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都看哪些书?一句话总结下书中讲什么内容或心得?

80后亦新亦旧的一代


疫情期间,我们上不了前线,研究不了疫苗,但我们可以不出门[捂脸]不出门,不添乱,就是做贡献,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获得了难得的清净时间,没有工作,没有客户,没有业务,没有人情世故,没有尔虞我诈。可以放下一切充分的陪伴家人,放空大脑,真真实实,简简单单的做回自我。

午后暖阳照窗,可以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那样呆呆的坐着或者躺着;当然也可以烽上一炉香,沏上一壶茶,捧上一本《道德经》,去开悟明智,去感受老子的智慧,自然的伟大,万物的兴衰。当然也可以只是捧着,哪怕是什么都没看懂,但仍然可以感受读书的魅力!相信等这次疫情过后,我们闭关结束,一定是一个新民,我们再不是从前的那个自己!加油中国,加油自己!



西口老鬼


如果非要推荐一本书的话,那我首推余华的《活着》。虽然已经看过很多遍,但每一次看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观感。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从一个富裕地主家庭的纨绔公子哥到穷困潦倒的贫苦农民的辗转漂泊的一生。这一生,他经历过富贵,经历了丧偶,经历了丧子,甚至连女婿和外孙也在他面前死去。每当生活给他一点希望时,就会有更大的悲剧等着他。当我看这本书时,我常常想如果我是这位主人公的话,肯定忍受不了这一次次的打击,但是主人公却那样活了下去,坚强、孤独、却又释然。我历来不太喜欢看外国文学,而钟爱乡土气息的中国文学,而这本《活着》恰恰是合了我的胃口,语言朴素,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却让人随着主人公的一悲一喜感受着那个时代的人性与新中国的变迁,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困难时能够坚强地面对。



围裙妈妈的日常


第一本是鲁迅先生的《坟》

这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杂文集,集合了鲁迅青中年时期二十多篇体式不一的文章。前几篇是古文写就,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很难读懂,后面是白话文写就,文字冷冽、清醒。

第二本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

因为这是同一个作者、同一系列的书,所以就放一起介绍吧。

《人类简史》不是一本讲述具体历史的书,而是脱离具体历史事件,讲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整本书视角新颖,书中涉及的内容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作者靠广博的学识和超凡的文字驾驭能力,从容游走在众学科之间,为我们讲述了人类发展从动物到上帝的过程。

《未来简史》是一本在讲述人类未来的书。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哲学书。书中探讨的问题全部和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书中提到的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物工程,没准儿某一天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今日简史》是赫拉利“简史”系列的收官之作。书中提到了人类当下面临或亟待解决的21个问题,全书分为五部分:科技颠覆、政治挑战、绝望与希望、真相、生存下去来具体阐述这些问题。通读全书会发现,作者对于历史发展趋势与现实社会现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给我们带来一丁的反思和启发。

可以说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通过这三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看历史的新角度。

第三本是加缪的《鼠疫》

《鼠疫》成书于1947年,书中通过描写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

书中描写的很多情节都跟疫情下的我们一般无二,读《鼠疫》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和清醒的认识疫情带来的危害,从而正视自身的处境,做好居家隔离。

以上就是我在疫情期间读过的一些书。











超人扒叔


第一本书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人的一生就是一座座不同的围城组成,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从其中一座围城,跳到另一座围城之中。我最大的感悟其实是要学会不断的学习进步,否则你终将会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中,失去自我。

第二本书是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在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一旦没有了希望,你的人生将会是一片黑暗。

第三本书是李笑来的《与时间做朋友》,要学会与时间做朋友,不要总想着去控制去管理时间,如果你总想着去控制时间,你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引发你的恐慌,让你感受到绝望,所以,尝试着与时间做朋友,要去坚持去积累一些东西,要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道理。书中还讲述了,很多与我们生活中切实相关的想法,比如你对演讲的恐慌,对于未知的恐慌,面对时间焦虑如何解决,对生活的感悟等内容,读来感受颇深,如果你在家没事的话,可以抽时间看一下。

第四本是路克·苏立文的《文案发烧》,这本书主要是介绍广告方案写作基本技巧,书中讲述了写不同广告文案方法的一些技巧,内容丰富,诙谐有趣,让人印象审核,作者以一种清晰迷人的方式对广告进行了诠释,如果你是一个新入门的广告人,建议你花费时间去阅读一下。


糖果味的青柠


《左传.昭公四年》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恓性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独立思考》一书,不能按原有思想束缚自已,明辩是非。

《圣典春秋》一书讲到“多行不义必自毙,恶人自有恶人磨",意思要守住做人的底线。

《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居安思危》(宋)司马光,在安逸的环境里,要时刻考虑到危险降临。

《孟子》(先秦)生于优患,死于安乐。







龙飞凤舞初中函数学习


好书太多,在特殊时期静下心来好好看书不失为一个有趣的选择

很多朋友问我该看什么书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推荐这部书,因为它几乎适合所有类型的人,无论你偏爱的什么类型的书,路遥的文字总能让你感触到不一样的体验。其实早在大学期间我就将其看过不止一遍,每次都是不同的感受。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一部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能不断给人以精神给养的著作。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讽刺意味的幻想小说,书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描写,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第二本书推荐这本写于1948年的这本小说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读完这本书后,我被其深刻的政治远见和丰富的寓义所震撼,尤其是"双重思想"这个概念的创造,不得不让人觉得乔治奥威尔是天才般的作家。历史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写。

最后一本推荐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对渴望知识的孤独,对渴望爱情的孤独,对渴望政治的孤独。人是富含感情的动物,体验幸福却又往往十分残酷。在自我挣扎中感受孤独,在安贫中感到孤独,在离死亡只有一线时感到孤独,生前死后依旧孤独。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著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


2π5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它是影响数代人的经典--中国现代诗性小说扛鼎之作,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30年代文学洛神、四大才女之一萧红超越时代的文学经典。备受鲁迅、茅盾等名家赞誉--以女性的目光洞悉历史的真实,达到对现代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彻悟。萧红短暂人生生涯的一部"回忆式"长篇小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那里有故乡、亲人、往事,有让一个人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而其他人却非常歧视她。书中有一处情节最是我难忘,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真香啊!”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

作品语言自然、灵动,细致、真切,有些重复和絮叨,但这些正好是语言的可贵之处,让写作者有了语言的学习机会。

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虑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我又为萧红感到惋惜,因为她31岁就死了,如果她不这么早死的话,也许还能给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平淡得像秋水一样,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

呼兰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个大泥坑。那里人是萧红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种人,靠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一个寂寞的世界。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财万贯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虽然这么愚昧,这么这个样却在这么个家庭还有这么个温馨,点点的那种,好像炊烟一样迷茫,摸也摸不着,碰也碰不透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上的暗影,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萧红的死一样惋惜.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总之,这是一本普通人都能读爱读的好书。尤其初学写作者,能受到很大启迪,可以说茅塞顿开。


作家崔喜军


同心协力共抗疫情。我在家看:倡议书一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明白纸”。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禁止聚集性活动的通告。关于跟制小区人员出入的通告。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抗疫情、打赢防控阻击战。





邢东红农家乐编剧


我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条件,而是在于有没有坚强地毅力。以前人们总是以困难多呀、环境差呀等为不能成功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对海伦来说却是不需要的,她所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不成功。他们总是这样说,无异于总是浪费机会,从而他们不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成功。海伦不就是这样的吗?在这儿,我也要感谢海伦,她又让我明白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雪落青松


利用疫情在家的时间,我拜读了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经营十二条》和《思维方式》两本书,有所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选择这两本书


笔者作为在企业工作的人员,以亲身经历验证企业管理是有方法的。那么在我自身感觉管理遇到瓶颈,意图提升管理质量的时候,想再学习此类书籍充充电。

日本作为我们的近邻,同处在亚洲区域,且经济管理较为发达,在思维、文化等方面与我们相近,而稻盛和夫作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我锁定了稻盛和夫的著作。

《经营十二条》和《思维方式》应该是稻盛和夫的著名著作,读来确实有所收获。



二、学到了什么

稻盛和夫的管理理念总体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1、作为人,何为正确?

2、敬天爱人。


稻盛和夫一生始终将以上两点,作为自己的做人和企业管理信仰。这是一项管理哲学,或者说上升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并且我们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在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我们的企业也是不断在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感受比较深的还有一个公式:

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工作结果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结果。

思维方式,得分从-100分至100分。

热情,得分从0至100分。

能力,得分从0至100分。

这告诉我们,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如果思维方式不对,甚至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工作结果,因为思维方式有负向的。


最后,我再简单概述一下《经营十二条》的内容:

1、明确事业的目的和意义;2、设立明确的目标;3、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4、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5、成本最小化,收入最大化;6、定价即经营;7、有坚强的意志;8、燃烧的斗魂;9、临事有勇;10、不断从事创造性工作;11、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12、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怀抱梦想和希望,以坦诚之心处事。


其实,认真的思考品味一下的话,这十二条原则不但可以运用的企业管理之中,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同样可以适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