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黃秋葵育苗基地有序復產 降低種植戶損失

保亭黃秋葵育苗基地有序復產,降低種植戶損失

收購育苗兩不誤 來日增收更可期

海南日報保城2月18日電(記者梁君窮 通訊員黃立明)2月17日上午,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的黃秋葵育苗基地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20多名附近的村民在這裡進行著培土、澆水等工作,復產工作緊張而有序。

“從2月10日開始,黃秋葵育苗基地全面復工,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人們都戴上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做到了疫情防控、育苗生產兩不誤。”正在工作的保亭新政鎮毛朋村村民張金香介紹。

海南日報記者瞭解到,黃秋葵被稱為“植物黃金”,是一種綠色健康的蔬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而在保亭,黃秋葵成了許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保亭黃秋葵每年11月開始採摘上市,一直持續到次年的6月末。

據悉,近年來保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新政、響水等鄉鎮發展黃秋葵種植產業,目前全縣黃秋葵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而每畝黃秋葵需要約3000株種苗,因此育苗工作關係著該縣今年黃秋葵產業的發展。

“當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保亭黃秋葵種苗培育的最佳時間。” 保亭港海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偉宇介紹,現在還做不到所有工人都復工,但該公司已經將別的工作排在後面,首先開展黃秋葵收購工作,其次進行育苗工作,努力使黃秋葵種植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楊偉宇還介紹,目前該公司在指導農戶積極做好黃秋葵採收工作的同時,還合理安排種苗的培育工作,努力為今年的黃秋葵產業發展和種植戶增收打下基礎。目前,黃秋葵育苗基地共育有大約3000畝黃秋葵所需的種苗,該公司將爭取在這個月內將這些種苗全部發放到農戶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