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望聞問切,能否用相應的儀器代替?為什麼?

不忘初心00000


中醫望聞問切是一個技術活,也是一個學習不斷積累過程,有些天生對其敏感上手很快,頗有天賦,但也有一輩子不得要領。這也是目前中醫不如西醫“複製粘貼”快的原因。未來科學技術可能會取代中醫人技術,這是未來,現在做不到。



燕中劍營養師


不可以,望,西醫也有 聞,西醫也有,問,西醫也有,這三者西醫雖有,但是著重點不同,暫且不論;切,是指診脈,所謂三部九候之法。西醫只有聽診和心電圖,聽的是聲音,可聽診心臟,胃腸蠕動,喘吸;圖示的是率,如間歇,心率,……看的是有多少偏差,來判斷心臟的問題。中醫的切脈有浮中沉取脈法,以指腹不同壓力來感受脈搏的不同變化和不同部位的相關影響,這就比較難了,不同體質的病人皮下脂肪不一樣啊,手腕有粗細,單是這一點就不是機器能解決的,更不要說仔細取脈了。


靈蘭青主


中醫不可能用儀器代替望聞問切。

例如虛火上升,邪氣侵入,只有你中醫說得頭頭是道,你中醫也看不見,摸不著虛火和邪氣,也不知道虛火是怎麼上升的,邪氣是從哪裡侵入的。

製造儀器的專家也不懂你中醫的理論,也不知道虛火邪氣是什麼物質,更加不知道怎樣檢測。你中醫人也不懂製造儀器。

西醫的血壓,血糖,氧飽和,腦電波,就容易讓醫學外行的儀器專家理解。所以,儀器專家根據西醫理論的要求研究製造出CT, 核磁共振等現代化設備。

這是因為中醫的所有理論都不能和現代化技術銜接。只有數理化理論才是現代化技術的共同理論。

西醫之所以能在兩百多年暫短的時間裡迅速發展,其迅速遠遠超過中醫五千年的發展,就是因為採用了數理化理論。

只要中醫堅持陰陽五行學理論,拒絕數理化理論,就絕對不可能現代化,就不可能成為醫學。


紅色土地640


餘向東《小學僧妄談中西醫》

200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中醫臨床醫生四診信息判讀及診斷一致性探討》的研究,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曙光、岳陽等醫院的資深中醫專家16 位,隨機選取龍華醫院腎內科住院患者1位。不同醫生對同一患者現場切脈,結果是:脈沉9位,一致性56.2%;脈結7位,一致性43.8%;脈弦7 位,一致性43.8%;脈細7 位,一致性43.8%;脈滑2位,一致性12.5%;脈數1位,一致性0.62%;脈無力3 位,一致性18.8%。統計學顯示,中醫的脈診壓根就沒有統計學意義。這個著名的研究是中醫自己做的,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用“統計學”來嚴格驗證望聞問切可靠性的研究,結果是如此的慘烈。


鵬搏九天靚仔鵬


現在不少中醫師給患者診病時,先是用聽診器聽一遍,爾後把脈,問,望皆做為輔助手段,這些程序走完,化驗,等和西醫相差無幾,形成中西醫結合的局面,我一般極少看中醫,因為西醫也會開中成藥。


嶽陽樓記


中醫的四診是不能用儀器代替的,在以患者接觸中可以感受到患者的身心與病因的直接連繫。通過觀其身體器官的反射點狀態,聽所發出的聲大小沉浮,問明生活及相關的細節。在結合脈向來整體的判斷病因,對症出方。儀器只能程系化的檢測數據,沒有心靈的感受。所以現在醫生都是儀器分析,照數據出方。


合簡中醫治本真理


可以的,不過目前的技術還不行,也許隨著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以後能實現這一想法。

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和嗅氣味;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望聞問切,四個部分缺一不可,而又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尤其很多病例需要結合各種症狀才能確定其病因,一旦判斷錯誤,甚至造成病人的生命危險。

不過你有這個想法,我倒是支持你可以嘗試去研究,部分替代應該還是可以的。


麥了個冬


在未來是可以的,而且以其強大的儲存以及靈敏的感知,細微的分辨能力,淸晰的視頻分辨率,應該能達到一定的中醫診斷副助能力,象其他百業一樣,不斷升級進步為人民服務。

現階段肯定的說,電話腦製造行業在誕生的有現時間內,沒有往中醫診療領域研發,這是個市場空白,將大有價值值得進入。

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任何時期的新技術,新發現,都會被人所利用,現在沒有的,不等於將來就沒有,科技無限發展,人的智慧無窮,有限的單獨個體的思想高程


硃紅傑490


如果用儀器代替了中醫的望聞問切,中醫就等於沒了靈魂,只是一具行死走肉!


美麗家鄉我愛你521


很難!

望聞問切的根本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具體對待,具體解決

如果能用一個框架捆住了

就失去了這一宗旨

但是,我還是祝願能實現這個目標

讓中醫能更好的服務人類

[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