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在這個不一樣的新年,我相信大多數人和陳馨一樣宅在家裡沒社會添亂。

這個特殊的時刻有那麼一群無私奉獻的人們在前方,衝鋒陷陣抗擊疫情,他們同樣是父母的孩子,是會生病,會害怕的普通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大愛和無私哪有我們小家的平安和安心。

在這裡茶人陳馨要真誠的對他們說一句“謝謝,慶幸我們有你們這樣一群捨己為人的同胞,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平安歸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在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武夷山就進行了道路交通管制。

正是這個意外,終於使得每個忙綠的遊子在這個不一樣的新年裡過了一個正在的團圓年,在家24小時與父母家人一起。

或許我們的這一生也就只有這樣的一次機會能夠與家人這般朝夕相處幾十天。

大多數朋友忙著事業、工作、愛情,離開家鄉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打拼,每一年也就回來幾天,今年匆忙的腳步隨著疫情的到來停滯了。

我想,這算是一種“因禍得福”的好事吧。

同樣茶人陳馨也藉著這難得的機會在家“偷懶”幾天,每天早上都會收到我們的老陳師傅來自靈魂的質問“今天喝什麼茶?”

是的,這就是武夷山人民疫情下的生活,就算24小時在家,生活方式被改變了,唯一不變的是每日一杯茶。

那麼今天我們喝什麼好呢?

思前想後,只見老陳上樓取出一泡我與他最愛的茶品——百年老樅

如果說喝茶口感是一種記憶,那麼老樅就是我們一家人的深刻記憶。

要問我最愛什麼,無非不過一泡老樅。

今日就請跟隨我們一起品味一下貫穿我時間記憶的巖茶——百年老樅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老樅顧名思義,古老的樹木。

而老樅水仙便是樹齡達到一定年齡以上的水仙。

(對老樅水仙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鏈接回看陳馨之前對老樅水仙細談的文章 )

因為今天的茶品是已經包好的成品茶,所以我們就直接跳過過稱的環節。

取出6個標準審評碗,以及一個標準審評蓋碗(110ml)今天的這泡老樅為標準8g裝。

熱杯後將幹茶倒入蓋碗中搖幹茶香,鋪面迎來的是一股老樹的味道,帶著一股甜絲絲的味道——焦糖香。

幹茶顏色偏深,也就意味著焙火的時候他是做熟做透的一款茶品脫水率非常高,焙火時間會比一般茶品更長,翻茶的次數增加茶品條索相對而言就會比一般茶品更細碎一些,這並不影響口感反而會使茶品焙的更加透徹茶湯更加順滑綿柔。

焙火較透的茶品相對更適合長時間的存放,同時也就意味著這款茶並不存在強烈的花香。(武夷巖茶是需要取捨的茶品,有香沒有水有水沒有香,如果茶友你是製茶師傅你會更願意如何製作他們呢?)

足火的茶品就像博弈一樣,退一步掉落凡間,進一步摔下高臺。只有在恰到好處的焙火才能使這款茶發揮極致。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一泡

沸水注入後撲面迎來的是比干茶香更濃郁的焦糖香,嗅聞蓋碗濃烈的樅味芬芳馥郁(樅味主要指木質味和苔蘚味),很多朋友可能很喜歡嗅熱杯香,這裡陳馨要較大家一個小妙招,褪去濃烈的焦糖香等蓋碗變得溫熱的時候熱分子游離速度變慢,這款老樅最原始的花香隱約開始浮現出來,雖然不如清火茶如此高香,但是本質依然留在茶中。

細觀茶湯橙黃明亮,茶人陳馨一看到這樣的茶湯整個人都變得異常興奮,這就是我愛的足火的顏色!

啜飲一口茶湯,濃烈的焦糖香,樅味在口腔中迸發。像大夢初醒的強者一般,外表看似平淡卻韻味十足。

即衝即出的沖泡方法讓我更加期待第二泡的滋味了。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二泡

第二泡茶湯顏色和第一泡基本一致,蓋香中的焦糖甜越加明顯,喝到口中順滑無比,害的我差點以為我喝到了一口帶茶香的牛奶,可是舌尖絲絲冰涼感在告訴我醒醒你在喝茶呢。

舌尖的冰涼感是武夷巖茶正巖山場的標誌性口感,也是師傅工藝到位的標誌。

第二泡香氣雖然比較低調,卻把香氣融入茶湯中,在口腔裡持久幽長,雖然沒有肉桂般的霸氣卻有隱者般的淡然。

啜飲後發現除了絲絲回甜還帶有一股奇特的奶香。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三泡

第三泡茶湯依然與頭湯顏色一致,茶湯濃度也開始變得濃郁,老樅以及甦醒。

一口茶湯下去整個人都感覺通透,不像小品種般刺激,卻有老樹特有的內涵和內質。

醇厚,順滑,回尾韻味十足,茶湯的口感像布丁般柔滑。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四泡

第四泡稍微停留了5秒才湯,湯色依然比肩第一泡湯色,這是茶湯的濃度依然到達巔峰,蓋杯中濃烈的糙米香湯感微甜順滑,老樹的特色一覽無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五泡

第五泡在第四泡的基礎上稍微坐杯增加五秒,湯色與第一泡依然一致,茶湯入口給人一種及其乾淨的感覺,沒有任何不該存在的味道。

可是他帶來的只有木質味,糙米香,落水的微微花香,湯水的粘稠度似乎都在訴說著時光的故事,絲毫沒有發現已經沖泡到第五道。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六泡

第六泡坐杯時間在第五泡的基礎上增加5秒左右,出湯後湯色依然如一,茶湯橙黃明亮,自然光下產生了一定的光圈,第六泡微微褪去了工藝的香氣,草木之間的味道隱約浮現出來,粽葉香越發明顯。

回甘清甜,茶湯順滑,會比頭4泡略為薄一些。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第七泡

一般茶品在第七泡後湯色開始變得黯淡,茶湯滋味開始寡淡,但是這款老樅,湯色依舊媲美第一道,因為只拿了6個審評碗所以第七泡我直接注入了杯中。

茶湯依然橙黃透亮,與第一泡出入不大,隨著6泡過後內含物質的析出,茶湯在這個時候開始略有不同,但是口感特點依然存在,順滑,醇淨,在茶湯中喝到了大自然的味道。

湯感依然如米湯,蓋杯中的香氣也由濃烈的焦糖香和木質味變成了粽葉香。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本想繼續泡下去可無奈審評碗不夠多,沒事,稍後拿去煮著喝。怎麼能浪費一泡好茶呢。

一泡好茶是耐人尋味的,這是一款極有傳統工藝特色的武夷巖茶,對於從小泡在茶湯中長大的茶人陳馨來說。

什麼是好茶,在我看來就如這款老樅一樣,從第一泡到第七泡茶湯顏色基本一致,口感不斷層,幾乎沒有落差,老樅特色明顯木質味,青苔味,糙米感,茶湯的粘稠度豐富。

這樣隱者般的老樅怎麼樣都不會讓我對他掉粉。

再拍好照沖洗杯子的時候陳馨偷偷啜飲了一口剩下一點點的茶湯,涼了之後的茶湯依然讓我歡喜,茶湯發甜,回甘有奶油香。

難怪我們老陳在沉思良久後拿出他來給疫情中的我們打氣,這樣一杯老樅就像帶我遊歷武夷山河一般,喝到了草木的味道,喝到了歲月的味道,喝到了武夷巖茶傳統工藝的味道。

好像在告訴陳馨,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自然與人時刻相連,武漢與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一切都會好起來,我們只是需要時間,需要時間來洗刷一切陰霾。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下的居家評茶——百年老樅


希望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讓你更好的瞭解中國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