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讲究劲力,尤其内家拳十分强调内劲,请问何为劲、何为力?该怎样练习劲力?

京武功夫如是说


个人认为劲是一种既能维持自己身体体态动态平衡,又能破坏他人身体体态平衡的能量。它的形成和拳架关系很大,它和心意拳、八掛掌、武当太乙五行拳、小架太极拳、戳脚的关系较大,只有把身法、胯法、腿法、步法练好后,劲自然会出现。而力,大概是缺了一样或几样之后练成的跟劲有一定区别的能量。劲练好后,高寿时仍能轻松练拳。而练力的拳,练拳后容易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高寿时无力练拳,只能说,想当年,我的拳练得很好,现在老了,练不了了。


小太极猴刘永明


  传统武术讲究劲力,尤其内家拳十分强调内劲。且问何为劲?何为力?

  王芗斋先生说:“力盈于内谓之劲,劲发于外谓之力”,“劲盈与内,而力发于外”。用现在的话说,劲是内气运行而形成的能量,蕴藏于体内,在体内传导,它受心意的主导和支配;力是内劲形于肢体而体现的能量。

  其实劲和力是不能够截然分开的。试想,没有内劲何来外力?相反没有外力何显内劲?至于有人吹嘘内劲如何玄奥,内力如何打人,无异于前些年流行的特异功能,始终未被证实其存在。通常人们把内劲叫做内力,可见劲和力有时是指一个意思。

  所以,还是讲劲力好。

  武功的劲力又称功力,有别于一般人生活劳动所用的力量。

  注意到现在有的人,为了体现用意不用力,极力避免“力”字,似乎既然说用意不用力了,就不能说用力,发力也不说发力,说发劲,呵呵,听着总觉别扭!武术来自生活,拳理拳法的表述也是脱胎于生活的。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用劲,使劲,用力,发力。说使力行不行?别扭吧,那么说发劲呢?

  其实所谓的用意不用力,就是练拳时身心松静,放开关节,不用僵力拙力和执着之力,心里想着拳的要领,意领身随,慢慢地行拳,或者再加上仔细体会行拳中的感觉,长此以往,养成正确的运动定型,积累功夫功力。

  我欣赏“言劲不言招”这句话,是说讲究并追求劲力的因应转换和灵活变化,不追求死招死式。可是也有人说“内家拳练劲,外家拳练力,”就不敢苟同了。劲和力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劲力本来是一体的,何必过分讲究,硬要把它分开呢?

摘自翟汝华先生的练拳感悟!


京武功夫如是说


传统武术中区别于现代国际武术不同之处在于内功。

内功是内在的丹田经脉可导引外气入内,并在内部压缩推动气流,引领血液快速流动供能。

同时全身发热冒汗,上丹田紫府处眉骨上呈紫红色一线。本人就是如此。



内功传人


劲,多组肌群配合,神经募集更多肌纤维所产生的精确力量,力,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力量大小的生理学的解释。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增大;肌内生理横断面增大是由于肌纤维增造成的,包括肌凝蛋白质量增加,肌肉毛细胞管网增多,肌肉结缔组织增厚,肌糖元增加等,并伴随脂肪减少。

(一般人的力,可以用这个理论去解释,肌肉的本身力量)

2.神经调节的改善;神经调节的改善包括.

Ⅰ、动员参加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多。

Ⅱ、改善主动肌和协同肌、对抗肌、支持肌(固定肌)的相应协调关系,对抗肌放松能是影响力量的重要因素。

Ⅲ、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和灵活性的改善能增大力量

3.杠杆(骨)的机械效率

(劲力,是武术最喜欢使用的词,可以理解为,神经募集能力,肌协调,杠杆机械效率,这可以理解为动作的技巧,各种发力的方式。神经与思维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给你八百元,你从一楼跑到八楼,或放一条狗咬你的屁股,你的身体没有改变,但你的跑速一定会改变,因为你的肾上腺,内分泌,等会改变,很多的传统武术意念方法,我认为可以套用这种理论,至少我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理论去解释它。肌协调,杠杆机械效率,这些都可以归纳入技巧,每一个人对于练法不同,会有一些精妙的技巧,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例如,农民在田梗里担重物,这种平衡和技巧,你叫专业的运动员也不一定能做好,因为所练的技能不一样。)

4.肌纤维的组成;肌肉中快肌纤维成分成高,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这和天赋,生活环境,饮食有关系,如果你天天吃豆腐青菜和天天吃牛肉海参肌的质量是不一样的,再就是环境,如果你极冷的北极或是最热的南非 ,身体也会发生改变)


福州禅武


内家拳的内劲和通常说的力是有区别的。一般认识是:力是直的,劲是柔的。笨拙而直的可以说是力;灵活而圆的可以叫做劲。这两种都是天生就有的,只是个人所具有的劲和力的大小不同。内家拳的内劲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习练而加强了,所以练习内家拳就是把本身就具有的合乎规矩的圆转柔韧性的劲加强,并与意识相结合,并专门讲“用意不用力”,而不是说用力。当然用劲并不是一点儿力量也没有,一点力也不用。太极拳论里面有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而不是说懂力,练习的及锻炼的也是劲。一般我们生产、生活中都是会运用到劲的,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反而过多的使用了力而已。这就是练习内家拳的老师让我们放松而不用拙力的原因(放松就是把身体的笨力不用而去锻炼柔韧性,经过长期的反复的练习加上意识上的结合,柔韧性就慢慢有了。)




爱太极爱旅游


内家拳的动力就是内劲,而内劲来源是气,人体脏有脏气,食物有水谷气,吸收有大自然的气,统一起来维持生命循环活动而用,人人都有,没有感觉而已。这种气随着我们打拳,积累越来越充实,到了质的变化就成内劲了。怎样才能使气充实,气是炼拳抻筋拔骨牵引出来的,气的出现也能推动作用,相辅相成。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打拳从起势到收势一秒也不可停,不可松劲。张三丰讲:周身节节贯串,无一丝一毫间断耳。王宗岳讲:随曲就伸。也就是说转換时都不能断劲。总谈劲,太极拳总把太极功说成劲,这个劲的组成,左上角是经的右上角,左下角是个工字,右边是个力,也就是说,劲是经过加工的力。也就是说我们炼太极拳是在加工力气。为什么我绝大数人炼一辈子拳也没感觉,少部份人有内气,但达不到技术水平。原因祖辈宗师传了个"松”。认为松可去拙力,去气滞,气才流畅。其实松是不用力,收功了,没有牵引力,炼出的气非常有限。气滞是不知阴阳。暂不多说,因不知对否。太极拳的理论可信不可信,要看作者是否有真正的太极功,最好能打,不然也是道听途说的故事。


利民5076


在传统武术向表演化发展的情况下,一切都朝着表演化发展。

这种表演化的发展,已经让人分不清真假了。

难道真的竟然劲和力都分不清了吗?

就像以“四两拨千斤”为借口而练的以松懈为主的太极拳一样,自己家里二十斤重的米袋子都拨不动,还在幻想拨千斤。

既然是表演吗,那大家就一直往下演好了。

于是,在看似蓬勃发展的传统武术,各种玄妙之事、玄幻之言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然后让徐晓冬打得稀巴烂!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明白四两是无法拨千斤的事实时,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按照正常思维理解劲和力是一个东西时,我们的传统武术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传统太极拳形意拳


内家拳的动力就是内劲,而内劲来源是气,人体脏有脏气,食物有水谷气,吸收有大自然的气,统一起来维持生命循环活动而用,人人都有,没有感觉而已。这种气随着我们打拳,积累越来越充实,到了质的变化就成内劲了。怎样才能使气充实,气是炼拳抻筋拔骨牵引出来的,气的出现也能推动作用,相辅相成。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打拳从起势到收势一秒也不可停,不可松劲。张三丰讲:周身节节贯串,无一丝一毫间断耳


白集武馆


力是人体肌肉💪能释放和承受力量大小的能力,如,投掷、举重等。劲是发力到施力的时间长短,如汽车百米加速一样。寸拳虽然发力的路径很短,但其速度很快,其产生的冲击力很大(动能很大)。所以习武之人,往往要熟练套路,是肌肉协调,身形稳实,瞬间能在脚、手等攻击部位产生爆发力,击倒对方。


手机用户12630427127


实际都是一回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生理学上定义——人体为了克服万有引力而产生的电磁力。

它的产生源头是肌肉纤维束,人体肌肉的纤维束数量是固定的,练功的目的就是增强每一单个纤维束的活力,以提高整体肌肉发动效率。

“力”和“劲”的不同在于,“力”是自然而然养成的人类基本活动能量;

而“劲”是通过后天调整、精炼、提高的一种人体升级版动能运作方法与结果。

“力”是力量的力量,

“劲”是速度的细化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