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周二A股高位震荡,收盘继续上涨,只是涨势略迟滞,且成交较大。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升0.05%至2984.97点,深综指涨1.12%至1856.56点。因增发新规,中小创仍相对较强,中小板综指涨1.04%,创业板综指涨2.05%。

科技股仍较强,但热点由之前几天的PCB板块转向国产软件板块、芯片板块,如卓胜微、北京君正、诚迈科技、中国软件等。科技股是个大板块,分类极多,最近科技股内部的轮动比较明显,多数投资者极难踏准节拍,收益或比不上持有科技ETF。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沪指今日分时图

蓝筹权重股表现相当弱,两市流通市值前三十名居然全部下跌,但股指却是上涨的,多少显得有些诡异。蓝筹权重其实已疲弱了好长一段时间,节前先受疫情升级的直接打击,本周又受到增发放松新规的间接打击。

个人觉得这个增发新规对权重蓝筹的打压也许较为深远,利空一两天内可能无法出尽,也许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主板指数会跑不过中小创。

再融资新规对权重蓝筹、低市盈率品种并无直接冲击,但这不等于说就没有压力了,因新规会引导场内部分资金流向市盈率高的中小创品种,而这就将稀释权重蓝筹中的资金。

幸好外资仍相对偏好大蓝筹,要不然A股投机性还会显得更强烈。权重蓝筹再弱上几天也许会稍有改观,本周六富时罗素将公布第一阶段第三批次A股纳入安排,A股纳入富时罗素的因子比例将从15%提升至25%,将于3月20日盘后生效。按以往经验看,在指数权重提升之前,外资流入权重蓝筹会有个小高峰,即使指数生效后,主动型资金仍可能持续加仓。

北上资金周二较罕见地净流出54亿元,力度不能算小。我觉得北上资金不见得真想做空A股,其流出也许与港股跌及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相关。周二多数亚太股市重挫,日、韩股市分别跌1.40%、1.48%,港股跌1.54%。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日本海上那艘游轮的新冠病例数据应该说是令人失望的,且这种失望持续了很久,似乎我们很难听到有啥好消息。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耐性会慢慢丧失,早晚就会担忧起疫情在全球扩散了,而周二该区域内股市的承压就是这个原因。日本接下来还有个奥运会,这种会几乎是不可能停开的,目前日本这种疫情控制情况显然令人担心。

外部疫情没啥利好,但我们中国内地的疫情数据向好却是益发明显的:据官方数据,本周一新增病例1895,新治愈病例1803。我相信周三我们就会看到明确拐点。这里说明一下,我所说的拐点特指“新增数少于治愈数”。

当出院者多于入院者时,仍在医院的病人的“人均医疗资源”就会好转,这样后面形势向好很可能会呈现“加速好转”的特征。

如果我所料不差,那么A股强势应当还能延续,除非央行过早停止流动性注入。我们股市这波上涨原本就有较明显的“水牛”特征,绝大多数公司业绩会受损于疫情,这种情况下流动性的重要性显然就会进一步强化。

在周二“央企支援保障疫情防控情况发布会”上,国资委官员表示,疫情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资委官员还表示:“年初制定的目标不会因疫情而改变。“

我觉得国资委上述表态还有隐含些信息------国资委既敢说“目标不变”,那多半暗示官方应该已能预见到“疫情的拐点将至“!

在持股方面,稳健的、心平的投资者仍可配置蓝筹品种,但得做好“中短期内会跑不过热门品种”的心理准备。对于能力强且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来说,自然可考虑布局些中小创、科技品种,但也得避免过分追高,且考虑设置止损。

(郑步春)

截至2月18日18:13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72531例,死亡1871例。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郑眼看盘 | 疫情拐点来临?可继续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