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国史浩瀚,公子拾遗”

本期概览


就花鸟画而言,中国历史上有两位非常重要的帝王,一位是宋徽宗赵佶,另一位是明宣宗朱瞻基。前者因为是亡国之君,政治上的建树几乎乏善可陈,所以后人只能通过画作来研究他;而后者的政治作为明显要比宋徽宗强得多,尤其是位期间的“仁宣之治”,对明代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而据现有史料记载,朱瞻基的作品完全可以和宋徽宗一较高下,只是因为他的政治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世人忽略了他的艺术造诣,今天我们就借“花鸟作”来探究一下这位大明英才的艺术水准究竟如何?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戏猿图》明·朱瞻基


朱瞻基的“画中音”(一)——寓意

花鸟画,是中国最为传统的绘画类别之一,早在唐代时花鸟画就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画科,经过五代的发展形成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的画风,到两宋时期花鸟画更是走向了鼎盛,在中国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纵观中国绘画史,花鸟画早期就以一种装饰纹样的方式出现在各类器具上,虽为简单抽象的图腾,但当时的图案形象已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鹤衔鱼纹彩陶缸》上的鱼纹就象征着子孙兴旺,而这种自古传承于一脉的寄情寓意性功能,也正是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正如《宣和画谱》所言:

“花之于牡丹,禽之于弯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鸦鸾雁鸯,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魔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晶落,展张于图绘”

明代宫廷花鸟画在宣宗时就达到了鼎盛,其风格也趋向多样化,内容具有

装饰性寓意性,这自然与作为帝王的朱瞻基的喜好与提倡关系重大。其寓意多为吉祥富贵之意,很符合皇家的审美趣味。由于宣宗皇帝的特殊身份,其作品又必然会带有一些政治色彩。

一、借音、通假的手法

所谓“借音、通假”就是指运用汉字和多音字多意的特点,从而使作品的寓意性更加的具体和形象化,能使观者很好地通过类比联想。大家还记得《大明风华》中“孙若微品鉴画作”的桥段吗,几只老虎就可以被赋予“唯有亲子情,一步一回顾”的特殊含义,当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戏码,看历史还是得从实际出发。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三阳开泰轴》明·朱瞻基

朱瞻基的《三阳开泰轴》就是“借音、通假”手法的代表,此图内容相当简单,一只母羊和两只小乳羊,竹,树,茶画花和山石。但是从寓意上来理解,就能看出不少“画中音”:

“三阳开泰”中的“羊”和“阳”不仅同音同调,而且“羊"和”“祥”又通假。羊在旧时被当成一种灵兽,寓意吉祥,而"开泰"又象征着吉祥亨通,万事顺利的意义。


画面中的“竹”“与“祝”,是一对谐音,因此此画有祝贺”三阳开泰之意“ ,旧时常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作为一年开头的吉祥语。

如果我们再细细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更多的玄机:

联系当时的朝政局势,“三阳”与“三杨”暗合,而“三杨”是指杨溥、杨荣、杨士奇三位大臣,他们精心辅佐朝政,为宣德时期的太平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宣宗的器重。当时的时代格局,亦暗合了画面的含义。

二、比喻的手法

在古代民间文化中,相传春节前后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有很多描绘这类题材的民间绘画,甚至民间年画、剪纸中还出现拟人化了的老鼠形象。在古人看来,只有富有的人家才会出现老鼠,所以老鼠被赋予了吉祥财富的象征意义。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瓜鼠图》明·朱瞻基

而宣总的画作中体现这一寓意的便是《瓜鼠图》,尽管民间将老鼠视为吉祥之物,可在皇家看来仍然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而朱瞻基却大胆将老鼠选为其描绘对象,瓜在民间传说中还被喻为“多子”,又分别象征着人丁的兴旺和财富,老鼠一胎多子,苦瓜里面又有很多瓜子,因此他们代表着旺盛地繁殖能力,结合时代背景而言,此图也是宣德二年,朱瞻基盼子多年喜得第一子为记录幸福时刻所作,寓意通明且更贴合实际情况。


朱瞻基的“画中音”(二)——构图

朱瞻基的花鸟画承笔于唐宋院体工笔画法,同时又发扬了南宋“马夏之风”,从现存绘画作品来看,其缺少了北宋重峦叠嶂的构图方式,而是以描写局部场景为主,结构上以少胜多,空灵深远。

在对画面的处理上更多采用“马一角、夏半边”边角构图方式。其整体特点是简洁明朗、宾主分明。与永乐时期朱棣在花鸟画方面追求的那种“布置茂密”一路截然不同,当然,这也与他们自身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时代的审美理念有关。

在处理背景与主体物的关系方面,朱瞻基的花鸟作品通常以简单的竹林、树石、花草、来搭配主题,并将主体物置于画面中心部位,刻画细致入微,而中景远景简单处理或直接留白,使主体物与背景形成鲜明的虚实对比,并产生纵深的空间感,最符合这一特征的便是他的《花下狸猫图》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花下狸猫图》明·朱瞻基

左下角两只小猫与右上角的假山相连接,将整个空间分割为两个部分,背景留大量的空白,所谓“无画出皆成妙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比较可惜的是,画面的左边被乾隆皇帝作了题跋,若恢复其原本面貌的话,那么朱瞻基继承南宋院体的画风就更为明显。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鼠石荔图》明·朱瞻基

朱瞻基还十分注意构图韵味上的“动静结合”,例如他的《鼠石荔图》,该图描绘了一只小鼠在野外偷吃荔枝的场景。从构图整体来看,画面左边石头占据面积比重相对较大,使感觉画面的重量倾向于左边,但观众的视点却在处在画面中央而又刻画细致入的小老鼠身上,而右边的荔枝与叶子动势向右下方倾斜,产生了向下的重量感,而右上方的题款和印章的位置又恰到好处,使画面呈现出看似不稳而又平衡的状态,其他地方留下大量的空白,使主体更加突出,整个画面的布局安排简单又巧妙。

以上两幅就是朱瞻基在构图上体现“边角构图”的经典之作,除主体与配景之外,画面空白的布局所占据的比例很大,这也是其构图的一特点。空白在中国画中还称之为“布白”,正是因为空白是构图即“置陈布势”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具体物像息息相关,而且衬托了主体。


朱瞻基的“画中音”(三)——笔墨

这里所说的“笔墨”不是指画中的题款,而是指用笔的方式,学过绘画的人应该知道,绘画是极其讲究用笔的,素描该如何排线,水粉该如何使用笔触,油画该如何处理厚薄都是有讲究的。

同样是因为承笔唐宋,又兼修元代文人的风格,朱瞻基在创作绘画时会结合其自身的书法艺术修养,注重书法用笔,追求“顿挫出腕力”的生动,表现“棱棱凛凛”的笔趣。在他的许多画作中,工笔勾勒、小写意、没骨法、皴擦等技法都可以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其花鸟画的表现更加生动自然。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戏猿图》局部·朱瞻基

如《戏猿图》就是体现朱瞻基笔墨功底的经典作品,在对猿的描绘趋向平面装饰性的同时,更加强调猿的形态把握,弱化它的立体感,通过黑白、疏密的关系来表现其细微的层次关系。黑猿皮毛用渴笔焦墨皴擦并以细笔丝出,子猿借黑猿衬托稍加皴擦,巧妙的运用墨色的浓淡枯涩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猿的面部先以淡墨平涂其轮廓,一些关键部位以线稍加勾。用重墨点眼睛,鼻子以面的形式呈现并形成鲜明对比,手掌和脚掌的部位为了表现其立体造型,受光面稍加重色,背光处用色较淡。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戏猿图》局部·朱瞻基

此外,画面中的配景细竹、秀草、荆棘、枇杷,线条运用自然流畅,岩石则用长笔作披麻皴圆润清雅,显然得董巨之遗韵。显示了笔墨秀润的艺术特色受其元人画风的影响。在画法上虽师法宋代院画但又不失文人清新雅逸之趣。


朱瞻基的“画中音”(四)——设色

明朝时期,花鸟画设色主要以颜色墨色相结合,大部分画家的作品都在“黄派”的影响下主要以"勾线填色"的模式为主,设色较浓重。

朱瞻基的作品大体上延续了这种风格,但是也有较为另类的“墨色填充”风格掺杂,在用色方面偏向追求文人画的野逸风格,并非纯粹追求宋代院体花鸟画的那种黄家富贵气象,而是表现出清新文雅、朴拙自然之风的趋向。

例如,上文所提的《三阳开泰》就是以墨色为主的作品,此作品中

工中带拙,略施淡彩。前方两只乳羊大胆使用黑色,头顶和脚的部位加以勾勒傅染白色,黑白对比强烈,不仅不使主体物更加醒目并与背景拉开了深度层次,也使小羊尽显活泼可爱,而母羊主要以淡墨色和淡赭石为主,显得更加沉稳安详。后面配景山石以浓淡墨结合皴擦而成,阴阳向背分明,树枝用意笔写出,并施以淡墨涂染,茶花颜色为白色,与前方白色形成呼应,茶花叶位为淡花青色,个别干枯的叶子略施朱砂,与花青形成冷暖对比,为画面增添了一点色彩,整个画面风格比较朴实自然且清新雅致,趋向文人画风的韵味。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三阳开泰轴》明·朱瞻基

当然,作为皇室成员,宫廷风格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御临黄筌花鸟卷》,就是偏向艳丽设色的代表,此图前段描绘了岸边的群禽聚集岸边相啄为乐,气氛欢快融洽。后段为群兔游戏或觅食之场景刻画精细,气韵生动、活泼可爱,其赋色精妙,与其皇家的贵族审美完全符合。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strong>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瞻基对于“白色”的运用。

如存世作品《秋塘群鹭图》中白色的群鹭,《子母鸡图》白色的母鸡和小鸡,《壶中富贵图》中的白色牡丹与其临摹的御《临黄筌花鸟卷》中可爱的白兔子。再如在他的《明宣宗御制诗集》的诗歌记载中可发现他对祥瑞之物的描述中如白兔、白鸟、白鹭、白燕、白雉、白象、白鸲鹆、等主要以白色为主,可见对白色之喜爱。

谁说喜欢艺术的就不能做一个好皇帝?朱瞻基的存在愧煞李煜和赵佶

《子母鸡图》明·朱瞻基

这也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白色,在古时就是人们喜爱的五色之一,“白”被赋予了很多寓意,它具有吉祥、和平、高洁之意。如《庄子人间世》:

“瞻彼闺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有吉祥之意《增韵》:“为白,取其风吹去尘,故洁白也”有洁净之意,后来还有象征贤明,寓意政治清廉之意等。


写在最后的话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能同时兼顾政治与艺术的寥寥无几,朱瞻基却做到了。他在政治上成就卓越,实现了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仅此一点就非宋徽宗所能比拟。绘画造诣方面,虽稍逊于宋徽宗,但综其艺术成就而言还是相当高的。

他提倡宋代的院体画风,同时又融入元代文人画意韵。在绘画技法上面主要是以工笔勾勒,没骨设色,小写意,与皴擦技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清新自然但又不失帝王的雍容大度。另一方面他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对花鸟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他作为帝王的特殊身份,其花鸟画作品中还都寓有强烈的政治理念。

而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文化水平,同时也使明代宫廷花鸟画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中国整个文化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值得后人来研究其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