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課程:主題式學習新體驗

特別關注 “停課不停學”的實踐探索

2月5日推出高三課程,2月10日起,覆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網絡課程正式開課……為全面落實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要求,長沙市教育局反應迅速,研製推送了可供全市108萬中小學生科學、合理居家學習的“套餐”。

兼顧學科與活動,科學設計“套餐”

芙蓉區育英西壠小學六(4)班學生張軒銘,從長沙市人人通雲平臺上看到了第一週的課表,很是興奮和期待。星期一早晨,他早早起床,準備好本子和筆,端坐在平板電腦前。第一節課是生命與健康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與防護》,教師的講解生動活潑、淺顯易懂。接下來,他還上了體育課《室內武術基本動作》、科學課《有趣的靜電現象》、美術課《花團錦簇》,課間還有體育運動和眼保健操時間。這些課形式新穎,生動有趣,網絡學習與體驗實踐、動手動腦相結合。張軒銘感覺很輕鬆,一上午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長沙市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套餐”有何整體規劃與特點?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在全市“停課不停學”工作佈置會上指出,除高三、初三年級外,其他年級不上新課,不按教學計劃上課。網絡教學的內容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特別注重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加強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小學以素質教育課程為主,中學以科普知識、心理健康、居家鍛鍊、綜合實踐、知識拓展、閱讀指導等為主。

這些“套餐”不是碎片化的“零食”,而是由教研員指導學科教師一起根據學情用心設計的,具有系統性、綜合性與實踐性特點。根據五育並舉的原則,在抗疫時期力爭發揮各學科的學科價值和育人功能。為此,長沙市教科院設計了十大學習主題:理想信念、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生命教育、身心健康、美德教育、科學精神、人文底蘊、藝術素養、綜合實踐。套餐之外,學校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安排在線答疑等工作。

圍繞這十個主題,組織教師開發了系列課程。1.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疫情面前更加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從小立志做勇於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宏觀調控——驅散陰霾之制度優勢》《走向明天》等課程。2.家國情懷。結合疫情和各年級學生知識水平,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家庭等情感。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我和祖國在一起》《從區域聯繫看湖南疫情》等系列課程。3.社會責任。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愛他人、善於合作的品質。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致敬鍾南山爺爺——院士、戰士與國士》《戰“疫”面前,責任擔當》等課程。4.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認識與防護》《崇尚科學,珍愛生命》等課程。5.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科學作息、講究衛生、加強鍛鍊的生活習慣和理性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室內武術基本動作》《健身操》等課程。6.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傳統美德、社會公德、家庭道德和個人品德。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學會尊重》等系列課程。7.人文底蘊。注重人文情懷、審美情趣培養,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中外名著導讀、親子閱讀等多個系列閱讀課程。8.科學精神。拓展學科課程所學知識,普及科學常識,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於探究等精神,使學生面向疫情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圍繞這一主題開發了《病毒世界》《家庭營養餐中搭配問題》等課程。9.藝術素養。結合防控疫情開發美術、音樂等課程,培養學生髮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基本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通過藝術欣賞、表達和創作,陶冶性情、愉悅身心。圍繞這個主題開發了《我們愛祖國》《“齊同心·抗疫情”插畫設計》等課程。10.綜合探究。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進行綜合性、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圍繞這個主題設計開發了《疫情防護宣傳活動如何設計》《我們開始正視災難》等系列課程。

考慮到居家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的差異性,為保護學生視力,課程適當考慮減少用眼時長,勞逸結合。根據學生生理規律與年齡特點,小學每天只安排上午4節課,每節課20分鐘;中學每天6節課,15:30之前結束,其中初中每節課30分鐘,高中每節課40分鐘;每節課後均留有休息時間、體育活動或眼保健操時間。

專家、名師齊上陣,群策群力錄好課

延期開學的通知一出,在市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開始進行具體的組織安排,迅速成立了四個團隊:組織管理團隊、教研員團隊、名優教師團隊和網絡專業技術人員團隊。由於這次網絡課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數量多、條件有限,而且全部要進行新的課程開發,難度非常大。為了趕在2月10日星期一預定的開課時間之前錄好課,使學生按計劃順利開展在線學習,各團隊克服困難、日夜奮戰,終於成功錄製並上傳了一大批優質網絡課程。

長沙首批卓越教師、化學學科帶頭人、長郡中學的喻建軍老師接到網課任務後,先是蒐集了學生的學習問題並逐一清點、歸類,接著設計教學。為了減少雜音,他總是在夜深人靜時錄課,錄完一節課通常就到了凌晨兩三點。預料到網絡擁堵的可能,喻老師將錄好的網課上傳到了多個網絡平臺,他精彩的網上課堂立即引起了許多外省師生的關注。

一些年輕女教師白天要忙家務、陪伴家裡的孩子,在班級群答疑,也只能白天思考或者設計教案,晚上再集中錄課。相關工作組織人員既要整體規劃、上下對接,又要指導教師的學科設計與備課,審核資源、及時糾錯,經常忙得忘記吃飯。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孫智明、全體教研人員,在FTP傳輸專用群裡,經常凌晨三四點還在交流,有老師心疼地提醒他們要注意身體、早點休息!

內外結合,做好公益性教育服務

“此次新型網課內容豐富,設置合理,寓教於樂,非常注重實踐,讓孩子在有趣的觀察和實驗學習中實現快樂學習,時長也控制得好。特別是抗疫知識和有趣的體育鍛煉,以及下午的自主時間,在非常時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小學王承希同學的家長如是說。

嶽麓區博才陽光實驗小學老師姚雁南意想不到的是,2月14日上午剛上完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我是獨特的》這一節直播課之後,她就收到了800多條好友申請,孩子們都來找不倒翁先生(姚老師講故事時扮演的人物)傾訴煩惱:學習上的拖拉,學習成績的不如意,與父母家人之間的溝通問題,與朋友相處的小矛盾……她都一一給予耐心解答。她激動地在“停課不停學”授課教師群裡說:“沒想到這個網絡課程這麼快就跟孩子們的生活發生了真實聯結,我感到很開心!”

為了全校4000名學生順利參與“停課不停學”活動,開福區清水塘北辰小學提前兩天組織全體教師開展“線上學習”培訓與實操,各班班主任再對本班家長進行培訓,對個別特殊家庭的學生則一步步悉心指導。此外,學校還要求相關教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答疑,讓家長安心、放心,解除其後顧之憂。

為了避免出現因為網絡擁堵導致學生不能及時上網的情況,長沙市教育局聯合湖南電信、湖南移動、湖南聯通、湖南有線、長沙國安網絡等單位,通過網絡電視、有線數字電視、互聯網等開展視頻教學服務。學生在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線電視、平板、電腦、手機當中的任何一種方式,免費接收視頻教學,特殊原因沒有及時聽課的,還可找到課程進行回放。

針對部分家長反映的問題,長沙市教育局明確指出,學校要加強對學生自制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校和教師不得隨意要求家長拍照、打卡、接龍,不得把“停課不停學”變成孩子的“家長作業”。

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表示,網絡教學既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發展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其宗旨是從實際出發、科學安排,堅持公益原則、自主原則、質量原則,為廣大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性服務,幫助解決學生和家長當前的實際困難。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20年02月19日第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