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通貨膨脹


打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在你以往的經歷中,有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買水果比前幾年貴了,看看房價又漲了不少,等等等等。


這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這背後引起的一系列反應,都是因為錢不值錢了。


我們俗話說的錢不值錢了也就是——通貨膨脹


我記得小的時候家門口有個早餐店。每天早上我都會去買一塊錢的早餐,可以買6個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打贏通貨膨脹


然而現在回家6塊錢買一籠小籠包,這就是通貨膨脹的直接體現。


簡單的說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的供應,超過了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情況。就像水漲船高,這就是通貨膨脹跟物價上漲的關係。


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最簡單直接的影響就是錢不值錢了,我們手裡的財富在不斷縮水,就比如小編小的時候,收到了不少壓歲錢,一共有大約2000元。


打贏通貨膨脹

那個時候2000元能值幾平米的房子,但是父母選擇了把這筆錢存進銀行裡,說準備將來上大學或結婚再使用。


可如今一看存摺裡仍然是2000多元,但是基本上已經買不了啥了。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們手裡的財富嚴重縮水了。


通貨膨脹的過程


我們接下來用一個故事來理解下,整個通貨膨脹的過程。


打贏通貨膨脹

從前有一個村莊,村子裡有100個人,每個人都有10個金幣,那麼整個村子就一共有1000個金幣,同時村子裡還有1000件商品,這樣每件商品的價格就是一個金幣。


100個人*10個金幣=1000個金幣

1000個金幣/1000件商品=1個金幣可以買1件商品


這時大家手上的10個金幣,都可以買10件商品,比較公平,大家的生活都比較和諧。


然後過了幾年,村子裡的商品增加了一倍,變成了2000件商品。同時村長老李從外面帶來了3000個金幣,這時候村子裡就有2000件商品,和4000個金幣,每件商品的價格從一個金幣變成了兩個金幣。


4000個金幣/2000件商品=2個金幣買1件商品


這時候就是通貨膨脹。


很多年過去了,這個村子由於人數暴增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大幅提高,變成了一個鎮子,有銀行,超市,政府公司等等。


打贏通貨膨脹


就在今年鎮政府增發了100萬的貨幣,來刺激消費,這時候,鎮子裡最大的房地產商,老王拿走了其中的30萬,百貨大樓的老馬拿走了30萬,養豬大戶老丁拿走了20萬......


新增的貨幣,大部分第一時間一般會流到有錢人的手裡。


而這時候有點經濟頭腦的老張,似乎也從政策中看到了商機,他利用手中的1萬塊開始囤積商品,每件商品一塊錢。


半年過去了......


老王的房子被搶購一空;

老馬的百貨大樓里人滿為患;

老丁因為豬肉價格上漲,賺得盆滿缽滿;

老張囤積的商品每件變成了三塊錢,他從中賺了兩萬塊......


就這樣,老王,老馬老丁等越來越有錢了,老張也是跟著賺錢。

打贏通貨膨脹


而這時候鎮子裡的普通居民才感受到物價上漲,工資卻沒有漲多少,實際貨幣貶值,一樣的錢買的商品卻少了。


大多數普通居民,還在原地踏步,通脹引發貨幣貶值,居民儲蓄的收益趕不上通脹就開始縮水。

打贏通貨膨脹

如果適度的通貨膨脹導致價格上漲,刺激工廠生產商品,工廠可以帶動就業,工人工資也會相應的提高。


這時社會消費水平提高和升級,對於社會和國家而言,這是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


同時也可以收更多的稅,國家再用稅去投資基礎設施,比如公路鐵路航空,房子等等的,國家就會越來越繁榮。


這是理想狀態下的適度通貨膨脹,帶來的有利影響。


但是,如果出現了惡性通脹,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這也就是那句理財界著名的金句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來源的重要原因。不理財,同樣的錢會隨著通脹而貶值,就是同樣的錢買的東西就少了。


哪些人會受損失?


“通貨膨脹”通常對三類人很不友好:


第一類人,把錢壓在枕頭底下的人。

這類人是投資小白中的超級小白,就連存進銀行拿點利息都不去做。


自己的錢,放在家裡多少年都不會漲,但是物價一直在漲,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被通貨膨脹吃掉。


第二類人,把錢存進銀行的人。

這類人的覺悟高一點,知道把錢存銀行不僅有利息,而且還安全。


但是他們沒計算過,銀行的定期利息一般也就年化2%左右,而通貨膨脹率是多少呢?近2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在5%左右。


這就好比一個人站在卡車上賽跑,人向前跑了兩米,卡車往後倒了五米,感覺自己在前進,其實被卡車拖回去了。


把錢存進銀行,還是跑不贏通貨膨脹,還是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錢被通貨膨脹吃掉。


所謂的存進銀行安全,其實根本不安全,溫水煮青蛙,一點一點無形地蠶食掉你的財富。

打贏通貨膨脹


第三類人,靠一份固定收入過日子的人。

就是我們常說的死工資。年齡一直漲,工資卻從來不見漲,要麼就是像蝸牛爬樹一樣,一年只漲一丟丟。


同樣的工資,花起來就能感覺到,購買力一年比一年低。


還有一種情況,工資雖然漲了,但是漲的那點錢剛夠買倆包子塞牙縫,漲幅根本跑不過通貨膨脹。


名義上是漲工資了,實際上日子過得緊巴巴,還不如從前。


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工作被年輕人取代,僅有的這份收入也保不住了。


面對通脹怎麼辦?


既然通貨膨脹這麼可怕,那麼我們要怎麼打倒這隻小怪獸呢?


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只要發揮逆向思維,避免上面三類人的做法就可以了,也就是說:


1、不要把錢存在家裡

2、也不要把錢全部存進銀行

3、更不要依靠一份固定的收入

具體該如何操作,答案我們要學習的這兩個字:投資


打贏通貨膨脹


投資可以幫我們打敗通貨膨脹。剛才我們說到,歷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在5%左右,那麼我們投資的收益率只要高於5%就可以了。


像餘額寶這樣的產品,收益率一般在3%左右,註定是跑不贏的。


而投資基金、股票,只要我們經過系統地學習,收益率超過5%幾乎不成問題。比如基金定投,長期堅持的話,收益率甚至可以高達到15%。


這就是投資的好處,不僅能夠幫我們打敗通貨膨脹這隻小怪獸,擺脫錢不值錢的焦慮,還能夠增加我們的收入,讓我們賺到更多的錢。


既然投資如此重要,而世界上的投資對象千千萬,代碼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對於一個啥都不懂的投資小白來說,一上來先投資點什麼好呢?


從投資自己開始


有句話叫做,不投資是等死,亂投資是找死。希望大家記住一條鐵律,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打贏通貨膨脹


腦中無知識、衝在最前面,那叫莽夫,莽夫的後果往往就是炮灰。


到了投資這件事上,很多人就忘了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還不會分析和估值,就匆匆買進了各種基金股票,最後基本都是賠錢的命。


不懂的不碰,先學習再操作,才是正確的投資姿勢。


不過呢,有一個最值得投資的投資對象,那就是投資自己。


股神巴菲特有一個經典的“汽車”比喻:

打贏通貨膨脹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輛汽車,而且它是你這輩子唯一能擁有的汽車,那麼你自然會對它倍加愛護,你會更經常地加油,更小心地駕駛,等等。”

“現在思考一下,你這輩子只有一個身體,一個大腦,你就會更愛護它們。你可以隨著時間推移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一個人最主要的資產,就是自己。”


所以說,我們要把自己當成投資對象,把學習的過程當做是一筆投資,慢慢實現自我的增值。這將是一筆最有價值的投資。


我們要學習,“錢生錢”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如何建立自己的收入體系,如何賺到更多的本金拿來投資,如何投資基金、股票等投資品。


總之,大家在開啟投資之旅前,先從投資自己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