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怎么感觉大家都不服雍正?

cxystone


不是感觉,是真的不服。

一、雍正被质疑得位不正

“雍正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大课题,也是学者眼中的谜案之一。无论是正史、野闻中,雍正即位都是悬疑最多,扑朔迷离的一次事件。既然是清之谜案,想必他登基之时就受到各种猜疑。

康熙是一代明君,晚年却发生立嗣之争。“九子夺嫡”,皇位的争夺残酷激烈。皇太子两废两立,论出身、才干,皇四子胤禛都没有优势,但却能最终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康熙死前,时任步军统领隆科多奉命侍疾。康熙帝病逝,皇四子胤禛命令将康熙帝遗体悄然运回乾清宫。然后宫中传出先皇遗诏谕令胤禛即帝位,京师气氛紧张,各派势力蠢蠢欲动。胤禛下令关闭京师九门,秘不发丧,进行戒严。几日后,胤禛正式登基称帝,即雍正帝。

整个过程,让人感觉他是矫诏篡位。

二、雍正没有皇子们的支持

众阿哥在争夺皇位时,分成了几派。为了避免父皇康熙帝的猜忌,雍正采取了韬光养晦的低调做法,没有跟诸皇子结党。虽然他的这一做法得到了父皇的欣赏,但却使他与兄弟们有了较深的隔阂。也就是说他这一派,除了十三阿哥外,基本上就是他自己孤家寡人一个。

所以他就算登上了皇位,几位有实力的皇阿哥,都不是他的心腹,自然也就不会支持他,反而心中都有不服。

事实也的确如此。雍正登基之后,对他的那些皇兄皇弟们进行了残酷的清洗。除了几位年幼的阿哥,其他人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尤其是八阿哥九阿哥被他活活折磨致死。这固然有雍正巩固自己政权的需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缺乏弟兄们的支持。

三、雍正性格暴戾

雍正做事勤勉、行事果断,但为人严厉、耿直刻薄、心思缜密。虽然他作为皇帝,别人对他敢怒不敢言,表面上恭恭敬敬,其实在心里,却是很抵触的。由于太不讲情面,爱走极端,雍正树敌太多,没有真心为他卖命的臣子。

雍正即位后,对朝廷进行了一番整治,将一批批康熙统治时期的元老一个个地撤职,有的还判了死罪,虽然这是惩治腐败的需要,但他的整治力度过大,波及范围太广,因而让人觉得他是“暴君”。他惩治腐败手段强硬,没有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使他失去了很多的支持。





笑谈古和今


雍正皇帝登基以来,遭受了政敌的污蔑,都以为他的皇帝来路不正。他的威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大家的感觉以为不服雍正,其实雍正执政期间,政绩卓著。此事要从康熙帝时期说起。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皇子之间争储,最后雍正继承大统

康熙时期,康熙两立两废太子胤礽,在康熙五十年,胤礽太子被废,但朝中大臣仍然还在为太子复位奔忙,遭到了康熙的责罚,这次太子被彻底的遗弃。皇太子的位子空出来,惹得诸皇子,极国谋划争储。

当时朝臣对康熙的第八子胤禩拥护者甚多,“虚贤下士”,联络朝中各大臣,“颇有所图”。朝臣都称他为“八贤王”。而胤禛善于治国,懂重韬光养晦,与年羹尧、科隆多关系密切。但他在处理政事时,非常严厉,大家都称他为“冷面王”。

康熙晚年,朝中贪官污吏盛行,而康熙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去整顿吏治,只能留给后继之君来处理。四子胤禛就有这方面的能力,为了观察他的处事能力,把户部交由他来管理。清查官员亏空国库的银两问题。处事非常严厉,得到康熙的信任。认为此子以后能肃清吏治不正之风。

1724年,康熙去世,雍正继痊,重用十三弟,但没有放过政敌胤禩集团。胤禩集团在争储中失败,心有不甘。处处为难雍正。两个集团的矛盾激烈。

二、皇位的正统问题,遭到质疑

雍正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没有马上削弱胤禩集团的势力。而是加紧平定青海的叛乱。胤禩集团在雍正继位后,多次谋划篡夺皇位。

雍正二年,雍正平定青海叛乱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削弱了胤禩的势力。雍正肯定不会让容忍“卧榻之侧,岂容他酣睡。”这次对胤禩声罪致讨,“肆行悖乱,干犯法纪,朕虽欲包容宽宥,而国宪具在,亦无可如何,当与诸大臣共正其罪。”

胤禩集团的人员遭到圈禁,削籍。雍正称他们为“阿其那”。胤禩、胤禟先后囚禁致死。彻底瓦解了胤禩集团的势力,皇位得以稳固。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胤禩集团势力瓦解,但各地方官员有他们的势力,虽然不敢叛乱,但流言蜚语,没有中断过,民间流传,雍正的皇位不正统。两个版本,一个是说雍正弑君篡位;另一个雍正更改遗诏,谋夺了十四的皇位,把“十”字,改成“於”。所以大家有一种感觉,认为清朝的朝臣不服雍正。

胤禩的家被抄,家属流放宁古塔,贵州等苦寒之地,他们途径的地方,散布谣言,对雍正进行言语方面的攻击。

三、 雍正执政期间,非常严厉,损害到贵族的利益

雍正继位一月后,就开始整顿吏治,雷厉风行,执法严厉,清查官员对国库亏空,未在规定的时间归还,一律免职,甚至抄其家产。在得力干将田文镜和李卫的帮助下,进行一场钱粮大清查。这样肯定得罪一指官吏,那么污蔑雍正的言语不径而飞。

雍正采取“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百姓需服兵役和徭役,官绅也需服兵役和徭役。其他历代,官绅是不需当差的。这项改革措施,触及到了官绅的利益。可想而知,那雍正只能敢怒不敢言,污蔑雍正的言语更加,再加官绅传出的言语,更有说服力,民间对雍正的皇位,产生了质疑。版本也就越来越多。

康熙晚年,清朝官员贪污成风,腐败现象严重。在雍正登基后,就开始整顿“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面从背非,种种恶劣之习,皆朕之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较之古来以藩王而入承大统,如汉文帝辈,朕之见闻更过之。”

雍正想通过整顿吏治,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从而维护和加强大清朝的统治地位。雍正在位期间,一直为皇位正统烦心,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继位免遭诬蔑,他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

按照正史来说,雍正的皇位是康熙立下遗诏,传位给他的。从他继位以来,勤政爱必,休养生息,整顿吏治等一系的措施,是一位好皇帝。

由于康熙朝时,争储非常激烈,胤禩集团的失败,家属流放,造成流言蜚语;雍正执政期间,推行改革,损害到了官绅的利益;才导致雍正的威信受到了影响。


史学长空


第一,雍正刻薄寡恩,喜怒无常,使人难以接近。

第二,雍正对皇室贵胄中的政敌进行了无情的打击迫害。

第三,雍正清理国库,追讨官员亏空不遗余力。甚至罚没其家产充公,得罪了部分前朝富贵。如江宁织造曹氏一门对其恨之入骨。

第四,雍正对助其登上大位的功臣进行了无情清洗。如年羹尧、隆科多之辈,容易使人产生兔5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错觉。

第五,雍正推行新政,力推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的新政,使部分官僚地主既得利益者受到影响。

第六,雍正整顿旗务,反对旗人不劳而获使满洲贵族的特权部分消失。



埋首故纸堆


在剧中,雍正上位后的确遇到过几次危机,可以从侧面看到,雍正即便已经是皇帝,可在朝上还是有很多人不服雍正,私下串联八爷党搞逼供,让雍正在继位初期不得不对老八胤祀加官进爵,还重用康熙时期的人表明自己的态度,可直到八爷党倒台,才真正建立起雍正的权威,这是为何呢?

首先,雍正在朝中的嫡系心腹太少,再加上八爷党捣乱。

雍正身为臣子时,是以孤臣自居的,自己的心腹屈指可数,与朝中大臣来往更是甚少,这与老八胤祀正好相反,老八胤祀就喜欢广结善缘,所以胤祀在朝中的人缘极好,导致雍正继位初期,由于朝中大臣大部分都属于八爷党,使得雍正势单力薄,也让雍正的权威大打折扣,直到一步步开始清理八爷党,才建立起了雍正的权威。

第二,雍正夺嫡时藏得太深,导致大臣们认为雍正继位名不正言不顺。

在雍正还是皇子时,虽然深陷夺嫡旋涡,但由于藏得很深,使得自己的夺嫡野心没有几个人知道,这样也给外界误认为雍正没有继承皇位的野心与实力。可正是因为雍正在两强相争后,渔翁得利,使得很多人认为雍正的皇位是来路不明,导致了大部分群臣对雍正既有不服也有鄙夷。

第三,雍正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革伤害了既得利益集团。

在作为皇帝的40年中,雍正深知清朝制度的弊病,上台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必然是要既得利益集团吐出到嘴的肥肉,这样必然得罪同属既得利益集团的朝中大臣和权势亲贵们,这也是为什么老八胤祀能联合蒙古王爷们发动逼宫,企图搞“八王议政”的阴谋。

也正是因为雍正动了大部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使得他们发起反击,在民间抹黑雍正,编造出这种雍正的黑材料,到现在都还有“雍正继位之谜”和“雍正死亡之谜”这种未解之谜。可见他们对雍正的恨之深。

其实,雍正在位13年,真算得上是劳模,除非是过年和自己过生日休息两天,否则都是从早开工加班到深夜,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好皇帝在历史上都找不到几个。

当然,雍正也是有缺点的。由于雍正在汉文化方面的造诣,使得雍正对读书人管的太狠,怕他们煽风点火,所以大清朝十分之八的文字狱都是在雍正年间发生的,可见雍正对读书人的成见还是很深的。

对此,你觉得雍正是一位好皇帝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首先古代做事讲究名正言顺,名分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老四登基为新皇帝已经诏告天下了,等于是正统所在。(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而且将士们不可能都是孤家寡人,谁没有个妻儿老小呢,家眷又不是随大军出动,都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他们要是造反全家都有性命之忧。这些大军又凭什么跟着你一个所谓的大将军王去造反?

而且这些大军都是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的,为了一致的目标镇压边患杀敌建功立业,可以团结在大将军王老十四身边。如果老十四要带着他们造反估计不用老四派人镇压,就有想建功立业的人将老十四拿下的。


历史社会哥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雍正上位之后都有谁不服?这样一说大家都知道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那就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不服雍正即位的肯定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

之所以感觉大家都不服气,是因为皇位竞争其实是几个集团之间的斗争。这些兄弟们背后有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团,大家都是押宝在自己中意的皇位继承人身上。为了将来皇帝即位能捞点好处,哪个不是卖力的为主子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最重要的是原本大家都一样,都是普通的阿哥,凭什么你老四能做皇上,我就不能?这就是心理学上典型的“见不得别人好”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的产生和康熙两次废立太子有着直接的关系。

废立太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了诸皇子一种错觉,那就是太子下来了,这灰溜溜的样子还不如我呢,他能做太子,我为什么不能?这从心理学上来说那就是男性更青睐等级制度。当身处一个不稳定的组织体系中时,男性会感到非常不安。类似军队或其他等级森严的环境能够降低男性睾丸激素水平,减少攻击性行为”。当这个等级制度被破坏之后,原本太子的权威性和神秘感消失殆尽,阿哥们的攻击性就显露出来了。

说的再结合实际一点,如果和你在一起工作的老王,平时抽烟喝酒打屁都在一起,有一天他突然升官当了领导,你服气不服气?人之常情就是如此,何况帝王家。

以史为鉴,以古悟今。我是燊旭,欢迎评论点赞!


燊旭


雍正是一个改革者,他所实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所触犯的不仅是当时地主们的利益,而是要颠覆两千多年一直延续的制度。

而且由于改革是在摸索尝试中进行,不只得罪了有田的大地主的利益,当时还有很多不知情的农民也被煽动着闹事。

历史上商鞅改革,得罪了太子,结局是五马分尸。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其实是“摊丁入亩”的初级阶段。可就这么一个初级阶段,害的张居正死后被开棺鞭尸,亲人有的流放,有的活活饿死。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任何人站在八爷的位置,都可以利用反对改革者的愤怒情绪,掀起一场民变或兵变。虽然这场改革极大的改善了民生,挽救了贫农,让中国人口出现剧增。

康熙也是位有魄力的皇帝,可即便是他,在天下抱团的寄生虫(土地兼并者)面前,也没有改革的勇气。他不是没想过,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因为失败的后果很可怕。

中国皇帝中,手段狠、干实事的皇帝有两个比较突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雍正,他们干的事,换别人干,太难太难。

作为一个皇帝,要为天下可怜人争一口肉,就要做好被天下恶人烈火焚身的准备。

雍正不是完人,也有很多毛病,但就勤政爱民来说,他做皇帝很称职。




小桥sunny


雍正能当皇帝,大家都挺意外的。他就是现在说的一匹黑马。首先一开始保太子,太子不行,单干。电视上最后原因是四和十四上。主要还是八爷势大,再加上他也真狠,皇家无亲人。还有一点就是改革旧制,得罪的都是权贵,大官都抵制他。至于雍正的好坏,不是我小百姓能说的中的。



用户树下阳光


雍正做皇子时,依附太子党。后来太子失势后,他就韬光养晦,低调做人。不像皇八子那样张狂,拉帮结派,成立八爷党!

而且康熙生前非常喜欢皇十四子。

由于雍正生前并不得皇帝宠爱,却被意外立为皇储,继承大统。八爷党和皇十四子不服,而且民间一直流传“十四阿哥继承大统”被雍正改为“于四阿哥继承大统”的传言(其实这只是谣言)。

为此后来雍正励精图治,使康乾盛世大放异彩。也证明了康熙皇帝,没看错人!





晶晶乐道道历史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

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怎么能说服与不服呢?平民只会趋炎附势谈时局,论政绩,安能切身体会到一个全局的担当者的处身立境与所承载和面对的一切呢……???

如果雍正真如在剧中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里,能做出如此的政绩与手腕来,也算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图治,心存国民的好帝皇了。

每一个朝代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都尽然不同,所以每一位帝皇所担任的历史责任也不同的……

不服的人,先当好了自己的一家之主,再来评论帝皇吧……搬砖咯[我想静静][酷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