本姓柴,所得国本来就不正,他们篡位侧面就显得没那么恶心了。
赵宋世代宠幸柴家,呵呵,郭荣的几个儿子早就死的干脆利落,不到二十就没了,所谓的郑王,不过是郭荣的兄弟子嗣罢了,属于旁支,嫡系全没。
这种立牌坊当婊子的行为,着实恶心。
动漫旗手
周太祖郭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将皇位传给“异姓”的开国皇帝,没有之一!想必很多人都有提问者同样的疑问,周太祖难道没有儿子或侄儿吗?为什么非要把皇位传给外戚?
【注】周世宗是周太祖原配柴氏的亲侄儿。
周太祖到底有没有儿子或侄儿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周太祖是有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可问题是,后汉隐帝刘承祐灭掉了周太祖满门,他的儿子在这场灭门惨案中全都被杀了。甚至连周世宗的前几个儿子也都被杀了,刘承祐这一手绝对可谓是斩草除根。周太祖称帝之后虽然身边不缺女人,但毕竟五十多岁的人了,再也没能生出儿子来。在那个时代,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风烛残年了,生不出儿子来一点也不奇怪。更何况,周太祖称帝仅仅三年便去世了,可见彼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了,再加之开国伊始、政务繁忙,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滚床单、生孩子?
再就是侄儿的问题,如果周太祖真有侄儿,恐怕也难逃一死。试想,连周世宗的儿子都未能幸免,周太祖的亲侄儿还有可能逃脱吗?恐怕很难!当然,周太祖或许根本就没有侄儿。《旧五代史》载:“帝生三岁,家徙太原。居无何,皇考为燕军所陷,殁于王事。帝未及龆龀,章德太后蚤世,姨母楚国夫人韩氏提携鞠养。”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周太祖三岁左右父亲就死了,不久之后母亲也死了,他是由自己的姨母养大的。换言之,很可能周太祖根本就没有兄弟。如果有,多半也是由那位姨母养大的,史籍多少应当会有所提及,但是并没有。由此可见,郭威很可能是独生子,根本没有兄弟,又或许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兄弟都没能活下来,至少史籍之中没有关于周太祖兄弟的记载。既然没有兄弟,哪里来的侄儿?
或许有人要说了,周太祖的父亲郭简曾经担任过后晋政权的顺州刺史,也算是高官了。在那个贵族、高官普遍纳妾的时代,难道他没有侧室或者庶出的儿子吗?或许有,但史籍没有任何记载。个人倾向于没有或者也都夭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之后,连大爷朱五一和他已故的儿子都给翻了出来,追封了王爵,这也是历朝历代普遍的做法。周太祖家族彼时比明太祖还要人丁凋零,他真心没有理由对自家兄弟不闻不问,不是吗?但是,周太祖并没有追封自己任何兄弟为王,哪怕是公侯都没有。那么只能有一种解释,他根本没有兄弟。没有兄弟,自然也就没有侄儿……
周世宗到底算不算外戚
关于周世宗算不算外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史籍记载,周世宗从小在姑姑家长大,与姑父周太祖感情很好,很早便被周太祖收为了养子,而且是在周世宗儿子还活着的时候。周世宗是周太祖的养子这一点并没有疑问,存在疑问的是他到底有没有走过继程序。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宗法层面,只有有过正式过继程序的嗣子才能被视为等同亲子,养子与嗣子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在中国古代,在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去过继一个儿子的。换言之,至少在周太祖被灭门之前,周世宗仅仅是他的养子而不是嗣子。
那么,周世宗有没有走过继程序呢?《新五代史》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周世宗本姓柴氏,换句话说就是他后来不姓柴了。那他姓什么?只能姓郭,不是吗?众所周知,同姓是中国古代过继的第一要务,过继嗣子必须与嗣父同姓,要么本就是同宗,要么改姓。否则,这个过继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周世宗是走了过继程序的,姓已经由柴氏改为了郭氏。同时,史籍还记载,周世宗即位之后一直以元舅之礼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柴守礼,同样应证了过继的说法。只有成了自己姑姑的“儿子”,才应该称自己亲生父亲为“舅舅”,不是吗?史载,广顺元年周太祖正式称帝时,周世宗便以皇子身份出现在了公众面前。换言之,周太祖称帝之前周世宗便已经成为了周太祖的过继嗣子,理论上他只能算“皇子”,而不是外戚!
整个后周时期,周世宗一直都叫郭荣,他的儿子周恭帝叫郭宗训!至于恢复柴荣这个名字并被强调外戚身份,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义兄弟搞出来的,无非是为了强调周世宗皇位不正,老赵家篡位有理而已……
周太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
如果有选择,周太祖恐怕也不愿意将皇位传给“异姓”,不是吗?正是因为别无选择,所以才选择了周世宗。或许有人要说了,周太祖不是还有外甥李重进和姑爷张永德吗?
外甥、姑爷,在中国古代宗法层面,这二者同样是外人!与内侄并没有本质区别。换言之,李重进、张永德对于周太祖而言与周世宗区别不大。当然,最有希望的是李重进,他与周太祖是有血缘关系的,在中国古代的过继中,外甥通常是侄儿、堂侄之外的第三优先选择。但是,李重进这个人偏武,能征善战不假,但治国理政方面存在严重短板。彼时不是大一统王朝,随时可能被他人灭国,周太祖必须选一位文武兼备的接班人才能保证江山不易主,很显然李重进很难让周太祖满意。
至于张永德,根本没有任何希望。中国古代过继谁当嗣子的都有,就是没有过继自己姑爷的。既然不能当“儿子”,一旦张永德成了皇帝,他周太祖算什么?前朝皇帝还是本朝外戚?周太祖的女儿又算什么?公主还是皇后?只有让“儿子”接班,周太祖才能继续在太庙里当皇帝,他的女儿才能继续当长公主。仅此一点,张永德就必须出局,没有任何疑问。
除此之外就是郭氏的远支了,虽然周太祖的儿子都被杀了,也没有亲侄儿,但远房堂侄多少还是能找到个把的。可问题是,早年因为血缘疏远,周太祖与这些人根本没有太多接触,在儿子被杀之后临时选择、培养也已经来不及了。更何况,周世宗、李重进,甚至包括张永德都手握重权、根深蒂固,找一个远房堂侄来当皇帝,根本无法服众,江山虽然是姓郭了,可内乱却无可避免……到头来,搞不好皇帝还是周世宗做,江山恐怕就真要姓柴了!
综上所述,周太祖郭威之所以把江山传给周世宗并不完全是他有多么青睐周世宗,而是别无选择。但凡周太祖有一个儿子或亲侄儿,恐怕就没有周世宗什么事了。最后顺带说一句,周世宗不是周太祖的义子,而是养子。后来又有了过继程序,成为了周太祖的嗣子。在中国古代宗法层面,过继嗣子等同亲子,这就是周世宗继承皇位的法理依据所在。嗣子和义子根本不是一回事,明朝黔宁王沐英那样的才叫义子,虽然明太祖曾经假模假式让他姓过朱,但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便让他改回了沐姓,这就是区别!义子虽然也是子,却是外人,只有嗣子才算“自家人”。义子说白了就是收买人心的手段而已,是一盘政治买卖……
农民工歪说历史
古代帝王皇位,基本上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很少有皇位到别人的手中。在权力不正常更迭中也会产生一些特殊情况,如唐宣宗李忱曾以皇太叔的名义继承皇位。虽然无法保证皇位正常的顺序继承,但基本还是保持皇位在皇室血统中的传承。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特例,就是郭威。954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病重,临终之际将皇位传给了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为什么他要把皇位传给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呢?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郭威。
郭威出生的家庭,条件还可以,但是好景不长。在他小的时候,做官的父亲被杀,母亲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他从小是被亲戚养大的,从此家庭就没落了。郭威性格刚毅,成年后拜入当地军官部下为军卒,从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征程。
郭威凭借自己的有勇有谋,一路开挂,后拜入后晋刘知远帐下。后晋被契丹所灭,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封郭威为枢密副使,并在临终前托孤于他,郭威开始掌控国家大权。
开始郭威很忠心,后汉隐帝刘承祐登基后,爆发了三镇叛乱,郭威前往镇压叛乱。他赏罚分明,打仗总是冲锋在前,士兵们受伤他亲自安抚慰问。很快叛乱被平定,郭威也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从上到下都很服他。
功高震主,很快郭威在军中的行为引起了皇帝的猜疑。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汉隐帝刘承祐被奸臣所惑,于是杀害了郭威和柴荣留在京城开封的所有亲属,并派人多次暗杀郭威,事情败露后,甚至直接派兵去围剿他。最终郭威忍无可忍,不得以杀入京城,不久即攻破京城,登上皇帝宝座,郭威自认为是周朝的后代,于是便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现在我们说说为什么他传位给柴荣?
有人要问,为什么郭威没有传给他儿子呢?其实郭威之前有两个儿子郭青哥、郭意哥(小名),但在后汉末年都被皇帝杀害。儿子虽然死了,但是按血缘关系比柴荣有优势的还有两个人。第一个是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按照血缘、能力李重进都比柴荣强,郭威也明白这点,于是在临终之前,特意让李重进向柴荣下拜,行君臣之礼,以定君臣之分,让李重进彻底放弃幻想。第二个是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按关系也比柴荣近,但是最后郭威也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婿,让人确实有点想不通。
皇位传给柴荣的真正原因与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郭威的结发妻子圣穆皇后柴氏。圣穆皇后柴氏是郭威的妻子,郭威贫贱时,喜欢喝酒赌博,不事产业,柴氏常规劝他。柴氏对郭威照顾的很好,等郭威即位,柴氏已先卒,乃下诏:
"故夫人柴氏,追册为皇后,谥曰圣穆。"
《宋史张永德传》和《东都事略》记载:柴氏本为唐庄宗的嫔御,庄宗死后,明宗将大批宫人遣散归家,柴氏也在其中。行至黄河岸边,其父母来迎,恰遇大风雨,只好暂住于旅舍。有一天,见一身躯伟岸的男子从其门前经过,衣服破旧,不能蔽体。柴氏问道:"此是何人?"旅店主人回答说:"此乃马步军吏郭雀儿也。"柴氏见其形貌不凡,产生了爱怜之心,想要嫁给他。其父母坚决反对,说:"你是皇帝左右之人,归家后当嫁给节度使,为什么却要嫁与此人呢?"柴氏说:"此乃贵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遂将所带行李财物分一半给其父母,另一半作为嫁妆。柴氏父母见其意志坚定,知道不可改变,也就只好同意了。于是柴氏在旅舍之中与郭威成亲,并且以金帛资助,使郭威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郭威跟柴氏的感情一直很好,郭威即位之时,柴氏已经去世,遂追册为皇后,谥号圣穆。
后来郭威虽然有嫔妃,却再也没有册立过皇后,并且将皇位传给里柴荣,可见他与柴氏感情之深厚。题主问为什么传给柴荣?答:“因为爱情!”
史之鉴
纵观五代十国的诸多帝王,以郭威之贤能明仁、英敏神武,只能屈居第二。位居五代帝王之首的正是他亲自培养的接班人——柴荣。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郭威选择柴荣一个很重要原因——柴荣“类己”,选择他,可以很好继承他的遗愿,巩固他打拼的江山。柴荣胸怀大志,富有韬略,精明强干,出类拔萃,一定能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缔造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
郭威,字文仲,后周王朝的创立者,五代十国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曾经担任后汉枢密使。
十八岁后投身军旅,后来被刘知远赏识,十年追随刘知远,成为刘的重要心腹,刘知远对他高度信任并委以托孤重任。后来后汉国内发生了三镇叛乱,郭威临危受命,用了一年多时间平定藩镇叛乱。
由于平叛有功,事后论功行赏,郭威居功至伟,刘承祐在枢密使、同平章事之外又给他加检校太师兼侍中,还赐给郭威玉带一条,以示恩宠。
由于郭威太过抢戏,又惯于收买人心,皇二代刘承祐自然心有不甘,朝政也被郭威、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把持,而他偏偏又想独揽大权,建立一番作为。这种境况自然令他十分不满,于是开始酝酿将这帮所谓顾命大臣一网打尽。
九五〇年十一月十三日,刘承祐使出雷霆手段,将在京的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位顾命大臣全部诛杀,夷灭三族。郭威一家数十口在汴京悉数被杀,包括柴荣的妻儿。
这就是郭威选择柴荣的第二个原因,他的家族已经被刘承祐灭光了,原来他有两个儿子,现在他没有儿子了。
九五一年正月,皇太后发布了禅位诏书,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广顺,建国号为周,后周代汉。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十七日,周太祖郭威驾崩,终年五十一岁。
四天后,柴荣奉遗诏继位,是为周世宗。
再来说说柴荣的成长经历和个人性格特点,为啥让郭威选中他?
柴荣,字君贵,五代十国最杰出的皇帝,最优秀的政治家。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气质,既精明强干,又老成持重,既宽容大度,又坚决果断。
九二一年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出生在邢州龙冈(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的柴家庄。
柴荣的父亲叫柴守礼。柴氏在邢州是名门望族,地主世家。柴荣能有当皇帝的机会,得益于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柴守礼有个妹妹(也就是柴荣的姑姑),少女时入宫当了李存勖的嫔妃。李存勖死后,他的嫔妃被遣散。柴荣爷爷奶奶接女儿回家,不巧遇到暴风雨,一家人被迫滞留旅店。
住店期间,柴姑娘偶然碰到一个衣不蔽体、不修边幅的军校,只看了对方一眼,她就决定嫁给对方。
柴荣姑姑的父母强烈反对!
可柴姑娘很有主见,她非嫁不可。
老两口拗不过女儿,只好答应这门婚事,两个年轻人直接在旅店成了婚。
这桩婚姻并不被人看好,男方只是一个低级军校,没有地位,没有财富,还喜欢逞勇斗狠,打架斗殴。但柴姑娘还是坚信自己的眼光,这个落魄汉子将来必有发达之日。
这个军校就是郭威。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柴荣在童年时就跟随姑姑柴氏生活,是个老实听话的好孩子,很受姑姑姑父的喜欢,正巧郭威和柴氏婚后多年无子,干脆就把柴荣收为养子,从此改叫郭荣。
年轻时的郭威讲义气,好饮酒赌博,不拘小节,不会理财,日子过得很拮据,家庭生活的担子就落到了年轻的柴荣身上。
柴荣十分聪明,也很勤奋,他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努力挑着这副担子,悉心计划着家庭用度,为了贴补家用,他甚至不远千里和商人一起到江陵贩卖茶叶。
柴荣就这样在勤勉的工作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史书记载他“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年纪轻轻就承担生活重担,培养了他果敢、独立和敢于担当的性格特质;外出贩茶经商的历练让他熟悉了人情世故,社会百态。最重要的是,柴荣能经常深入民间和底层,了解百姓疾苦和时政利弊,这对他治国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二代永远不可能拥有的。
付出总有回报,多年后的郭威成了朝廷的高级干部,他让这位养子追随自己,始终未离左右。
郭威率兵讨伐三镇叛乱时,柴荣随军征战,参赞军务;郭威镇守邺都时,柴荣随之前往,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是郭威最器重、最信任的亲信。
郭威登基后,把柴荣调到了离汴京更近的澶州,任刺史、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他想让柴荣在地方上好好锻炼一下,以便将来委以重任,托以大业。
镇守澶州期间,柴荣一抓政事,切实转变作风,勤于政事,为政清肃;二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盗不犯境,路不拾遗;三抓城市建设,亲自设计,规划布局,整修设施,拓宽街道,短短一年就使得澶州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形象提升几个档次,个人威望跟着直线上升。柴荣用实际成绩证明,自己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九五三年正月,郭威将柴荣召入汴京。三月,授开封府尹兼功德使、封晋王。
五代时期,凡宗室封王且任开封府尹者基本就是皇储人选,柴荣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就此确定下来。
九五四年一月,郭威加柴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牢牢掌控了大周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郭威驾崩,柴荣受遗诏于灵前继位,是为周世宗。
郭威选择柴荣,柴荣的优势有哪些?归纳一下
第一个优势:柴荣的身份和感情
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三人:柴荣(郭威养子),张永德(郭威女婿),李重进(郭威外甥)。选择柴荣,柴荣是改姓归宗,正式从柴家过继给郭家当儿子的。
从礼法和名分上说,他的父亲是郭威不是柴守礼,而且他打小就跟郭威生活,很受郭威喜欢,光凭姓郭和感情这两点,什么李外甥、张女婿就成了外人。从小在郭威身边长大。虽然没有血缘,但几十年的亲情很浓厚。
当然,也有妻子柴氏的功劳,郭威很看重柴氏,如果没有她的坚定支持,说不定没有郭威的日后显赫。
所谓“爱屋及乌”,郭威当然偏向养子柴荣。第二点优势是能力和素质。
论行军打仗,三人都是好手,论英勇智谋,三人不分轩轾,但柴荣的治国理政能力胜出太多,他比李重进和张永德更像一个政治家,更适合做皇帝。
在郭威心中,柴荣是最佳继承人,所以他自从建后周就开始栽培柴荣做皇储, 后来更是接连拔掉王峻、王殷两个权臣,为柴荣的顺利接班扫除一切障碍。
郭威临终前亲自召见了柴荣和李重进,他命李重进向柴荣行君臣之礼,这是明确表示柴荣是铁板钉钉的皇位继承人,相当于逼着李重进当面宣誓臣服于新皇帝。
柴荣继位后对李重进、张永德安抚笼络,加以重用,两人很快被提拔为禁军两大主力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的最高长官,也算是对他们另一种形式的补偿。
我是历史逸事,每天都有历史故事分享,欢迎交流关注!
历史逸事
五代残唐梁唐晋汉周,后周是最后一个。五代国祚都不长。这其中最可惜最不幸就是后周了。开国皇帝太祖郭威无后,义子柴荣登基死后被赵匡胤篡位。二世而亡。应该说,如果郭威有子,也不至于如此凄惨。郭威寒微,大头兵出身。逐步成为一方节度使。
后汉是刘知远在公元947灭后晋所建。定国号为汉史称后汉,定都于汴梁(开封)。刘知远在位不过十个月就驾崩了。刘知远大儿子叫刘知训在二十六岁去世,万般无奈之下,刘知远立次子刘承佑为开封府尹(太子)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刘知远显然知道刘承佑不是一个有为之君,所以在临终前给刘承佑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首席辅政大臣杨邠,官拜枢密使、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史弘肇,官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主管首都防卫。郭威,官居官拜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是后汉最高军事长官。王建,户部尚书。管经济
应该说,杨邠,史弘肇,郭威,王建。都是忠贞之事,他们对后汉和刘承佑可谓忠心耿耿。三位辅政大臣各有班底,各自也有特点,杨邠史弘肇二人最大缺点就是贪财。而郭威却是忠厚秉正,王建是个滑头。就在刘承佑登基当年。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企图一举灭掉后汉,好打土豪分田地。既然有人造反。刘承祐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率兵至河中讨伐李守贞。郭威能征善战,兵法大家,硬是把李守贞打的自焚而死。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随后郭威北伐契丹,以军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实际上都在郭威控制之下。
就在郭威在外的时候,汴京发生重大兵变。十八岁的刘承佑登基后,一直都想实际掌控权力,但三位辅政大臣像三座大山一样压他的喘不过气来,于是刘承佑找到了苏逢吉,两个二百五经过一番商议,准备大干一票,诛杀三个辅政大臣,公元950年,杨邠,史弘肇,王章一早上朝。还没来得起讲话,一队武士提刀入殿, 把三个位高权重的辅政大臣人头当场砍下。刘承佑随即下旨,将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的三族屠杀的干干净净。由于郭威领兵在外,所以逃过一劫。
在京中郭威嫡系王殷立即派人告知郭威、郭威见事情紧急,伪作诏书,宣称刘承祐令郭威诛杀诸将,致使群情激愤,推举郭威起兵讨伐,拥立郭威为帝。第一次“黄袍加身”。此事给当时给一个军官留下深刻印象,这个军官叫赵匡胤。
刘承祐见郭威起兵造反,便派兵抵御。但派出身去的人要么不是郭威对手,要么就是投降郭威,不过几日郭威就率兵渡河兵临汴梁城下,刘承祐情急之下,就把郭威在京的家眷全部斩杀。他命令将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员推上刑场,这里包括郭威两个成年儿子,三个女儿,甚至还有在襁褓中的儿子。以及柴荣三个成年的儿子。(“婴孺无免者。”)
后汉军在七里坡被郭威击败,刘承祐在出逃途中被杀。公元951郭威带兵入京,郭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郭威由于儿子都被杀,也无侄子,所以收柴荣为子(实际是柴荣应该叫郭荣)。后立柴荣为开封府尹(太子)。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顺口溜“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最后一个“郭”,就是建立后周的郭威。
郭威怎么做了后周皇帝呢?实在是一场意外的谋杀案引起。
【交代一下背景】
后周往前推,就是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后汉再往前推,就是“儿皇帝”石敬瑭的后晋。
话说后晋石敬瑭割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恭恭敬敬做着契丹的“儿皇帝”。石敬瑭做了4年皇帝就归西了,他的养子石重贵是个有骨气的主,上台后就跟契丹死磕起来。
后晋石重贵跟契丹死磕,契丹就干进了中原,抓了石重贵,灭了后晋。耶律德光想着趁机占领中原,没想到契丹人的暴行犯了众怒,陷入中原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耶律德光只好灰头土脸撤回老家。
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太原),一面高喊着抢救石重贵,一面却带兵跑到汴梁(开封)做起了皇帝,这就是“后汉”。
刘知远做了皇帝,下面的大臣,一个个都是后晋时代的同僚。正副枢密使:杨邠、郭威(掌军权)。左右宰相:苏逢吉、苏禹(掌政务)。三司使:王章(掌全国财政)。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掌侍卫亲军)。
这几个权臣,一个个风扬跋扈,丝毫不把刘知远这个皇帝放眼里。刘知远也拿捏不了这些权臣,也只能维持个勉强平衡。可惜,刘知远做了一年皇帝就驾鹤西游了,他儿子刘承祐继位。
【皇帝谋杀大臣事件】
汉隐帝刘承祐上他的上台后,那个憋气啊。几个权臣连他老爹都压不住,更别说他了。大臣们朝堂上打架互殴、舞刀弄枪,根本不给皇帝面子。刘承祐年轻气盛啊,受不了这鸟气,就和亲信嘀咕着谋杀掉一众权臣。
某日上朝,皇帝刘承祐,当场捕杀了王章、杨邠、史弘肇三人。郭威正好在邺都领兵(河北临漳),逃过一劫。刘承祐一面派人到邺都刺杀郭威,一面把郭威在都城汴梁的家属满门抄斩。
柴荣,这时正好跟在郭威身边。柴氏(柴荣的姑姑)嫁给郭威以后,正好柴氏没能生下儿子。柴荣就过继到姑姑名下,成为郭威的长子(柴荣是后人的叫法,当时一直叫“郭荣”)。
郭家的灭门案中,郭威全家无一幸免(妻子柴氏死因不明,或许是之前就去世,两个亲生儿子全被杀)。柴荣的妻儿也惨遭杀害(原配刘氏和三个儿子)。
也就是说,郭家,只剩下了郭威和柴荣(郭荣)父子两个光棍。
【郭威黄袍加身】
郭威以“清君侧”起兵杀回汴梁,汉隐帝刘承祐出逃后死于乱兵。
郭威先是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为皇帝,刘赟还没来得及登基就出事了——郭威让人谎报军情,说是契丹入侵,自己假装率兵出击。半路上士兵就哗变了,非要把黄袍披在郭威身上,郭威免为其难,被拥立为皇帝,这就是“后周”。
(“黄袍加身”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抢夺了郭家的后周,估计就是像郭威学习。)
郭威建立后周,已经48岁了,做皇帝3年多就病死。有时间新娶媳妇,却没时间新生儿子了。郭威的亲人,一个是养子郭荣,一个是外甥李重进,一个是女婿张永德。那么郭威的继承人,当仁不让就是养子郭荣了。
不过郭家灭门案的后续影响还很严重。
郭荣有时间新娶媳妇新生儿子,却没时间培养儿子长大。
郭荣先后娶了大符皇后、小符皇后姐妹花。大败南唐之后,李璟献给郭荣俩妃子。郭荣又重新有了四个儿子。柴荣成为五代第一名主,可惜,英年早逝。他去世时,长子柴宗训只有7岁。小符皇后和柴宗训孤儿寡母,很快就被赵匡胤抢走了江山。
尔朱少帅
还真没有,按照古代“有子立子,无子立嗣”的相关规制,若是没有亲生的子嗣作为继承人,那么就要从自己的兄弟的子嗣,也就是自己的侄儿中挑个人选立为自己的嗣子,继承本脉的香火、地位与财产,养子义子等在原则上其实是没有继承资格的。然而当时的郭威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柴荣已经是跟他最亲近的继承人人选了。
历史上的郭威,并没有亲兄弟,而五代十国时期的记载非常稀少,也没有郭威有堂兄弟之类的记录,如此一来郭威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侄子之类,甚至远方的堂侄也没有。原先郭威也有自己亲生的儿子,却被后汉隐帝所杀,郭威之后也并未再有生育。可以说,郭威压根找不到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来做继承人。
郭威出身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少年时期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被迫寄人篱下多年才好不容易长大成人。郭威性情勇猛,进入后唐军中开始发迹,之后因为助刘知远称帝有功而得以显贵。后汉时期郭威手掌兵权,在朝廷与军中都有极高的地位,尤其后汉时期叛乱不断,全靠着郭威率兵平定。虽说郭威的功勋卓著,可这也受到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
后汉乾佑三年,刘承祐直接对郭威等前朝旧臣下手,当时的郭威在地方上领兵行军,得知此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直接带兵反抗。眼看着郭威彻底反了,刘承祐直接将郭威留在京城所有亲眷一律处死,甚至襁褓中的婴儿都没能幸免,《新五代史》的说法就是“婴孺无免者”,其中就包括了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其他是亲族也都被诛灭了干干净净。
郭威称帝之后,其正妻也就是圣穆皇后柴氏已经离世多年,而郭威崇尚简朴,后宫之中也仅有三位妃嫔,而且这三个妃嫔之后也都没有生育。郭威做了几年皇帝也就离世了。当时的郭威实在是没有亲儿子亲侄子可以做继承人,唯独养子柴荣最为亲近。柴荣虽然是外姓,但毕竟是柴皇后的亲侄儿,而且从小就养育在郭威夫妻俩身边,感情非同一般。
柴皇后本身并没有亲生子嗣,郭威那两个亲生儿子也都是庶出,于是就收了柴荣为养子。当年郭威的子嗣被刘承祐所杀,顺带手也害了柴荣的几个儿子。郭威看着柴荣长大,对其才能与品行都知之甚深,而且当年郭威与结发妻子柴氏鹣鲽情深,即便柴氏早亡,郭威做了皇帝也没再册立皇后。郭威立柴荣为储君,一是无奈,二也是顾念发妻柴氏的情分。
古代宗法制有非常具体的相关规制,若是没有亲生的男嗣,无子者就应该择立同宗近支为嗣子,以继承自己的宗祧。嗣子在古代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不仅仅可以继承所嗣者的财产,更能继承所嗣者在原本家族之中的身份地位。一般来说,被立嗣的人选是所嗣者的侄辈,也就是所嗣者兄弟、堂兄弟的子嗣。
不过,立嗣制度也有相关严格的限制条件,那就是女子与外姓者不能够被立嗣,以免扰乱宗祧。不过柴荣并非是被立嗣,他是郭威的养子,但并不是嗣子,所以他并没能继承郭威的宗祧姓氏,在其登基以后,仍旧还是姓柴并没有改为郭姓。古代禅位给异姓的皇帝数不胜数,然而像郭威这般传位给内侄的皇帝却只有这么一例。
澹奕
第一,郭威有儿子,但是被杀死了。
郭威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叫郭青哥一个叫郭意哥,但是在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害。而他的养子柴荣(当时叫郭荣)因为没在开封而幸免于难。从此以后郭威只有一个儿子——养子郭荣。
第二,郭威没有侄子。
郭威的父亲郭简在郭威很小的时候就死了,而且郭威没有兄弟(只有姐姐),所以郭威没有侄子。
第三,柴荣虽是郭威养子,但是二人感情深厚。
柴荣是郭威老婆柴氏的亲侄子,从小就在郭家生活。柴荣为郭家出力很多,深得郭威的喜爱,加上柴氏自己没有儿子,所以就把柴荣收为养子。
第四,柴荣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者。
郭威建立后周以后,和他最亲近的男性亲属就剩下了养子柴荣和外甥李重进。虽然李重进是郭威的血亲,但是从感情上讲柴荣和郭威关系更近。而且,柴荣性格沉稳敦厚、精明强干,而李重进鲁莽冲动、外强中干,所以说柴荣才是郭威死后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