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紀錄片出爐!來自日本的“視角”,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紀錄片出爐!來自日本的“視角”,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看點 新冠病毒肺炎的爆發,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巨大影響。想要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我們更需要對疫情有所瞭解。近期,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推出了全球首部聚焦新冠病毒的紀錄片《緊急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部55分鐘的紀錄片在講述病毒與其影響的同時,也探討了疫情之下,敬畏生命、信息透明與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

最近,全球首部聚焦新冠病毒的紀錄片《緊急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早在2月9日,日本放送協會(NHK)就製作推出了這部片子,而當時,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HO)意識到新型病毒的存在,也才過了一個月的時間。

日本媒體的反應速度之快,令人驚訝,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客觀公正、科學精神,與人性關懷,也令人敬佩。

受時間限制,這部紀錄片,所統計的疫情相關數據和信息,並不代表目前的最新進展。

但是,這部55分鐘的紀錄片,依然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對生命的敬畏

紀錄片的開頭,就是疫情下,普通個體的日常生活。

有在武漢的日本企業管理者,他每天都通過遠程視頻,瞭解每一位員工的身體情況和家人情況;

其中,一名員工,則每天在酒店裡自我隔離,他每天只回家一趟,就是取走妻子放在家門口的飯菜,全程不講一句話;

也有身在外地,只能隔著視頻,牽掛武漢受感染家人的兒子… …

這些晃動卻真實的手機鏡頭,展現的,是災難中每一個普通個體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左右滑動瀏覽

雖然,新冠肺炎致死率低於非典,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

疫情爆發到現在,全國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依舊不斷攀升。這並非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離世,還有支離破碎的家庭。

片中,曾經參與WHO指揮封鎖SARS的日本感染症專家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押谷仁的一番話,發人深省:

我們人類不是單純的一個數字。就算這個病只有百分之零點一的致死率,對於去世的人來說,也不能成為什麼安慰,於事無補。

每一天,以武漢為中心,很多人在去世。不要光用數字去衡量這些。應該要正視,實際上有眾多人的生命逝去了這一點。

要把會有人死不瞑目這件事,也考慮進去。“

這種對生命的尊重,讓人聯想到日本導演北野武的這句話:“災難不是死了200萬人,而是死了一個人的災難,發生了兩百萬次。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北野武導演

對生命的敬畏,不是僅僅敬畏自己所處城市,或本國人的生命。

在這部片子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貫穿始終。

武漢實施封鎖前,就有500萬人從武漢遷移到了中國各地和全世界,客觀上擴大了全球被感染的態勢。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對此,這部紀錄片並沒有“指責”,也沒有“歧視”來自疫區的人民。

押谷仁教授客觀地指出,中國政府採取武漢封城,是十分正確的決斷,無奈還是太遲了。不過,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決策也沒有跟上。

他還一再地強調:"中國,是這次防疫戰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夥伴。"

的確,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流動的速度和範圍,已經與2003年非典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災難是沒有國界的。無論是這次的病毒,還是海嘯、山火,或是任何一場災難,都需要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全世界共同應對。

就像片中女主持人強調的:“他國發生的感染,不光是他國自己的事情。”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紀錄片中,類似這種在災難面前,對疫情國家的感同身受和公正客觀,還有很多。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感染症專家押谷仁教授,非常公允地評價了武漢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

“武漢在初期,可能錯誤地採取了類似SARS的應對策略。恐怕輪到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此外,他還引導大家,正確看待武漢患者高死亡率的事實。

“武漢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彙集著很多與日本醫療水平不相上下的醫院。從各種科學雜誌發表的數據來看,為感染者提供高水平醫療的醫院是有的。

即使這樣的醫院,也有拯救不了患者生命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武漢的醫療水平很低,並在這方面看低他們。”

不過他也強調,“從武漢的經驗上,我們也要學習到,不能讓醫療現場產生混亂。需要反思,想要不讓這種情況發生要如何做。”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信息透明,是當下的“疫苗”

一直以來,大家都會將新冠病毒與基因序列相似的SARS進行比較。

“為什麼,我們17年前就經歷了非典,到今天依然沒能研製出相應的疫苗?”

這部紀錄片,通過採訪多位科研工作者,向我們冷靜、客觀地介紹了新冠病毒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讓全世界的先進醫療和科研人員束手無策的“殘酷真相”。

首先,新冠病毒與SARS,在很多方面都有著本質的不同。

“對比SARS,新冠病毒不僅感染擴散快,而且症狀不明顯的潛伏期,也具備二次感染的特性,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病毒。”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金冬雁,率領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組,他根據1月5日在深圳一家醫院就診的一家六口人中,有一個人完全沒有症狀的情況,首次提出了無症狀感染者存在

的報告。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也就是說,輕症患者或者沒有症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會繼續傳染給周圍的人,給預防感染和封鎖帶來很大的挑戰。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可惜,從發現無症狀感染,到官方把這種現象公之於眾,也已經是十日之後了。

再加上,無症狀感染者,也能擴散病毒,使這次疫情更加嚴峻。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北海道大學醫學研究院的西浦博教授,分析患者感染路徑後發現,感染後的人又傳染給其他人,平均用了3.4天的時間。而要將感染者接觸過的人全部搞清楚,是非常困難的。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更讓人絕望的是,目前沒有特效藥。

雖然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進行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但是疫苗從開發,到能給人臨床實驗,至少要花費1年時間。美國一家醫藥公司,目標是要將研製週期縮短至4個月。

紀錄片在告訴觀眾這一事實的同時,也通過疫苗研究的原理,解釋了為什麼需要這麼長的研製週期。

目前,中國科學院在已存的藥物基礎數據庫中,找到了三十種有望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也為各國的臨床治療提供了參考。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通過既有藥物的使用,的確出現了症狀改善的患者。不過,這也只是個例,能大面積推廣使用的治療藥物,還需要世界各國科研人員的智慧合作。

為什麼,這部片子要花大力氣,去整理這些可能讓人“恐慌”的事實?

正如白巖松所說,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信息透明,就是最好的“疫苗”。

也許有關疫情的很多事實,頗為冷峻,可能會讓人心生恐慌,但是它卻能幫助大家正確冷靜地,面對病毒的威脅,做好防控。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人類,在反思中前進

每一次災難、重大變故發生,隨之而來的總是鋪天蓋地的謠言。

WHO就曾指出:這些社交網絡上真真假假的信息,構成了一種 “信息疫情 ”

謠言,已經成了世界各國的頑症,日本,也是不堪其擾。

紀錄片中,總結了疫情爆發後,從推特上彙總而來的關鍵詞。其中,一個關鍵詞是“逃跑”,背後的傳聞是,些有可能攜帶病毒的遊客,從機場逃跑。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甚至還有“生化武器“這樣的關鍵詞,傳謠這次病毒實則是一種生化武器。

這些日本版本的謠言,竟然和中國語境下的“一夜逃離武漢”“美國陰謀論”等有很多相似之處。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來,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謠言。

謠言是每個國家都要去面對和處理的難題。我們不妨花時間好好去思考,為什麼謠言會大範圍傳播?我們該如何制止謠言?

對此,押谷仁教授認為,

人們會傾向性地去關注一些轟炸性的消息。

因此,政府需要認真地去說明引導,將公眾的疑問一個個解釋清楚,“政府政府好好說,國民也會理解的。如此一來,這種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除了對處理謠言問題的思考, 這部片子最大的反思,在於坦誠日本在首例患者確診中所走的彎路。

日本境內首例感染者,是奈良縣的一個大巴司機。

他在擔任武漢來日旅行團司機期間,出現咳嗽發冷的症狀,可當時的旅行團內,沒有遊客出現這樣的症狀。

因此,當他去指定醫療機構排查的時候,醫生沒有安排他做新冠病毒的檢查。

結果,這位患者被認為是普通感冒,而錯失了隔離。整整11天后,當他再次去醫院檢查,才被確診為病毒感染。

可以想見,這11天裡,有多少人會因此而受感染。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NHK將這一事件公之於眾,讓民眾看到日本政府在診斷排查上的疏漏和大意。

經過此次事件,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衛生部),從原來只排查與 "有發熱或肺炎類症狀的武漢人" 接觸過的人,擴大為 "武漢在內的湖北省人,無論有無症狀" 的接觸者。

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嗎?顯然沒有。

日本政府依然疏忽了感染路徑的複雜性。

不久,一位從中國重慶返日的患者,高燒伴有咳嗽,醫生聯繫保健所,要求進行病毒檢查,卻被拒絕了,因為他不滿足接觸湖北省人的條件。

“只能當作普通感冒,患者被告知沒事就回去了”,對此醫生也很無奈。

因為檢查機制的問題,導致日本的疫情也錯失了最佳的封鎖。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紀錄片如實呈現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所犯的錯,所走的彎路,成了日本在今後處理類似問題時,一記最好的警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部日本最先拍攝的新冠病毒紀錄片,也許可以讓我們以一個新的視角,來反思我們在這次疫情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全球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出炉!来自日本的“视角”,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