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系吗?癌症会加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病情吗?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其本身与癌症无关。

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差。所以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一定要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经很不好治愈了,癌症也是如此,如果同时患上这两种,那么肯定是很危险的。


抗癌研究所


癌症与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需要数据来回答,不然就是耍流氓。

2020年2.14号,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癌症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我们来详细看看。这是到目前为止首个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危险程度的临床证据。

癌症患者易患新型冠状病毒

在1月31日数据截止时,收集和分析了31个省级行政区域575家医院的2007例确诊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记录的病例,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为1.3%,似乎高于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病率(0.3%,根据2015年中国最新癌症流行病学调查)。

18例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5/18)。25%的患者(4/16,2例治疗状态不明)最近在一个月内接受了化疗/手术,而另外12例患者(75%)在常规随访中是肿瘤原发切除后的幸存者。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年龄更大(63.1 vs. 48.7岁)、有吸烟史的比例更高(22.2%vs. 6.8%)、气促症状更多(47.1% vs. 23.5%),以及更多的基线CT严重程度(94.4% vs. 70.8%),但在性别、其他症状、其他合并症和基线胸片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

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

非常重要的是,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复合终点定义为入住ICU、有创性通气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8.9% vs. 7.9%,P=0.0003)。当重症终点同时纳入上述客观事件和医生临床判断时,也观察到类似的升高趋势(50.0% vs. 15.6%,P=0.0008)。此外,近期接受化疗/手术的患者(6/14,42.9%)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临床重症发生风险(1/3,75.0%)。而且在所有共病中,癌症史具有最高重症风险。

癌症患者恶化更快

此外,研究者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了发生严重事件的时间依赖性风险,显示癌症患者恶化更快(中位至严重事件的时间为13天vs 43天,P<0.0001;根据年龄进行调整后的风险比HR为3.56,95%可信区间为1.65至7.69)

研究团队针对癌症患者给出了建议

研究团队针对癌症患者在本次NCP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烈性传染病的疫情中,提出三大建议:

  1. 在疾病流行地区,对于稳定期的癌症,应考虑推迟化疗或择期手术;

  2. 癌症患者或癌症幸存者都应加强个人保护;

  3. 若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尤其是老年或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应加强监测或治疗,优先处理。

可见癌症患者易患新型冠状病毒,且进展较快,容易进展为重症。

欢迎关注我,专注医学科普

一个小医生的科普


目前尚不能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癌症有关系,既然不能确定,那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们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一个人处于晚期癌症,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后,那么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肯定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的。

癌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和病毒感染不同,癌症是自身的正常细胞发生了基因改变,导致正常细胞变异,变异的细胞的生长不受正常基因的调控,发生无限的增殖,形成恶性肿瘤。那些能够让细胞癌变的基因,我们称之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他们俩是相互制衡的关系,但是都是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增值活动。

那些能够导致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癌症,比如吸烟、有毒化工、放射性物质以及黄曲霉毒素等,这其中也包括病毒。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哪些病毒会致癌?

前文提及病毒是可以致癌的,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病毒都有致癌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病毒感染之后会不会改变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这里需要说的是,病毒引起癌症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很少出现感染病毒以后很快就出现癌症的情况。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否能够引起癌症,目前因感染时间较短,尚不能确定。

关于病毒引起的恶性肿瘤,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以及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目前确定的和癌症有关的病毒也有很多,比如人T细胞病毒可以导致人T细胞性白血病,EB病毒可导致鼻咽癌和淋巴瘤,卡波奇肉瘤相关病毒与卡波奇肉瘤有一定的关系。其他一些病毒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是现在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是很浅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直径为60~140纳米。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而且人群普遍是易感人群,不存在所谓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的这种说法,只是老年人的病情会更严重。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潜伏期约为1~14天,大多数人是在3~7天。患者被感染以后,主要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会伴有鼻塞、流涕、咽痛以及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有些患者会进入重症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更为严重的患者会进展成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难以纠正的酸碱平衡、代谢紊乱,其出凝血功能也会出现障碍,危及生命。

目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呼吸系统,也有少数患者会被侵犯到消化道。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关系

目前尚不能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如果要想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需要等疫情结束以后,在某一时间段内统计出曾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并计算出其癌症发病率有多高。如果那些曾经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他们的癌症发病率明显要高于,没有感染过的人那么,可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这个统计过程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需要注意很多的问题,比如要去除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癌症,因此要想完成这个研究,也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在目前是不能进行的,因为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至于那些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

如果一个癌症患者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那么他的病情会加重吗?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分情况的,假如是一个很早期的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对其身体病还没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癌症的影响就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是一个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一般身体状态及免疫力都很差,这个时候如果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那他的病情肯定是会加重的。轻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侵犯人的呼吸系统,而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影响全身。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因为肿瘤的转移及消耗导致其身体比较虚弱、营养状态很差,而且有各种并发症,如果这个时候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肺炎,这很有可能挺不过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即便不感染任何肺炎,其寿命也是非常有限的。

晚期癌症患者状态

总结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否会引起癌症,这个问题目前尚不能给出答案,只有等疫情结束以后,再做相关统计及研究。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好防护,以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一旦感染是会加重其病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