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詳解 第五象:戊辰 坤下巽上,楊貴妃之死


推背圖詳解 第五象:戊辰 坤下巽上,楊貴妃之死


讖曰

楊花飛 蜀道難

截斷竹蕭方見日

更無一史乃乎安

頌曰

漁陽鼙鼓過潼關

此日君王幸劍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

定於此處葬金環

金聖嘆註解:「一馬鞍指安祿山,一史書指史思明。一婦人死臥地上,乃貴妃死於馬嵬坡。截斷竹蕭者肅宗即位,而安史之亂平。」

這一象很明顯,是描寫指超級大美女 楊玉環的歷史傳奇。但說句老實話,李淳風弄的這玩藝兒一點也不好,根本就沒法跟另一個術士李進周的詩相比。李進周於天寶年間住在長安的一家寺院裡,天天蹲在牆壁前猛寫,寫了有上千句的 ,傳下來的有這麼一首:

“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如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

這首詩暗示了安史之亂在即及楊貴妃必將於馬嵬坡下遇難的事件。但李進周寫得再好也白搭,他和李淳風一樣都只是配角。主角是李隆基。

李隆基天縱奇才,特別的會玩。但是,正如大思想家告訴我們的,天才來自於勤奮。史載,李隆基特別愛打架子鼓——當時叫羯鼓——放眼天下,能跟他在打架子鼓方面比試比試的,只有大音樂家李龜年了。

李龜年,名人啊,唐詩有云:歧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又是江 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首好聽得不得了的詩,就是詩聖杜甫寫給李龜年的。可憐的 大詩聖杜甫,他生逢兵荒馬亂時節,自己在家裡餓了好多天,地方官為了保護民族文化,派人給他送來一大塊牛肉,杜甫逮住就一通猛啃,結果活活撐死了。大詩聖 餓到活活撐死的程度,可想而知當時的世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這事都是李隆基惹出來的,他怎麼就把國家弄成這麼一副模樣呢?這還要從李龜年說起。李龜年是音樂家,為了打好架子鼓,他打折了整整兩立櫃的鼓槌,李隆基聽 說了,就把李龜年叫了去,帶他進宮來到一個房間,房間裡放著五隻大立櫃。李隆基說:阿龜,你把立櫃打開,看看裡邊裝的是什麼。

李龜年把五隻立櫃全部打開,頓時吃驚得合不攏嘴吧。只見五隻立櫃內,裝得滿滿的全都是打折的鼓槌。怎麼樣?李隆基看著李龜年的吃驚模樣,告訴他:這五立櫃鼓槌,都是我練架子鼓的時候打折的。

然後李隆基諄諄教導李龜年:在不務正業的道路上,絕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我撲到架子鼓上,就象色鬼撲到女人身上一樣……

李龜年有句話沒敢問出來:我靠陛下,你天天跟我較勁打架子鼓,那誰陪你的楊貴妃玩呢?楊貴妃有人陪。陪楊貴妃玩的人是安祿山。

安祿山何許人也?少數民族出身的將領是也。他因為打了敗仗,被李隆基注意到,李隆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胡 人的大肚皮,就認了安祿山做兒子。於是安祿山就跑到宮裡來了,見到楊貴妃,就親親熱熱的叫一聲媽。這一聲媽叫喚醒了楊貴妃心中的母性,於是娘幾個就在宮裡邊玩了起來。

安祿山很會玩,有一次,李隆基問他:兒子啊,你這麼大的肚皮,裡邊裝的都是什麼啊?安祿山回答道:爹,裡邊裝的都是對父皇的忠心。李隆基的樂得眉開眼笑,就急著去打架子鼓去了,讓安祿山去找太子玩。

安祿山見了太子,左右讓他快點下拜,安祿山卻堅決不拜,他問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你們誰能告訴我,太子是個什麼官啊?我靠,連這個都不知道,這個胡 人可真傻。當時大家都這麼想。

於是就有人熱情的教育安祿山:太子是一國的儲君,什麼叫儲君呢?就是儲備皇帝,替補皇帝,等以後老皇帝嚥氣了,就由他來治理國家,你的明白?

我倒覺得你們這幫人才是真的傻,安祿山告訴宮人們:吾皇萬歲萬歲萬萬萬歲,萬萬不能睡。既然皇帝萬萬不能睡,那要儲君這玩藝有什麼用呢?難道你們想讓皇帝早早睡下嗎?大家這才知道,這個胡 人看模樣憨憨笨笨,其實心眼只比別人多,不比別人少。

歷史上有兩個關於安祿山會玩的段子,一個是安祿山過生日,楊貴妃帶領宮女們用一塊紗裹了她的寶貝乾兒子,丟到華清池裡給他洗禮。此外還有一個段子就多半是 文人的瞎掰了,文人這玩藝兒,主要的功能就是瞎掰,瞎掰成就歷史,歷史就是瞎掰。這個瞎掰說:有一次李隆基和楊貴妃玩得高興了,就稱讚楊貴妃的乳頭說:新 鮮得就好象是新剝雞頭肉。安祿山也在一邊提出他的心得體會,道:溫 瑩的滋味就好象是塞上的油酥。於是就有據此推斷:楊貴妃跟安祿山有一手,不然的話他怎麼 知道楊貴妃的乳頭是什麼滋味?

這個推斷的可疑性是無庸置疑的,首先這個證據就有問題。有問題就有問題吧,總之,楊貴妃拿安祿山當自己的兒子看,這倒是千真萬確的。

沒問題的是歷史上真的有李隆基、楊玉環和安祿山這麼幾個人。而且楊玉環還有個哥哥,叫楊國忠。楊貴妃喜歡安祿山,但楊國忠可不喜歡他。理由很簡單,楊國忠是男人,他只喜歡女人。

這可就是難為安祿山了,他要是個女人吧,楊貴妃肯定不會喜歡他,可他要是個男人吧,楊貴妃的哥哥又不喜歡他。做人難吶!做男人難,做女人更難。難道他安祿山還能做不男不女的太監不成?

安祿山深感人生之痛苦,兩難的選擇,竟然是如此的無奈,讓這個大胖子胡 人於月白風清之夜,難免黯然神傷。神傷之後大家就鬧僵了。

交 情撕破,就再也沒有好聽的話說了,楊國忠說安祿山要謀反,安祿山罵楊國忠是國賊,而在李隆基這裡呢?一邊是他的大舅哥,一邊是他的乾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腳心腳背都長毛,批評誰他都心疼,只有和稀泥,打馬虎眼,勸大家合好才是硬道理。

有分教,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要想交 情深,一起來洗澡。於是玄宗李隆基派人給安祿山送信,讓他速速來京師,楊貴妃欲與之共浴於華清池。安祿山接到來信之後,就立即將全部的部下招集到他的府中來,然後大門緊鎖,窗戶關閉。眾將驚問:老大,叫我們來幹啥?

不幹啥,就是喝酒,安祿山回答。然後大家開始喝酒,等喝得差不多了,大家又問:老大,酒喝完了,咱們幹啥?安祿山告訴大家:啥也不幹,還是喝酒。於是大家 再喝,喝完了又問:這次咱們到底該幹啥?應該繼續喝酒。安祿山告訴大家。大家就這麼悶聲不吭的喝了好多天的酒,醉生夢死啊,一個字:幸福。

喝了好多天酒之後,安祿山一人送給一個大包裹,讓大家拿回家去自己看。眾將回到家,打開包裹一看,霎時間氣衝斗牛,光彩奪目,包袱裡邊竟然是滿滿的金銀珠寶。除了金銀珠寶,還有一封命令諸將行軍的軍令。酒也喝了人家的,錢也拿了人家的,那大家還有什麼好說的?幹活吧。

於是安史之亂正式拉開帷幕。因為募兵制的原因,各地的藩鎮有權自行招兵買馬,這樣做後果就是,安祿山的兵力人數超過李隆基的四倍。黑壓壓的叛軍人馬遮天蔽日,陷博陵,取蒿城,伐昌郡,奪滎陽,進逼潼關。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安祿山雖然兇猛,但大唐江 山也有擎天之柱,大將封常清與高仙芝單騎走馬,以殘弱之軍將安祿山擋在了潼關之外,雙方一比一平。

叛軍被阻在潼關之外,捷報傳到京師,李隆基見報大怒,當即將尚方寶劍賜與大太監邊令誠,令邊速取封常清、高仙芝二人首級來報。有沒有搞錯?不是封常清和高仙芝阻竭了叛軍的攻勢嗎?那怎麼李隆基反而不高興要殺他們呢?

無它,封常清和高仙芝本事是有的,可是他們不該得罪監軍邊令誠。可是話要說回來,邊令誠不不是什麼壞人,早年年高仙芝征伐吐番部落小勃律都城——此城今在 巴基斯坦境內——攻而克之,結果惹火了眾將們,指著高仙芝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個吃狗屎的,打了勝仗居然不把功勞送給我,讓我稟報皇上,你是不是活膩歪了? 於是眾將上書要殺高仙芝。李隆基從諫如流,準殺,立了功居然不把功勞送給別人,這他媽的是人乾的事兒嗎?難道這還不該殺嗎?幸虧是當時邊令誠力保高仙芝, 這才讓高仙芝又多活了幾年。

高仙芝的命都是邊令誠救下來的,那你說誰的本事更大?當然是邊令誠,要是高仙芝本事大,那他怎麼不去救邊令誠呢?至少大太監邊令誠是這麼認為的。於是當叛 軍潮水一般湧來的時候,邊令誠就急忙揮舞起令旗:高仙芝聽令,你快去把安祿山的腦袋砍下來,封常清聽令,你快去把史思明的腦袋砍下來,砍下來之後咱們吃飯 喝酒。

卻不曾想,沒良心的高仙芝竟然不聽大人的話,說什麼也不肯象關羽關雲長那樣騎了馬得得得衝進敵營,逮到安祿山把他的腦袋砍下來,卻胡 扯什麼叛軍數十倍於已,不可硬頂只能據守,這不明擺著是扯淡嗎?

邊令誠火了,一封奏報告到了李隆基面前。李隆基一看高仙芝和封常清竟敢惹太監不高興,那實在是不象話,就授權邊令誠把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腦袋砍了下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腦袋被罰下場,場上的安祿山樂暈了,急忙驅兵大進。於是名將哥舒翰倒黴的日子來到了。

五千年文化,註定了藏龍臥虎,高手在民間,請諸位高手們,發表自己的評價,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