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教師也得“在線”

一場突發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停課不停學”的在線教育有點兒突然,但也是必然。幾家歡喜幾家愁,一些教師“茫然”“畏難”,家長“無所適從”,農村教育有點兒“跟不上趟兒”。

“趕鴨子上架”,教師確實有點兒“蒙”

戰“疫”期間,廣大教師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快速地投身於在線教學,全國迅速湧現出千萬級的“網絡課堂主播”。有教師在朋友圈抱怨自嘲,說自己“趕鴨子上架”“被迫營業”。部分教師在疫情突發情況下,短時間內快速參與到在線教學中來,不僅意願上積極性不夠,而且能力差距大、準備也不充足。

近期筆者團隊面向全國進行的一項在線教學調研顯示,有37.76%的教師不願意在疫情期間開展網絡教學,45.52%的教師認為自己不具備或缺乏在線教學組織實施能力,48.34%的教師從未開展過在線教學。有教師表示“一節課總共40分鐘左右,調試設備就花了半小時”,“聽得到嗎?”“有聲音嗎?”“看得到我嗎?”成了教師的口頭禪,啼笑皆非之際,暴露出在線教學中教師信息素養的諸多問題。

疫情期間,教育教學環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教學場所由“校園”轉向“家庭”,“黑板+講臺+課桌”的校園教室,變成了“互聯網+終端+書桌”的家庭模式,師生“面對面”變成了“屏對屏”,在線教學由“補充性”變為了“常態化”。在這場突發疫情的剛性需求下,教師人人參加、面向每個學生的在線教學,已然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不容置疑這既是對教育的一場特殊“大考”,也是檢驗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的試金石,更是催生我國教育教學形態及技術變革的重大機遇。

教育是有溫度的,歸根到底還是要靠人

歐美一些國家面臨此次疫情時,在關閉學校停課的同時,第一時間便進行在線教學,實現了無縫對接。法國早在數年前就已做出規定,每週必須安排半天時間開展在線教學。一些國家早已廣泛開展人工智能與課程內容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支持的課程評價、人工智能支撐下的跨學科課程等探索與實踐。可見在發達國家,人工智能新技術已在在線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開展在線教育顯然是有所準備的,但在我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並沒有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學中,教師面對突如其來的在線教育,往往會“掉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深刻體驗到人工智能新技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醫療、交通、農業、服務等領域感受明顯。但在教育領域,機器永遠不可能取代教師,換言之,人工智能技術不可能取代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因為教育是有溫度的,但機器是沒有的。面向未來,我們要研究如何發展“物”,讓物變得更智能,從冷冰冰到有溫度;要研究如何以物來培育人、以物來融合人,通過先進技術來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以及個性化學習和開放、創新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藉助互聯網等新技術的力量,對傳統的教育理念、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深度思考與變革,進一步催生出在線教育的巨大潛力。

同時,在線教學的出現,呈現出另外一種教育形態,教學組織和實施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也形成了全新教學生態。教師要熟練駕馭線上教學,除技術支持和融入外,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和思想來支撐,要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改變原有的教學組織和評價方式等,有待教師在實踐中逐步內化為個人基本素養,形成教學能力。

網絡時代,農村教育不能掉隊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教學,是直接以數以億計的師生家庭為單位開展實施的,家庭是否具備應有的設施設備,如網絡、電腦等,至關重要也是關鍵前提。

據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有關數據顯示,農村地區具備上網條件的家庭和能用電腦上網的家庭分別僅為85.6%和35.3%。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農村家庭是無法開展在線教育的。一方面城市教師忙得不亦樂乎,另一方面農村教師卻“清閒到無聊”。正如一名沒有開網課的農村教師所說:“很多農村家庭父母復工後,小孩成了留守兒童,被爺爺奶奶帶著,別說電腦了,連手機都沒有,我想上網課,但真不知道給誰上!”還有,貧困地區上網課,有人沒手機無法上課,有人在戶外搭棚子追信號,有人手機在手卻用不起流量。讓所有農村學生參加網課的設想,還是有些有心無力。這就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帶來了一個新難題,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教育似乎有點兒趕不上趟兒。

一位農村地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感嘆:“過去城鄉間高考競爭可以依託師生努力來彌補,但今年疫情影響下城鄉間高考競爭,對農村考生可謂沉重一擊。”況且,農村教師的信息素養主要側重於網絡檢索和基礎的教學資源編輯能力,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能力方面也明顯弱於城市教師。

所以,開網課要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地區、不同對象進行部署安排,農村地區或網絡不發達地區宜採取直接使用國家和省級教學平臺、統一提供的錄播課程進行在線教學;建議小學三年級及以下原則上不組織開展在線教學,必要時,可要求家長引導學生在電視上觀看公共在線素質教育類課程,如疫情防控、人文、科學、社會、生活、科研、心理、健康等內容。總而言之,要想讓農村教育跟上趟兒,還得在農村信息化基礎建設方面多花心思和功夫。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湖南省教育戰略研究中心、湖南省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01日第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