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全副武装的李野和他手上的湿疹。

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心疼!急诊室男护士的这双手

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万恒 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瑜

2月15日早上8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护士李野结束了自己的又一个夜班。他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是脱掉已经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摘掉已经贴到皮肤上的医用手套。此时李野发现,自己的双手上已经起了一片湿疹。

这只是疫情暴发后,大连几十家医院急诊室内医护人员工作生活的一个剪影。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人千里逆行,支援武汉;有人守土故乡,默默保卫家乡人的平安。前线后方,同为“战场”;数万白衣,都是勇士。

大连小伙儿李野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的男护士。在这个时有突发状况、需要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医院科室,李野是主力护士。疫情暴发之后,急诊科也成了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李野被选拔为护理组长。

李野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来就忙个不停的急诊科变得更加忙碌了。“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有流行病史的患者,往往都要经过急诊科的筛查。”这几乎是疫情期间医院“最危险”的岗位之一。

李野的班组一组六人,因为工作任务太繁重,医院又给每个小组增派了4名预检分诊人员。每个白班,李野和他的组员们要工作9小时,夜班则要工作15个小时。“最关键的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李野说,这也是和平时工作最大的不同——每天上岗前,他都要全副武装包裹好隔离防护服,戴好医用手套,再包裹好头部,佩戴上护目镜。

“这套装备密不透风,夜班15个小时就不用说了,一个白班9小时下来,脱衣服时袖子里全是汗水,胳膊湿漉漉的,后背也会湿一大片!”如果赶上有需要抢救的患者,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抢救,就更成了高难度任务——上一个夜班,李野的班组遇上了一位心跳骤停的患者,他二话不说冲上去徒手为患者做心肺复苏。30分钟后抢救成功,但李野已经累得瘫坐在地上。“衣服全湿透了,像刚洗过澡一样。”他开玩笑说。

更难熬的是,防护服一穿上,工作期间就不能脱掉。“来回脱穿防护服,第一浪费时间,第二浪费物资。为了避免穿脱防护服,就得尽量不去上厕所。”李野说,为此,医生护士们都会穿上成人纸尿裤。时间一长,李野双手上的湿疹,就几乎成了疫情开始后医护人员们的“标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暴发之后,大连20家医院先后出动数批医护人员千里驰援湖北。但在大连本地,医疗防护工作也从未懈怠。像李野这样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的工作做到位,急诊科的其他医护人员、医院的全体教职员工、整个城市的患者们……他们的生命安全才能有保障!一点湿疹算不了什么!”李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