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貴州省某鎮中心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家長罵聲一遍,大家覺得老師責任大嗎?

手機用戶非洲雪人


老師的責任,我覺得家長跟學生、老師的責任各一半吧!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地點是貴州某鎮中心,數字是小升初數學舉個例完成18%。

我們先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

及格率這麼低,是不是真的完全是老師的原因?就是說老師不會教,不認真教。如果僅僅是下這樣的結論,那我覺得真的是有點太武斷。

在鄉鎮小學裡面,學生們的學習意識積極主動性都是非常差的。

在學生不積極的情況下,甚至逃課的情況下,老師能做的其實非常有限,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時候師生矛盾,其實也很敏感。你說老師能用體罰,或者是大聲責罵這種手段來規範學生啊,其實不能。

所以小升初及格率低,我覺得有家長有學生有老師的原因。

至少家長你平時都不管,等到了考試,你發現成績差,你跑過來罵老師,這合適嗎?這不合適,因為你平常都不管你,想把自己孩子全全的交給老師,但是你又沒有給予老師相應的權利來管教,到最後成績不好,你去來怪老師,那肯定不行啊!

然後很多鄉鎮裡面的學生,他們根本就沒有學習的心思,到處去玩,那這也要怪老師吧,老師不是聖人,他們只能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我是加密文件夾,更多教育信息可以關注我哦!

新建文件夾加密


在城區教學質量節節攀升的同時,鄉鎮學生成績大幅度滑坡。

每一年都參加全鎮期末統考的閱卷統分工作,每一年都看到那些慘不忍睹的數據,小學二三年級平均分50幾分,及格率僅有百分之三四十,登分表上,語文數學兩門加起來不到20分的比比皆是,兩門加起來不超過一百分的佔了一小半。





貴州這所鄉鎮中心小學,小升初考試中數學及格率僅有百分之十八,這隻怕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現實情況!這也是農村教學質量大幅度滑坡的一個真實寫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區學生考個八九十分還算是差生,95分以上才能勉強算是成績不錯。

幾年以前,鄉鎮和城區雖然也有差距,但是並不遙遠,鄉鎮平均分也能達到一般七八十分,略低於城區而已,農村小學及格率也能達到百分之七八十,為何這幾年農村教學質量會有如此斷崖式地下降呢?


什麼原因造成農村學校教學成績的滑坡?

首先是生源,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導致城區學校人滿為患,農村學校生源急劇萎縮。很多農村學校都已經變成十人以下的“麻雀學校”,留下的學生大多是比較困難,無法在城區買房的家庭的孩子,這些家庭的孩子普遍是留守兒童,他們對學習普遍不重視。重視教育家庭的成績好的學生轉走了,成績不好的城區不接受。生源質量是農村教學質量滑坡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師資力量的原因,農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年輕老師下不來,留不住,現在堅守的大多是老一輩的師範生和民辦教師轉正的老師,新鮮血液比較少,來了也很難留住。教師流動性大,加上城區每年都對農村教師進行選調老師,一批又一批有素質的老師孔雀東南飛,通過考試離開了山溝溝,師資力量薄弱是農村教學質量滑坡的又一個原因。

再次是家長的教育觀念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跟不上。農村很多家長對教育並不重視,認為教育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對學生的在校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成績不聞不問,使得農村老師教育工作開展起來比較費力,學生的成績難以提高。



總結語:農村教學質量滑坡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學生的原因,老師的原因,也有家長的原因。城鎮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如何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切實提高農村的辦學質量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周老師的工作室


貴州某鎮中心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家長罵聲一片,我不知道是罵自己孩子不爭氣還是罵老師?我覺得這個責任不能全怪老師,現在農村小學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基本上都進入了城裡學校,留在農村小學讀書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由於缺乏家庭教育,他們的學習行為習慣很差,根本沒有心思學習,能夠有18%的學生及格,這是農村小學的現狀。



我朋友在一農村中心小學任教,今年也是小學畢業班,他們學校每個年級只有2個班,每個班上只有30多人,其中有20多人都是留守兒童,有的學生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全,還有的學生連乘法口訣都背不住,50以內的加減法都有學生搞不清楚,語文、數學也都只有幾個人及格,20分以下的還有好幾個學生,不是老師沒有努力教書,而是學生素質太差,朋友說,就是一個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老師在黑板上講五遍,如果把其中的數字改變,班上起碼有1/3的學生做不來。



今年,他們片區的小升初的成績的確令人擔憂,有一個學校的數學平均分才40多分,這部分同學升入初中後,不知道該如何來學習數學?初中的數學老師能夠把他們教好嗎?而城裡學校的數學平均分都是90多分。這與老師的教法有一定關係,但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如果怪罪農村小學老師沒有教好,那麼就請城裡的優秀老師到農村小學去任教,看看他們有多高超的技術,能夠把這批學生教好。我並沒有幫農村老師開脫,而是實實在在說的一種社會現象,我瞭解到有一所農村學校的八年級數學校平分為35分,注意數學總分為120分。

現在終於明白農村學校和城裡學校教育之間的差距,關注留守兒童,關注農村教育,任重道遠。歡迎在評論區交流留言!


Lance課堂


今年貴州省某鎮中心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你看到這個數據肯定會大吃一驚一驚,但是,在我們本地,我覺得挺正常。因為這個事件在我身邊就有。

我就以我一個在這種小學當老師的朋友,以他的真實事件告訴你,並不是老師的責任大。

事件一:

因為劃片區片區讀書,這些鄉鎮小學讀書的孩子父母,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家裡只有老人和孩子,也就是“留守兒童”,老人只管孩子肚子吃飽,不餓著,不冷著就行了,根本就不會教育孩子。很多家長給孩子灌輸的就是嚴重就是讀書無用論,書隨便讀讀就行了,到了以後跟著我打工去吧!反正在外面,打工一個月也能掙好幾千塊錢,比很多大學生強多了。讀大學要花那麼多錢,還不早點出來打工。你看看這樣的家庭教育,能教育出成績好的孩子嗎?

事件二:

有老師看見學生成績太差,下午小學才上兩節課,就選擇第三節課免費給他們補補文化知識,或者是監督輔導學生把佈置的家庭作業做完。可是才剛剛實行了幾天,家長的電話打來了,說我孩子為什麼每天回家都挺晚呀,你讓他做作業,那麼晚放學,我孩子的安全你負得起責任嗎?你們當老師的,要留孩子做作業,我不管,但是我孩子出了問題我找你!打電話這麼講的還不少。所以最後,老師被逼無奈,不得不被迫停止輔導學生,每天讓學生按時回家。安全問題重於泰山呀!誰負得起呀!

事件三:

有次上課的時候,有幾個學生,在老師的課堂上調皮搗蛋,嚴重影響課堂紀律,老師急了,叫一個學生把手拿出來,用自己的手照那孩子的手心,重重的打了一下。然後這事就鬧大了,孩子回去告訴告訴了父親,學生家長第2天就來找學校校長,說老師打了自己孩子全班都看見的,要老師帶自己孩子去醫院檢查!老師帶著孩子去檢查了。醫生說什麼事都沒有,但是孩子家長說,是檢查了,但是他的頭有點痛,可能被震壞了,還要住院觀察觀察。校長和其他老師怎麼勸,他都不聽,就非這樣做不可。然後老師全天候在醫院,讓學生檢查,再觀察……後了花了20000多塊錢。在住院的這段時間,孩子家長就說,自己孩子被老師打了,非要老師賠償不可。要叫老師賠償100000塊錢,這事才能了結。老師肯定不答應,然後就上了法庭,當然後面是老師勝訴,但是醫藥費,也花了10000多了,家長也不予補償!

後來這個學校的校長開會的時候就對老師們說,學生你們也敢打,不怕丟飯碗呀!你的工資才多少錢,別人一開口就是好幾萬,還幾十萬,你賠得起!但是不管也不行,你們看著辦吧?但是絕不允許安全事故發生,安全不出現問題你們的任務就完成了,免得孩子家長一天來找我們,你我都心煩。反正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孩子成績好不好,不關我們的事,這安全不出問題就行了。把自己的教學任務完成就行了,我們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學不學在於學生!這樣對老師對學生都好。

這個事件這個家長就是無理取鬧。

不過通過這些事件,你會說老師真的責任大嗎?是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傳道授業解惑,讓學生們學到文化知識,讓學生以後做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並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在老師身上,這其中包含的東西很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要有機結合起來的,有一方喪失了,學生都不可能學好!特別是家庭教育缺失嚴重,學校教育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嗎?

老師佈置家庭作業,學生不做,老師叫學生聽寫,學生不寫,你有什麼辦法呢?再面對很多這種無理取鬧的家長,作為老師,你不怕嗎?說白了,老師,這個職業也是為了養家餬口,面對你的獅子大張口,我又能怎麼辦呢?反正,那是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不要怨怪我們當老師不負責任。

總而言之,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這不能簡單的去看,應多方面的去看!老師沒有教好學生,有一定的責任,但是後面包含的無奈與傷心,你們又清楚嗎?我們作為老師,手裡沒有一點權力,我們是弱者,什麼都會被社會媒體所抨擊,吐槽!缺少戒尺的教育,與現在金錢至上的崇拜之下,當老師的能當好一個好的教育者嗎?缺少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就能做得好嗎?答案是肯定的!


憂優縱橫侃教育


家長罵聲一片,說明成績還是重要的。雖然近年來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按照中國的義務教育政策、《義務教育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小學生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由於民辦學校一些名校依然是拔尖錄取,所以,成績依然是重點。

數學及格率18%,什麼概念,60分以上的,假設一個班50個同學,才9個人,我想,這應該和題沒有關係,按理來說,小升初試題不應該有這麼大難讀。與學生有關,或者是學生背後的老師,家長……

也許這個小學有他們自身的問題,缺老師,優質生源流失,學生沒法管……我們不瞭解詳情,不予評價。說說鄉村小學共同存在的問題,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現在規定不讓考試,公佈分數,排名,作業佈置多了也得被舉報,孩子不寫作業,甚至是不聽課都只能嘴皮子功夫,一旦上手,輕則名譽掃地,重則飯碗不保,站在老師的角度,老師難當,所以,在管理上,可能會鬆懈。

舉個例子吧,我有一同學,在村裡帶六年級,一個班上就20多個學生,他說男孩子上課帶手機,看哪個老師不順眼就拍個抖音罵一頓,還不敢沒收,現在都是教學樓,怕跳樓,也不敢打,因為這話孩子都敢跟老師掄板凳,聽著很大逆不道,但是真實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再說家長,平時不見人,有時候老師叫家長好幾次都不來,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忙,在平時的管理中,家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只有在成績出來的時候才出現,那絕對不是好家長。平時成績不好的時候,你去哪兒了。

再說教育資源不公平這個問題,好學校環境好,待遇好,優秀老師去好學校,優質生源去好學校,那下邊的學校怎麼存活,我們這有一個村級小學,一個班八個人,什麼概念,那麼多孩子都不上學了?好的越來越好,差的越來越差,這種惡性循環什麼時候是個頭。

最後,其實家長再怎麼罵也沒什麼用,根本問題解決不了,一切都是徒勞。


莞爾手工坊


貴州某鎮中心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僅有18%?不可思議,這樣的基礎也就意味著該鎮大多數學生只能勉強完成義務教育,有的甚至輟學。自然罵聲一片,不罵不可能。

罵學生?學生太笨,學生不要好,學生學習習慣差,諸如此類。罵家長?四處打工,孩子交給老人。或者從來不管孩子學習。罵老師?不盡責任,只管補課。

可是,罵這罵那,改變得了這些孩子的現狀嗎?改變得了貴州義務教育的現狀嗎?歸根結底是由當地教育政策造成的。想學習的和有條件的學生都去了市裡學校,鎮中心小學裡的學生呢?他們還想學習嗎?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又怎麼教?

大家可以想象小小年紀的他們如何自暴自棄,僅僅是因為不懂事嗎?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不可怕,物質生活的差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層面教育的缺失,更可怕的是由於當地的教育政策,他們過早地被動成為“新時代文盲”!

教育的公平公正如何落到實處亟需國家有關部門重視並督促落實,尤其要加大經濟發展滯後地區義務教育資金投入和師資隊伍建設。只有這樣,這種被動成為“文盲”的現象才會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


Scarett


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確實讓教師們顏面無存。雖然現在上級教育部門為學生減負30條,但是這樣做目的是減負高效。高效在哪裡,應該夯實文化基礎知識。

數學基礎知識沒有做到,原因在哪裡呢?

(1)、主要原因是校長帶領的中層校幹,團隊精神太濫。

這是一所中心小學校,而不是偏遠的鄉村小學校,中心小學校是鄉村小學校的領頭羊,校乾和教師都想調入中心小學校。

中心小學校一定是建在鄉鎮政府周圍,鎮上應該是比較繁華地段,普通的村民生活一定會以鎮為中心,買房子居住、把子女送入鎮中心校求學。

校長和他領導的中層校幹,沒有正能量,不能擺正各自位置,眼中盯的是評優評先、職稱晉級、津貼補助,一旦有了利益,各自為己,沒有顧大局,不承擔主課任務,副課以代少為榮,工作中拉幫結派,教師人心渙散。

上級的每一次檢查,總是做到欺上哄下,一片“好好好”的聲音。現在小升初考試了,由縣(區)統一調考、統一閱卷,規範操作、無弄虛作假的機會,於是教學質量露出了原形。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一定要徹查原因,整改到位。牢牢記住“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

(2)、學生的生源來自鎮政府駐地周圍,生源質量不可能一下子塌下來,教師的素質也是考校合格後聘用。

無論教師年齡有多大,年輕的教師有多少,只要憑著自己的良心教書、憑著對得起養家餬口的工資,60分以上的數學平均成績是穩操勝算。

然而沒有做到,原因在領導和所領導的團隊,教師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

(3)、學校的靈魂在校長,在校長帶領的團隊。

河北恆水一中在八年前是個默默無聞的學校,現在為什麼成為全國高中的楷模,是生源好了、教師變了,都不是。重要的是領導們的團隊精神、決策和教育理念。

作為一所學校的領導,要想打出品牌團隊、創一流學校,沒有汗水和無私是很難做到。但是,要想毀掉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只需校長一人,只需要短短的一個學期足夠了。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杯。


周文生WS


貴州省某鎮中心小學小升初數學及格率18%,引來家長罵聲一片,很多家長都認為這就是老師的責任。

這個數據的確慘淡了點,也難怪引起家長的一片罵聲了。不過,在不瞭解細節的前提之下,我們還不好下論斷到底是不是老師的責任。

畢竟,當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如果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老師多少還是有責任的。因為小學的知識並不複雜,只要學生的基礎不太差,智商沒問題,老師又盡到了職責,那麼考60分還是沒問題的。及格率不到兩成,的確太低了,我是真沒見過這麼低的小學及格率。不同於中學階段,小學時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更大。一個好老師能帶來好的學習風氣,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方法,從而影響大部分學生的成績,反之亦然。

客觀來講,決定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無論是學生個體差異還是老師的個人素質以及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都會影響到學生最終的成績。



1,如果老師不負責任,那麼難辭其咎。

現在有些年輕教師的素質的確不咋樣,別問我怎麼知道的,身邊一些成績不咋樣脾氣也不咋樣的年輕人現在考了教師資格證,講真,我是真不敢相信他們能夠當一名好老師。(無論你承不承認,現在有些老師的整體素質真的不如以前的老師,我認識很多老教師,他們也看不慣現在某些不負責的年輕老師,可是隻能期待著他們慢慢改變了。)

而且,不同地域的師資力量差距也很明顯,越是好學校老師質量越高,越是偏僻的學校越難留住好老師。

如果這個學校的學生不幸遇到了不負責任的老師,那麼及格率不到兩成也就可以解釋通了。



2,如果學生不愛學習,老師也沒轍。

有些孩子因為本身基礎太差,又養成了其他不良習慣,的確是沒有學習積極性,老師就是拼盡全力也無法改變什麼。

尤其是一些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也不懂怎樣教育。只要身邊有小夥伴熱衷於玩耍,那就會帶動更多人一起玩鬧。長此以往,他們根本就不在乎考試成績了,反正身邊的同學都不學習,也都不在乎成績,他們自然也就形成了某種習以為常的惰性。而成績落得越多,知識越跟不上,對於學習也就越來越不感興趣了。

老師在學習中起的是引導規範作用,不可能代替學生學習。如果學生基礎太差,又不愛學習而家長平日裡也不太在乎學生的學習,那麼最終只會讓學生破罐子破摔,老師束手無策。



3,如果家長沒能盡到責任,孩子的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生涯中也是最重要的角色。

可是,有些偏遠地區的學生家長,為了養家餬口只能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一邊是為孩子提供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一邊是為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兩者相較,他們只能無奈地選擇前者。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家長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總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成績好壞就是老師的責任了。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家長沒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沒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學生成績不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歸咎於任何一方。

只有找到癥結所在,學生、老師、家長共同努力才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逐漸提高學習成績。


夜雨如書


國家推行九年義務教育無可厚非!然學生個性差異、家庭差異、智力差異卻也是事實!強烈呼籲九年義務教育與升留級制度並行,凡雙科不及格的,留級!留級生自行承擔書本學雜費用!這些年一直上中學,好多孩子讀初中了,連自己的名字寫出來都是錯的,幾門學科加起來還是個位數。初中老師遇到這種學生,真不知道怎麼教!請教那些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的專家、名師,這種學生到了初中,我該怎麼教?


偶像Curry


現在義務教育中,不搞排名,不搞比賽。一些老師巴不得這樣,教好教壞一個樣。而要教好,肯定得多花功夫。義務教育中既然沒有一個評價機制,又不影響工資獎金,有多少老師願意多花精力呢?反觀民營學校,他追求升學率,除了掐尖外,抓老師肯定也是重要一環,老師流動快,任務壓頭,肯定就在責任心上強很多。這樣一來,民營肯定強過公辦。其結果是逼得家長不得不把孩子往昂貴的民營學校送,巨大地增加了家長的開支。而一些低收入家庭,哪怕孩子天資聰穎,但負擔不起民辦學校高昂的學費,得不到較好的知識教育,結果是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